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脑钠素评价左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林杰 白小涓 霍海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后血浆脑钠素 (BNP)浓度与左心室重构间的关系。  方法 :用左心室造影投影系统计算出心肌梗塞急性期及恢复期左心室容积指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 BNP浓度 ,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 ,左心室容积... 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后血浆脑钠素 (BNP)浓度与左心室重构间的关系。  方法 :用左心室造影投影系统计算出心肌梗塞急性期及恢复期左心室容积指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 BNP浓度 ,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 ,左心室容积增加率 >2 0 %为左心室重构组 ,否则为非重构组。  结果 :重构组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均显著高于非重构组 (P<0 .0 0 1) ,亦显著高于本组急性期左心室容积 (P<0 .0 0 1)。重构组急性期血浆 B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 (入院即刻、入院后 2 4、48、72小时的组间比较分别为 P<0 .0 1,P<0 .0 1,P<0 .0 0 1,P<0 .0 0 1) ;恢复期血浆 BNP浓度重构组较非重构组的增加更为明显 (P<0 .0 0 0 1)。重构组的血浆 BNP浓度与恢复期左心室容积及左心室容积变化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  结论 :血浆 BN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患者中显著升高 ,并与左心室重构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它对心肌梗塞预后的预测价值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血浆 脑纳素 左心室重构 临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月兰 王绽菲 +3 位作者 赵丽君 田文 齐国先 曾定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 32 5例不同年龄 (分为青年组、壮年组、老年组 )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青年组发病均是男...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 32 5例不同年龄 (分为青年组、壮年组、老年组 )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青年组发病均是男性 ,发病与吸烟、血脂异常危险因素有关 ;冠状动脉以单支、A型病变多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为 90 .9%。壮年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男性发病与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有关 ;冠状动脉以单、双支病变多见 ,病变形态 A、B、C三种类型均衡出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为 95 .6 %。老年组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高 ,男女发病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有关 ,并发泵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增多 ;冠状动脉以多支、复杂病变多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为 83.9%。结论 各年龄组男性和老年组女性患者发病率高并与某些危险因素有关 ;随年龄的增高 ,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多见 ,青、壮年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高 ,老年组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月兰 刘蔚 +4 位作者 齐国先 郑小伟 皮文艳 魏兵 鲍凤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2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94例资料。结果 :94例患者 131支冠状动脉的 15 1处病变共置入支架 112枚 ,手术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 99.1%和 97.8%。术前病变平均狭窄为 (9...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2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94例资料。结果 :94例患者 131支冠状动脉的 15 1处病变共置入支架 112枚 ,手术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 99.1%和 97.8%。术前病变平均狭窄为 (92 .8± 4.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5 .4± 8.1) %。因球囊扩张后不理想占 43.7% (4 9枚 ) ,PTCA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占 2 5 .9% (2 9枚 ) ,选择性置入支架占 30 .4% (34枚 )。严重并发症 2例 (2 .1% )。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疗效好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冠心病 PTCA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塞家系胰岛素抵抗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绽菲 胡健 于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MI)家系中胰岛素抵抗(IR)的特点,遗传因素在IR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放免及生化检测技术测定10个MI家系的50名成员的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MI)家系中胰岛素抵抗(IR)的特点,遗传因素在IR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放免及生化检测技术测定10个MI家系的50名成员的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家系中各组成员糖负荷压60,120min的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及IR值明显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肽与胰岛素克分子比值降低。结论:MI家系中各组成员均易发生IR,遗传因素在IR发生中起重要作用,IR是冠心病(CHD)独立的预测因素。所以,对其予以早期干预,对MI家系成员CHD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家系 胰岛素抵抗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及临床价值的探讨
5
