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雷 傅勤 +1 位作者 王欢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硬膜外粘连 预防 医用透明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预防椎板切除膜形成的临床应用研究
2
作者 傅勤 张云歧 王海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9-20,共2页
生物膜预防椎板切除膜形成的临床应用研究傅勤,张云歧,王海义腰椎板切除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疾患的常用术式之一。此术式似乎不可避免地使椎板切除部位的硬膜和神经根周围纤维瘢痕粘连,即“椎板切除膜”(Laminecto... 生物膜预防椎板切除膜形成的临床应用研究傅勤,张云歧,王海义腰椎板切除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疾患的常用术式之一。此术式似乎不可避免地使椎板切除部位的硬膜和神经根周围纤维瘢痕粘连,即“椎板切除膜”(Laminectomymembrane)形成。严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椎板切除膜 临床应用研究 膜形成 硬膜粘连 腰腿痛 脂肪移植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防治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崔少千 王海义 +2 位作者 李书琴 张云岐 裴著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防治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用3~4月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钙组和骨疏康加钙组。除正常对照组外,给其他各组灌服维甲酸(70mg·... 目的探讨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防治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用3~4月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钙组和骨疏康加钙组。除正常对照组外,给其他各组灌服维甲酸(70mg·kg-1·d-1)2周,同时用药各组分别灌服骨疏康冲剂(8g·kg-1·d-1)、高效钙(75mg·kg-1·d-1)、骨疏康冲剂(8g·kg-1·d-1)加高效钙(75mg·kg-1·d-1)。实验第4周末处死大鼠,测定股骨骨密度;取胫骨上段制作脱钙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观察;取股骨行三点弯曲试验,测骨生物力学性能指标。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股骨骨密度降低(P<0.05),胫骨上段骨组织形态发生典型骨质疏松改变,股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P<0.05)。骨疏康加钙组与模型组比较,股骨骨密度增高(P<0.05),胫骨上段骨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增强(P<0.05)。结论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有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能提高骨的抗变形、抗破坏能力,从而降低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疏康 股骨 冲剂 钙剂 大鼠 维甲酸 联合应用 骨质疏松 骨生物力学 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礼庆 王欢 +4 位作者 王海义 张云歧 付勤 杨军 安春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在外伤性急性脊髓损伤(SCI)的治疗中,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压等方法恢复脊髓的残存功能,稳定脊柱和限制脊髓的继发性损害,而对原发性脊髓损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受到了重视〔1〕。单唾液... 在外伤性急性脊髓损伤(SCI)的治疗中,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压等方法恢复脊髓的残存功能,稳定脊柱和限制脊髓的继发性损害,而对原发性脊髓损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受到了重视〔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治疗 急性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药骨疏康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崔少千 李书琴 +5 位作者 刚丕寰 裴著果 刘英敏 蒋淑媛 王海义 曲陆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 :研究补肾方药骨疏康冲剂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用维甲酸致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分别给与骨疏康、钙 (Ca)、骨疏康 +Ca治疗 ,保留一组模型不给药为对照 ;同时取相同数量正常大鼠为正常组。检测各组骨矿物质密度 (B... 目的 :研究补肾方药骨疏康冲剂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用维甲酸致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分别给与骨疏康、钙 (Ca)、骨疏康 +Ca治疗 ,保留一组模型不给药为对照 ;同时取相同数量正常大鼠为正常组。检测各组骨矿物质密度 (BMD)、骨生物力学性能、骨生化代谢指标。临床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 30例 ,服骨疏康并用钙剂 6个月为观察组 ,单用钙剂组 30例为对照组 ,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骨疏康 +Ca组大鼠BMD增加 ;生物力学最大载荷、刚性系数、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等指标达到正常水平 ,优于单钙组。单用骨疏康组大鼠骨吸收指标尿钙 /肌酐 (Ca/Cr)、尿羟脯氨酸 /肌酐 (Hop/Cr)、血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TRAP)下降 ;骨形成指标血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 (BGP)上升。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服用骨疏康和钙剂血TRAP下降 ;血中雌激素(E2 )、睾酮 (T)上升。结论 :骨疏康通过增加血中E2 、T水平 ,降低骨吸收 ,增加骨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补肾 骨质疏松 生物力学 骨生化 骨疏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和超氧化物岐化酶对急性脊髓损伤早期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傅勤 杜世新 +2 位作者 傅永慧 张云岐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 :观察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保护受损伤脊髓 ,促进其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通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投药 4h ,测定过氧化脂质 (LPO)及SOD活性 ,4周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及病理形态观察。