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测定脐带血气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宏 张首梅 王志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测定脐带血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 32 6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的病例 ,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值 ,并评定新生儿 1分钟Apgar评分。根据不同临床状态将所有病例分为八组行统计分析。结果 :1分钟Apga...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测定脐带血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 32 6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的病例 ,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值 ,并评定新生儿 1分钟Apgar评分。根据不同临床状态将所有病例分为八组行统计分析。结果 :1分钟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值无显著相关。在存有影响母儿血气因素时 ,发生脐动脉酸血症及低氧血症的病例显著增加。结论 :产妇及其胎儿健康、麻醉手术经过顺利的病例可不检测脐带血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麻醉 血气分析 剖腹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CT分析(附39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宏伟 王天君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CT分析(附39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110021)放射科王宏伟王天君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1〕是一种血源性脱髓鞘疾病,1894年由Binswanger首先...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CT分析(附39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110021)放射科王宏伟王天君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1〕是一种血源性脱髓鞘疾病,1894年由Binswanger首先报道。本病是皮层下小动脉硬化、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下 脑动脉硬化 CT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盐水预防硬膜外阻滞妇科手术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张首梅 赵宏 +1 位作者 秦振元 李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3-234,共2页
低血压是硬膜外阻滞下行妇科手术时较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常用的预防措施是快速输入平衡液,但大量输液可引起机体水钠潴留、组织间隙水肿,不利于术后康复[1]。高渗盐水(Hypertonicsaline,HS)在扩充血容量的同... 低血压是硬膜外阻滞下行妇科手术时较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常用的预防措施是快速输入平衡液,但大量输液可引起机体水钠潴留、组织间隙水肿,不利于术后康复[1]。高渗盐水(Hypertonicsaline,HS)在扩充血容量的同时还具有减少围手术期水钠潴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低血压 硬膜外麻醉 妇科外科手术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血脂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袁敏 叶千红 +2 位作者 陈燕 张少敏 钟岸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547-548,共2页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血脂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袁敏,叶千红,陈燕,张少敏,钟岸(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检验科,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a)冠心病(CH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动脉粥...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血脂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袁敏,叶千红,陈燕,张少敏,钟岸(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检验科,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a)冠心病(CH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CHD基本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脂蛋白(a)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败血症致病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智洁 王林茹 +2 位作者 王群 刘勇 徐秀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6-478,共3页
运用Vital 2 0 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我院儿科败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 ,调查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2 485份血培养阳性率为 13 .0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5 8.2 % ,居首位。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43 .3 % 5 8.9... 运用Vital 2 0 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我院儿科败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 ,调查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2 485份血培养阳性率为 13 .0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5 8.2 % ,居首位。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43 .3 % 5 8.9%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氨基糖甙类高耐肠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 4.3 %和 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败血症 致病菌 分布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S—100蛋白阳性胶质细胞的变化判断脑挫伤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汪德文 张国华 +4 位作者 姜景涛 李如波 陈怀芳 吴旭 刘桂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45-146,169+187,共4页
