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3联合X射线照射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宝胜 刘晓岚 +3 位作者 刘林林 傅士波 吴镇凤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6-1018,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联合X射线照射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黑色素瘤C57BL/6J小鼠动物模型,观察Rg3联合照射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外培养,观察Rg3对其细胞受照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小鼠接种...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联合X射线照射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黑色素瘤C57BL/6J小鼠动物模型,观察Rg3联合照射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外培养,观察Rg3对其细胞受照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小鼠接种B16细胞第6天,Rg3给药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照射后12 d,照射组和给药加照射组肿瘤均明显缩小,后者缩小更为显著(P<0.05);同时,Rg3联合X线照射使其细胞存活率下降,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联合X射线照射对抑瘤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黑色素瘤 实验性 辐射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琦 柳兢 姚霁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23-625,共3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300mg/d,14d),分别于用药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ET、NO水平,并观察心绞痛疗效...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300mg/d,14d),分别于用药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ET、NO水平,并观察心绞痛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除疾病认识程度得分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外,余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各因子评分和总分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ET、NO水平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能够调节内皮细胞功能,降低ET,升高N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阿魏酸钠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确诊后存活5年以上者的身心症状表现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丽辉 高晰 +1 位作者 刘旭涛 方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76-378,共3页
关键词 长期存活患者 肺癌 诊后 症状表现 精神心理因素 行为特征 身心疾病 身心状态 健康人群 身心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效果比较:meta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治宇 胡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4-509,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PubMed(1966年1月至2010年12月)、EMBASE 1969年1月至2010年12月)和Cochrane Libray数据库,筛选出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PubMed(1966年1月至2010年12月)、EMBASE 1969年1月至2010年12月)和Cochrane Libray数据库,筛选出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中髌骨置换与否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分析,比较其膝前痛的发生情况、翻修率及再手术率等。结果最终筛选出9个独立的随机临床试验。从这些试验分析表明,髌骨置换与保留组之间膝前痛发生情况、翻修率和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置换没有显著减少膝前痛、翻修率、再手术率等并发症,没有为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提供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置换关节成形术 髌骨 膝前痛 再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脑啡肽对免疫系统恢复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大南 孟静娟 +1 位作者 吕昌龙 单风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41,共3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蛋氨酸脑啡肽,制备成注射液。对经放化疗后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的晚期肿瘤志愿者进行治疗,经静脉滴注15 d。患者免疫系统指标全面迅速恢复,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趋于合理,证明蛋氨酸脑啡肽可以用于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恢...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蛋氨酸脑啡肽,制备成注射液。对经放化疗后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的晚期肿瘤志愿者进行治疗,经静脉滴注15 d。患者免疫系统指标全面迅速恢复,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趋于合理,证明蛋氨酸脑啡肽可以用于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恢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脑啡肽 免疫系统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8
6
作者 毕纯龙 潘鑫 +2 位作者 万霞 张蔚 杨立国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5例,颈部、腋窝、纵隔、腹腔)、内脏组(1例)和体表软组织组(6例,包...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5例,颈部、腋窝、纵隔、腹腔)、内脏组(1例)和体表软组织组(6例,包括胸壁3例、四肢2例和臀部1例)。最常见的CT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囊壁菲薄,壁与分隔可强化。结论:淋巴管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其生长部位及内容物的成分。CT对大多数病例定位定性诊断均具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下不同数量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曲文志 李子豪 涂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3711-3713,3718,共4页
目的总结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下不同数量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4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乳头溢液患者515例,患者均行乳管镜检查,且镜下显示存在隆起性病变。回顾... 目的总结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下不同数量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4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乳头溢液患者515例,患者均行乳管镜检查,且镜下显示存在隆起性病变。回顾性分析乳管镜下不同数量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乳头溢液情况、溢液孔数、溢液颜色,并观察其乳管镜下隆起性病变所在乳管级别。结果 515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单发隆起性病变454例(88.2%),多发隆起性病变61例(11.8%);年龄≥45岁274例(53.2%),<45岁241例(46.8%);单侧乳头溢液460例(89.3%),双侧乳头溢液55例(10.7%);单孔溢液420例(81.6%),多孔溢液95例(18.4%);红色血性溢液233例(45.3%),黄色浆液性溢液221例(42.9%),无色清水样溢液47例(9.1%),白色乳汁样溢液14例(2.7%);乳管镜下隆起性病变为3级乳管及以下437例(84.9%),隆起性病变为3级乳管以上78例(15.1%)。