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判断小儿麻醉时头部位置改变引起气管导管移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秋石 印春铭 王俊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394-394,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气管插管麻醉 纤维光导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艳辉 赵平 许国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观察普通外科急性阑尾炎病人在硬膜外麻醉时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观察是否能减轻内脏牵拉反应及相应的血糖变化。结果:硬膜外麻醉加HANS组及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各15 例。+ HANS组有60 % (9/15) 的病人不出现牵拉反应,明显... 目的:观察普通外科急性阑尾炎病人在硬膜外麻醉时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观察是否能减轻内脏牵拉反应及相应的血糖变化。结果:硬膜外麻醉加HANS组及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各15 例。+ HANS组有60 % (9/15) 的病人不出现牵拉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13 .3 % (2/15) ,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 0 .01) ;+ HANS组术中需追加哌替啶的病例13 .3 % (2/15) ,显著少于对照组53 % (8/15)( P < 0 .01) ;+ HANS组血糖升高38 % ,显著低于对照组(54 % )( P < 0 .05) 。结论:硬膜外麻醉辅助HANS,可减轻手术牵拉反应及相应的升血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S 硬膜外麻醉 神经刺激仪 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应用芬太尼和氯胺酮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袁治国 江晓菁 +1 位作者 傅文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 :观察芬太尼、氯胺酮在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子宫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2 0例 ) ,蛛网膜下腔分别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C组 )、芬太尼 2 0μg(F组 )、氯胺酮 10 m g(K组 )或芬太尼 2 0... 目的 :观察芬太尼、氯胺酮在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子宫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2 0例 ) ,蛛网膜下腔分别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C组 )、芬太尼 2 0μg(F组 )、氯胺酮 10 m g(K组 )或芬太尼 2 0μg+氯胺酮 10 mg(F+ K组 )。在脊麻后及术中记录血压、心率、麻醉平面及牵拉反应情况 ;比较各组麻醉起效时间 (Ti)及维持时间 (Tm)。术终请外科医师和病人对麻醉情况行评分。结果 :K组 Ti 明显延长 ,但 Tm与 C组无明显变化 ;F组和 F+ K组的 Tm 明显延长 ,且 F+ K组牵拉反应发生率较 C组明显降低 (P <0 .0 5 )。外科医师和病人对麻醉评分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中伍用芬太尼或芬太尼和氯胺酮合剂可明显延长麻醉维持时间 ,而且后者能更好地防止术中牵拉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 芬太尼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应用临床研究
4
作者 吴新军 胡杰 +1 位作者 王俊科 吕相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尼卡地平 骨科手术 控制性降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俊 宋涛 +3 位作者 许国忠 王俊科 赵丽颖 许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15,共3页
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简称SL)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70例,其中带状疱疹(HZ)5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18例。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全组总有效率达88.... 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简称SL)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70例,其中带状疱疹(HZ)5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18例。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全组总有效率达88.6%,疗效与病程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无关。病程≤3个月组显效率明显优于>3个月组(P<0.01),HZ急性期应用SuperLizer照射不仅镇痛效果良好(总有效率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镇痛 PHN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用于PCIA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洪涛 吴新军 王俊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52-253,共2页
