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败血症致病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智洁 王林茹 +2 位作者 王群 刘勇 徐秀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6-478,共3页
运用Vital 2 0 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我院儿科败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 ,调查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2 485份血培养阳性率为 13 .0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5 8.2 % ,居首位。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43 .3 % 5 8.9... 运用Vital 2 0 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我院儿科败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 ,调查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2 485份血培养阳性率为 13 .0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5 8.2 % ,居首位。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43 .3 % 5 8.9%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氨基糖甙类高耐肠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 4.3 %和 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败血症 致病菌 分布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IL-6、TNF-α及TGF-β_1检测及临床意义的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艳军 韩萍 卢丽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 :探讨IL 6、TNF α及TGF β1在糖尿病 (DM)及糖尿病肾病 (DN)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分别观察正常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各组中IL 6、TNF α及TGF β1含量的变化。结果 :IL 6、TNF α、TGF β1在DM组及DN组中均明显高... 目的 :探讨IL 6、TNF α及TGF β1在糖尿病 (DM)及糖尿病肾病 (DN)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分别观察正常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各组中IL 6、TNF α及TGF β1含量的变化。结果 :IL 6、TNF α、TGF β1在DM组及DN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在DN组中IL 6、TNF α、TGF β1明显高于DM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IL 6、TNF α及TGF β1对DM及DN的发生、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IL-6 TNF TGF-Β1 DN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继梅 周秀珍 +1 位作者 张智洁 刘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应用双纸片协同法、纸片扩散确证法、浓度剃度法 ,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的敏感性进行测定比较。结果 ,纸片扩散确证法简单、快速、准确 ,适合临床常规测定。
关键词 检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临床评价 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 CYFRA21-1在鉴别诊断癌性胸水与结核性胸水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倪宁 万江红 高云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癌性胸水 结核性胸水 CEA CYFRA21-1 鉴别诊断 抗癌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时相蛋白及细胞因子测定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尹正 崔连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 (α1 AG、CP)及细胞因子 (IL 6、TNF α)在 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 91例糖尿病 (DM )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 (α1 AG、CP)及细胞因子 (IL 6、TNF α)在 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 91例糖尿病 (DM )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急性时相蛋白α1酸性糖蛋白 (α1 AG)、铜兰蛋白 (CP)的含量 ,并用 3 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DM患者血清中IL 6、TNF α水平及α1 AG、C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DM并发症组其含量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细胞因子IL 6、TNF α及急性时相蛋白α1 AG、CP对DM及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时相蛋白 细胞因子 IL-6 CP 并发症 TNF-Α 2型糖尿病 结论 水平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_1和B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卢丽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A1 及 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健康人 10 0例与肝病患者 (乙肝、肝硬化、肝癌 ) 12 9例的血清载脂蛋白 A1 (apo A1 )、载脂蛋白 B(apo B)、胆固醇 (chol)、甘油三脂 (TG)、胆红素及白蛋白的水平...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A1 及 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健康人 10 0例与肝病患者 (乙肝、肝硬化、肝癌 ) 12 9例的血清载脂蛋白 A1 (apo A1 )、载脂蛋白 B(apo B)、胆固醇 (chol)、甘油三脂 (TG)、胆红素及白蛋白的水平。结果 :肝脏病组血清 apo A1及 apo B平均浓度 (0 .84± 0 .6 9) g/ L 及 (0 .86± 0 .16 ) g/ L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1.39± 0 .18) g/ L 及 (0 .86± 0 .16 ) g/ L,差异显著 (P <0 .0 5 ) ,其中肝癌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血清 apo A1 与胆红素的浓度上升呈负相关 (r=- 0 .5 43) ,与白蛋白浓度下降呈正相关 (r=0 .5 13)。结论 :血清 apoA1 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肝功能和肝病的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血清 载脂蛋白A1 载脂蛋白B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NOS及NO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艳军 林艳 卢丽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6-27,共2页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HT)患者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分析HT患者体内NOS、NO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HT患者、HT治愈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NOS、NO、甲状腺激素(TH)的含量...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HT)患者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分析HT患者体内NOS、NO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HT患者、HT治愈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NOS、NO、甲状腺激素(TH)的含量及基础代谢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折。结果:HT患者体内的NOS及NO含量增加,并且与基础代谢率(BMR)呈正相关。结论:HT患者体内的NOS及NO含量增加,说明HT患者体内的NOS、NO的增高可能与其代谢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_3、C_4、BF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霍晓筠 黄海燕 吕先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8-239,共2页