作者 王丽娟 齐国先 +2 位作者 白小涓 胡健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64-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在 3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 ,进行 2 0 1 Tl、1 2 3 I- β- BMIPP SPECT及 1 8F- FDG PET心肌显像 ,将左心室分成 9个节段 ,采用 4级评分法对 2 0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在 3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 ,进行 2 0 1 Tl、1 2 3 I- β- BMIPP SPECT及 1 8F- FDG PET心肌显像 ,将左心室分成 9个节段 ,采用 4级评分法对 2 0 1 Tl、1 2 3I- BMIPP分布进行视觉的评价 ,定性及定量测定 1 8F- FDG摄取。结果 :在血流灌注低下的 112个节段 ,血流 -代谢匹配的节段为 48个 ( 42 .9% ) ,不匹配的节段为 6 4个 ( 5 7.1% ) ;血流 -代谢不匹配节段的 92 .2 % ,匹配节段的 5 2 .1% (血流、代谢均严重降低者占 33.3% ) ,1 8F- FDG PET显示糖代谢亢进。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 ,评价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对判断存活心肌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201 18F-脱氧葡萄糖 放射性核素显像 急性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下刺激的电生理特性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俊华 胡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阈下刺激的电生理特性,包括抑制效应、总和效应、对自律细胞周期重整和自律性湮灭效应、对触发活动的抑制效应、心律失常保护带、空间限制性等.并结合这些特性阐述了阈下刺激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如分析复杂心律失常、深入... 本文详细阐述了阈下刺激的电生理特性,包括抑制效应、总和效应、对自律细胞周期重整和自律性湮灭效应、对触发活动的抑制效应、心律失常保护带、空间限制性等.并结合这些特性阐述了阈下刺激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如分析复杂心律失常、深入认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终止快速性心律失常、精确定位心律失常起源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刺激 电生理特性 临床应用 心律失常 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三脂综合指数与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霍海洋 齐国先 +2 位作者 张明 胡健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血三脂综合指数(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TGTCh/HDL-C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之间的关系。方法:CHD患者行选择性冠... 目的:旨在探讨血三脂综合指数(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TGTCh/HDL-C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之间的关系。方法:CHD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TG、TCh、HDL-C以酶法测定。结果:CHD患者血三脂综合指数水平及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比值比(OR值)5.49。结论:高TG、TCh、低HDL-C的联合作用较单一血脂异常对CHD形成具有更大危险性。TGTCh/HDL-C指数可以做为评估CHD风险性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脂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LPS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IκB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赵钢 刘闺男 李志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5-39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LPS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IκBα表达的影响来探明其抑制核因子κB活性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对照组、LPS组、阿托伐他汀低、中、高3个浓度组。阿托伐他汀3组加入不同阿托伐他汀孵育...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LPS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IκBα表达的影响来探明其抑制核因子κB活性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对照组、LPS组、阿托伐他汀低、中、高3个浓度组。阿托伐他汀3组加入不同阿托伐他汀孵育后与LPS组均加入LPS刺激30min。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核因子κB活化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IκBα mRNA的表达情况,用蛋白印迹法观察IκBα及p-IκBα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3组能够抑制p65由胞质转移至核内、能够剂量依赖性的降低pIκBα蛋白表达、减少IκBα的降解;阿托伐他汀高浓度组IκBα 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影响IκBα的表达和降解来抑制核因子κB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 磷酸化核因子 κB抑制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缺血和再灌注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白小涓 于雅媛 +3 位作者 齐国先 张月兰 贾大林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 :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中缺血和再灌注时 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成功的 PTCA术对改善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4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性 4... 目的 :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中缺血和再灌注时 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成功的 PTCA术对改善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4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5 5 .5± 10 .2 )岁 ,采用光盘连续监测记录 PTCA过程中 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血压变化。分别于球囊扩张前 ,首次球囊扩张期间 ,球囊扩张后 5 s和反复多次扩张结束后 30、6 0、12 0、180 s,测定 QT间期和 RR间期 ,所有值均用 QTL C=QT+0 .15 4(1- RR)公式进行心率校正 ,QTd=QTmax- QTmin。结果 :QTd在球囊扩张期间比扩张前明显增大 (P <0 .0 5 )。 QTd在反复球囊扩张结束后的不同时间比扩张期间显著减小 (P <0 .0 1) ,同时 QTmax明显减小 ,而 QTmin不变。