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临床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侯阳 郭启勇 +3 位作者 陈培青 岳勇 王凯 王国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无创性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方法 收集进行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2 0例 (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者 15例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入支架者 5例 )。以管腔直径减少≥5 0 %作为判定狭窄的标... 目的 初步探讨无创性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方法 收集进行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2 0例 (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者 15例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入支架者 5例 )。以管腔直径减少≥5 0 %作为判定狭窄的标准 ,对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进行节段分析 ,并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4.4%的冠脉节段图像质量可以进一步评价。MSCTCA检出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为 75 % ( 6/ 8) ,特异度为 94.9% ( 13 1/ 13 8)。对于支架节段 ,MSCTCA可准确显示支架位置、形态及远端血流情况 ,可排除支架闭塞及高度狭窄。结论 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可显示较长节段的冠状动脉 ,较为准确地认定冠状动脉病变 ,有潜力成为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衰减临床测试方法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凯 于涛 +1 位作者 刘晶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IP衰减 临床测试 测试方法 曝光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国光 郭启勇 吴振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33-436,共4页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临床应用 空间分辨率 基本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继泽 郭启勇 关美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动脉栓塞术前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考察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边界、门脉癌栓、远隔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介入治疗前HCC患者46例,VEGF定量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ABC ELISA法。根据血浆V...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动脉栓塞术前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考察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边界、门脉癌栓、远隔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介入治疗前HCC患者46例,VEGF定量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ABC ELISA法。根据血浆VEFG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阳性组(32例)和阴性组(14例),对肿瘤大小、边界、门脉癌栓、远隔转移情况进行组间对比。CT和DSA间接门脉造影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评估。结果VEGF阳性表达率69.56%(32/46),阴性表达率30.44%(14/46)。VEGF阳性组肿瘤直径>5cm者26例(81.25%),阴性组12例(85.7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T片上阳性组肿瘤边界清楚15例(46.88%),阴性组边界清楚8例(57.1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阳性组门脉癌栓发生率62.50%(20/32),阴性组14.29%(2/14),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组远隔转移8例;阴性组无远隔转移,经检验P<0.05。结论血浆VEGF高表达可以提示门脉癌栓或远隔转移的存在,而与肿瘤大小、边界无关。血浆VEGF可能成为观察肿瘤门脉癌栓及远隔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相关性 血浆 临床特征 ABC-ELISA法 显著性差异 门脉癌栓 肿瘤大小 VEGF表达 肝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前 双抗体夹心 阳性表达率 定量检测 门脉造影 肿瘤直径 0.05 阴性 边界 转移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诊断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崔凤 叶滨宾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 62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 ,对其进行常规MRI的T1WI、T2 WI及FLAIR序列检查。结果 :HIE患儿MRI的T1WI及FLAIR...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 62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 ,对其进行常规MRI的T1WI、T2 WI及FLAIR序列检查。结果 :HIE患儿MRI的T1WI及FLAIR序列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T2 WI(P <0 .0 5 ) ;早产儿病变区域多位于脑室旁、室管膜下及基底节区 ;足月儿病变区域多位于大脑皮质及颞顶部 ;新生儿HIE早期Apgar评分与MRI脑白质损伤影像分级及远期后遗有一定相关性 ,非绝对相关 ,而另与胎龄有关。