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宇 赵丽娟 +2 位作者 张晓莉 李舒帆 肖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5期21-23,共3页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型感染者的临床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应用硫酸依替米星 ,对照组应用阿米卡星 ,每天 0 .2 g,10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细菌学评价上均优于对照组 ,而不良反应少...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型感染者的临床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应用硫酸依替米星 ,对照组应用阿米卡星 ,每天 0 .2 g,10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细菌学评价上均优于对照组 ,而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型感染上是一种疗效高、安全性好的新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依替米星 风湿免疫疾病 感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宇 王晓非 +1 位作者 蒋莉 赵丽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关系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变化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RA患者及45例正常人外周血...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关系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变化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RA患者及45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8+细胞数。结果:正常人血浆CD4+细胞数(43.52±2.16)%,CD8+细胞数(22.38±1.98)%,RA患者CD4+(45.18±3.27)%,CD8+(15.05±3.15)%。CD4+/CD8+比值较正常人高(P<0.05),且RA患者中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细胞免疫状态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理,对RA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病血管炎血浆P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李舒帆 张宁 +2 位作者 王晓非 蒋丽 赵丽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8-478,共1页
P选择素(P-selectin)是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之一,也称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在炎症及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2]。本文采用ELISA法对40例风湿病血管炎和15例正常人进行血浆P选择素测... P选择素(P-selectin)是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之一,也称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在炎症及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2]。本文采用ELISA法对40例风湿病血管炎和15例正常人进行血浆P选择素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血管炎 P选择素 GMP1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SLE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舒帆 阎晓冬 +3 位作者 杨娉婷 石晓彤 郭韵 赵丽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8-229,共2页
为了减轻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我们观察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疗效。选择具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之一或两系、三系减少并存SLE患者 45例 ,分 3组 ,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 10 0 0m... 为了减轻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我们观察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疗效。选择具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之一或两系、三系减少并存SLE患者 45例 ,分 3组 ,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 10 0 0mg/d、5 0 0mg/d、12 0mg/d连续 3d冲击治疗。结果 3种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SLE血液系统受累临床疗效无差别 (P >0 .0 5 ) ,以冲击后第 10天疗效最显著。甲基强地松龙大剂量与中小剂量冲击治疗SLE血液系统受累疗效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泼尼龙 血液系统 临床观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及与风湿肺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倩 杨宇 +2 位作者 陈立 李舒帆 杨娉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肺脏不同时间的病理变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 ,探讨风湿肺发病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用福氏完全佐剂致类风湿关节炎 (RA)后 ,选择 36只分别在不同时期和应用氢化考的松及低分子...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肺脏不同时间的病理变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 ,探讨风湿肺发病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用福氏完全佐剂致类风湿关节炎 (RA)后 ,选择 36只分别在不同时期和应用氢化考的松及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治疗后 ,取其肺脏观察HE染色病理变化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DGF配体及受体表达情况。结果 :致炎模型 15d时肺泡炎最严重 ,30d时肺纤维化最严重。PDGF配体及受体在正常肺组织中表达较少 ,RA 15d时表达高峰 ,RA 30d时有所回落。氢考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明显下降。