目的 观察微量氯胺酮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并与较大剂量芬太尼PCIA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 (4 5 8± 11 2 )岁、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 80例 ,随机分为四组 :Ⅰ组... 目的 观察微量氯胺酮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并与较大剂量芬太尼PCIA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 (4 5 8± 11 2 )岁、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 80例 ,随机分为四组 :Ⅰ组为芬太尼 2 0mg ,Ⅱ组为 1 5mg芬太尼 +2 5 0mg氯胺酮 ,Ⅲ组为 1 5mg芬太尼 +5 0 0mg氯胺酮 ,Ⅳ组为 1 5mg芬太尼 +75 0mg氯胺酮 ;各组均加 5mg氟哌啶 ,然后加生理盐水至 10 0ml。PCIA持续输注速度为 2 4μl·kg- 1 ·h- 1 。记录术后 4、2 4、48及 72小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呼吸次数及SpO2 变化情况。结果 Ⅱ组VAS评分四个时点均明显高于Ⅰ组 (P <0 0 5或P <0 0 1)。Ⅰ组出现睡眠的病人也较多。结论 适量氯胺酮与较小剂量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PCIA ,能明显改善病人嗜睡的状况 ,镇痛效果也较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芬太尼 术后镇痛 自控静脉镇痛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钢 王俊科 吕黄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持续静脉输注用于 ICU镇静的作用。方法 :对 30例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给予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 (10 0∶ 0 .1)持续静脉输注。结果 :总镇静时间为 (2 3.3± 11.7) h,其中满意镇静时间占 (90 .1± ...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持续静脉输注用于 ICU镇静的作用。方法 :对 30例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给予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 (10 0∶ 0 .1)持续静脉输注。结果 :总镇静时间为 (2 3.3± 11.7) h,其中满意镇静时间占 (90 .1± 8.3) % ,异丙酚总平均静注速度为 (6 .5± 3.1) μg· kg- 1· m in- 1 ,满意镇静期间的平均静注速度为(5 .5± 2 .7) μg· kg- 1· m in- 1 ,镇静期间心率平稳 ,血压略降但维持稳定。停止镇静后病人完全清醒时间为 0~ 2 0min,脱离呼吸机时间为 (19.5± 16 .9) m in,拔气管导管时间为 (6 6 .3± 2 3.3) min,拔气管导管后 30 min血气正常。结论 :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于 ICU病人镇静效果满意 ,并可以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芬太尼 机械通气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触诊法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新军 吴颖 王俊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干触诊法 臂丛神经阻滞 BP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应用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昆鹏 刘洪涛 +1 位作者 王俊科 马支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芬太尼 自控镇痛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前与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和氯胺酮用于直肠癌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风 许国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比较麻醉前与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和氯胺酮用于直肠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5 6例直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2 8例 ,吗啡 2mg +氯胺酮 30mg +0 .75 %布比卡因 4ml +生理盐水稀释成 6ml麻醉前硬膜外腔注入 ;Ⅱ组 2 8例 ... 目的 :比较麻醉前与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和氯胺酮用于直肠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5 6例直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2 8例 ,吗啡 2mg +氯胺酮 30mg +0 .75 %布比卡因 4ml +生理盐水稀释成 6ml麻醉前硬膜外腔注入 ;Ⅱ组 2 8例 ,与Ⅰ组相同的药物和剂量术后硬膜外腔注入。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术后完全无痛 (VAS为 0~ 1) :Ⅰ组 2 2例 ,占 78.6% ;Ⅱ组 16例 ,占 5 7.1%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术后各时期VAS ,Ⅰ组明显低于Ⅱ组 (P <0 .0 5 )。两组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及术后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麻醉前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和氯胺酮 ,对术后痛的镇痛效果优于术后给药 ,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注射 吗啡 氯胺酮 手术后镇痛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麻醉对冠心病病人脑电图双频谱指数的影响
11