结论 :MRI对HIE的诊断有高度的敏感性 ;不同胎龄HIE患儿脑损伤区域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与屏/片乳腺摄影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志安 李梅 +1 位作者 李晓非 张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疾病 X线增感屏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丽 郭启勇 钱铭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技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部肿瘤CT诊断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刘兆玉 贾腾蛟 +4 位作者 范国光 刘东风 叶滨宾 吴振华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1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 探讨常见眶部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 5 2例眶部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脉管性肿瘤 10例、炎性假瘤 11例、先天性肿瘤 12例、泪腺肿瘤 3例、视网膜母细胞瘤 10例、黑色素瘤 3例、淋巴瘤 2... 目的 探讨常见眶部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 5 2例眶部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脉管性肿瘤 10例、炎性假瘤 11例、先天性肿瘤 12例、泪腺肿瘤 3例、视网膜母细胞瘤 10例、黑色素瘤 3例、淋巴瘤 2例、神经鞘瘤 1例。对它们的发生部位、形态、边缘、密度、眶骨改变、眼球壁改变及眶周受累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 结合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CT所提供的信息 ,可以对大多数眶部肿瘤作出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部肿瘤 眼球肿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螺旋CT扫描与高分辨率CT对照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杜祥颖 苏惠群 李坤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 对孤立性肺结节(SPN) 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从常规CT 检查中选取43 例SPN 患者,行螺旋CT 和高分辨率CT(HRCT) ,对比分析结节的边缘、轮廓、内部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比较两种检查的... 目的 评价螺旋CT 对孤立性肺结节(SPN) 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从常规CT 检查中选取43 例SPN 患者,行螺旋CT 和高分辨率CT(HRCT) ,对比分析结节的边缘、轮廓、内部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比较两种检查的效果。结果 两种扫描结节轮廓显示无差异,螺旋CT 不能发现HRCT 显示的结节内点状钙化及脂肪密度,但是螺旋CT显示血管及支气管移位和穿过结节,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等方面优于HRCT。结论 螺旋CT 对SPN 许多征象显示可获与HRCT 相似效果,但是显示结节内点状钙化及脂肪成份的能力差,显示结节与周围结构关系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高分辨率 螺旋CT 肺肿瘤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rge-Weber综合征的CT与MRI比较影像学研究(附9例报告) 被引量:14
10
作者 范国光 吴振华 +3 位作者 冯艳华 陈丽英 郭启勇 叶滨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CT与MRI在诊断Sturge Weber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Sturge Weber综合征的病例共 9例。所有患儿均行常规CT扫描和MRI检查 ,其中 2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①CT表现 :6例一侧脑叶受累 ;2例双侧额顶叶均受累 ;1例CT未见... 目的 探讨CT与MRI在诊断Sturge Weber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Sturge Weber综合征的病例共 9例。所有患儿均行常规CT扫描和MRI检查 ,其中 2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①CT表现 :6例一侧脑叶受累 ;2例双侧额顶叶均受累 ;1例CT未见异常。其中 5例脑叶呈中重度萎缩 ;8例皮层内出现脑回状钙化 ;3例一侧受累脑叶灰白质分界不清 ;2例合并一侧脉络丛扩大 ;1例合并有深静脉血管团出现。②MRI表现 :9例MRI中 5例一侧脑叶受累 ;4例双侧额顶枕叶均受累。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其中轻度者 4例 ,中度者 3例 ,重度者2例。仅有 2例在萎缩的皮层下出现钙化 ;8例受累脑叶灰白质分界不清 ;5例一侧脑室内脉络丛呈囊状扩大 ;3例一侧颅板板障增厚 ;4例于侧脑室旁、室管膜下区出现粗大的静脉团。 2例增强扫描后 ,受累侧皮层出现脑回状强化。结论 MRI与CT的综合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正常成人脑~1H磁共振波谱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范国光 吴振华 +2 位作者 刘芳 张伟 潘诗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35-538,共4页
目的 探讨1H磁共振波谱 (1HMRS)研究正常成人脑的价值。方法 选择 6 0例健康成人。1HMRS采用定点分辨波谱序列。结果 ①同年龄组一侧脑灰层的1HMRS波幅排列次序无变化 ;不同年龄组同一部位1HMRS波形与波幅不同。②NAA/CR及Glu n/CR... 目的 探讨1H磁共振波谱 (1HMRS)研究正常成人脑的价值。方法 选择 6 0例健康成人。1HMRS采用定点分辨波谱序列。结果 ①同年龄组一侧脑灰层的1HMRS波幅排列次序无变化 ;不同年龄组同一部位1HMRS波形与波幅不同。②NAA/CR及Glu n/CR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MI/CR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CHO/CR先下降后上升。同年龄组从前至后NAA/CR及MI/CR的比值下降。③ 5 0岁年龄段CHO/CR与年龄呈负相关 ;>5 0岁年龄段CHO/CR、MI/CR、Glu n/CR与年龄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成人 磁共振波谱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MRI诊断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军 吴振华 +2 位作者 范国光 潘诗浓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51-753,共3页
