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城市健康体检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新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思娇 张浩 +7 位作者 常小丽 付建平 李红燕 杨红艳 郭英华 魏敏 王海龙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80-983,98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和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从2008—2009年北方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整群抽样18096例... 目的探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和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从2008—2009年北方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整群抽样18096例进行调查和血清学检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探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NAFLD和ED与MS各主要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调查资料完整者共18096例,年龄18~76岁,平均(46.8±10.1)岁。男,10096例,占55.79%,;女,8000例,占44.21%。MS知晓率为8.33%;成年健康体检者MS的患病率为21.18%;MS最常见的组分依次是高尿酸血症、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MS及其各组分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比较,BMI和WHR最高的组分是超重或肥胖、血管性ED、糖尿病前期和高血压;MS伴发NAFLD3721例,患病率为19.67%;以MS伴发NAFLD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13个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吸烟史、饮酒史、DM家族史、BMI、腰围及ALT升高为疾病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和职业性体力劳动为其保护因素。血管性ED106例,患病率为1.04%;以MS伴发ED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等8个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DM家族史、BMI和腰围为疾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和职业性体力劳动为其保护因素。结论MS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NAFLD和ED,它们均与MS各组分间关系密切,可能成为MS的组分;对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勃起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高阳 陈思娇 +4 位作者 杨红艳 李红燕 朱贺 郭英华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8-600,604,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lbum 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的相关因素,以早期预防和指导DN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同步测定尿...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lbum 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的相关因素,以早期预防和指导DN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同步测定尿微量清蛋白和尿肌酐,按ACR分为3组:糖尿病无肾病组(正常清蛋白尿组),男性41例ACR〈22 mg/g,女性49例ACR〈31 mg/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微量清蛋白尿组)男性32例:ACR 22~220mg/g,女性41例:ACR 31~220 mg/g;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大量清蛋白尿组)男性33例、女性42例,ACR〉220mg/g。所有受检者分别记录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尿微量清蛋白及尿肌酐,计算ACR并做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ACR、FBG、PBG、血尿酸、FIB、TG、HbA1c、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HDL-C、LDL-C、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TG、FIB、血尿酸被纳入回归方程,与A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病程、HbA1c、TG、FIB、血尿酸与ACR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及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怡 陈思娇 +4 位作者 李红燕 杨红艳 朱贺 郭英华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本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 I)。根据BM 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BM I在18.5~23.9 kg/m2)、超重组(BM I...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本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 I)。根据BM 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BM I在18.5~23.9 kg/m2)、超重组(BM I在24.0~27.9 kg/m2)、肥胖组(BM I≥28.0 kg/m2),均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尿微量清蛋白(MAU)、尿肌酐(Ucr)、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较(UACR),比较3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重组、肥胖组患者的FIB、UACR、TG、TC、LDL-C、FBG、FINS水平及HOMA-IR显著升高,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P〈0.05);而PT、APTT、HDL-C水平则显著降低,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会加重2型糖尿病的凝血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并加重了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且此异常随肥胖程度的加深而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凝血功能 胰岛素抵抗 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蛋白信号通路及其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高阳 田树旭 +5 位作者 常小丽 付建平 周敏 胡悦 陈思娇 宋今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96-201,共6页
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oin,mTOR)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激酶(pl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related kinase,PIKK)蛋白质家族的成员。mTOR作为细胞生长的核心因子,与... 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oin,mTOR)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激酶(pl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related kinase,PIKK)蛋白质家族的成员。mTOR作为细胞生长的核心因子,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时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功能,参与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起始、核糖体生物合成、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重组和端粒酶长度的维持等。PIKK家族激酶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通过对不同的mTOR相关蛋白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为相关治疗提供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 信号转导 肥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加司 陈思娇 +2 位作者 史记 邵义 宋今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8,共4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ride polymorphism,SNP)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探讨SNP与各种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已见于大量报道。传统的检测SNP的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假阳性高,新的SNP检测方法不断出现并应用。纳...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ride polymorphism,SNP)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探讨SNP与各种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已见于大量报道。传统的检测SNP的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假阳性高,新的SNP检测方法不断出现并应用。纳米金法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检测技术,文中介绍几种常见的SNP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剑姝 张冰 +3 位作者 周敏 胡悦(综述) 陈思娇 宋今丹(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8-780,共3页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家族是在机体发育、免疫及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文中综述近年来NF-κB结构特点及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NF-κB...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家族是在机体发育、免疫及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文中综述近年来NF-κB结构特点及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NF-κB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并介绍相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活性 糖尿病肾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越 陈思娇 +3 位作者 王海平 周敏 胡悦 宋今丹(审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他汀类药物(statins)具有调脂,抗炎,抗氧化,抗血栓等作用,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表明他汀类药物还有除调脂以外的作用,尤其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者的重视。众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 他汀类药物(statins)具有调脂,抗炎,抗氧化,抗血栓等作用,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表明他汀类药物还有除调脂以外的作用,尤其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者的重视。众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促进骨生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还具有改善骨的生物力学状况、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等作用,而他汀类药物的给药方式和剂量已成为最新的研究重点,这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