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深度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贾有海 肖昭扬 崔健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评价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中麻醉深度、内脏神经功能及循环稳定性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2例上腹部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组 (E组 )和静吸复合全麻醉组 (I组 )。采用HXDI电脑型多功能麻醉监测仪观... 目的 :评价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中麻醉深度、内脏神经功能及循环稳定性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2例上腹部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组 (E组 )和静吸复合全麻醉组 (I组 )。采用HXDI电脑型多功能麻醉监测仪观察脑电双频指数 (BIS)、心率变异性 (HRV)、心率变异指数 (HRVI)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BIS值在各时点无显著差异情况下 ,E组的血液动力学、HRV比I组更稳定 ,E组的HRVI比I组术中各时点小 2 0~ 30分值。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外阻滞较单纯全麻循环稳定、麻醉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脑电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期手术中高血压病人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凌新 张秉钧 +1 位作者 黄波 李存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9-76,共8页
目的和方法:本文测定了14例高血压患者和10例血压正常者在麻醉前、后、手术探查时、窥喉插管时及术毕血浆心钠素(ANP)的变化。结果:窥喉插管时,高血压患者ANP明显升高。术毕停用麻醉药30min,两组ANP均明显升高... 目的和方法:本文测定了14例高血压患者和10例血压正常者在麻醉前、后、手术探查时、窥喉插管时及术毕血浆心钠素(ANP)的变化。结果:窥喉插管时,高血压患者ANP明显升高。术毕停用麻醉药30min,两组ANP均明显升高。硫喷妥钠及手术牵拉致血压下降时,两组ANP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患者窥喉插管时ANP的增加与应激反应剧烈有关,可起保护性作用。跨壁压的变化引起心肌张力变化是ANP释放的主要原因。麻醉手术可刺激ANP分泌增加,长时间手术肝脏对ANP清除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高血压 围麻醉期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与羟丁酸钠-氯胺酮静脉麻醉中小儿脑电频谱分析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准 王多友 +1 位作者 张岩生 王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异丙酚 羟丁酸钠 氯胶酮 静脉麻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龙波 吴秀英 +1 位作者 王多友 张秉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39-241,共3页
目的 比较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 8例 1~ 5岁小儿 ,ASAⅠ~Ⅱ级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地氟醚 (D)和异氟醚 (I)两组 ,每组 14例。分别测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为 0、0 5、1 0和 1 5MAC稳定 5分钟后... 目的 比较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 8例 1~ 5岁小儿 ,ASAⅠ~Ⅱ级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地氟醚 (D)和异氟醚 (I)两组 ,每组 14例。分别测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为 0、0 5、1 0和 1 5MAC稳定 5分钟后的SI、CI、SVR、HR及MAP。结果 与0MAC比较 ,0 5MAC时两组MAP和SVR均略有降低 (P <0 0 5 ) ,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1 0MAC时 ,SVR和MAP进一步降低 ,其幅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HR和SI均略有升高 ,但无显著差异 ;CI值D组显著高于I组。达 1 5MAC时 ,D组的HR显著高于I组 ,而SI下降与 0MAC近似 ;SVR和MAP两组无进一步降低。结论 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心肌收缩功能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异氟醚 血液动力学 儿童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前应用曲马多的临床镇痛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SUNITA MALEKU 陈华 崔健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前曲马多的临床效果 ,摸索曲马多的合适剂量。方法 :依麻醉前用药不同 ,6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例 ) ,T0 组 (肌注 0 .9%NaCl 2ml) ;T1组 (肌注曲马多 1.5mg/kg) ;T2 组 (肌注曲马多 2mg/kg) ,均...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前曲马多的临床效果 ,摸索曲马多的合适剂量。方法 :依麻醉前用药不同 ,6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例 ) ,T0 组 (肌注 0 .9%NaCl 2ml) ;T1组 (肌注曲马多 1.5mg/kg) ;T2 组 (肌注曲马多 2mg/kg) ,均采用联合阻滞麻醉。观察指标 (1)术中及术后 4h、8h、12h、2 4h、4 8h的VAS评分 ,术中术后应用镇痛药情况。 (2 )新生儿 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结果 :(1)T2 组术中探查和宫缩痛的VAS评分明显低于T0 组 ,P <0 .0 1;术后 4h、8h、12hT1组和T2 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T0 组 ,P <0 .0 1;术后 2 4h、4 8hT2 组的VAS评分低于T0 组 ,P <0 .0 5 ;T1组和T2 组的VAS评分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 (2 )新生儿 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3)胎儿娩出后T0 组有 7例、T1组有 2例应用氟芬合剂 ,术后T0 组均立即给吗啡2mg硬膜外腔注入 ,7例术后口服凯扶兰 5 0mg镇痛 ,T1组 8例平均术后 4h给吗啡 2mg硬膜外腔注入 ,T2 组 5例平均术后 6h给吗啡 2mg硬膜外腔注入。结论 :剖宫产术前应用曲马多能起到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和减少镇痛药用量的目的 ;推荐产科的安全剂量为 1.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手术前用药 剖宫产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充输液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岚 崔桂萍 孟凌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9期653-654,共2页
目的观察预充输液对腰 硬联合阻滞麻醉剖宫产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手术病人 72例随机分为C、H、R 3组 (各 2 4例 ) ,C组为对照组 ,于腰麻给药前输入复方林格乳酸钠 12 0~ 16 0 (12 3± 2 3)ml;H组为预充贺斯组 ,... 目的观察预充输液对腰 硬联合阻滞麻醉剖宫产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手术病人 72例随机分为C、H、R 3组 (各 2 4例 ) ,C组为对照组 ,于腰麻给药前输入复方林格乳酸钠 12 0~ 16 0 (12 3± 2 3)ml;H组为预充贺斯组 ,腰麻给药前输入贺斯 5 0 0ml,4 0min输完 (12 5ml/min) ;R组为预充复方林格乳酸钠组 ,腰麻给药前输入复方林格乳酸钠 80 0ml,4 0min输完 (2 0ml/min)。腰麻给药后 3、5、10min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给药后 3min血压出现下降趋势 ,其中C组 2例、R组 1例SBP(收缩压 )下降 (<90mmHg) ,5min血压明显下降 ,10min血压回升 ,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关。三组因血压明显下降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率比较 ,H组 <R组 <C组。结论剖宫产手术行联合阻滞的病人在腰麻给药前预充一定量的胶体液可预防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充输液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剖宫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0
7
作者 孙莹杰 陈卫民 +1 位作者 张铁铮 王凤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51-453,共3页
目的 观察七氟醚麻醉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 (LES)功能的影响。方法  15例行择期手术小儿 ,年龄 3~ 7岁 ,ASAⅠ~Ⅱ级 ,术前无胃食管反流症状 ,亦未用术前药。静脉注射γ 羟基丁酸钠和阿曲库铵诱导插管后 ,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吸入... 目的 观察七氟醚麻醉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 (LES)功能的影响。方法  15例行择期手术小儿 ,年龄 3~ 7岁 ,ASAⅠ~Ⅱ级 ,术前无胃食管反流症状 ,亦未用术前药。静脉注射γ 羟基丁酸钠和阿曲库铵诱导插管后 ,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吸入前及吸入浓度分别达 0 5、1 0和1 5MAC时 ,用PaPolygrafHR胃肠动力监测系统进行测压。用专业软件处理、储存下列数据 :LES压力 (LESP)、胃压 (GP)、屏障压 (BrP)、长度 (SL)、压力向量容积 (PVV)。结果 随七氟醚MAC的升高 ,LESP、BrP和PVV均有所下降 ,与基础值相比 ,0 5MAC和 1 0MAC时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1 5MAC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SL和GP无明显变化。结论 七氟醚对小儿LES功能的影响较小 ,有利于维持其功能稳定。但有高度反流危险的小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小儿 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 影响 监测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对母婴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8
8
作者 陈华 苏妮塔 崔健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36-438,共3页
关键词 腰-硬联合阻滞 硬膜外阻滞 母婴影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对氯胺酮诱导的c-fos基因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郭建荣 崔健君 +1 位作者 陈延英 谭永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对氯胺酮诱导的c fos基因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表达的影响 ,探讨咪唑安定预防或减轻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及神经损害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 5ml组、咪唑安定 15mg/kg组、氯胺酮 10 0mg/k...