结论 :风湿肺的变化经历了从肺泡炎至肺纤维化的过程。PDGF配体及受体表达增高与风湿肺病理改变加重一致。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风湿肺与氢化考的松具有同样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风湿性关节炎 肺组织 大鼠 纤维化 风湿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浆中ET和CGRP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晓彤 王晓非 +1 位作者 蒋莉 赵丽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R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及CGRP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RA患者血浆中ET的水平及ET/CGRP的比值明显升高,C...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R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及CGRP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RA患者血浆中ET的水平及ET/CGRP的比值明显升高,CGRP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活动期RA患者及关节X线改变为Ⅲ~Ⅳ期的RA患者,血浆ET的水平及ET/CGRP的比值明显高于稳定期及关节改变为Ⅰ~Ⅱ期的RA患者;而血浆CGRP的水平明显低于后者(P<0.01)。结论RA患者体内存在明显地ET及CGRP的平衡失调,且与RA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ET及CGRP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师资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胜军 单风平 +3 位作者 曹雅明 冯辉 王舰 杨娉婷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06-108,共3页
"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的师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教研室建立了《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通过对青年教师的系统培训,提高青年教师对免疫学相关学科的理解,使其能够胜任"... "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的师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教研室建立了《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通过对青年教师的系统培训,提高青年教师对免疫学相关学科的理解,使其能够胜任"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的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课程 微生物学 免疫学 授课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IL-2R及免疫指标的检测在RA及AS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鲁静 张洪峰 赵丽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5-255,共1页
血清sIL┐2R及免疫指标的检测在RA及AS疾病中的意义鲁静张洪峰赵丽娟(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风湿免疫科,沈阳110001)检测RA及AS患者血清sIL-2R及免疫指标水平,探讨其在RA、AS的临床应用价值。1材... 血清sIL┐2R及免疫指标的检测在RA及AS疾病中的意义鲁静张洪峰赵丽娟(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风湿免疫科,沈阳110001)检测RA及AS患者血清sIL-2R及免疫指标水平,探讨其在RA、AS的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患者分为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SIL-2R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肺组织分布及对血气影响
9
作者 杨宇 陈立 +2 位作者 李舒帆 刘倩 康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肺组织分布及对血气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用福氏完全佐剂致类风湿关节炎后 ,选择 2 4只分别在不同时期取其肺脏进行免疫组化染...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肺组织分布及对血气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用福氏完全佐剂致类风湿关节炎后 ,选择 2 4只分别在不同时期取其肺脏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观察PDGF配体及受体分布情况。同时采大鼠腹主动脉血用瑞士ALVOMINI5血气分析仪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最强的细胞为增厚的肺间质细胞和肺血管周围成纤维细胞。PDGF配体及受体不仅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有表达 ,而且在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中均有表达。PDGF阳性细胞数与血氧分压 pH值呈负相关 ,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 :PDGF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刺激风湿肺内各种细胞的增殖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风湿病 纤维化 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意义
10
作者 杨宇 赵丽娟 王晓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35-335,共1页