多发隆起性病变患者双侧乳头溢液所占比例、多孔溢液所占比例大于单发隆起性病变(P<0.05);单发、多发隆起性病变患者年龄、溢液颜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隆起性病变患者乳管镜下隆起性病变为3级乳管以上者52例(11.5%),多发隆起性病变乳管镜下隆起性病变为3级乳管以上者26例(42.6%);多发隆起性病变患者乳管镜下隆起性病变为3级乳管以上的发生率大于单发隆起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1,P<0.01)。结论临床应关注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当患者出现双侧乳头溢液、多孔溢液,且乳管镜下隆起性病变为3级以上乳管时,应警惕患者乳管内多发隆起性病变的可能;而患者年龄、乳头溢液颜色不能帮助分辨患者是否出现不同数量乳管内隆起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溢 乳腺疾病 纤维乳管镜 多发隆起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与否对肺癌患者围术期身心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冯秀琴 张丽辉 高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知情与否对肺癌患者围术期身心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手术的肺癌患者96例,分为知情组和不知情组,对照组选择健康人群。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后接受SCL-90量表、疼痛评估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PSQ... 目的观察知情与否对肺癌患者围术期身心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手术的肺癌患者96例,分为知情组和不知情组,对照组选择健康人群。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后接受SCL-90量表、疼痛评估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PSQI问卷、Barthel指数、Karnofsky问卷和遵医嘱依从性评分表测评。结果术前1周SCL-90的评分,对照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知情组与不知情组,同时知情组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不知情组(P<0.01或0.05)。术后半个月内SCL-90评分比较中,3组间的大部分症状因子评分及SCL-90总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知情、不知情组术后的VRS评分、Barthel指数、Karnofsky评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知情组的PSQI和遵医嘱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不知情组(P<0.01或0.05)。结论肺癌患者手术前知晓病情后经常出现各类精神心理问题,但多属正常应激反应,且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高,护理上应合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围术期 病情知晓 心理因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钙离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慧媛 孙德日 +4 位作者 赵妍 郭凤 孙宇 曹永刚 郝丽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2-58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L型钙通道α1,β亚单位(Cacna1c、Cacnb2)、兰尼碱受体(Ryr2)、肌浆网钙ATP酶(Serca2a)、钠-钙交换体(Ncx1)等钙离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L型钙通道α1,β亚单位(Cacna1c、Cacnb2)、兰尼碱受体(Ryr2)、肌浆网钙ATP酶(Serca2a)、钠-钙交换体(Ncx1)等钙离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6 h经TTC染色法观察并计算心肌梗死体积,经Real-time PCR法检测梗死区心肌组织中Cacna1c、Cacnb2、Ryr2、Serca2a、Ncx1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不同,模型组大鼠冠脉结扎后ECG可见明显的S-T段改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体积为(38.36±8.59)%,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L型钙通道α1,β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yr2、Serca2a、Ncx1 mRNA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钙离子调控相关基因Ryr2、Serca2a、Ncx1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梗死后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钙离子调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患者胸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米俊萍 秦丽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75-476,共2页
目的观察成年患者胸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行胸部手术治疗患者122例,全部入选对象在手术前3d内和术后第7天时分别接受韦氏成人智测量表(WAIS-RC)调查,出院前测定其肺功能,并统... 目的观察成年患者胸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行胸部手术治疗患者122例,全部入选对象在手术前3d内和术后第7天时分别接受韦氏成人智测量表(WAIS-RC)调查,出院前测定其肺功能,并统计其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花费、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结果术后第7天确诊为POCD45例(POCD组),患病率31.25%。术前一般资料比较中,POCD患者平均年龄、平均体重指数、平均吸烟指数和合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数目均大于无POCD组(77例)(均P<0.05)。WAIS-RC分量表智测成绩比较,POCD组术前的知识、领悟、算术、数字广度、词汇、图形排列和图形拼凑等分量表评分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均P<0.05)。术后临床经过中,POCD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差于无POCD组,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花费、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均高于无POCD组(均P<0.05)。结论胸部手术后POCD患者住院时间长、肺功能指标差、治疗成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外科 认知功能 胸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肺功能 韦氏成人智测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炎症递质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东晖 阎恒宇 +1 位作者 宋禾 宋玉庆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充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体炎症递质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后,治疗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参附注射液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充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体炎症递质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后,治疗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参附注射液100mL,对照组不给予参附注射液预充。行循环降温至30℃进行再血管化。分别于开胸前(t0)、体外循环结束(t1)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本,观察不同时点两组血浆IL-6及IL-8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血浆IL-6及IL-8浓度在t1时显著增高,但对照组增高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带管时间分别为(9.16±0.67),(16.42±0.56)h,治疗组术后带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抑制了患者体内炎性递质浓度进一步增高,缩短了患者术后带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递质 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对肺结核疗程判定的临床意义及与X线影像对比分析
12