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对氯胺酮诱导的c fos基因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表达的影响 ,探讨咪唑安定预防或减轻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及神经损害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 5ml组、咪唑安定 15mg/kg组、氯胺酮 10 0mg/kg组、咪唑安定 15mg/kg加氯胺酮 10 0mg/kg组、氯胺酮 10 0mg/kg加咪唑安定 15mg/kg组。咪唑安定与氯胺酮两药间隔 15min给药 ,所用药物均由腹腔注射。各组动物于用药后 2h开胸经心脏灌流脑固定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后扣带回皮质区c fos蛋白的表达 ,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 fos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和阳性细胞的密度。结果 氯胺酮可明显诱导c fos蛋白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 ;咪唑安定自身不能诱导c fos的表达 ;咪唑安定预处理可显著抑制氯胺酮诱导的c fos在这一区域的表达 ;先用氯胺酮后给予咪唑安定仅能部分抑制c fos的表达。结论 咪唑安定预处理可抑制氯胺酮诱导的c fos基因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氯胺酮 C-FOS基因 大鼠 后扣带回 皮质区 基因表达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手术患者全麻下翻身时循环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卫民 吴秀英 +1 位作者 崔健君 张秉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1-232,共2页
麻醉和手术中改动患者体位可导致严重的循环功能紊乱。近年,我院颈椎手术患者翻身(由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后发生数例严重血压骤降的病例。为探明和分析翻身时血压下降的好发因素,现将我院1996年1~12月间在全麻下行俯卧位手... 麻醉和手术中改动患者体位可导致严重的循环功能紊乱。近年,我院颈椎手术患者翻身(由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后发生数例严重血压骤降的病例。为探明和分析翻身时血压下降的好发因素,现将我院1996年1~12月间在全麻下行俯卧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材料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低血压 全身麻醉 循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导管损伤后早期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万冬 马铃 +2 位作者 舒强 石恩金 凌光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 :研究动脉硬化早期中膜与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大鼠的颈总动脉后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 2 4h 5 溴脱氧尿嘧啶尿苷阳性平滑肌细胞出现 ,阳性细胞率分别于术后第 2 ,5d出现高峰... 目的 :研究动脉硬化早期中膜与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大鼠的颈总动脉后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 2 4h 5 溴脱氧尿嘧啶尿苷阳性平滑肌细胞出现 ,阳性细胞率分别于术后第 2 ,5d出现高峰。术后第 2 ,3d迁移细胞的出现率最高。术后第 3d ,88.8%迁移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术后第 3d中膜平滑肌细胞特别是内层的为合成型 ,并且与细胞外基质连接稀疏 ,基底膜、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被消化。结论 :动脉损伤后 ,中膜平滑肌细胞呈高增殖性 ,由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 ,与细胞外基质的结合性降低 ,中膜弹性纤维、胶原纤维被消化 ,增生活跃的细胞向内膜的迁移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增生 迁移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平 赵晓春 +1 位作者 王玉勤 薛一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缓激肽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前由颈外动脉泵入缓激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及... 目的研究缓激肽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前由颈外动脉泵入缓激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缺血前15 m in给予缓激肽组与对照组相比,梗死体积减小、水肿程度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相关脑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结论预先给予缓激肽可对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通过保护脑血管、减少梗死体积来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脑缺血 脑水肿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妊娠大鼠及胎鼠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丽红 董有静 崔健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妊娠大鼠及胎鼠的影响 ,为孕妇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疾病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 妊娠的Wistar大鼠 6 3只 ,随机分 5组 :对照组 (n =13) ,实验组 1(n =13) ,实验组 2 (n =13) (分别于孕 13d、16d行颈... 目的 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妊娠大鼠及胎鼠的影响 ,为孕妇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疾病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 妊娠的Wistar大鼠 6 3只 ,随机分 5组 :对照组 (n =13) ,实验组 1(n =13) ,实验组 2 (n =13) (分别于孕 13d、16d行颈交感神经干离断 ) ,假手术组 1(n =12 ) ,假手术组 2 (n =12 ) (只行颈交感神经干暴露、分离 ) ,观察孕鼠及胎鼠的变化。