目的 总结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在MRI上的表现特点 ,评价MRI对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10例临床证实为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均用ElscintPrestige 2 .0T超导型MR机行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SE T1WI、FSE T2WI、FSE PDWI及STIR序... 目的 总结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在MRI上的表现特点 ,评价MRI对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10例临床证实为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均用ElscintPrestige 2 .0T超导型MR机行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SE T1WI、FSE T2WI、FSE PDWI及STIR序列的检查。在全面观察患病关节各部分MRI特点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关节软骨的改变。结果  10例化脓性关节炎中关节软骨异常改变 7例 ,T2WI上信号升高 ,关节软骨与下方骨骺分界模糊 5例 ,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 2例 ,关节软骨缺损 1例。 5例同时伴有干骺端骨髓炎、骨骺骨髓炎或脓肿 ,表现为T1WI上低信号 ,T2WI上高信号。 2例干骺端见层状骨膜反应 ,5例关节周围软组织见长T1长T2异常信号。全部有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对关节软骨的评价有独特的优势 ,对判断化脓性关节炎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MRI诊断 干骺端 WI 骨髓炎 骨骺 异常信号 层状 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介入与TAIC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卢再鸣 郭启勇 +2 位作者 刘兆玉 廖伟 张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胆管介入与动脉灌注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97例。PTCD减黄术后 3 4例留置了内支架 ,45例行TAIC。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 ;支架组和无支架组、TAIC组和未 (N)TAIC组生存时间... 目的 :探讨胆管介入与动脉灌注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97例。PTCD减黄术后 3 4例留置了内支架 ,45例行TAIC。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 ;支架组和无支架组、TAIC组和未 (N)TAIC组生存时间与生存率差别。结果 :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 ,全部病例平均生存时间 11.1个月。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5 .4个月 ,无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8.8个月。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5 .2个月 ,而N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7.5个月。结论 :充分引流后的内支架留置术优于单纯引流术 ,而胆管介入配合TAIC能够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生存期 生存率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志安 富熙湖 +2 位作者 范国光 李晓非 吴振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垂体微腺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噪声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志安 潘勇 +1 位作者 岳勇 李晓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236-1237,共2页
目的 了解CT噪声的影响因素及其原因。方法 应用计算机软件测试系统 ,采用不同直径的容器 ,不同密度的液体为受检体。选用不同的扫描参数及扫描方式 ,对受检体分别进行扫描 ,测量图像中相同位置和面积感兴趣区域噪声。结果 扫描参数 ... 目的 了解CT噪声的影响因素及其原因。方法 应用计算机软件测试系统 ,采用不同直径的容器 ,不同密度的液体为受检体。选用不同的扫描参数及扫描方式 ,对受检体分别进行扫描 ,测量图像中相同位置和面积感兴趣区域噪声。结果 扫描参数 ,受检体的体积及密度均影响CT图像噪声。结论 除CT的机械噪声外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CT图像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图像噪声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仿真支气管镜对中心气道的评价——与纤维支气管镜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军 苏惠群 +1 位作者 吴振华 段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5-107,109,共4页
目的 :评价CT仿真支气管镜 (CTVB)对中心气道病变的诊断价值 ,并初步总结CTVB对中心气道病变的诊断依据。材料和方法 :40例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或咳痰带血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CTVB成像和FOB检查后 ,比较CT和FOB之诊断结果。结果 :CTVB... 目的 :评价CT仿真支气管镜 (CTVB)对中心气道病变的诊断价值 ,并初步总结CTVB对中心气道病变的诊断依据。材料和方法 :40例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或咳痰带血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CTVB成像和FOB检查后 ,比较CT和FOB之诊断结果。结果 :CTVB对 40个病例中的 3 8个中心气道病变作出了与FOB所见相符的正确描述。CTVB能穿过 9处严重狭窄的支气管观察远端支气管的改变 ,而FOB不能。结论 :CTVB是一种无创无痛苦检查中心气道的新方法 ,其与传统横断面CT结合有助于对中心型肺癌准确分期 ,其对中心型肺癌放疗、化疗及手术后的随访观察可基本取代F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气道漏变 CT仿真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 诊断 中心型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在近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丽君 叶滨宾 +5 位作者 范国光 陈丽英 吴振华 郭启勇 孙宝海 郭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 探讨MRDWI在近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61例接受MRDWI检查的脑梗死患者的资料 ,其发病时间 4h~ 14天 ,83个独立病灶。