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组织细胞病30例的消化系统表现临床分析
1
作者 赵金满 徐秀英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5,共2页
通过对 30例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消化系统表现进行临床分析 ,提示该病多有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 ,部分伴有黄疸。对有以上临床表现伴长期发热、全血细胞减少或淋巴结肿大者应反复查找异形组织细胞 ,充分注意本病的可能。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病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东屏 刘峥艳 +1 位作者 郑有贵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5-125,142,共2页
目的 :研究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及正常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α(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α,TGF- α)变化 ,探讨 TGF- α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48例 ,原发性肝癌 30... 目的 :研究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及正常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α(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α,TGF- α)变化 ,探讨 TGF- α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48例 ,原发性肝癌 30例 ,肝硬化 80例 ,正常对照组 5 0例 ,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 TGF- α。结果 :血清 TGF- α含量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时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原发性肝癌血清 TGF- α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血清 TGF-α含量与原发性肝癌血清 TGF-α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血清 TGF-α含量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及原发性肝癌时均明显增高 ,因此 TGF-α血清含量测定是诊断原发性肝癌 ,特别是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有价值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转化生长因子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旭 刘东屏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1-45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 ,尿 ,腹水 型前胶原肽 (P P)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血、尿、腹水中 P P含量变化 ,同时进行血清 P P含量与转氨酶、血清总胆... 目的 :探讨血 ,尿 ,腹水 型前胶原肽 (P P)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血、尿、腹水中 P P含量变化 ,同时进行血清 P P含量与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含量、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性测定。正常对照组中血 41例 ,尿 40例 ,均选自我院健康献血员 ;腹水 31例选自我院肾内科肾源性腹水患者。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尿、腹水中 P 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腹水中 P P含量明显高于血清及尿中 P P含量 ,P <0 .0 0 1;以 130μg/ L为临界值 ,计算其 95 %可信区间内其 P P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腹水 >血 >尿 ;血清 P P含量与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 ,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 ,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无论血、尿、腹水中 P P检测均可获得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P P含量测定对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 ,其血清含量变化在反映肝硬化、肝细胞坏死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前胶原肽 肝硬化 血液 尿 腹水 检测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S与TIPSS并用SEEV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观察(附84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克 张曦彤 +6 位作者 张汉国 何芳显 韩铭钧 王长龙 周旭 付宝玉 蔡至道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5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报告了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和TIPSS并用食管胃底静脉硬化栓塞术SEEV或称门静脉断流术两种方法,治疗84例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结果。82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7.6%)。其中,34例仅... 本文报告了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和TIPSS并用食管胃底静脉硬化栓塞术SEEV或称门静脉断流术两种方法,治疗84例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结果。82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7.6%)。其中,34例仅采用TIPSS方法;48例采用TIPSS并用SEEV方法。71例为择期治疗,另11例为急诊TIPSS。肝内分流通道直径分别为8~10mm(69例)和12mm(13例);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13.0±5.4cmH2O。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9.5个月(1~30个月)。术后7例有再出血发生(8.5%),其中,TIPSS组6例(24%);TIPSS并用SEEV组且例(2.6%);11例出现肝性脑病(13.4%),其余病例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 门腔分流术 肝硬变 门脉高血压 TI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66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黄玉红 张立志 +1 位作者 张义侠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临床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洛赛克治疗植物性胃石症临床观察