结果 各组孕鼠饮水量、食量、尿量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血压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而略有下降 (P >0 0 5 )。胎鼠体重、身长、畸形率、死亡率、胎盘重量、直径及孕鼠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游离雌三醇的含量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孕中期或晚期行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孕鼠的内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 妊娠 大鼠 星状神经节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体外循环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对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锦 韩宁 +3 位作者 王文祥 张颖 潘丽丽 崔健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和方法:对20例室间隔缺损(VSD)小儿体外循环前、中、后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的变化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VSD小儿体外循环转流后血液流变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血粘度各指标明显低于转流前,而呼吸力学指标劣于转流前。说... 目的和方法:对20例室间隔缺损(VSD)小儿体外循环前、中、后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的变化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VSD小儿体外循环转流后血液流变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血粘度各指标明显低于转流前,而呼吸力学指标劣于转流前。说明随着血粘度的降低,Hct下降,加之体外循环对肺的影响,使肺水增加,造成呼吸功能恶化。结论:VSD小儿体外循环中,如过度血液稀释,体内多余水分不能立即排除,可使肺水增加,将导致呼吸力学指标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体外循环 血液流变学 呼吸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上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内分泌、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建荣 张晓明 崔健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 :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对内分泌及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30例 ,ASAⅠ~Ⅱ级 ,随机等分为肌注镇痛组 (Ⅰ组 )和PCEA组 (Ⅱ组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Ⅱ组麻醉诱导前... 目的 :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对内分泌及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30例 ,ASAⅠ~Ⅱ级 ,随机等分为肌注镇痛组 (Ⅰ组 )和PCEA组 (Ⅱ组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Ⅱ组麻醉诱导前在T9~ 10 间隙穿剌置管 ,备术后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 6h、12h和 2 4h测定血浆皮质醇 (Col)、血糖 (GLU )、胰岛素 (INS)、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浓度 ;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镇痛效果 ,并监测RR、MV、SpO2 、HR、SBP、RPP等参数。结果 :(1)Ⅱ组病人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 (P <0 .0 5 ) ;(2 )与麻醉前相比 ,Ⅰ组术后应激激素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Ⅱ组虽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各时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Ⅰ组术后RR浅快 ,MV和SpO2 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 <0 .0 5 ) ,与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 )与麻醉前相比 ,Ⅰ组HR、SBP和RPP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P <0 .0 5 ) ,而Ⅱ组则较稳定。结论 :老年人上腹部术后PCEA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肌注镇痛 ,能更有效地抑制术后应激反应 ,并有改善呼吸和稳定循环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镇痛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应激 老年人 上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母婴垂直感染乙型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红 孔娟 +2 位作者 王静艳 刘红宇 文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为准确、迅速诊断乙型肝炎,本研究在113例母婴血清标本中建立套式PCR检测技术并与PCR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PCR)法检测HBV-DNA113例。结果:113例孕妇,第一对引物PCR扩增101... 目的:为准确、迅速诊断乙型肝炎,本研究在113例母婴血清标本中建立套式PCR检测技术并与PCR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PCR)法检测HBV-DNA113例。