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杜容娇 郭兰 王振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不同病种病人加以分类侧重,为病人赢取时间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骨科病例214例,按照双盲随机对照分组分为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和对照组(传统护理...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不同病种病人加以分类侧重,为病人赢取时间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骨科病例214例,按照双盲随机对照分组分为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和对照组(传统护理)各10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骨科护理,日常护理中无明显侧重;实验组采用预见性分组机制,将病人按照不同情况类别分为重症、急症及普通三种,日常护理中有侧重地首先护理急症,然后重症,最后普通,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为最需要的病人提供最有效的护理,同时与普通组病人沟通,寻求病人理解。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明显比对照组的病人预后好,且满意度高,并发症也明显降低。其中,关节组病人满意度最高,颈腰椎病人其次,创伤病人满意度效果则最低。结论:预见性护理明显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及治愈率,尤其在骨科中按照不同病种区分病人,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促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骨科护理 骨科病 传统护理 创伤病 日常护理 关节组 意度 伤病人 医护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材料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沈永帅 刘欣春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骨科使用的不可吸收材料基本满足临床应用需求,但随着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骨科材料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可降解材料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已逐渐成为骨科材料研究的热点。目前,骨科应用可降解材料种类繁多,主要... 骨科使用的不可吸收材料基本满足临床应用需求,但随着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骨科材料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可降解材料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已逐渐成为骨科材料研究的热点。目前,骨科应用可降解材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四大类: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是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多用于缝线、填充和支架材料,而复合材料具备其他三种材料不同的优点,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几年有关可降解材料的研究报告,从上述四大分类综述了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待解决问题,并且对可降解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材料 植入材料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护理和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晶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护理和应用。方法将93例行骨科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异体输血。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 d的RBC、...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护理和应用。方法将93例行骨科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异体输血。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 d的RBC、HGB、HCT、PLT凝血五项各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不需输注库存异体血,未发生输血反应及并发症;对照组患者输血后有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全身皮疹1例,寒战高热2例。结论自体血回输可使需输血的骨科手术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式 自体输血 择期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制剂艾迪联合顺铂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涛 吕刚 +1 位作者 高大新 王岩峰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对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相关机制,探寻骨肉瘤的中西医结合化疗方案。方法: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艾迪作用下骨肉瘤细胞的Fas表达,并将艾迪与顺铂单独及联合应用于骨肉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对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相关机制,探寻骨肉瘤的中西医结合化疗方案。方法: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艾迪作用下骨肉瘤细胞的Fas表达,并将艾迪与顺铂单独及联合应用于骨肉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艾迪可上调骨肉瘤细胞Fas表达并诱导凋亡,艾迪浓度达25μl/ml时,细胞抑制率不再明显改变,但如与1μg/ml顺铂合用将使细胞抑制率进一步提升(P<0.01)。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及凋亡率测定也显示,艾迪与顺铂联用可诱导更多骨肉瘤凋亡。结论:艾迪可通过上调Fas表达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艾迪与亚毒性剂量顺铂合用可高效杀伤骨肉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艾迪 联合用药 顺铂 骨肉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截骨术矫正第1、2跖骨间角增大型拇外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涛 邹春平 +2 位作者 李修成 冯殿鹏 杨茂伟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2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运用截骨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初步探讨其适用范围和条件。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采用单纯截骨术治疗第1、2跖骨间角增大型拇外翻20例(32足),男1例(1足),女19例(31足);年龄22~64岁,平均40岁;病程2~31年,平均1... 目的:观察单纯运用截骨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初步探讨其适用范围和条件。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采用单纯截骨术治疗第1、2跖骨间角增大型拇外翻20例(32足),男1例(1足),女19例(31足);年龄22~64岁,平均40岁;病程2~31年,平均12年。轻度6足,中度20足,重度6足;术前患者均有第1跖趾关节疼痛且外侧软组织紧张度检查正常;手术前后对足的应力正位X线的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胫侧籽骨位置进行比较;采用拇外翻疗效评定标准从畸形矫正、拇趾跖趾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0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95.1%的患者对疗效感觉非常满意或满意。