乙型肝炎随着病程的迁延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其主要原因是免疫病理损害造成肝脏损害。肝脏是合成补体的重要器官。补体是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本组观察了113例各种类型肝病患者,检测其发病时血清内补... 乙型肝炎随着病程的迁延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其主要原因是免疫病理损害造成肝脏损害。肝脏是合成补体的重要器官。补体是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本组观察了113例各种类型肝病患者,检测其发病时血清内补体C3、C4、BF(B因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血清 补体 C3 C4 BF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血IGF-1及IGFBP-3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聪 潘莉莉 +3 位作者 李强 张咏言 刘英敏 郭兑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0-121,124,共3页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3)水平与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法对 76例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 IGF- 1及 IGFBP- 3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2型糖尿病...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3)水平与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法对 76例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 IGF- 1及 IGFBP- 3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 IGF- 1、IGFBP- 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 (P均 <0 .0 1)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血 IGF- 1、IGFBP- 3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者 (P <0 .0 1,P <0 .0 5 ) ;血 IGF- 1与 IGFBP- 3水平呈正相关 (r=0 .6 93,P <0 .0 1) ;但是 IGF- 1与 FPG呈负相关 (r=- 0 .391,P <0 .0 5 ) ;IGFBP- 3与 Hb Alc呈负相关 (r=- 0 .40 1,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 IGF- 1及 IGFBP- 3水平降低。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 ,血 IGF- 1及IGFBP- 3水平升高。 IGF- 1及 IGFBP- 3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IGF-1 IGFBP-3 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对TRAIL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佟海侠 张锦华 +1 位作者 陆春伟 张继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IFNγ(γ-干扰素)对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凋亡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IFNγ作用前后SY5Y细胞Caspase8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F... 目的:探讨IFNγ(γ-干扰素)对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凋亡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IFNγ作用前后SY5Y细胞Caspase8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IFNγ、TRAIL、IFNγ+TRAIL及IFNγ+Caspase8抑制剂+TRAIL对SY5Y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对凋亡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SY5Y细胞不表达Caspase8,IFNγ作用48h后的SY5Y细胞Caspase8表达明显增加;SY5Y细胞对TRAIL不敏感,经IFNγ诱导表达Caspase8的SY5Y细胞对TRAIL敏感,且与TRAIL浓度有关,Caspase8抑制剂可明显降低TRAIL对表达Caspase8的SY5Y细胞的杀伤作用;透射电镜可见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结论:IFNγ可逆转SY5Y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耐受,其发生机制可能是IFNγ通过上调SY5Y细胞Caspase8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凋亡 CASPASE 8 TRAIL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活性与小儿肺炎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丽娜 王艳玲 +1 位作者 王彦峰 王丽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的发病及病情变化与细胞因子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 47例肺炎患儿 (其中单纯性肺炎 40例 ,重症肺炎 7例 )及 4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白细胞介素 8(...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的发病及病情变化与细胞因子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 47例肺炎患儿 (其中单纯性肺炎 40例 ,重症肺炎 7例 )及 4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α)的水平。 结果 :入院第 1天肺炎患儿血清IL 8、TNFα含量高于正常健康儿童 (P <0 .0 1) ,重症肺炎组血清IL 8含量高于单纯性肺炎组 (P<0 .0 1)。治疗过程中 ,单纯性肺炎患儿随病情的减轻IL 8、TNFα含量逐渐下降 (P <0 .0 1) ;而重症肺炎患儿则随病情的加重IL 1β、IL 8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血清IL 1β、IL 8和TNFα水平的变化与肺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连续检测血清IL 1β、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秀珍 孙继梅 +1 位作者 张智杰 刘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8-479,共2页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 ,并探讨其防治对策 ,应用纸片扩散法对 2 0 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仅耐药率高 ,并且大部分菌株呈多重耐药。因此 ,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 ...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 ,并探讨其防治对策 ,应用纸片扩散法对 2 0 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仅耐药率高 ,并且大部分菌株呈多重耐药。因此 ,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 ,了解其耐药变化趋势 ,对有效预防和治疗该菌感染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监测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妊娠与非妊娠健康妇女血清肝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贵新 夏亚军 +1 位作者 王德志 董培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5-396,共2页
