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对肝细胞线粒体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文海 周勇 王金生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对肝细胞线粒体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连续2 d经肌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 ,2 m l/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第 3d手术施行肝左、中叶缺血 /再灌注。各组在肝缺血2 h后...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对肝细胞线粒体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连续2 d经肌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 ,2 m l/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第 3d手术施行肝左、中叶缺血 /再灌注。各组在肝缺血2 h后分别复流 2 h、6 h和 18h。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 (AL T)、肝细胞线粒体和肝组织丙二醛 (MDA )的含量 ,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改变。结果 实验组复流 6 h的 AL T、肝细胞线粒体 MDA以及复流 2 h和 6 h的肝组织 MD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 .0 5 )。对照组线粒体损伤程度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表现为线粒体普遍肿胀 ,内膜嵴断裂 ,严重者线粒体内部结构模糊 ,内膜嵴破坏明显甚至消失 ,只残留线粒体轮廓。各时点对应的实验组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改变较对照组轻 ,以复流2 h和 6 h的线粒体的形态改变较小 ,而复流 18h的线粒体形态与对照组的差别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复方丹参 肝脏 线粒体 再灌注损伤 脂质过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枯否细胞对肝细胞线粒体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海 周勇 王金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 :探讨抑制枯否细胞对肝细胞线粒体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第 1、2日经鼠尾静注氯化钆 (7mg/kg) ,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第 3日手术使肝缺血 2h后分别复流2h、6h和 18h ,测定肝组织和肝细胞线粒体的... 目的 :探讨抑制枯否细胞对肝细胞线粒体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第 1、2日经鼠尾静注氯化钆 (7mg/kg) ,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第 3日手术使肝缺血 2h后分别复流2h、6h和 18h ,测定肝组织和肝细胞线粒体的丙二醛 (MDA)和血清转氨酶ALT含量 ,观察肝细胞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复流 2h、6h肝细胞线粒体MDA含量 (nmol/ g)分别为 1.81±0 .2 4和 1.91± 0 .5 6 ,对照组分别为 4 .89± 2 .91(P <0 0 5 )和 2 .93± 0 .5 1(P <0 0 5 ) ,实验组复流 6h肝组织MDA醛含量为 3.5 0± 2 .0 6 ,对照组为 7.6 5± 2 .4 6 (P <0 0 5 )。随着复流时间的延长 ,对照组出现核固缩 ,染色质边集 ,细胞器减少直至肝细胞破坏 ,而实验组在复流 18h后仍可见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 ,线粒体的损伤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 :抑制枯否细胞可以减轻肝细胞线粒体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细胞 肝细胞线粒体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氟桂利嗪对再灌注损伤时鼠肝细胞线粒体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金生 张文海 +1 位作者 王鹤令 赵日省 《肝胆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 盐酸氟桂利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将 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2 只。 A组为对照组, B组缺血/再灌注组, C组为盐酸氟桂利嗪组。其中 B, C两组均阻断肝门造成肝脏完全... 目的 盐酸氟桂利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将 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2 只。 A组为对照组, B组缺血/再灌注组, C组为盐酸氟桂利嗪组。其中 B, C两组均阻断肝门造成肝脏完全缺血30 分钟后再灌注90 分钟。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中 A L T, L D H 含量,肝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 L P O)含量,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 与 A 组比较, B组血清 A L T, L D H 活性显著增加( A, B二组, A L T( I U. L- 1 ), L D H( U. L- 1)分别为53.11±17.52,1688.98±252.30, P< 0.01,1188.88±38.47,3594.88±428.94, P< 0.01)形态学上,肝细胞线粒体发生损伤,肝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程度( L P O)增加。 A, B二组 L P O含量分别为18.27±4.68nm ol.100m g- 1,65.30±7.86nm ol.100m g- 1, P< 0.01)。与 B组比较, C组预用盐酸氟桂利嗪后血清 A L T, L D H 活性增高程度降低(752.66±171.10,2352.20±601.20, 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氟桂利嗪 缺血/再灌注 自由基 线粒体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