AOFAS评分由术前(53.1±7.5)分提高到最终随访的(93.1±1.9)分(P<0.05);HVA由术前(33.4±7.8)°纠正到(11.9±3.6)°(P<0.05);IMA由术前(12.3±3.0)°提高到(6.3±1.9)°(P<0.05);胫侧籽骨位置由1.9改善致0.9(P<0.05)。结论:.外侧软组织紧张度正常的拇外翻患者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跖骨内收,仅利用单纯截骨术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疗效,无须切断拇收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跖骨 拇外翻 矫形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岩峰 吕刚 +4 位作者 赵宇 金哲 黄涛 于德水 董宝铁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1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NSCs提取自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区,经培养、鉴定。制作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于伤后第7天移植NSCs。实验分为3组:NSCs移植组(A组),D...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NSCs提取自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区,经培养、鉴定。制作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于伤后第7天移植NSCs。实验分为3组:NSCs移植组(A组),DMEM填充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移植后BDNF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1、3、5天,A组BDNF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化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7、14、28天BDNF的表达量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s在移植后可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表达,是其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手术治疗联合内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曾艳 吴硕东 +3 位作者 安贵峰 苏洋 石刚 张立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评估乳腔镜辅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4例乳腺癌病例行保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脂肪溶解抽吸后进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冷冻切片报告:标本切缘均无... 目的评估乳腔镜辅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4例乳腺癌病例行保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脂肪溶解抽吸后进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冷冻切片报告:标本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术后石蜡切片病理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例。手术时间120~140min,平均127.3min;手术出血量15~20ml,平均18.4ml;每侧取淋巴结10~13个,平均11个。术后病侧乳房形态保持良好,伤口小而隐蔽,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瘤复发。结论在腔镜下行保乳乳腺癌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常规手术无法达到的良好的美容效果。该术式对保护上肢功能、保持胸部良好的外观形状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是一种较好的手段,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一种合理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手术 乳腺肿瘤 乳腺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娜 张锦华 +1 位作者 杨艳敏 陈曦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28-230,共3页
关键词 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 文献复习 实体肿瘤 肿瘤发生 超声检查 肾上腺 发病率 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保存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岩峰 吕刚 +2 位作者 许卫兵 金哲 黄涛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低温保存(-70℃)的神经干细胞(NSCs)复苏后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NSCs在处于对数生长期阶段冻存2周,复温后由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法(Brdu)标记,制备大鼠SCI模型。实验分为3组:NSCs移植组(A组)、DMEM填... 目的:观察低温保存(-70℃)的神经干细胞(NSCs)复苏后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NSCs在处于对数生长期阶段冻存2周,复温后由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法(Brdu)标记,制备大鼠SCI模型。实验分为3组:NSCs移植组(A组)、DMEM填充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脊髓损伤后立即进行移植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及迁移情况,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法观察损伤处轴浆运输的重建。结果:复苏的NSCs经Brdu标记后移植到SCI区,在损伤脊髓区域可检测到标记的阳性细胞,辣根示踪技术显示细胞移植组较DMEM填充组阳性细胞明显多,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保存的NSCs在移植到脊髓损伤区域后可存活,并参与脊髓损伤处轴浆通路的结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移植 轴突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联合阿霉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涛 吕刚 +3 位作者 王禹祥 王岩峰 顾海伦 马旭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康莱特与阿霉素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康莱特与阿霉素单独及联合应用于骨肉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改变... 目的探讨康莱特与阿霉素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康莱特与阿霉素单独及联合应用于骨肉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改变。结果康莱特质量浓度达到1 g.L-1时,细胞抑制率不再明显改变,但如与1 mg.L-1阿霉素合用将使细胞抑制率进一步提升(P<0.01)。细胞形态观察及凋亡率测定也显示,康莱特与阿霉素联用可诱导更多骨肉瘤细胞凋亡。