结果:113例孕妇,第一对引物PCR扩增101例阳性,第二对引物PCR扩增97例阳性。77例为乙肝的婴儿,第一对引物PCR扩增69例阳性,第二对引物PCR扩增65例阳性。二对引物经套式PCR,孕妇又有12例阳性,其中阳性率提高8.85%,婴儿有8例阳性,阳性率提高7.8%。结论:套式PCR比PCR方法更快、更敏感、更特异、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垂直传播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代谢对缺血缺氧脑组织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凌新 张丽红 崔健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代谢对缺血缺氧脑影响的机制。方法 :在鼠缺血缺氧之前应用NO底物左旋精氨酸 (L arginine,L Arg)和NO合酶抑制剂N 硝基 L精氨酸甲酯 (L nitro argininemethylester,L NAME) ,分别应用硝酸还原酶...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代谢对缺血缺氧脑影响的机制。方法 :在鼠缺血缺氧之前应用NO底物左旋精氨酸 (L arginine,L Arg)和NO合酶抑制剂N 硝基 L精氨酸甲酯 (L nitro argininemethylester,L NAME) ,分别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缺血缺氧后及给药后的NO和丙二醛 (malodialdehyde,MDA)的水平。结果 :给L NAME组与缺血缺氧组比较 ,脑组织MDA水平增加 ,脑水肿明显 ;而给L Arg组的结果相反。结论 :NO代谢对缺血缺氧脑有影响作用 ,L Arg对缺血缺氧脑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代谢 缺血缺氧 脑组织 丙二醛 左旗帜精氨酸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提取物F在再灌注损伤中对胃粘膜抗氧化能力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丽红 孔娟 +2 位作者 姚常柏 崔健君 张秉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F的胃粘膜保护作用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方法:复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模型,31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失血组(HE,n=9),生理盐水对照组(NS,n=10)及丹参提取物F组(DSEF,n=12);HE...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F的胃粘膜保护作用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方法:复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模型,31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失血组(HE,n=9),生理盐水对照组(NS,n=10)及丹参提取物F组(DSEF,n=12);HE组大鼠在失血性休克20min后处死,NS及DSEF组则在休克20min后回输全部放出的血液,维持20min后处死。其中NS组静滴NS003ml/min,DSEF组静滴DSEF1g/100gwt。结果:HE组损伤指数为0,DSEF组损伤指数明显低于NS组(P<001),DSEF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NS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高于NS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氧自由基 再灌注损伤 丹参提取物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提取物F抗大鼠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红 李和泉 姚常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F(DSEF)抗大鼠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单纯失血组(HE)、生理盐水组(NS)及丹参提取物F组(DSEF);SC组大鼠除未行放血及血液回输外,行所有操作...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F(DSEF)抗大鼠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单纯失血组(HE)、生理盐水组(NS)及丹参提取物F组(DSEF);SC组大鼠除未行放血及血液回输外,行所有操作步骤,HE组大鼠经20min的失血性休克后处死,NS及DSEF组在休克20min后,回输全部血液,维持20min后处死。SC、HE、NS组静滴NS(0.03mL/min),DSEF组静滴DSEF(1g/100g.wt)。结果:HE组损伤指数为0,NS组损伤指数明显高于DSEF组(P<0.01),且前者Ⅱ、Ⅲ级损伤占6084%,后者为3035%;NS组胃窦部粘膜细胞内钙含量明显高于SC组(P<0.01),DSEF组细胞内钙含量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再灌注可致胃窦部粘膜损伤,DSEF具有抗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幽门窦 胃窦部粘膜 丹参提取物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心率变异系数及脑电频谱分析测定ICU病人镇静深度的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多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3-224,共2页
应用心率变异系数及脑电频谱分析测定ICU病人镇静深度的比较王多友*危重病人在ICU行呼吸机治疗期间常需要应用镇静药(或麻醉药)和肌松药,以利于病人能够耐受留置气管导管及机械通气。目前普遍应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 应用心率变异系数及脑电频谱分析测定ICU病人镇静深度的比较王多友*危重病人在ICU行呼吸机治疗期间常需要应用镇静药(或麻醉药)和肌松药,以利于病人能够耐受留置气管导管及机械通气。目前普遍应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1]或Ramsay评分法[2]来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心率变异系数 脑电频谱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