比较DWI结合ADC图、T2 WI上责任病灶的信号特点及其检出情况。结果  7天内脑梗死灶DWISIR高于T2 WI... 目的 探讨MRDWI在近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61例接受MRDWI检查的脑梗死患者的资料 ,其发病时间 4h~ 14天 ,83个独立病灶。比较DWI结合ADC图、T2 WI上责任病灶的信号特点及其检出情况。结果  7天内脑梗死灶DWISIR高于T2 WI(P <0 .0 5 ) ;8~ 14天没有显著差异。脑梗死灶rADC在 7天之内为 5 2 .78%~ 78.2 1% ;8~ 14天可能高于正常。结论 DWI结合ADC图在近期脑梗死诊断中应用价值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脑梗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温锋 郭启勇 +2 位作者 卢再鸣 廖伟 刘兆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通过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血管造影表现 ,评价血管造影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 2 0例 ,共 3 2人次行肝动脉和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观察造影图像中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右及肝左动脉 ,门静... 目的 通过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血管造影表现 ,评价血管造影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 2 0例 ,共 3 2人次行肝动脉和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观察造影图像中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右及肝左动脉 ,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 ,肝静脉。结果 将 2 0例共 3 2人次的血管造影表现分为正常 15 .62 5 % (5 3 2 )、肿瘤染色15 .62 5 % (5 3 2 )、血管受侵 68.75 % (2 2 3 2 )三种。其中 ,以动脉血管 (18 2 2 )和门静脉 (12 2 2 )的受侵最常见。在动脉血管受侵中 (18 3 2 ) ,动脉血管狭窄的发生率最高 ,为 3 7.5 % (12 3 2 )。结论 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血管造影中 ,血管的不同程度受侵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可以作为其诊断的依据。同时 ,也为外科手术切除及临床预后的判定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诊断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对恶性胆道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玉颖 郭启勇 +4 位作者 陈丽英 吴振华 刘兆玉 卢再鸣 张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 :通过与ERCP/PTC对比 ,评价MRCP对恶性胆道狭窄的定位、定性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57例恶性胆道狭窄患者 ,采用不屏气或屏气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扫描 ,对照ERCP或PTC检查和病理结果 ,评价MRCP对恶性胆道狭窄征象的显示能力。结... 目的 :通过与ERCP/PTC对比 ,评价MRCP对恶性胆道狭窄的定位、定性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57例恶性胆道狭窄患者 ,采用不屏气或屏气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扫描 ,对照ERCP或PTC检查和病理结果 ,评价MRCP对恶性胆道狭窄征象的显示能力。结果 :MRCP诊断恶性胆道狭窄的定位准确性及定性准确性分别为100 %和87 8%,经统计学检验证实与ERCP/PTC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病变胆管截断、狭窄及管壁不规则等征象的显示率为ERCP、PTC的74 0 %。对肿瘤的显示率为77 2 %。结论 :MRCP对于恶性胆道狭窄的定位、定性准确性与ERCP、PTC相似 ,但显示病变形态较ERCP和PTC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磁共振成像 胆道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爱军 郭启勇 +4 位作者 刘兆玉 廖伟 卢再鸣 张军 温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72-173,189,共3页
目的:评价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食管支架留置的适应症。材料与方法:对3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进行食管内支架治疗,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39~84岁(平均58岁)。36例中瘢痕狭窄20例,术后肿瘤复发狭窄16... 目的:评价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食管支架留置的适应症。材料与方法:对3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进行食管内支架治疗,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39~84岁(平均58岁)。36例中瘢痕狭窄20例,术后肿瘤复发狭窄16例,其中合并食管气管瘘2例,食管纵隔瘘2例,食管胸腔瘘1例。瘢痕狭窄选择国产网状镍钛合金支架,肿瘤复发狭窄及合并瘘道者选择带膜支架。透视下先对狭窄段进行扩张,再推送、释放支架。结果:36例支架均一次性留置成功,操作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一周内均有胸骨后疼痛和胸骨后异物感,一般可忍受。术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瘘口愈合。术后4例发生再狭窄,3例由于肿瘤生长超过支架覆盖范围所致,1例由于粘膜增生所致,其中2例行二次支架治疗后吞咽困难症状缓解。结论:食管支架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瘢痕狭窄反复球囊扩张无效、肿瘤复发狭窄及合并瘘道者是留置支架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支架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