结论康莱特与阿霉素合用可高效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骨肉瘤 阿霉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晓枢 朱悦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770-775,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体间融合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Medline(1966~2012.3)、EMBASE(1988~2012.3)、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 目的 系统评价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体间融合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Medline(1966~2012.3)、EMBASE(1988~2012.3)、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1986~2012.4),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32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路椎间融合组术中及术后24h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后外侧融合组【加权均数差值(WMD)320.03,95%CI241.26~39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01)。后路椎间融合组融合率高于后外侧融合组(OR0.41,95%C10.19~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后路椎间融合组对腰背痛缓解优于后外侧融合组(WMD0.43,95%C10.10~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WMD2.86,95%CI-0.56~6.26)、术后腿痛视觉疼痛评分(WMD0.34,95%CI-0.11~0.79)、术后腰椎前凸角度(WMD-2.43,95%CI-5.42~0.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后路椎间融合组较后外侧融合组有更高的融合率,能更好的缓解腰部疼痛,且术中及术后24h内总出血量少。但仍需要设计良好、方法学质量更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拄融合术 后外侧融合 后路椎体间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IL联合阿霉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涛 吕刚 +3 位作者 孙洁 李建华 高大新 王岩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TRAIL)与阿霉素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TRAIL与阿霉素单独及联合应用于体外培养的骨肉瘤OS 732细胞 ,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 5 0 μg·L-1的TRAIL与 5mg·L-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TRAIL)与阿霉素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TRAIL与阿霉素单独及联合应用于体外培养的骨肉瘤OS 732细胞 ,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 5 0 μg·L-1的TRAIL与 5mg·L-1阿霉素合用于OS 732细胞 2 4h后 ,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 )法测细胞抑制率为 85 4 7% ,明显高于单用TRAIL(5 0 μg·L-1)时的9 6 8%及单用阿霉素 (5mg·L-1)时的 18 4 1% (P <0 0 1)。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电镜下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均显示 ,合用比单用有更大的肿瘤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阿霉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D1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游 张玉强 +1 位作者 史少阳 陈晓隆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研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中cyclin D1表达的变化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增殖的影响。方法 120只鼠龄7d 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60只大鼠置于体积分数75%高氧环境5d建立OIR模型,对照组60只... 目的研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中cyclin D1表达的变化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增殖的影响。方法 120只鼠龄7d 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60只大鼠置于体积分数75%高氧环境5d建立OIR模型,对照组60只大鼠置于正常空气中。2组分别于生后第12天、第14天、第17天、第22天、第26天各取12只大鼠并均取双侧眼球,左眼做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观察cyclin D1的表达。右眼视网膜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观察到大鼠生后第14天开始出现新生血管,至第17天新生血管反应最大,随后新生血管缓慢退化,在生后第26天血管结构趋于正常。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显示大鼠生后第14天、第17天、第22天实验组视网膜cyclin D1呈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于生后第12天比对照组低,第14天开始增高,第17天达到最高,第26天降低,但高于对照组。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符合新生血管增殖的过程。结论 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增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CYCLIN D1 视网膜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骨血液供应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元洲 杨茂伟 冯博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期88-89,共2页
探讨距骨血管的分布,为治疗距骨骨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由中国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实验室提供已知无临床血管疾病的成人足踝部新鲜尸体标本18例,有色乳胶血管灌注后行踝关节分层次解剖,测量供应距骨主要动脉起点的口径,观察距骨血液供应的... 探讨距骨血管的分布,为治疗距骨骨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由中国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实验室提供已知无临床血管疾病的成人足踝部新鲜尸体标本18例,有色乳胶血管灌注后行踝关节分层次解剖,测量供应距骨主要动脉起点的口径,观察距骨血液供应的血管来源、走行、分布结果:距骨的血液供应来自胫前动脉发出的足背动脉,后者发出内、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胫后动脉发出的后结节支、跗骨管动脉和三角动脉供应距骨,腓动脉发出的穿支和跟支,同时还发现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所发出的分支之间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各分支之间的血管吻合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动脉血管网。结论对于距骨骨折手术治疗选取踝关节前内侧入路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血液供应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多指标数据归一化加权法综合评价我国护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苗苗 林强 王洋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指标数据归一化加权法对我国护理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作用。