本文米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24只大白鼠脑挫伤不同时间的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S-100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挫伤2天后S—100阳性胶质细胞的胞体开始增大,突起不明显,随着脑挫伤时间的延长,胞体增大,突起明显... 本文米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24只大白鼠脑挫伤不同时间的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S-100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挫伤2天后S—100阳性胶质细胞的胞体开始增大,突起不明显,随着脑挫伤时间的延长,胞体增大,突起明显的S—100阳性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到第五天时达高峰,在脑挫伤的周围区均为胞林大、突起明显的S—100阳性细胞,此结果表明S-100蛋白的变化可用于挫伤后时间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伤 免疫组化 S—100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氟桂利嗪对鼠肝细胞钙超载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宇 王金生 +3 位作者 张文海 王鹤令 张晓敏 赵日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 :观察再灌注损伤时盐酸氟桂利嗪 (flunarizine,FL U)对肝组织及肝细胞线粒体钙超载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3只。A组为对照组 ,B组为缺血 /再灌注组 ,C组为 FL U组 ,其中 B、C两组均阻断肝门造成肝脏完全缺血... 目的 :观察再灌注损伤时盐酸氟桂利嗪 (flunarizine,FL U)对肝组织及肝细胞线粒体钙超载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3只。A组为对照组 ,B组为缺血 /再灌注组 ,C组为 FL U组 ,其中 B、C两组均阻断肝门造成肝脏完全缺血 30 m in后再灌注 90 m in。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中 AL T、L DH、TBI含量、肝组织及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 ,行线粒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与 A组比较 ,B组血清 AL T、L DH活性显著增加 (P <0 .0 1) ,肝组织及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肝细胞线粒体呈损伤性改变 ;与 B组比较 ,C组预用 EL U后血清AL T、L DH活性增高程度降低 (P <0 .0 1) ,肝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病理损伤程度减轻 ,肝组织及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降低 (P <0 .0 5 )。结论 :钙向组织和细胞内转移是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重要特征之一 ,预用 FL U可减少再灌注时肝细胞钙超载程度 ,保护肝细胞线粒体 ,对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氟桂利嗪 钙超载 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红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洁 赵宏 +1 位作者 李莉 秦振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观察临床相关浓度异丙酚对红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 2 0例健康成人静脉血制成RBC悬液 ,分为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 (H2 O2 ,10 0mmol/L)损伤组及 3个损伤加不同浓度 (分别为 2 5 ,5 0及 75 μmol/L)异丙酚组 ,孵育后... 目的 :观察临床相关浓度异丙酚对红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 2 0例健康成人静脉血制成RBC悬液 ,分为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 (H2 O2 ,10 0mmol/L)损伤组及 3个损伤加不同浓度 (分别为 2 5 ,5 0及 75 μmol/L)异丙酚组 ,孵育后测定RBC悬液中K+、丙二醛 (MDA)浓度和RBC溶血度。结果 :孵育 6 0min ,加异丙酚组K+浓度 (0 .16 ,0 .14,0 .14mmol/L)、MDA浓度 (5 .6 6 ,5 .5 7,6 .2 0nmol/L)和RBC溶血度 (76 .89% ,5 9.84% ,6 4.2 2 % )与单纯损伤组 (分别为 0 .2 6mmol/L ,9.19nmol/L和 10 0 % )相比均显著降低 ,加异丙酚各组间及与空白对照组 (0 .10mmol/L ,4.13nmol/L ,5 2 .73 % )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异丙酚对H2 O2 损伤RBC可抑制MDA生成 ,减少K+外流和降低溶血度 ,具有抗RBC过氧化损伤作用 ,但浓度依赖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过氧化氢 红细胞 过氧化 抗氧化 保护作用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房血栓和黏液瘤的超声背向散射积分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晓光 侯永霞 +4 位作者 张立敏 杨芳 宋平梅 杨军 任卫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 (IBS)在心脏血栓及黏液瘤的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 18例左房血栓患者和15例黏液瘤患者 ,分别测量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血栓及左房黏液瘤的IBS值及其标化值 (IBS % ) ,部分病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血栓的...