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A与EMS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评价(附32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克 何芳显 +6 位作者 张汉国 韩铭匀 张曦彤 王长龙 金子昌生 高桥元一郎 冈和田健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球囊导管成形术(PTA)和血管内支架(EMS)置入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临床观察结果。32例中,膜性病变24例,节段性病变8例。其中,PTA组21例,术后除1例死于DIC外,其余... 本文报道了应用球囊导管成形术(PTA)和血管内支架(EMS)置入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临床观察结果。32例中,膜性病变24例,节段性病变8例。其中,PTA组21例,术后除1例死于DIC外,其余20例已平均随访42.2个月(38~68个月),有10例(50%)发生再狭窄再闭塞。EMS组17例,已平均随访24.3个月(20~36个月),仅有2例(12%)出现下腔静脉再狭窄。但经再次PTA与EMS治疗后均得到良好再通。本组结果表明:PTA治疗BCS不仅近期疗效显著,而且可使半数左右的病人获得满意的长期开通效果。而对PTA效果不满意或再狭窄再闭塞者可采用EMS治疗。这样可明显提高BCS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BUDD-CHIARI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影剂注入法三维肺动脉MRA用于诊断肺癌浸润肺动脉的初步临床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玉森 哈洪直 +1 位作者 黎庶 李松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介绍造影剂注入法三维肺血管MRA(3D-MRPA)技术在诊断肺癌浸润肺动脉上的应用经验,初步认识此项技术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肺癌4例。Cd-DTPA0.2mmol/kg静注后,应用高性能MR扫描系统,闭气下摄取24层肺血管SPGR序列连续... 目的:介绍造影剂注入法三维肺血管MRA(3D-MRPA)技术在诊断肺癌浸润肺动脉上的应用经验,初步认识此项技术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肺癌4例。Cd-DTPA0.2mmol/kg静注后,应用高性能MR扫描系统,闭气下摄取24层肺血管SPGR序列连续冠状断面像,用时27秒。再重复同样扫描,分别获得肺动脉期相与支气管动脉期相。最后,以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制成3D-MRPA。结果:4例肺癌显示出3种MRPA表现:肺动脉受累、可疑肺动脉受累与肺动脉无受累。可疑肺动脉受累,病例手术证实为粘连,MRPA的原始图像显示肿瘤与血管相切密切,血管内腔通畅,但管壁轻微受压变形。结论:造影法三维MRPA可以评价肿瘤浸润肺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磁共振血管造影 GD-DTP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S与TIPSS并用SEEV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观察(附84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克 张曦彤 +6 位作者 张汉国 何芳显 韩铭钧 王长龙 周旭 付宝玉 蔡至道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5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报告了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和TIPSS并用食管胃底静脉硬化栓塞术SEEV或称门静脉断流术两种方法,治疗84例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结果。82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7.6%)。其中,34例仅... 本文报告了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和TIPSS并用食管胃底静脉硬化栓塞术SEEV或称门静脉断流术两种方法,治疗84例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结果。82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7.6%)。其中,34例仅采用TIPSS方法;48例采用TIPSS并用SEEV方法。71例为择期治疗,另11例为急诊TIPSS。肝内分流通道直径分别为8~10mm(69例)和12mm(13例);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13.0±5.4cmH2O。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9.5个月(1~30个月)。术后7例有再出血发生(8.5%),其中,TIPSS组6例(24%);TIPSS并用SEEV组且例(2.6%);11例出现肝性脑病(13.4%),其余病例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 门腔分流术 肝硬变 门脉高血压 TI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郑伟 王运杰 +1 位作者 贾丛林 周玉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1,共2页
为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术 (3D 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对 2 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行螺旋CT检查 ,将数据输入工作站行图像三维重建。对其中 2 4例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检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3D CTA对动脉瘤检出率达... 为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术 (3D 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对 2 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行螺旋CT检查 ,将数据输入工作站行图像三维重建。对其中 2 4例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检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3D CTA对动脉瘤检出率达 10 0 % ;3D CTA对动脉瘤的瘤体、瘤颈及周围结构关系显示良好 ;可显示附壁血栓及钙化。 3D CTA对DSA是一种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脑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的近期疗效和耐受性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张爽 张汉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疗效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例外科手术病人术后置管1082枚无并发症的护理实践
6