方法以2007~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和载文量共6项指标为依据,赋于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 目的探讨多指标数据归一化加权法对我国护理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作用。方法以2007~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和载文量共6项指标为依据,赋于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并作归一化处理后综合评价2006~2009年11种护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结果 2006~2009年,《中华护理杂志》的学术影响力综合指标始终排名第1,分别为0.926、0.942、0.946、0.939。《中国护理管理》和《护理学杂志》综合指标一直位居前列。个别期刊的综合指标与影响因子排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现象,如《护理学报》和《现代临床护理》。结论多指标数据归一化加权法评价我国护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更全面、公正、准确;《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和《护理学杂志》在同类期刊中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期刊 影响因子 归一化加权法 学术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6在维甲酸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16
作者 郭磊 赵玉岩 +3 位作者 朱世博 张世亮 刘魁 高晓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对维甲酸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病理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1×10-6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体外培养兔的软骨细胞株,观察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的合成变化,检测软骨细胞株细胞... 目的:对维甲酸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病理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1×10-6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体外培养兔的软骨细胞株,观察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的合成变化,检测软骨细胞株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杂交分析软骨细胞中IGFBP-6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ATRA(1×10-6mol/L)作用软骨细胞24 h,ATRA抑制了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的合成,并使软骨细胞凋亡率增加了250%(P<0.05)。ATRA使软骨细胞中IGFBP-6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分别增加了140%和195%(P<0.05)。结论:维甲酸可能通过负性调控靶基因IGFBP-6的基因转录和翻译,发挥对软骨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 全反式维甲酸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单纯滑膜结核的疗效评价(英文)
17
作者 郭磊 白希壮 吴丽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1-562,566,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诊断和治疗单纯滑膜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 ̄2004年9月间8例单纯滑膜结核患者,临床上以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关节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为确诊手段,治疗上采用关节镜下病变滑膜切除术。结果8例单纯滑膜结...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诊断和治疗单纯滑膜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 ̄2004年9月间8例单纯滑膜结核患者,临床上以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关节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为确诊手段,治疗上采用关节镜下病变滑膜切除术。结果8例单纯滑膜结核患者平均随访2年4个月,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关节镜检查是滑膜结核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可清除病变滑膜,有利于局部结核病灶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 结核 骨关节 关节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瑞泽 张杭州 +2 位作者 郭大伟 潘俊南 焦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 目的探讨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9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干预组患者VAS评分(1.04±0.26)分低于对照组的(1.21±0.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能缓解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玻璃酸钠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舒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26-27,共2页
总结8例关节镜下应用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向患者阐明手术特点和预期效果;术后保持患肢屈曲15~30°,密切观察患肢运动、血液循环及有无排斥反应;术前、术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及... 总结8例关节镜下应用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向患者阐明手术特点和预期效果;术后保持患肢屈曲15~30°,密切观察患肢运动、血液循环及有无排斥反应;术前、术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及康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韧带重建 关节镜下 交叉韧带术 异体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护理经验 手术特点 排斥反应 血液循环 重要措施 手术疗效 功能锻炼 术前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涛 韩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1-141,共1页
目的:探究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4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加压钢板内固定26例,交锁髓内针固定23例,术后早期行肩、肘功能锻炼。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无并发症发生,加压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1%,两... 目的:探究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4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加压钢板内固定26例,交锁髓内针固定23例,术后早期行肩、肘功能锻炼。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无并发症发生,加压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骨折,二者均能获得可靠固定。但带锁髓内钉并发症少,尤其是减少桡神经损伤方面,是治疗肱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加压钢板 带锁髓内钉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