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 (IBS)在心脏血栓及黏液瘤的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 18例左房血栓患者和15例黏液瘤患者 ,分别测量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血栓及左房黏液瘤的IBS值及其标化值 (IBS % ) ,部分病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血栓的IBS值变化范围较大 ,从 18.0dB到 3 8.1dB ;黏液瘤的IBS值变化范围较小 ,从 2 4.7dB到 2 9.6dB ;黏液瘤的平均IBS值及IBS %较血栓的平均IBS值及IBS %低 ,二者间存在差异 (血栓和黏液瘤的平均IBS及IBS %分别为 2 7.9± 2 .8dB ,5 7.1± 9.3和 3 3 .4± 1.8dB ,67.3± 10 .6,P <0 .0 1)。结论 应用超声组织定征方法能准确地鉴别心脏黏液瘤与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向散射积分 黏淤瘤 左房血栓 超声组织定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测量跟骨骨密度的增龄变化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金明 程艳彤 +1 位作者 杨鸿生 圆尾宗司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揭示正常人跟骨骨密度的增龄变化规律及脊柱椎体自发性骨折的骨密度阈值,探讨超声波法测量骨密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Lunar Achilles系统对正常人男410例,女450例和骨质疏松症患者145例进行右侧跟... 目的:揭示正常人跟骨骨密度的增龄变化规律及脊柱椎体自发性骨折的骨密度阈值,探讨超声波法测量骨密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Lunar Achilles系统对正常人男410例,女450例和骨质疏松症患者145例进行右侧跟骨骨密度测定。结果: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加,BUA、SOS和Stiffness明显减少,女性在老年前期以后有加速减少的趋势。脊柱椎体自发性骨折的BUA、SOS和Stiffness阈值,男性分别为(86±10)dB/MHz,(1480±24)m /s,(53.0±10.2)% ;女性分别为(87±9)dB/MHz,(1470±27)m /s,(50.5±93)% 。结论:正常人男女性超声波测量值与年龄呈负相关,当BUA,SOS和Stiffness 低于或接近阈值时,容易发生脊柱椎体自发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跟骨 骨密度 超声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和丙泊酚抗红细胞过氧化损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洁 赵宏 李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485-487,共3页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和丙泊酚对过氧化氢 (H2 O2 )损伤红细胞 (RBC)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 2 0例健康人静脉血制成 2 5 %RBC悬液 ,均分为空白对照组、H2 O2 损伤组及损伤加不同浓度(0 0 1、0 0 2及 0 0 3g/L)利多卡因组和损伤加不同浓...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和丙泊酚对过氧化氢 (H2 O2 )损伤红细胞 (RBC)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 2 0例健康人静脉血制成 2 5 %RBC悬液 ,均分为空白对照组、H2 O2 损伤组及损伤加不同浓度(0 0 1、0 0 2及 0 0 3g/L)利多卡因组和损伤加不同浓度 (2 5、5 0及 75 μmol/L)丙泊酚组。孵育后测定RBC悬液中K+ 浓度、丙二醛 (MDA)浓度和RBC溶血度。结果 孵育 6 0分钟 ,利多卡因三组K+ 浓度 (0 39,0 44及 0 35ppm)、MDA浓度 (7 0 9,6 49及 5 98nmol/L)和RBC溶血度 (87 0 4% ,83 49%和 87 5 1% )及丙泊酚三组K+ 浓度 (0 30 ,0 2 8和 0 2 7ppm)、MDA浓度 (5 6 6 ,5 5 7和 6 2 0nmol/L)和RBC溶血度 (76 89% ,5 9 84%和 6 4 2 2 % )与单纯损伤组 (分别为 0 5 1ppm ,9 19nmol/L和10 0 0 0 % )相比均显著降低 ,且丙泊酚组比利多卡因组下降显著 ;孵育 90分钟 ,利多卡因三组K+ 浓度 (1 6 6 ,1 6 4和 1 5 3ppm)及丙泊酚三组K+ 浓度 (0 71,0 6 5和 0 6 2 ppm)与单纯损伤组 (2 2 0 ppm)相比均显著降低 ,丙泊酚组比利多卡因组下降更显著。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丙泊酚溶液对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丙泊酚 过氧化氢 红细胞 过氧化损伤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红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洁 赵宏 +1 位作者 李莉 秦振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观察临床相关浓度利多卡因对过氧化氢损伤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 2 0例健康人静脉血制成 2 5 %红细胞悬液 ,平均分成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 (H2 O2 )损伤组及三个损伤加不同浓度 ( 0 0 1、0 0 2及 0 0 3mg/ml)利多卡因组... 目的 观察临床相关浓度利多卡因对过氧化氢损伤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 2 0例健康人静脉血制成 2 5 %红细胞悬液 ,平均分成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 (H2 O2 )损伤组及三个损伤加不同浓度 ( 0 0 1、0 0 2及 0 0 3mg/ml)利多卡因组。孵育后测定红细胞悬液中K+浓度、丙二醛(MDA)浓度和红细胞溶血度。结果 孵育 6 0分钟 ,加药组K+浓度 ( 0 39、0 44、0 35 ppm )、MDA浓度( 7 0 9、6 49、5 98nM )和红细胞溶血度 ( 87 0 4%、83 49%、87 5 1% )与单纯损伤组 (分别为0 5 1ppm、9 19nM和 10 0 0 0 % )相比均显著降低 ,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 0 2 0 ppm、4 13nM、5 2 73% ) ,加药三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利多卡因对H2 O2 引发的红细胞过氧化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是由于减轻了H2 O2 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膜稳定作用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过氧化氢 红细胞 过氧化损伤 抗氧化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肝癌的超声回声特性与病理组织学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光 刘延君 +5 位作者 周旭 邓力军 陈嘉璈 郑伟 侯永霞 王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肝癌的回声特性与病理改变及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超声检出的 6 5例小肝癌 (≤3.0cm)的回声特性与其术后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理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检出的小肝癌以低回声型最多见 ,高回声型次之。