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青 王玉新 +3 位作者 李瑞武 孙长伏 李辛薇 于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43-644,共2页
口腔颌面部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周青,王玉新,李瑞武,孙长伏(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李辛薇,于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科)(沈阳拖拉机制造厂职工医院口腔科)关键词脂肪肉瘤,免疫组织... 口腔颌面部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周青,王玉新,李瑞武,孙长伏(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李辛薇,于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科)(沈阳拖拉机制造厂职工医院口腔科)关键词脂肪肉瘤,免疫组织化学,S一100蛋白脂肪肉瘤是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疾病 脂肪肉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的相关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长伏 李瑞武 +2 位作者 钟鸣 王兆元 王玉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5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进行组织分型,嗜神经性观察,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S-100、神经特异性烯醇酶及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与该肿瘤嗜神经性关系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5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进行组织分型,嗜神经性观察,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S-100、神经特异性烯醇酶及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与该肿瘤嗜神经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与组织分型,S-100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酶的表达及二者的共同表达无明显关系( P> 0.05),而与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P< 0.05)。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与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密切相关,该肿瘤细胞分泌了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因而获得了神经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嗜神经性 病理学 涎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染色体9p、9q的杂合性丢失及P16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武 巴颖 +2 位作者 钟鸣 张学 张核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2-175,共4页
检测9号染色体及p16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经显微切割的口腔鳞癌组织中两个DNA微卫星多态标记DqS319(9p21)和DqS299(9q22~31),分析染色体9p、9q的... 检测9号染色体及p16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经显微切割的口腔鳞癌组织中两个DNA微卫星多态标记DqS319(9p21)和DqS299(9q22~31),分析染色体9p、9q的杂合性丢失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p16蛋白表达状况。结果:29.4%出现DqS319标记的LOH,DqS299标记发现较高频率LOH(43.8%)。p16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86.4%。其中3例未表达p16的标本中,有2例发现DqS319的LOH。结论:口腔鳞癌在染色体9p21区域频繁丢失可能与p16失活有关,而染色体9q22~31区域在口腔鳞癌的较高频率丢失推测此区可能存在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癌 杂合性丢失 口腔肿瘤 P1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失活 被引量:2
4
作者 秦兴军 关晓峰 +2 位作者 高英贤 王兆元 王绪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9-370,共2页
目的 :探讨同一口腔鳞癌标本中 3种抑癌基因失活情况。方法 :2 7例口腔鳞癌标本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一抗分别为鼠抗人nm2 3 ,P5 3单克隆抗体及P16多克隆抗体。以癌细胞着色 30 %为判断高低表达的界值。结果 :p16基因失活率最高 ,为 ... 目的 :探讨同一口腔鳞癌标本中 3种抑癌基因失活情况。方法 :2 7例口腔鳞癌标本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一抗分别为鼠抗人nm2 3 ,P5 3单克隆抗体及P16多克隆抗体。以癌细胞着色 30 %为判断高低表达的界值。结果 :p16基因失活率最高 ,为 6 6 7% ;2种以上基因同时失活为 5 1 9% ,其中p16和nm2 3占 6 4 2 % (9 14)。结论 :p16基因失活是口腔鳞癌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分子事件 ;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失活为非单一基因失活 ,其意义值得探讨 ;同时提示 ,研究口腔鳞癌其基因表达及意义时 ,应注意抑癌基因失活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抑癌基因 基因失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α对相关抗原CA125在卵巢癌临床应用的支持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志军 张淑兰 周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5-466,共2页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α,TGFα)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对相关抗原 CA12 5在临床应用中的支持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患者各 30例 ,利用放免及酶联免疫法测定术前、术后血...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α,TGFα)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对相关抗原 CA12 5在临床应用中的支持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患者各 30例 ,利用放免及酶联免疫法测定术前、术后血清 TGFα与 CA 12 5水平 ,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卵巢癌组 TGFα、CA12 5均增高与正常对照及卵巢良性肿瘤组差别显著 (P <0 .0 5 )。其中 2例术前、术后 TGFα均较高 ,患者短期内死亡 ;卵巢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 TGFα与 CA 12 5差别不显著 (P >0 .0 5 )。卵巢良性肿瘤组中 2例 CA12 5阳性。结论 :TGFα增高与卵巢癌相关 ,TGFα术前、术后均增高显著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 TGFα、CA12 5可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准确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转化生长因子Α 相关抗原CA125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抑癌基因nm23,p16,p53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秦兴军 关晓峰 +1 位作者 孙长伏 王绪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1-441,共1页