结果 :1 联合应用NGF和SO... 目的 :观察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保护受损伤脊髓 ,促进其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通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投药 4h ,测定过氧化脂质 (LPO)及SOD活性 ,4周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及病理形态观察。结果 :1 联合应用NGF和SOD在抑制LPO生成 ,增强SOD活性方面较单一用药效果显著 (P <0 0 5 )。2 联合用药硬膜内投药组较腹腔内投药组效果为佳 (P <0 0 1)。结论 :SOD和NGF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脊髓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 ,减轻脊髓损伤 ,促进其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髓及髓腔内固定引发肺脂肪栓塞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兴为 王青 +3 位作者 王志为 稻叶英夫 付勤 吉士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股骨骨折内固定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扩髓、髓腔内固定导致的肺脂肪栓塞的病理变化。方法 :精选雄性SPF大鼠 14只 ,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每组 7只。对照组除扩髓髓腔内固定外 ,皆同实验组。分别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的动脉... 目的 :探讨临床股骨骨折内固定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扩髓、髓腔内固定导致的肺脂肪栓塞的病理变化。方法 :精选雄性SPF大鼠 14只 ,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每组 7只。对照组除扩髓髓腔内固定外 ,皆同实验组。分别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的动脉血气、血像。实验后取大鼠左肺行髓过氧化物酶 (MPO)检查 ,大鼠右肺采用肺灌注后行HE染色 ,光镜下观察。计数骨碎片及骨髓脂肪组织栓塞的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数、白细胞栓子形成的肺内血管数、伴有血管周围水肿 (“水肿袖”)的血管数、肺泡水肿、肺泡扩张破坏面积 ,由此计算出肺损伤分数。结果 :(1)动脉血气显示两组动物在扩髓髓腔内固定后即 15 0min时 ,Po2 差异显著 (P <0 .0 5 ) ;(2 )MPO差异显著 (P<0 .0 5 )。 (3)肺损伤分数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扩髓髓腔内固定导致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骨碎片及骨髓脂肪组织的机械栓塞 ,以及肺内血管白细胞栓子形成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等炎性改变 ,并由此引起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脂肪栓塞 股骨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实验研究 病理 扩髓 髓腔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付勤 王振海 +1 位作者 肖逸鹏 赵忠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兔关节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取10只大耳白兔的关节软骨制成软骨细胞悬液,接种到DMEM培养基中培养,细胞传至第3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HGF继续培养。通过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培养细胞...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兔关节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取10只大耳白兔的关节软骨制成软骨细胞悬液,接种到DMEM培养基中培养,细胞传至第3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HGF继续培养。通过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培养细胞增殖情况。结果:HGF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加快(P<0.05),HGF的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浓度的HGF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不同,1ng/ml时对细胞分裂增殖效应有作用,5-10ng/ml作用效果最明显,加大HGF浓度,并未见促增殖效应加强。结论:HGF对关节软骨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软骨细胞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傅勤 王海义 张云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0-83,共4页
报告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的初步成绩。收治56例四肢骨肉瘤。其中35例接受了不同的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22例接受了肿瘤广泛边缘切除,假体置换手术。结果显示:化疗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达54%和40%,优于非化... 报告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的初步成绩。收治56例四肢骨肉瘤。其中35例接受了不同的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22例接受了肿瘤广泛边缘切除,假体置换手术。结果显示:化疗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达54%和40%,优于非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疗效优于辅助化疗;保肢术和根治性手术比较,生存率无明显差别。作者认为:在有效新辅助化疗基础上保肢手术是四肢骨肉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成骨肉瘤 药物疗法 保肢手术 假体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髓及髓腔内固定导致肺骨髓脂肪栓塞的大鼠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兴为 稻叶英夫 +4 位作者 崔勇 付勤 白伦浩 韩光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58,66,共3页