随着癌结节... 目的 :探讨小肝癌的回声特性与病理改变及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超声检出的 6 5例小肝癌 (≤3.0cm)的回声特性与其术后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理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检出的小肝癌以低回声型最多见 ,高回声型次之。随着癌结节的增大 ,低回声型递减 ,高回声型渐增 ;脂肪变性或假腺样改变在高回声型中的比率较大 ,但是同样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出现在低回声型中。在小肝癌的组织分型中 ,含有腔隙结构 (血窦或腺管样扩张 )的管外型和假腺型可见于强弱不同的回声型中 ,不含和很少含有血窦的硬化型和紧密型 ,则集中于低回声型中。瘤内血管增生则以等回声型最多见。结论 :小肝癌回声强弱主要与病理改变中的脂肪变性或假腺样改变和组织构型中的腔隙样结构是否存在及其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回声特性 病理组织学 超声诊断 瘤内血管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长期血透肾衰贫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阳 刘桂芹 李静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4-475,共2页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进口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可明显改善肾性贫血[1...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进口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可明显改善肾性贫血[1~3],为了解国产rHuEpo对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贫血 血液透析 RHUE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53突变产物表达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彦多 王永信 +2 位作者 关婷 王继红 王晓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8-39,共2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9例卵巢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阳性率为59.4%,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53蛋白的表达增强,高、低分化癌之间P53蛋白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Ⅲ~Ⅳ期癌P53蛋白的阳性率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9例卵巢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阳性率为59.4%,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53蛋白的表达增强,高、低分化癌之间P53蛋白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Ⅲ~Ⅳ期癌P53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癌(P<0.01),P53蛋白阳性的病例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的病例(P<0.01),表明P53蛋白表达是卵巢癌进展或预后不良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抑癌基因 P53蛋白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超声波法测量跟骨骨密度探讨日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金明 杨鸿生 圆尾宗司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1-23,共3页
用LUNARAchiles系统对406名日本健康老年人群(男200例,年龄66~85岁;女206例,年龄64~83岁)和315名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者(男145例,年龄67~83岁;女170例,年龄66~87岁)进行跟... 用LUNARAchiles系统对406名日本健康老年人群(男200例,年龄66~85岁;女206例,年龄64~83岁)和315名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者(男145例,年龄67~83岁;女170例,年龄66~87岁)进行跟骨骨密度测定。结果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BUA,SOS和Stifness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群(P<0.01);当BUA,SOS和Stifness在男性分别下降到86±10dB/MHz,1480±24m/s,53.0±10.2%,在女性分别下降到87±9dB/MHz,1470±27m/s,50.0±9.3%时,容易发生脊柱自发性压缩骨折。正常老年人群中女性的超声波测量值明显低于男性(P<0.05)。提示超声波法测量跟骨骨密度可以很好地将骨质疏松症患者从正常人群中区别开来,同时对预测脊柱自发性压缩骨折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跟骨 骨密度 人群 年龄 压缩骨折 BUA 诊断价值 患者 健康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氧浓度对全麻病人血浆SOD和MDA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宏 常靖 龙路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50-251,共2页