关键词 正常妊娠 肝功能 血清学 血液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IGF-1、IGFBP-3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莉莉 李强 +1 位作者 卢丽萍 郭兑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一氧化氮 IGF-1 IGFBP-3 疾病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高征病人Lp(a)及Fn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贵新 王艳玲 +2 位作者 王景银 刘艳香 张国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 :探讨妊高征病人母血、脐血中脂蛋白 (a) [Lp(a) ]及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变化在妊高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妊高征 30例 (中度 16例 ,重度 14例 )及正常足月妊娠 2 0例 (对照组 )的母血、脐血中的Lp(a)和F... 目的 :探讨妊高征病人母血、脐血中脂蛋白 (a) [Lp(a) ]及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变化在妊高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妊高征 30例 (中度 16例 ,重度 14例 )及正常足月妊娠 2 0例 (对照组 )的母血、脐血中的Lp(a)和Fn含量。 结果 :中、重度妊高征组母血中Lp(a)均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 (P <0 0 1) ;重度妊高征组脐静脉血Lp(a)含量较对照组和中度妊高征组显著升高 (P <0 0 5 )。中、重度妊高征组母血Fn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重度妊高征组脐静脉血Fn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血清中Lp(a)、Fn水平升高参与了妊高征的血管内皮损伤 ,观测这两项指标可以预测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及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纤维结合蛋白 妊娠高血压 心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抗生素诱导生物被膜克雷伯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胜岐 李乃静 +1 位作者 谷秀 刘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 :探讨生物被膜 (BF)克雷白杆菌耐药机制 ,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改良平板培养法建立克雷白杆菌BF模型。用银染法及扫描电镜对BF进行鉴定。分别检测浮游克雷白杆菌 (A组 )、BF菌(B组 )、亚胺培南诱导BF菌 (C组 )... 目的 :探讨生物被膜 (BF)克雷白杆菌耐药机制 ,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改良平板培养法建立克雷白杆菌BF模型。用银染法及扫描电镜对BF进行鉴定。分别检测浮游克雷白杆菌 (A组 )、BF菌(B组 )、亚胺培南诱导BF菌 (C组 )、头孢西丁诱导BF菌 (D组 )、氧哌嗪青霉素诱导BF菌 (E组 )产生β 内酰胺酶的活性。结果 :B组β 内酰胺酶活性 (0 .5 496± 0 .0 99)U/mg高于A组 (0 .3 3 3 4± 0 .0 2 9) ,是A组 1.65倍 (P <0 .0 1) ;C组 (0 .772 8± 0 .0 3 79)、D组 (0 .663 4± 0 .0 5 5 8)、E组 (0 .60 70± 0 .0 465 )U/mg均高于B组 (P <0 .0 1) ;C组高于D组和E组 (P <0 .0 1) ;D组高于E组 (P<0 .0 1)。结论 :BF克雷白杆菌产生大量 β 内酰胺酶是其耐药主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生物被膜 克雷伯杆菌 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化学法和单克隆法检测尿中潜血及显微镜检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丽萍 张玉英 +1 位作者 李诗强 关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F003-F003,F004,共2页
关键词 尿潜血 干化学法 单克隆抗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剂用量对新生儿血液分析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娜 王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1-462,共2页
目的 :探讨溶血剂用量在血液自动分析仪中对新生儿白细胞总数、分类计数、直方图的影响。方法 :对CELLDYN16 0 0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不同用量溶血剂 ,计数新生儿白细胞 ,观察其总数、分数计数及直方图的改变。结果 :随着溶血剂用量增加 ,... 目的 :探讨溶血剂用量在血液自动分析仪中对新生儿白细胞总数、分类计数、直方图的影响。方法 :对CELLDYN16 0 0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不同用量溶血剂 ,计数新生儿白细胞 ,观察其总数、分数计数及直方图的改变。结果 :随着溶血剂用量增加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 ,淋巴细胞绝对值和中间细胞绝对值增高 ,直方图恢复为正常曲线。结论 :新生儿处于生理缺氧状态 ,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都高 (Hb >2 0 0g/L)。常规溶血剂用量不能将红细胞完全破坏 ,加大溶血剂用量 ,可以使白细胞正确分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剂 白细胞总数 淋巴细胞 中间细胞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A对NB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佟海侠 张锦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神经母细胞瘤 (NB)细胞系SH SY5Y和SMS KCNR的体外实验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 TRA)对NB细胞增殖抑制的可能分子机制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TrkB信号转导途径在N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台盼蓝拒染计数活细胞 ... 目的 :通过对神经母细胞瘤 (NB)细胞系SH SY5Y和SMS KCNR的体外实验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 TRA)对NB细胞增殖抑制的可能分子机制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TrkB信号转导途径在N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台盼蓝拒染计数活细胞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加药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5 μmol/LATRA抑制NB细胞系SMS KCNR和SH SY5Y细胞增殖 ,而 5nmol/LATRA无此作用 ;ATRA可诱导SMS KCNR细胞分化成熟 ,对SH SY5Y细胞诱导分化作用极弱 ;BDNF可使经ATRA处理的SY5Y细胞发生显著形态学分化。结论 :5 μmol/LATRA对人NB细胞系SMS KCNR和SH SY5Y细胞的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 ;ATRA能诱导人NB细胞系SMS KCNR细胞分化成熟 ,ATRA与BDNF共同作用可使SH SY5Y发生显著形态学分化 ;BDNF TrkB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可能是ATRA体外诱导NB细胞分化逆转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全反式维甲酸 诱导分化 增殖抑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的体外与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勇 吕华 刘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 :研究头孢克洛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并与对照药头孢氨苄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和影印法测定头孢克洛与头孢氨苄的最低抑菌浓度 (minim 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 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 目的 :研究头孢克洛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并与对照药头孢氨苄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和影印法测定头孢克洛与头孢氨苄的最低抑菌浓度 (minim 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 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并比较其杀菌与抑菌作用 ;同时测定头孢克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小白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并与头孢氨苄做对照观察。结果 :头孢克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等有明显抗菌作用 ,强于对照药头孢氨苄 ,但对绿脓杆菌抗菌作用较差 ;头孢克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小白鼠的 ED5 0 分别为 (5 .2 2± 1.0 9) m g/ kg和 (12 .5 7± 2 .87) mg/ kg。结论 :头孢克洛对临床常见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对感染细菌的小白鼠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抗菌作用 头孢氨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