作者 陈晓光 马虹 +1 位作者 王俊科 张晓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研究 4种不同呼气末地氟醚浓度对冠心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及数量化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4 0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 (ASAI -II级 ) ,用脑电监测仪监测不同呼气末地氟醚浓度下双频谱指数 (bispectralindex ,BIS)及相应平均动脉压、心率变... 目的 :研究 4种不同呼气末地氟醚浓度对冠心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及数量化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4 0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 (ASAI -II级 ) ,用脑电监测仪监测不同呼气末地氟醚浓度下双频谱指数 (bispectralindex ,BIS)及相应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地氟醚麻醉中BIS较基础值明显降低 (由基础值 91.4渐降至 4 4 .5 )(P <0 .0 5 ) ,且呈剂量依赖性 ;随着麻醉加深血压呈剂量相关性下降 ,在 1.0、1.5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 (minimalalveolarconcentration ,MAC)分别较基础血压下降 14 .6 %、19.7% ;心率减慢 10~ 18次 /min(P <0 .0 5 ) ,但与剂量无相关性。结论 :地氟醚适宜于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尤其在 1.0、1.5MAC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BIS能反映麻醉深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脑电图 血流动力学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急重症手术病人反流原因的探讨
12
作者 宋冰冰 孙新艳 +2 位作者 张秉钧 盛卓人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2-133,138,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影响急重症手术病人反流的因素。方法 :对 74例ASA分级Ⅰ~Ⅳ级病人 ,其中急重症 16例 ,近胃手术 5 1例 ,远胃手术 2 3例 ,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后及手术中每 5~ 15min监测食管下括约肌压(LESP)、食管上括约肌压 (UESP...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影响急重症手术病人反流的因素。方法 :对 74例ASA分级Ⅰ~Ⅳ级病人 ,其中急重症 16例 ,近胃手术 5 1例 ,远胃手术 2 3例 ,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后及手术中每 5~ 15min监测食管下括约肌压(LESP)、食管上括约肌压 (UESP)、胃内压 (GP)、咽部pH值和胃容量。结果 :74例病人中有 8例 10次发生反流 ,均为近胃手术 ,反流率为 13.5 %。 16例急重症中有 6例 8次发生反流 ,反流率为 5 0 0 %。急重症组GP(1.84kPa)和胃内容量 (1.4 0ml/kg)高于状佳组 (1.2 7kPa ,0 .80ml/kg) ,LESP和UESP低于状佳组。结论 :急重症病人胃内容量大、GP高 ,LESP和UESP易受麻醉有关用药的抑制 ,导致张力下降 ,是麻醉中易发生反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 全身麻醉 急重症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芬太尼与曲马多配伍用于PCIA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13
作者 吴新军 刘洪涛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芬太尼 曲马多 镇痛 药物配伍 外科手术后 PCIA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啶、枢丹预防病人静脉自控镇痛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比较
14
作者 刘海梅 朱冰梅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56-58,共3页
目的:比较氟哌啶、枢丹预防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3组。组1:单纯芬太尼组;组2:芬太尼+氟哌啶;组3:芬太尼+枢丹。术后行PCIA,记录进药... 目的:比较氟哌啶、枢丹预防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3组。组1:单纯芬太尼组;组2:芬太尼+氟哌啶;组3:芬太尼+枢丹。术后行PCIA,记录进药量、VAS评分、恶心呕吐及镇静评分。结果:全部患者镇痛满意。各组首日芬太尼用量、VAS评分、PCA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恶心呕吐评分:组2、组3明显低于组1(P<0.05)。镇静评分: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芬太尼PCIA伍用氟哌啶、枢丹均可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伍用氟哌啶未减少术后首日芬太尼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 枢丹 芬太尼 恶心 呕吐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异丙酚用于婴幼儿唇裂术后拆线手术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裴凌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9-389,共1页
探讨异丙酚用于婴幼儿唇裂术后拆线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证明 ,1∶1加倍稀释的异丙酚用于婴幼儿唇裂术后拆线手术安全、可靠 ,且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唇裂 麻醉 异丙酚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对高血压血液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胡杰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6-467,469,共3页
目的:采用经气管多普勒超声观察地氟醚对高血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全麻病人30例,高血压Ⅱ期15例(高血压组),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1级15例(对照组)。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铵诱导后,插入多普勒气管导... 目的:采用经气管多普勒超声观察地氟醚对高血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全麻病人30例,高血压Ⅱ期15例(高血压组),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1级15例(对照组)。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铵诱导后,插入多普勒气管导管,观察不同最小肺泡浓度(MAC)地氟醚对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SVR)、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的影响。