作者 田莉 刘晓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58,F003,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术后置管 护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检查对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白希壮 周波 +2 位作者 李锡 刘一秀 李松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MR影像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ucket Handle Tear,BHT)中的诊断价值及MRI诊断BHT的观察方法。方法:采用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盲法回顾分析130例同时行MRI及关节镜(Arthroscope,AS)检查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诊断结果,其中... 目的:探讨MR影像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ucket Handle Tear,BHT)中的诊断价值及MRI诊断BHT的观察方法。方法:采用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盲法回顾分析130例同时行MRI及关节镜(Arthroscope,AS)检查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诊断结果,其中以经关节镜诊断BHT76例作为金标准,评价项目包括:①原始报告诊断;②中央移位的半月板碎片;③双后交叉韧带征;④蝶结消失征。结果:原始报告诊断BHT敏感度为43%,特异度为87%。中央移位的半月板碎片敏感度为72%,特异度为87%。双后交叉韧带征敏感度为31%,特异度为97%。蝶结消失征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69%。结论:采用MRI诊断BHT时,中央移位的半月板碎片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而蝶结消失征的敏感度高,特异度低,双后交叉韧带征的特异度最高,敏感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撕裂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和DSA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介入治疗效果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金友贺 肖亮 +1 位作者 曹云鹏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观察锁骨下动脉窃血病人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 (PTA)及内支架植入术 (PTAS)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评价PTA及PTAS近、远期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经皮血管内成形术 经皮血管内成形内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诊断及其信号的病理基础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思佳 张景荣 张力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表现特点,评价其诊断价值。材料及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胚胎性肿瘤8例,分析其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表皮样囊肿(5例)有4例表现为T1WI略低、T2WI高信号,1例为T1... 目的:探讨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表现特点,评价其诊断价值。材料及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胚胎性肿瘤8例,分析其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表皮样囊肿(5例)有4例表现为T1WI略低、T2WI高信号,1例为T1WI略高、T2WI等信号;皮样囊肿(1例)T1WI表现为略高及极高信号;畸胎瘤(2例)T1WI为等、高、低混杂信号。病变均具有等信号的包膜,均未见增强,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均合并有多种脊柱及脊髓的先天畸形,畸胎瘤未见先天畸形。结论:椎管内胚胎性肿瘤MRIT1WI图像的MR信号具有特殊性,MR信号反映了瘤内组织成分,结合肿瘤多不增强及多伴有先天畸形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成像 椎管内 胚胎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跨肾动脉支架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强 段志泉 +5 位作者 王新文 张曦彤 张晓鹏 徐克 DavidsonI HopkinsonBR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4,57,共3页
目的 :应用跨肾动脉支架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并探讨其手术适应证 ,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全麻 ,在动态数字式减影血管造影 (DSA)监测下用跨肾动脉支架分叉型人工血管对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修复术。结果 :术... 目的 :应用跨肾动脉支架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并探讨其手术适应证 ,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全麻 ,在动态数字式减影血管造影 (DSA)监测下用跨肾动脉支架分叉型人工血管对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修复术。结果 :术中数字式减影血管造影提示动脉瘤消失 ,没有内漏存在。术后 1周螺旋 CT检查提示腔内人工血管无移位扭曲 ,血流通畅无内漏发生。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手术创伤小 ,病人恢复快。跨肾动脉支架人工血管具有固定牢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支架 人工血管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粗提物龙复康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11
作者 张爽 王宁夫 +1 位作者 孟祥珠 张汉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80-,共1页
关键词 龙复康 疗效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脑动脉瘤栓塞物——电解脱离式弹簧圈
12
作者 金巨光 李松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6-237,共2页
脑内动脉瘤的栓塞材料主要有球囊和微小弹簧圈。可脱球囊栓塞曾经是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主流,但由于操作上的难度和安全性等问题,现在,除了常常用在载瘤动脉栓塞以外,已很少用于动脉瘤本身的栓塞。铂制微小线圈易于血栓形成,且柔... 脑内动脉瘤的栓塞材料主要有球囊和微小弹簧圈。可脱球囊栓塞曾经是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主流,但由于操作上的难度和安全性等问题,现在,除了常常用在载瘤动脉栓塞以外,已很少用于动脉瘤本身的栓塞。铂制微小线圈易于血栓形成,且柔软性好,既对动脉瘤壁的压迫小又适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栓塞疗法 弹簧圈 电解脱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