6
作者 李鸿涛 姜若兰 +1 位作者 杨文艳 商孝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92-492,共1页
服用洛赛克治疗植物性胃石症临床观察李鸿涛,姜若兰,杨文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胃镜室)商孝玲(辽宁省邮电医院放射线科)关键词洛赛克;植物性胃石症植物性胃石症并不罕见,常采用手术... 服用洛赛克治疗植物性胃石症临床观察李鸿涛,姜若兰,杨文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胃镜室)商孝玲(辽宁省邮电医院放射线科)关键词洛赛克;植物性胃石症植物性胃石症并不罕见,常采用手术或胃镜下捣碎加用碱性药物治疗。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赛克 植物性 胃石症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及癌性腹膜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奚素琴 郑友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7-278,共2页
肝硬化腹水及癌性腹膜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意义奚素琴郑友贵1(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内皮素;肝硬化腹水;癌性腹膜炎内皮素(Endothelin,ET)产生于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含有21个氨基酸... 肝硬化腹水及癌性腹膜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意义奚素琴郑友贵1(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内皮素;肝硬化腹水;癌性腹膜炎内皮素(Endothelin,ET)产生于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含有21个氨基酸残基的活性肽,具有强烈而持续的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腹水 肿瘤 腹膜炎 肝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女性原发性腹膜炎18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奚素琴 程佩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08-408,共1页
成年女性原发性腹膜炎18例临床分析奚素琴,程佩祥(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关键词原发性腹膜炎;女性成人原发性腹膜炎临床少见,易于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成年女性原发性腹膜炎18例报道如... 成年女性原发性腹膜炎18例临床分析奚素琴,程佩祥(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关键词原发性腹膜炎;女性成人原发性腹膜炎临床少见,易于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成年女性原发性腹膜炎18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例均为成年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腹膜炎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戒断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炳元 傅宝玉 李异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8-78,F003,共2页
关键词 酒清戒断综合征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量化指标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桂娟 杨晴 +1 位作者 刘东屏 陈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量化指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检测448例慢性乙肝患者,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确定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较大的超声量化指标。结果脾脏长径、胆囊壁厚度、脾脏厚度、门... 目的探讨超声量化指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检测448例慢性乙肝患者,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确定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较大的超声量化指标。结果脾脏长径、胆囊壁厚度、脾脏厚度、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门静脉内径5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1、0.496、0.491、0.334和0.160,P均<0.01);且肝纤维化程度不同,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脏长径、脾脏厚度对判断肝纤维化≥S2期尤其是≥S3期的严重肝纤维化较有诊断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751与0.757,0.794与0.786〕,而胆囊壁厚度对判断肝纤维化≥S3期的严重肝纤维化较有诊断意义(ROC下面积为0.804)。结论超声检测脾脏长径、脾脏厚度、胆囊壁厚度是诊断肝纤维化较有价值的指标,适用于随访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超声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食管动力及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维新 陈少夫 +2 位作者 黄茜 傅宝玉 刘雨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 :观察吸烟对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 (loweresophagealsphincterpressure,LESP)、食管体部蠕动波幅度 (peristalsisamplitude,PA)及反流频数 (refluxfrequency ,RF)的影响 ,推断吸烟是否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有关。 方法 :5 1例吸烟者中... 目的 :观察吸烟对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 (loweresophagealsphincterpressure,LESP)、食管体部蠕动波幅度 (peristalsisamplitude,PA)及反流频数 (refluxfrequency ,RF)的影响 ,推断吸烟是否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有关。 方法 :5 1例吸烟者中有 36例反流性食管炎和 15例健康人 ,将他们分别与 36例不吸烟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及 15例不吸烟健康志愿者配对 ,对该 10 2例受试者进行食管动力和 pH值监测。结果 :食管炎患者的LESP及PA显著低于健康人 ,而RF显著高于健康人 (P <0 .0 1和P <0 .0 5 )。