目的 :建立以单纯扩髓及髓腔内固定导致肺骨髓脂肪栓塞的大鼠模型。方法 :将 2 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组 10只。实验组除行双侧完整股骨转子窝处闭合扩髓及髓腔内固定外 ,均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观察 110min ,处死大鼠并检... 目的 :建立以单纯扩髓及髓腔内固定导致肺骨髓脂肪栓塞的大鼠模型。方法 :将 2 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组 10只。实验组除行双侧完整股骨转子窝处闭合扩髓及髓腔内固定外 ,均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观察 110min ,处死大鼠并检查肺脏组织病理改变。按栓塞的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数分为Ⅰ~Ⅳ级。结果 :实验组行单纯扩髓及髓腔内固定后 ,全部大鼠的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可见扩张 ,管腔内充满骨髓干细胞及脂肪球 ,呈现骨髓脂肪栓塞改变 ;栓塞的等级为Ⅰ级 1只 ,Ⅱ级 3只 ,Ⅲ级 4只 ,Ⅳ级 2只。对照组未见肺骨髓脂肪栓塞。结论 :单纯扩髓及髓腔内固定大鼠骨髓脂肪栓塞模型简便易行 ,经济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栓塞 模型 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前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过伸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礼庆 王海义 +1 位作者 王欢 安春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6-107,109,共3页
目的 :建立经侧前方入路椎体间融合的兔模型 ,并观察过伸活动对椎体间融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 5 6只兔分成无活动组、全程活动组及阶段活动组 ,经侧前方入路行椎体间融合术 ,移植物为自体髂骨。分别于术后 2、4和 8周处死动物 ,通过生... 目的 :建立经侧前方入路椎体间融合的兔模型 ,并观察过伸活动对椎体间融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 5 6只兔分成无活动组、全程活动组及阶段活动组 ,经侧前方入路行椎体间融合术 ,移植物为自体髂骨。分别于术后 2、4和 8周处死动物 ,通过生物力学、组织学及 X线观察融合情况 ,比较过伸活动对融合的影响。结果 :无活动组中 4周和 8周组断裂负荷均显著高于 2周组 (P <0 .0 1) ;4周组与 8周组断裂负荷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全程活动组各阶段与无活动组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1)。全程活动 8周组和阶段活动 2周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兔椎体间融合在 4周时已基本完成。过伸活动阻碍椎体间融合的完成 ,且以术后 2周阻碍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动物模型 骨移植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腰间盘摘除术远期疗效及再手术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学勇 王欢 +1 位作者 王海义 高明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4-375,共2页
目的 :应用定量指标判定前路腰间盘摘除术远期疗效 ,分析再手术原因 ,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方法 :应用 Roland及 Greenough定量评级标准 ,随访 1987~ 1991年于我院行首次前路腰间盘摘除术的患者。结果 :有效随访 6 7例 ,随... 目的 :应用定量指标判定前路腰间盘摘除术远期疗效 ,分析再手术原因 ,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方法 :应用 Roland及 Greenough定量评级标准 ,随访 1987~ 1991年于我院行首次前路腰间盘摘除术的患者。结果 :有效随访 6 7例 ,随访时间 3~ 7年。应用以上两标准 ,术后优良率分别为 82 .0 9%、89.0 9% ,再手术 4例(5 .97% )。根据年龄及病程进行分层分析 ,各层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前路手术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提高手术技巧及指导病人康复可有效避免再手术。病程及年龄并不是判定是否应用前路手术的绝对指标。术前影像学诊断判定无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及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摘除术 疗效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脊髓损伤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雷 王欢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脊髓损伤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雷 杨礼庆 +3 位作者 王志为 李兴洲 付勤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SSE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 5例SSEH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诊断和手术较早的患者恢复较理想 ,2例诊断和手术较晚的患者恢复较差 ,1例症状较轻 ,行保守治疗 ...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SSE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 5例SSEH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诊断和手术较早的患者恢复较理想 ,2例诊断和手术较晚的患者恢复较差 ,1例症状较轻 ,行保守治疗 ,自行恢复。结论 :SSEH发病率低 ,由于缺乏认识 ,有时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延误 ,影响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典型症状者应尽早行MRI检查 ,明确诊断。有脊髓压迫症的患者 ,尽早行血肿清除术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症状轻 ,停止进展或有恢复迹象者应行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早期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腰神经根持续压迫时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酶学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原泉 王欢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脊神经根持续性受压损伤后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酶学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30只 ,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 15只。实验组行L7椎板切除术后以微血管夹钳夹右侧L7神经根制成神经根机械压迫动物模型 ,对照组仅... 目的 :探讨脊神经根持续性受压损伤后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酶学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30只 ,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 15只。