本文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了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浆TNFα、IL8水平,探讨两者与风湿病病情活动的关系,揭示TNFα及IL8在风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病人的选择均来自我院风湿免疫科... 本文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了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浆TNFα、IL8水平,探讨两者与风湿病病情活动的关系,揭示TNFα及IL8在风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病人的选择均来自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病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血浆 肿瘤坏死因子 检测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中内皮素与微循环变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非 邓学兵 +1 位作者 张晓莉 蒋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5-225,共1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具有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血管炎性改变是其重要临床表现之一。本研究对36例伴有不同血管炎改变的SLE患者进行微循环检测,同时采用放...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具有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血管炎性改变是其重要临床表现之一。本研究对36例伴有不同血管炎改变的SLE患者进行微循环检测,同时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En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内皮素 微循环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腺上皮细胞Fas及CD40诱导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建平 李萍 +4 位作者 张晓晨 陈伟 姜志明 戴兵 马东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0-564,568,共6页
目的:探讨Fas、CD40及凋亡相关分子在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 e,SS)唾液腺上皮细胞死亡分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Fas及CD40的表达应用反转录PCR及流式细胞术;唾液腺上皮细胞凋亡的评估应用形态学检测及DNA片段实验;X IAP(X-linked ... 目的:探讨Fas、CD40及凋亡相关分子在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 e,SS)唾液腺上皮细胞死亡分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Fas及CD40的表达应用反转录PCR及流式细胞术;唾液腺上皮细胞凋亡的评估应用形态学检测及DNA片段实验;X IAP(X-linked inh ib itor of apoptosis prote in)、FADD(Fas-assoc iated death dom ain prote in)、Bax、Bc l-2、Bc l-xL和Bc l-xS的表达应用W estern b lo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FN-γ可显著增强SS唾液腺上皮细胞Fas及CD40表达;Fas及CD40共同刺激呈现显著唾液腺上皮细胞凋亡;唾液腺上皮细胞高水平表达X IAP,CD40的促凋亡作用是通过下调X IAP而起作用,CD40对其它凋亡相关分子无影响。结论:唾液腺上皮细胞凋亡需要Fas及CD40共同活化,CD40促进Fas依赖的凋亡是通过下调X I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干燥综合征 凋亡 DNA片段 CD40 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期狼疮肾炎外周血T、B淋巴细胞表面Fas及bcl-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学兵 王晓菲 +1 位作者 蒋丽 张晓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活动期狼疮肾炎 (lupus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表面Fas及bcl 2表达的变化及其与T、B淋巴细胞凋亡变化的关系 ,淋巴细胞的凋亡改变对疾病活动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活动期LN患者外周血中T、... 目的 :探讨活动期狼疮肾炎 (lupus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表面Fas及bcl 2表达的变化及其与T、B淋巴细胞凋亡变化的关系 ,淋巴细胞的凋亡改变对疾病活动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活动期LN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表面Fas及bcl 2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T、B淋巴细胞的凋亡状态 ,分析其与LN肾功能变化、抗dsDNA疾病活动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B淋巴细胞、CD8+ T细胞表面bcl 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0 .0 1) ,CD4 + T细胞表面bcl 2表达降低P〈0 .0 5 )。CD4 + 、CD8+ T细胞表面Fas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0 .0 5 ) ,B淋巴细胞表面Fas表达降低 (P〈0 .0 1) ;B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下降 (P〈0 .0 1) ,CD4 + T细胞百分率下降 (P〈0 .0 1) ,CD8+ T细胞百分率增加 (P〈0 .0 5 ) ;LN肾功能的变化、体内抗dsDNA的增加与B淋巴细胞凋亡的减少、CD4 + T细胞的减少、CD8+ T细胞的增加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LN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的异常变化与淋巴细胞表面凋亡基因的异常表达相关 ,且在LN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FAS B细胞淋巴瘤-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中GSTμ基因缺失与氧化损伤的关系
14
作者 姜红 王淑兰 +1 位作者 罗钢 赵丽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谷胱甘肽转移酶 μ(GSTμ)基因缺失与氧化损伤的关系。 方法 :应用化学分析法检测 5 1例LN患者和 40例健康对照者血中一氧化氮 (NO)、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谷胱甘肽转移酶 μ(GSTμ)基因缺失与氧化损伤的关系。 方法 :应用化学分析法检测 5 1例LN患者和 40例健康对照者血中一氧化氮 (NO)、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谷胱甘肽 (GSH) ,用PCR法检测GSTμ基因。 结果 :LN组NO、LPO明显增高 ,SOD、GSH px、GSH明显降低。NO与LPO呈显著正相关 ,与SOD、GSH px、GSH呈显著负相关。NO、LPO与补体 3 (C3)呈显著负相关 ,与抗ds DNA、血清γ球蛋白呈显著正相关。SOD、GSH px、GSH与C3呈显著正相关 ,与抗ds DNA、血清γ球蛋白呈显著负相关。LN组GSTμ基因缺失率达 70 .5 9% ,明显高于对照组 (47.5 0 % )。GSTμ基因缺失的LN患者与GSTμ基因携带的LN患者比较 ,LPO明显增高 ,SOD、GSH px、GSH明显降低。结论 :LN患者存在氧化损伤和抗氧化能力降低 ,GSTμ基因缺失的LN患者更严重。GSTμ基因缺失可能是LN的易患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GSTμ基因缺失 氧化损伤 谷胱甘肽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