结论 :PTCA球囊扩张期间 ,由于产生一过性短暂的缺血使QTd增加 ,而再灌注后 ,QTd得到改善可能与缺血预适应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QT离散度 PTCA 冠状动脉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对培养的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波 王世越 +2 位作者 张月兰 宋继谒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 :探讨调脂中药血脂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家兔主动脉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脂康共同孵育 2 4h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及3H 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实验观察血脂康对VSMC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结... 目的 :探讨调脂中药血脂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家兔主动脉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脂康共同孵育 2 4h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及3H 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实验观察血脂康对VSMC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 :血脂康明显抑制VSMC增殖 (P <0 .0 5 )和DNA合成 (P <0 .0 1)。结论 :血脂康既具有降低血脂作用 ,又可能通过抑制VSMC增殖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恶化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中药 降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小檗胺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金鸣 张沈丽 +3 位作者 杨光 肖庆桓 王玉萍 张克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 研究N甲基小檗胺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的作用。方法 膜片钳制技术全细胞记录模式。结果 N甲基小檗胺抑制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IKATP)且具浓度依赖关系。指令电位为0mV时,3种浓度N... 目的 研究N甲基小檗胺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的作用。方法 膜片钳制技术全细胞记录模式。结果 N甲基小檗胺抑制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IKATP)且具浓度依赖关系。指令电位为0mV时,3种浓度N甲基小檗胺(0-1,1,10μmol·L-1)可使IKATP分别由给药前的(0-46±0-09)nA,(0-43±0-15)nA和(0-47±0-10)nA减少至给药后的(0-37±0-07)nA(n=4,P<0-05),(0-29±0-18)nA(n=5,P<0-05)和(0-21±0-07)nA(n=4,P<0-05)。其抑制率分别为18-81%±6-16%(P<0-05),41-47%±24-05%(P<0-05)和55-00%±12-94%(P<0-05)。其它指令电位下的IKATP的改变也符合此趋势。结论 N甲基小檗胺阻断豚鼠心肌细胞ATP敏感K+钾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小檗胶 心室肌细胞 ATP敏感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升主动脉缩窄术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峰 许元鸿 +1 位作者 邸菁 柏树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升主动脉缩窄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小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丽娟 贾大林 齐国先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评价心肌细胞的存活状况。方法:应用改良Langendorff方法进行成年小鼠心脏灌流,分离并培养心肌细胞,评价杆状心肌细胞的比例变化。台盼蓝染色判定心肌细胞活力,应用毒胡萝卜素(thapsiga... 目的:探讨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评价心肌细胞的存活状况。方法:应用改良Langendorff方法进行成年小鼠心脏灌流,分离并培养心肌细胞,评价杆状心肌细胞的比例变化。台盼蓝染色判定心肌细胞活力,应用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治疗心肌细胞24h后,WST方法测定细胞生存率。结果:在每个成年小鼠心脏分离了40-60万的心肌细胞,台盼蓝染色结果68%为存活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培养1h、24h及48h后,杆状心肌细胞的比例分别为70%、50%及30%。心肌细胞生存率随着毒胡萝卜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减低,其中1、5及10μmol/L毒胡萝卜素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改良Langendorff方法及严格控制心脏灌流培养的条件,可以成功地分离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有助于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小鼠心肌细胞 细胞分离 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大林 张静 +3 位作者 齐国先 李敏 胡健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脱氧肾上腺素 (PH)和血管紧张素 (AT)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用双冠脉分别灌流模型 ,经 15 m in正常灌注后 ,将左冠脉血流量减少到原灌流量的 5 % ,灌流 12 m in,此间将不同药物注入左冠。... 目的 :探讨脱氧肾上腺素 (PH)和血管紧张素 (AT)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用双冠脉分别灌流模型 ,经 15 m in正常灌注后 ,将左冠脉血流量减少到原灌流量的 5 % ,灌流 12 m in,此间将不同药物注入左冠。观察再灌注后 5 min室性心动过速 (VT)及室颤 (VF)的发生情况。结果 :PH可明显加重再灌注心律失常 ,而单纯应用 AT却无明显作用。用选择性 Na+ / H+ 交换 (NHE)阻滞剂 HOE 6 42可完全阻断PH的作用 ,而用蛋白激酶 C(PKC)阻滞剂 GF10 92 0 3X(GF)只能部分阻断 PH的作用 ,单纯应用 AT2 受体阻滞剂PD12 3319(PD)可增加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但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而 PD与 AT合用可使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α1 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可加重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 ,其机制可能与 NHE活性增加有关 ,PKC的中介不是 NHE激活的唯一途径。血管紧张素 可通过兴奋 AT1 受体加重再灌注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务 心律失常 脱氧肾上腺素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玫 白小涓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冠心病(CHD)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危险因素错综复杂,包括传统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吸烟、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以及近年来发现的与炎性反应有关的巨细胞病毒、肺... 