关键词 口腔 鳞癌 抑癌基因 NM23 P16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颈淋巴结转移临床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华 李瑞武 郭建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舌癌 颈淋巴结转移 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内分泌性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孙长伏 钟鸣 +1 位作者 王兆元 王玉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5-127,I006,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具有神经内分泌性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肿瘤细胞所特有及相关的抗体S-100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酶、嗜铬素A和突触素4种标记物对其在该肿瘤的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50例涎...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具有神经内分泌性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肿瘤细胞所特有及相关的抗体S-100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酶、嗜铬素A和突触素4种标记物对其在该肿瘤的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5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100蛋白阳性表达42例(84%),神经特异性烯醇酶阳性表达32例(64%),嗜铬素A阳性表达8例(16%),突触素阳性表达7例(14%)。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部分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性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神经内分泌 涎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下腺同种异体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军 王玉新 +1 位作者 郭永峰 张继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 :建立颌下腺同种异体原位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分别选用猪和兔进行血供重建的颌下腺同种异体移植术。术后 2 4h受体兔行同位素扫描 ,以确定移植物是否成活。结果 :猪 3例手术均失败 ,移植物存活无一超过 2... 目的 :建立颌下腺同种异体原位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分别选用猪和兔进行血供重建的颌下腺同种异体移植术。术后 2 4h受体兔行同位素扫描 ,以确定移植物是否成活。结果 :猪 3例手术均失败 ,移植物存活无一超过 2 4h;16例兔存活 13例 ,成功率 81.3% ,建立了稳定的模型。结论 :为建立颌下腺同种异体移植的模型 ,必须选择适当的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同种异体 颌下腺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颌下腺同种异体移植术后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军 王玉新 +2 位作者 卢利 孙长伏 邵冬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颌下腺移植后早期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及其特点。方法 :选用 40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 ,应用显微外科微血管吻合技术进行颌下腺异体移植。术后对受体兔双侧颌下腺区进行放射性计算机断层扫描动态检测 ;通过光镜和电...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颌下腺移植后早期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及其特点。方法 :选用 40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 ,应用显微外科微血管吻合技术进行颌下腺异体移植。术后对受体兔双侧颌下腺区进行放射性计算机断层扫描动态检测 ;通过光镜和电镜对移植后的颌下腺及假手术组进行动态观察 ,研究其组织学变化的特点。结果 :同种异体颌下腺移植后 ,通过同位素扫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 ,在未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 ,移植腺体术后 5d内存活并保持正常的分泌功能 ;术后 7d左右 ,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未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 ,吻合血管的颌下腺同种异体移植存在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移植 同种异体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亚型在涎腺腺样囊性囊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长伏 宗志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PKC5种亚型α,βⅠ,βⅡ,ε,δ在该肿瘤亚细胞水平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1)SACC及临...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PKC5种亚型α,βⅠ,βⅡ,ε,δ在该肿瘤亚细胞水平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1)SACC及临近正常组织胞浆中均可见PKC-α、PKC-βⅠ,PKC-βⅡ的表达,与临近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胞浆中上述3种PKC亚型表达明显降低(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亚型 涎腺腺样囊性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构血管化软骨与非血管化软骨移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绪凯 黄绍辉 王立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 :建立血管化软骨预制的动物模型 ,研究血管化与非血管化软骨移植的不同 ,为临床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 :选用新西兰白兔 2 4只 ,为自身对照。左侧为实验组 ,将耳中央动静脉植入耳软骨与皮肤之间进行血管化软骨预制 ,术后 4周进行软... 目的 :建立血管化软骨预制的动物模型 ,研究血管化与非血管化软骨移植的不同 ,为临床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 :选用新西兰白兔 2 4只 ,为自身对照。左侧为实验组 ,将耳中央动静脉植入耳软骨与皮肤之间进行血管化软骨预制 ,术后 4周进行软骨皮瓣移植。