作者 吴俐健 张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S1期21-21,共1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CT影像变化,并通过对比分析在肺结核疗程中CT影像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继发型肺结核和胸膜炎者127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16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7.04岁。标准疗程由6~9个月,延长疗程3个月~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CT影像变化,并通过对比分析在肺结核疗程中CT影像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继发型肺结核和胸膜炎者127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16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7.04岁。标准疗程由6~9个月,延长疗程3个月~1年。在标准疗程结束时做影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对比分析 胸膜肥厚 纤维化 影像检查 气管狭窄 长疗程 全吸收 判定 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03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1、3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会英 刘芳 狄正鸿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 R)-203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1、3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49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组)和40例皮肤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肤组织及PBMC... 目的:探讨微小RNA(mi R)-203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1、3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49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组)和40例皮肤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肤组织及PBMC中mi R-203、SOCS-1和SOCS-3表达。结果:银屑病组皮损及PBMC中mi R-20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活动期患者(活动期组)皮损及PBMC中mi R-20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银屑病静止期患者(静止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组皮损及PBMC中SOCS-1 m RNA和SOCS-3 m 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皮损及PBMC中SOCS-1 m RNA和SOCS-3 m 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静止期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组皮损中mi R-203相对表达量均与SOCS-1 m RNA和SOCS-3 m 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418和0.331,P<0.05)。结论:mi R-203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及PBMC中呈低表达,而SOCS-1和SOCS-3呈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银屑病活动期患者皮损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微小RNA-203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1和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连蛋白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人工晶状体上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晶 张劲松 郭莲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骨连蛋白的微量加入对晶状体上皮细胞黏附于人工晶状体表面的数目及形态特征的影响,探讨骨连蛋白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黏附的可行性。方法传代培养永生化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分别制备含0mg·L-1、0.2mg... 目的通过观察骨连蛋白的微量加入对晶状体上皮细胞黏附于人工晶状体表面的数目及形态特征的影响,探讨骨连蛋白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黏附的可行性。方法传代培养永生化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分别制备含0mg·L-1、0.2mg·L-1、1.0mg·L-1、5.0mg·L-1的骨连蛋白完全培养液,然后滴加到嵌入琼脂板的人工晶状体上,在CO2培养箱中连续培养。分别于培养1d、3d、7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并用血小板计数法计数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的细胞数,进行比较。结果浓度为0.2mg·L-1时骨连蛋白[作用1d、3d、7d后黏附的细胞数分别为(266.25±4.97)mm-2、(270.82±7.47)mm-2、(241.44±17.14)mm-2]有抑制黏附的趋势,但与0mg·L-1浓度组[作用1d、3d、7d后黏附的细胞数分别为(274.63±6.67)mm-2、(277.78±7·37)mm-2、(261.71±13.23)mm-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mg·L-1骨连蛋白[作用1d、3d、7d后黏附的细胞数分别为(199.86±5.91)mm-2,(162.12±6.11)mm-2、(156.94±4.90)mm-2]即可见明确的抑制作用(P<0·01);5.0mg·L-1骨连蛋白[作用1d、3d、7d后黏附的细胞数分别为(180.30±7.37)mm-2,(141.16±10.83)mm-2,(130.41±13.50)mm-2]作用更加明显(P=0.00)。作用1d时各浓度组未见明确改变(P>0.05),3d、7d时可见明确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骨连蛋白可以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在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其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呈现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连蛋白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人工晶状体 细胞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及防护 被引量:3
15
作者 纪勃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0,57,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室医护人员 职业伤害 防护 疾病传染 精神疲劳 特殊职业 医疗服务 病毒感染 职业性质 工作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对体外人LECs增生的抑制作用
16
作者 刘芳 孔珺 张劲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集落实验和四唑溴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染料木黄酮作用12、24、48、72h后对LECs增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人LECs周期的影响及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12.5...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集落实验和四唑溴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染料木黄酮作用12、24、48、72h后对LECs增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人LECs周期的影响及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12.5、25、50、75mg/L组对细胞集落形成均有抑制作用(P<0.05),随质量浓度增加,集落形成率减少。作用12h、24h组质量浓度75mg/L、48h组质量浓度12.5、25、50、75mg/L以及72h组各质量浓度对LECs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质量浓度的增大,S期细胞明显增多。作用12h、24h诱导凋亡不明显;48h组12.5mg/L组出现凋亡峰,50mg/L组凋亡明显;72h组6.25mg/L组出现凋亡,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量增加。结论不同质量浓度的染料木黄酮可以抑制LECs的增生,有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作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浓度可诱导人LE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上皮细胞 染料木黄酮 增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