冠心病(CHD)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危险因素错综复杂,包括传统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吸烟、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以及近年来发现的与炎性反应有关的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新的CHD危险因素。在这些危险因素当中,有些是遗传获得的,有些是非遗传效应所致,是可纠正的,因此CHD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病,对其危险因素的研究与干预有助于CHD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慢性压力后负荷心肌肥厚—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峰 邸箐 柏树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建立大鼠心肌肥厚—心力衰竭模型 ,深入心衰机制的研究。方法 :缩窄幼年 Wistar大鼠升主动脉 ,缓慢增加左心室压力后负荷 ,建立心肌肥厚—心力衰竭模型 ,并随机分为升主动脉缩窄组和同期假手术组 ,观察术后不同时间大鼠临床表现... 目的 :建立大鼠心肌肥厚—心力衰竭模型 ,深入心衰机制的研究。方法 :缩窄幼年 Wistar大鼠升主动脉 ,缓慢增加左心室压力后负荷 ,建立心肌肥厚—心力衰竭模型 ,并随机分为升主动脉缩窄组和同期假手术组 ,观察术后不同时间大鼠临床表现、尾动脉血压、体重、器官重量、心脏超声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手术成活率87% ,缩窄术后 4周出现心肌肥厚 ,12周明显肥厚 ,2 0周出现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结论 :此方法有效且重复性好 ,可较理想地模拟慢性压力后负荷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的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力后负荷 升主动脉缩窄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N2391和克罗卡林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晓伟 孙晶 +3 位作者 贾大林 白小涓 胡健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 A T 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K R N2391( K R N)和克罗卡林( C R)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及缺血后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离体心脏进行完全缺血 25 m in,观察再灌注30 m in 时...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 A T 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K R N2391( K R N)和克罗卡林( C R)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及缺血后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离体心脏进行完全缺血 25 m in,观察再灌注30 m in 时心功能的变化。结果:1~20 μm ol/ L K R N 及1~20 μm ol/ L C R均能显著增加冠脉灌流量。20 μm ol/ L K R N 及 10 μm ol/ L C R 可明显降低心脏收缩功能,1 μm ol/ L K R N 和1 μm ol/ L C R较对照组均有改善缺血后心功能的作用,此作用可完全被格列本脲所阻断。结论:两药均有明显冠脉扩张作用,大剂量应用可降低心脏收缩功能,用不影响心功能的剂量两者均有对缺血后心脏的保护作用,此作用与 A T 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N2391 克罗卡林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波 胡健 +3 位作者 曾定尹 蒋丹宇 崔国芳 郭兴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3-165,共3页
作者对10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患者的多谱勤超声心动图(Dopplerechocardiography,DEC)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DEC在IE诊断中的价值。结... 作者对10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患者的多谱勤超声心动图(Dopplerechocardiography,DEC)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DEC在I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IE的主要病因为风心病和先心病,占72.4%,赘生物阳性率62.9%。有无赘生物与血培养结果、栓塞及死亡率无相关性,但有赘生物者心衰发生率高,且左心系统赘生物伴心衰者死亡率高。赘生物并瓣膜脱垂者并发症发生率高。DEC在IE诊断中不仅提供病因病理诊断,还能对并发症的预后代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超声心电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妍 刘闺男 刘艳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用药前以及用药 8周后的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 ;同时采用生化技术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结果 :①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清NO和NO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P <0 0 1)。②经过 8周的氟伐他汀治疗后 ,试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P <0 0 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血清NO及NOS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 :氟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其作用与其上调NOS的表达水平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同时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内Ca^2+和pH的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蔚 张月兰 +2 位作者 王景全 寺田肇 林秀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单细胞内 Ca2 + 和 p H的方法。方法 :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同时负载 Ca2 + 和 p H敏感性荧光指示剂 indo- 1和 SNARF- 1,用荧光显微镜法测定细胞内 Ca2 + 和 p H的变化 ,并建立了测定条件和两种指示剂的细胞内...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单细胞内 Ca2 + 和 p H的方法。方法 :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同时负载 Ca2 + 和 p H敏感性荧光指示剂 indo- 1和 SNARF- 1,用荧光显微镜法测定细胞内 Ca2 + 和 p H的变化 ,并建立了测定条件和两种指示剂的细胞内标准曲线。结果 :室温下将 10μmol/ L的 indo- 1- AM和 5μmol/ L的 SNARF- 1- AM载入细胞内 ,两种指示剂单负载和双负载时荧光强度和荧光比没有明显不同 ,而且也不影响细胞内标准曲线。结论 :荧光指示剂 indo- 1和SNARF- 1可同时载入大鼠心室肌细胞内用于检测细胞内 Ca2 + 和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肌细胞 钙离子浓度 氢离子浓度 荧光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