结果:两组MAP、SVR随地氟醚MAC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下降,HR、CVP呈剂量依赖性增加,0.5~2.0MAC时两组的CI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地氟醚浓度<1.5MAC时对高血压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2.0MAC时则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气管多普勒 地氟醚 高血压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下KTP激光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胡杰 王俊科 原洪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异丙酚 静脉麻醉 KTP激光 喉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麻醉镇静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陆 张倩 +3 位作者 王依力 刘荣伟 李淑杰 李淑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麻醉镇静 咪唑安定 全麻术中知晓 镇静遗忘作用 不良反应 重病人 内脏牵拉 心理压力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激活PI_3-K/Akt/P^(70S6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凋亡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邵建林 王玲玲 +2 位作者 王俊科 朱俊超 吴滨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研究七氟烷对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I3-K/Akt/P70S6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七氟烷脑保护机制。方法将96孔和6孔培养板上培养7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培养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2%Sevoflurane组(S... 目的研究七氟烷对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I3-K/Akt/P70S6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七氟烷脑保护机制。方法将96孔和6孔培养板上培养7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培养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2%Sevoflurane组(Sevo组)、缺血/再灌注+2%Sevoflurane+10μmol.L-1LY294002(PI3-K拮抗剂)组(LY组)、缺血/再灌注+2%Sevoflurane+10μmol.L-1Tric irib in(Akt拮抗剂)组(Tri组)、缺血/再灌注+2%Sevoflurane+10 nmol.L-1Rapamyc in(P70S6K拮抗剂)组(Rap组)。C组神经元按正常培养方法培养。Sevo组在神经元缺糖缺氧的同时接受2%Sevoflurane麻醉。LY组、Tri组和Rap组在神经元进行缺糖同时分别加入LY294002、Tric irib in或Rapamyc in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μmol.L-1、10μmol.L-1或10 nmol.L-1后同Sevo组处理。9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细胞存活力的检测。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神经元纯度鉴定、神经元凋亡和PI3-K、Akt和P70S6K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Sevo组PI3K、Akt、P70S6K蛋白表达增加,神经元存活率增加、神经元凋亡率降低(vsI/R组,P<0.01)。LY组PI3K、Akt和P70S6K表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增加(vsSevo组,P<0.05或P<0.01);Tri组Akt和P70S6K表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增加(vsSevo组,P<0.05或P<0.01);Rap组P70S6K表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增加(vsSevo组,P<0.01)。结论Sevoflurane激活了PI3-K/Akt/P70S6K信号通路,在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抑制了神经元凋亡,保护了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PI3-K Akt P^7056K 细胞信号转导 凋亡 血/再灌注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和芬太尼长期镇静对机械通气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吕黄伟 刘钢 +2 位作者 吴滨阳 王俊科 许国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芬太尼混合液对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11):机械通气期间间断用咪唑安定5~10mg或芬太尼0.1~0.2mg静脉注射;异丙酚组(n=13):机械通...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芬太尼混合液对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11):机械通气期间间断用咪唑安定5~10mg或芬太尼0.1~0.2mg静脉注射;异丙酚组(n=13):机械通气期间持续静滴异丙酚400mg加芬太尼0.5mg混合液2mg·kg-1·h-1。结果:入ICU时两组心脏指数、血液饱和指数无差异,异丙酚组心脏指数逐渐升高,在入ICU后第二天明显升高(P<0.05)。异丙酚组血液饱和指数增加显著(P<0.01),且与用药前相比增加显著(P<0.01)。异丙酚组病人平均主动脉压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异丙酚可使肺动脉压轻度下降,在以后的治疗中两组无差别。心率、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无明显变化。入ICU时两组全身血管阻力无差异,异丙酚可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在入ICU后第二天下降明显(P<0.05)。异丙酚可使周围血管阻力下降(P<0.05)。结论:异丙酚和芬太尼混合液长期镇静对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机械通气 镇静 血流动力学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