食管炎患者中吸烟组LESP及PA低于非吸烟组 ,而RF显著高于非吸烟组 (P <0 .0 1) ,在健康人中吸烟组LESP低于非吸烟组 (P <0 .0 5 ) ,PA及RF与非吸烟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吸烟可降低LESP和PA ,增加RF ,导致食管动力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食管下段扩约肌压力 食管体部蠕动波幅度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频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实验化学性肝纤维化中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异玲 傅宝玉 王天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实验化学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 Wistar纯系大白鼠 ,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于注射 12周后将已经发生肝纤维化的大白鼠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尾静脉注射NO合成酶抑制剂 L- NAME,另...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实验化学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 Wistar纯系大白鼠 ,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于注射 12周后将已经发生肝纤维化的大白鼠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尾静脉注射NO合成酶抑制剂 L- NAME,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4周后检测血清 NO浓度及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血清NO浓度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呈升高趋势 ,尾静脉注射 L - NAME后 ,血清 NO浓度下降 ,病理检查提示 L - NAME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纤维组织增多 ,纤维间隔增宽。结论 :NO不但参与了化学性肝纤维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肝纤维化 一氧化氮合成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性肝纤维化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红 李异玲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及病变区PDGFA ,B链表达在化学性肝纤维化不同病理阶段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用Wistar大白鼠通过皮下注射 4 0 %四氯化碳花生油混合液复制化学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目的 :研究血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及病变区PDGFA ,B链表达在化学性肝纤维化不同病理阶段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用Wistar大白鼠通过皮下注射 4 0 %四氯化碳花生油混合液复制化学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采用生物活性方法测定血浆PDGF ,通过肝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病变区PDGFA ,B链分布变化。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病变的加重 ,血浆PDGF逐渐升高。与对照组及相邻病变阶段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 .0 1)。通过肝脏免疫组化表明PDGFA ,B链表达早期集中在汇管区间质细胞 ,散在分布于肝窦状隙 ,晚期广泛分布于纤维间隔内。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肝纤维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粘蛋白及Ⅲ型胶原在酒精性肾脏损害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炳元 曹艳雪 +3 位作者 吴作艳 赵迎庆 张健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8-29,共2页
目的:建立大鼠酒精性肾脏损害模型,观察层粘蛋白、Ⅲ型胶原在肾脏的表达。方法:以酒精灌胃法建立大鼠肾脏损伤的动物模型,应用HE染色、透射电镜等观察其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肾组织层粘蛋白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目的:建立大鼠酒精性肾脏损害模型,观察层粘蛋白、Ⅲ型胶原在肾脏的表达。方法:以酒精灌胃法建立大鼠肾脏损伤的动物模型,应用HE染色、透射电镜等观察其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肾组织层粘蛋白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随着酒精刺激时间的延长,HE染色可见实验组肾脏逐渐出现肾小球系膜增殖、间质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或肿胀、管腔闭塞等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层粘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Ⅲ型胶原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持续的乙醇刺激,不仅可造成肝脏损害,还可引起明显的肾脏改变且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重。层粘蛋白在酒精性肾损害中表达增加,而Ⅲ型胶原无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蛋白 Ⅲ型胶原 大鼠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炳元 曹艳雪 +3 位作者 崔巍 周惠敏 庞艳华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 :应用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研究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75只Wistar系雄性大鼠 ,随机分入模型组 60只和对照组 15只 ,采用酒精浓度及含量逐渐递增的方法直接给大鼠灌胃 ,制成不同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 ... 目的 :应用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研究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75只Wistar系雄性大鼠 ,随机分入模型组 60只和对照组 15只 ,采用酒精浓度及含量逐渐递增的方法直接给大鼠灌胃 ,制成不同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不同病理阶段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 B)、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 2 8,5 6,84d后PDGF B分别为 (67± 15 )、(13 0± 3 0 )、(2 0 2± 2 0 ) ,与对照组 (3 1± 18)kU/L相比 ,5 6和 84d均有明显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 ;5 6d和84d后TGF β1分别为 (15 .5 2± 0 .42 )ng/ml和 (17.77± 0 .2 5 )ng/ml,与对照组 (12 .2 6± 0 .0 5 )ng/ml相比均有十分显著性差异 (P <0 .0 1) ;ICAM 1随时间推移 ,5 6d和 84d分别为 (2 .2 4± 1.0 4)和 (5 .0 8± 1.0 1) ,与对照组间也有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独酒精持续性地刺激大鼠 ,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等进行性增加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细胞间粘附分子 酒精性肝纤维化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腔粘连带治疗——动物试验部分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宝玉 王炳元 +1 位作者 刘春荣 孙明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应用滑石粉成功地建立了动物腹腔粘连模型,应用Wolf2141腹腔镜行粘连带一次性电凝切断。分别于3、6周腹腔镜观察和解剖证实,已切断的粘连带断端形成瘢痕,且无新粘连。