目的 观察吸氧对全麻病人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全麻病人 32例 ,分为A、B、C和D四组 ,麻醉中分别吸入 30 %、5 0 %、75 %和 10 0 %浓度氧。于麻醉前 ,麻醉后 2 0、6 0分钟 ,拔管前和拔管后 10分钟采血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 目的 观察吸氧对全麻病人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全麻病人 32例 ,分为A、B、C和D四组 ,麻醉中分别吸入 30 %、5 0 %、75 %和 10 0 %浓度氧。于麻醉前 ,麻醉后 2 0、6 0分钟 ,拔管前和拔管后 10分钟采血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浓度。结果 麻醉后各组MDA浓度逐渐增加 ,SOD活力逐渐降低。与麻醉前相比 ,从麻醉后 6 0分钟起逐渐出现显著差异。与A组相比 ,B、C组拔管前和B、C、D组拔管后 10分钟时SOD显著降低 ;C组 6 0分钟时 ,C、D组拔管前及B、C、D组拔管后 10分钟时MDA显著升高。结论 吸入高浓度氧可使全麻病人血浆MDA浓度升高 ,SOD活力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IT基因与脊索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德勇 刘庆阳 +3 位作者 韩壮 吕刚 富伟能 张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ragilehistidinetriad ,FHIT)基因在脊索瘤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FHIT基因内 3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对 18例脊索瘤进行杂合性丢失 (lossofhetorozygosity ,LOH)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 (microsatelliteinsta...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ragilehistidinetriad ,FHIT)基因在脊索瘤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FHIT基因内 3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对 18例脊索瘤进行杂合性丢失 (lossofhetorozygosity ,LOH)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I)。 结果 :在 18例脊索瘤标本中 ,LOH的总发生率为 44 .4% ,其中在D3S 130 0 ,D3S 4130和D3S 12 34的LOH发生率为 37.5 %、2 6 .7%、2 3.1%。MI总发生率为 33.3% ,3个位点的MI发生率分别为 2 5 %、13.3%、15 .4%。微卫星多态分析表明 ,FHIT基因在脊索瘤中既存在杂合性丢失 ,又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结论 :FHIT基因参与了脊索瘤的发生 ,可能是脊索瘤候选抑癌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IT基因 脊索瘤 相关性研究 杂合性丢失 微卫星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同胞的血脂水平及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玫 赵传胜 +3 位作者 白小涓 赵彦艳 张明 陈长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6-8,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及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及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检测63例具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同胞和4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血脂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HhaI酶切法测定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整...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及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及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检测63例具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同胞和4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血脂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HhaI酶切法测定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整体血脂水平上同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本研究只发现3种常见ApoE基因型ε3/3、ε2/3和ε4/3,两组在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不同基因型亚组间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ε3/3基因型亚组中同胞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具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同胞具有明显时血脂代谢紊乱,但ApoE基因多态性不是早发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早发冠心病 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庆阳 马世伟 +2 位作者 原银栋 赵耀 迟耀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血管生成与骨肉瘤的关系 ,为判断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新的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 46例骨肉瘤标本 (经过Price分级 )进行 VEGF和微...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血管生成与骨肉瘤的关系 ,为判断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新的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 46例骨肉瘤标本 (经过Price分级 )进行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 icrovessel density ,MVD)染色 ,研究 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之间及其与骨肉瘤的关系。结果 :骨肉瘤标本中 Price 级与 级、 级与 级之间的 VEGF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rice 、 级的 VEGF表达强度高于 Price 级的表达强度 (P <0 .0 5 )。骨肉瘤标本中 Price各级之间的 MVD有显著性差异 ,且 MVD从 Price 级到 级呈递增趋势 ,微血管密度随着 Price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高 (P<0 .0 5 )。VEGF表达阳性组的骨肉瘤标本 MVD明显高于 VEGF表达阴性组 ,且随着 VEGF表达的增强 ,微血管密度随之增加 (P <0 .0 5 )。结论 :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的骨肉瘤 VEGF表达增强 ;骨肉瘤的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MVD越高 ;VEGF与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VEGF表达增强 ,微血管密度增高 ;VEGF及 MVD可能作为判定骨肉瘤预后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