实验组行L7椎板切除术后以微血管夹钳夹右侧L7神经根制成神经根机械压迫动物模型 ,对照组仅行L7椎板切除术。分别于术后 3,7,14d切取L7脊髓节段 ,定量分析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内乙酰胆碱脂酶 (AChE)和酸性磷酸酶 (ACP)的活性变化。结果 :术后 3,7,14d脊髓前角运动细胞AChE活性以灰度值表示分别为 180 .88± 11.2 2、2 0 7.30± 9.12、2 15 .0 3± 7.92 ,ACP活性分别为 15 5 .31± 16 .2 4、133.0 8± 7.6 9、10 7.4 1± 7.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结论 :脊神经根持续受压可导致其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细胞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腰神经根持续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持续神经根受压减压后早期神经变化的研究
16
作者 王传疆 原泉 +1 位作者 王欢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 :研究持续性受压的脊神经根在减压后早期的变化。方法 :成年家猫 2 1只随机分成 3组 ,制成右侧L7神经根持续性受压的模型 ,分别于术后 2周 (I组 ) ,4周 (II组 ) ,6周 (III组 )再次进行减压手术 ,制成右侧L7神经根减压的模型。减压... 目的 :研究持续性受压的脊神经根在减压后早期的变化。方法 :成年家猫 2 1只随机分成 3组 ,制成右侧L7神经根持续性受压的模型 ,分别于术后 2周 (I组 ) ,4周 (II组 ) ,6周 (III组 )再次进行减压手术 ,制成右侧L7神经根减压的模型。减压手术后观察 6周 ,并取正常的左侧作为对照组 ,进行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脊神经根在持续受压 2周进行减压手术后 ,神经传导速度和阈强度明显恢复。而持续受压 4及 6周减压手术后神经传导速度和阈强度恢复不明显。各组神经根组织学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 :脊神经根受压时间是机械性压迫所致的神经根病损中一个重要因素 ,临床减压手术应在脊神经受压早期未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根 持续受压 减压手术 早期神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致脊髓损害的外科治疗
17
作者 杨军 安春厚 +4 位作者 王海义 吴振东 王刚 潘诗农 何晓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04-306,共3页
胸椎黄韧带骨化致脊髓损害的外科治疗杨军,安春厚,王海义,吴振东,王刚(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沈阳110003)(沈阳医学院附属院一院骨科,沈阳11003)潘诗农,何晓明(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线科,沈阳... 胸椎黄韧带骨化致脊髓损害的外科治疗杨军,安春厚,王海义,吴振东,王刚(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沈阳110003)(沈阳医学院附属院一院骨科,沈阳11003)潘诗农,何晓明(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线科,沈阳11003)(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黄韧带骨化 脊髓损害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IT基因与骨肉瘤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梁德勇 韩壮 +2 位作者 吕刚 富伟能 西中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FHIT(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aminetriad)基因在骨肉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FHIT基因内三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对20例骨肉瘤进行杂合性丢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SI)分析。结果:在20例骨肉瘤标本中,LOH的总发生率为35.0%... 目的:探讨FHIT(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aminetriad)基因在骨肉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FHIT基因内三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对20例骨肉瘤进行杂合性丢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SI)分析。结果:在20例骨肉瘤标本中,LOH的总发生率为35.0%,其中在D3S1300,D3S4130和D3S1234的LOH发生率为27.8%、25.0%、20.0%。MSI总发生率为30.0%,三个位点的MSI发生率分别为22.2%、12.5%、13.3%。微卫星多态分析表明FHIT基因在骨肉瘤中既存在杂合性丢失,又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但以前者为主。结论:FHIT基因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可能是骨肉瘤候选抑癌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IT基因 骨肉瘤 杂合性丢失 微卫星序列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侧弯椎旁肌肌电活动的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斌 周永德 +1 位作者 吉士俊 吕素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29-230,共2页
先天性脊柱侧弯椎旁肌肌电活动的观察郑斌,周永德,吉士俊,吕素清先天性脊柱侧弯均有椎骨发育畸形,随着年龄增长畸形加重,致使椎骨骨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相应地对该节段的脊髓及神经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椎旁肌也产生一定的... 先天性脊柱侧弯椎旁肌肌电活动的观察郑斌,周永德,吉士俊,吕素清先天性脊柱侧弯均有椎骨发育畸形,随着年龄增长畸形加重,致使椎骨骨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相应地对该节段的脊髓及神经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椎旁肌也产生一定的损害。本组对15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脊柱侧弯 椎旁肌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椎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变性的关系
20
作者 马兴为 王海义 沈新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83-285,共3页
通过CT、MRI对比研究及手术证实,认为腰骶椎小关节不对称是产生脊柱运动节段不正常旋转,导致椎间盘变性、突出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椎间盘变性 小关节不对称 腰骶椎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