关键词 腹腔镜 动物模型 腹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囊腺癌合并长期顽固性腹水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艳梅 刘东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135-1135,共1页
关键词 肝囊肿 肝囊腺癌 顽固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及糖类抗原CA-50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宝珠 奚淑芹 +2 位作者 石田 刘峥艳 张恩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对7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5例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19例肝硬化、5例肝血管用及健康对照30例,同时检测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CA-50并与甲胎蛋白(AFP)对照。结果:AFU、CA-50对H... 对7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5例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19例肝硬化、5例肝血管用及健康对照30例,同时检测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CA-50并与甲胎蛋白(AFP)对照。结果:AFU、CA-50对HCC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76.2%和69.2%高于AFP(62.8%)。27例AFP阴性的HCC中,AFU、CA-50呈阳性者分别为17和9例。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性为85.2%,敏感性达91.1%。16例术后检测结果,AFU阴转率为87.5%,CA-50为81.3%。AFU和CA-50做为诊断HCC的标志物,对AFP阴性者有互补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诊断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肿瘤 岩藻糖苷酶 糖类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对豚鼠远端结肠上皮离子转运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刘维新 徐永泉 +2 位作者 傅宝玉 花井洋行 王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对豚鼠远端结肠上皮离子转运的作用。方法 :用UssingCham ber检测ET 1在不同离子阻断剂存在下对豚鼠远端结肠上皮的短路环状电流 (shortcircuitcurrent ,Isc)和上皮间传导性 (transepithelialcon...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对豚鼠远端结肠上皮离子转运的作用。方法 :用UssingCham ber检测ET 1在不同离子阻断剂存在下对豚鼠远端结肠上皮的短路环状电流 (shortcircuitcurrent ,Isc)和上皮间传导性 (transepithelialconductance ,Gt)的影响来测定ET 1对结肠上皮的K+、Na+、Cl-离子转运的作用。结果 :浆膜侧 10 -810 -6 mol/LET 1可引起Isc双相性改变 (Isc先升高而后降低 )并伴有Gt的增加 ,10 -9mol/LET 1可引起Isc降低同时伴有Gt的增加。ET 1所致Isc和Gt改变呈浓度依赖性 ,Isc的升高和Gt的增加可被DPC、浆膜侧无氯溶液及ETA 受体拮抗剂BQ4 85所抑制 ,提示ET 1可引起豚鼠远端结肠上皮Cl-的分泌 ;而Isc降低伴有Gt增加可被bumetinade、粘膜侧高K+溶液及TEA所抑制 ,也可被ETA 和ETB 受体拮抗剂BQ4 85、BQ788抑制Isc降低和Gt增加 ;Tetrodotoxin不能影响ET 1所引起的Isc和Gt改变 ,但用Indomethacin处理或在无Ca2 +溶液环境下 ,ET 1所引起的Isc和Gt改变均消失。结论 :ET 1可直接作用于粘膜上皮细胞与ETA 或ETB 受体结合刺激豚鼠远端结肠上皮分泌K+和Cl-,这种作用可能由前列腺素介导 ,对细胞外钙有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离子转运 结肠 结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rasP21,C-erbB-2和P16蛋白的表达意义
20
作者 刘香 刘维新 徐永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 :分析胰腺癌组织中rasP2 1、C erbB 2和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探讨诊治胰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4 0例胰腺癌石蜡包埋标本连续切片 5 μm ,HE染色确定肿瘤分化程度 ,应用S 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结果 :ra... 目的 :分析胰腺癌组织中rasP2 1、C erbB 2和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探讨诊治胰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4 0例胰腺癌石蜡包埋标本连续切片 5 μm ,HE染色确定肿瘤分化程度 ,应用S 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结果 :rasP2 1和C erbB 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65 .0 % ( 2 6/ 4 0 )和 4 7.5 % ( 19/ 4 0 )。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阳性率分别为 5 5 .5 6%、66.67%和 80 .0 0 %及 3 8.89%、5 0 .0 0 %和 60 .0 0 %。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各级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趋势。P16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缺失率为 5 5 % ,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缺失率分别为 2 7.78%、66.67%和 90 .0 0 % ,经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P16蛋白和rasP2 1、C erbB 2蛋白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 ( P <0 .0 5 )。结论 :检测胰腺癌组织中ras癌基因突变及其蛋白产物可作为胰腺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手段。rasP2 1蛋白和C erbB 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度有关 ;P16蛋白的表达可反映胰腺癌的恶性度 ,且同一肿瘤有多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RASP21 C-ERBB-2 P1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