右侧为对照组 ,单纯进行软骨移植 ,在术后 1,2 ,3,4周进行酶组织化学技术、血管墨汁灌注及放射自显影等实验手段进行检测。结果 :移植后 1~ 2周实验组在软骨膜下可见到新生的软骨细胞。酶组织化学显示代谢增强 ,血管束周围可见到血管网。 3~ 4周新生软骨细胞趋于正常软骨细胞 ,软骨皮瓣血运已重新构成。结论 :预制血管化软骨移植后 ,软骨成活明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化软骨 预制 软骨移植 动物模型 耳缺损 鼻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构软骨皮瓣软骨成活与血运重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绍辉 王大仁 +2 位作者 王绪凯 王玉新 肖艳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 :研究血管束植入后 ,预构组织瓣中移植软骨细胞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预构软骨皮瓣的启动时机。方法 :选用 2 4只新西兰白兔 ,将左耳中央动、静脉束及带软骨膜的软骨植于额顶部皮瓣下 ,并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血管墨汁灌注等实验手段 ... 目的 :研究血管束植入后 ,预构组织瓣中移植软骨细胞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预构软骨皮瓣的启动时机。方法 :选用 2 4只新西兰白兔 ,将左耳中央动、静脉束及带软骨膜的软骨植于额顶部皮瓣下 ,并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血管墨汁灌注等实验手段 ,观察移植软骨细胞酶活性在移植早期的改变。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 ,移植软骨在经历细胞代谢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后 ,当血运重新建立时 ,软骨膜下出现成软骨现象。结论 :血管束植入后 5~ 6周 ,新生软骨细胞趋于成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软骨皮瓣 琥珀酸脱氢酶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基底膜侵袭模型观察人舌鳞癌体外侵袭行为
14
作者 卢利 王兆元 +1 位作者 王玉新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 :观察舌鳞癌细胞侵袭基底膜的过程及形态学特征。方法 :细胞培养装置充满培养液 ,并被预制的人羊膜基底膜分为上、下两室 ,将人舌鳞癌细胞置于上室。经 4 8~ 72h后 ,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冷冻断裂技术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癌细胞的... 目的 :观察舌鳞癌细胞侵袭基底膜的过程及形态学特征。方法 :细胞培养装置充满培养液 ,并被预制的人羊膜基底膜分为上、下两室 ,将人舌鳞癌细胞置于上室。经 4 8~ 72h后 ,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冷冻断裂技术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癌细胞的改变及对基底膜的侵袭行为。结果 :生长在基底膜上的癌细胞表面丝状伪足明显增多 ,癌细胞周围有基底膜的溶解破坏 ,癌细胞显示活跃的侵袭能力 ,侵袭进入或穿过基底膜。结论 :人舌鳞癌侵袭人羊膜基底膜时 ,与体内侵袭行为较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舌肿物 肿瘤浸润 基底膜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K2-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郭澍 王玉新 +2 位作者 孙长伏 尚德浩 关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蛋白激酶CK2 β(PKCK2 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中的表达分布特征 ,探讨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SACC及 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蛋白激酶CK2 β的表达。 结果 :SACC标... 目的 :通过检测蛋白激酶CK2 β(PKCK2 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中的表达分布特征 ,探讨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SACC及 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蛋白激酶CK2 β的表达。 结果 :SACC标本中阳性表达 37例 ,阴性 8例 ;正常涎腺组织中阳性表达 2例 ,阴性 10例 (P <0 .0 1) ;病理学分型及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蛋白激酶CK2 β在SACC组织中呈高表达 ,但与其病理学分型及临床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CK2-β 涎腺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血管束预制轴形皮瓣移植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王绪凯 严冬 +1 位作者 王玉新 刘淑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不同植入方式对血管束植入预制轴形皮瓣后 ,血管束发芽形成血管网与皮瓣之间沟通的影响。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 18只 ,动物左侧为A组 (即血管束通过皮管方式移植到颈部 )。动物右侧为B组 (即血管通过皮下隧道移植到颈部 )。血... 目的 :不同植入方式对血管束植入预制轴形皮瓣后 ,血管束发芽形成血管网与皮瓣之间沟通的影响。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 18只 ,动物左侧为A组 (即血管束通过皮管方式移植到颈部 )。动物右侧为B组 (即血管通过皮下隧道移植到颈部 )。血管束移植后 4周 ,进行血管灌注检查及皮瓣移植手术。结果 :两组血管灌注检查结果相似 ,移植后皮瓣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式预制皮瓣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轴形皮瓣 动物实验 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面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佟仲伟 王绪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 :以新西兰白兔面神经损伤为动物模型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损伤后面神经再生的作用 ,为临床上选择高效的神经营养因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 2 8只新西兰白兔 ,将其双侧面神经上颊支离断后套入硅胶管 ,吻合神经断端 ... 目的 :以新西兰白兔面神经损伤为动物模型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损伤后面神经再生的作用 ,为临床上选择高效的神经营养因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 2 8只新西兰白兔 ,将其双侧面神经上颊支离断后套入硅胶管 ,吻合神经断端 ,并将硅胶管两端与神经外膜吻合后 ,向套管内注射CNTF液 (实验组 )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术后 1,2 ,4,8周采用电生理、光镜、透射电镜等手段来检测。结果 :术后 2周、4周 ,实验组不论是神经传导速度还是组织学形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8周以后 ,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局部应用外源性CNTF短期内可明显促进损伤面神经的再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面神经 神经再生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