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宝刚 万小旭 +2 位作者 刘丹 白雪 王佳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6-408,413,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ICU住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老年患者220例,送检的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细菌,使用Bio-Merieux公司生产的VITEK-3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ICU住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老年患者220例,送检的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细菌,使用Bio-Merieux公司生产的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59株。其中痰标本分离出185株(71.43%);引流液分离出34株(13.13%);血标本中分离出16株(6.18%);其他标本分离出24株(9.26%)。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中男多于女,感染患者及分离出的菌株数逐年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广泛耐药性,但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最高(70.13%~80.85%),耐药性最低(0~23.38%)。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药敏性不同,临床上抗感染治疗应以本地区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依据,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老年患者 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共病患者轻度贫血与体位性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秀丽 白小涓 +1 位作者 韩璐璐 周启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了解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共病及多重用药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探讨该人群轻度贫血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共病及多重用药患者10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56例(60~79岁),高龄组46例(≥80岁)。测量并记录患者卧位及直立位血压,... 目的了解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共病及多重用药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探讨该人群轻度贫血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共病及多重用药患者10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56例(60~79岁),高龄组46例(≥80岁)。测量并记录患者卧位及直立位血压,并对各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情况、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龄组男性(69.6%vs 32.1%,P=0.000)、年龄[(85.26±3.42)岁vs(68.91±5.85)岁,P=0.000]、体位性低血压(28.3%vs 10.7%,P=0.022)、轻度贫血(32.6%vs 7.1%,P=0.001)、冠心病(82.6%vs33.9%,P=0.000)、脑卒中(37.0%vs 19.6%,P=0.042)、肌酐[(82.05±18.95)μmol/Lvs(68.91±5.85)μmol/L,P=0.000]、胱抑素C[(1.50±0.26)μmol/L vs(1.10±0.17)μmol/L,P=0.000]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空腹血糖、白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P<0.01)。校正混杂变量前,老年患者轻度贫血与体位性低血压呈正相关(OR=4.760,95%CI:1.569~14.444,P=0.006),且在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TG、TC、HDL-C、胱抑素C等对血红蛋白指标及贫血状态有影响的因素后,该相关性仍然独立存在(OR=4.977,95%CI:1.111~22.309,P=0.036)。结论体位性低血压及轻度贫血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高龄老年人更为多见。在老年共病及多重用药患者中,轻度贫血状态是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贫血的筛查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低血压 直立性 药物相互作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赵心 白小涓 +2 位作者 汉雯 韩璐璐 孙雪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33-1038,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沈阳市健康汉族女性216例,根据月经史分为4组,绝经前组57例,绝经1~10年组69例,绝经11~20年组36例及绝经>20年组5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采用...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沈阳市健康汉族女性216例,根据月经史分为4组,绝经前组57例,绝经1~10年组69例,绝经11~20年组36例及绝经>20年组5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采用骨矿物质密度(BMD)与腰椎、髋部T值评价骨代谢情况。动脉粥样硬化评估指标包括踝肱指数(ABI)、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与绝经前组比较,绝经后各组baPWV及CIMT明显升高,髋部和腰椎BMD明显降低,绝经>20年组ABI显著降低(P<0.01)。绝经后女性平均雌激素水平与绝经时间呈负相关(r=-0.423,P<0.01)。雌激素水平与腰椎、髋部BMD和腰椎、髋部T值呈正相关(r=0.556,P<0.01;r=0.490,P<0.01;r=0.620,P<0.01;r=0.523,P<0.01)。雌激素水平与ABI呈正相关,与baPWV和CIMT呈负相关(r=0.228,P<0.01;r=-0.250,P<0.01;r=-0.203,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动脉粥样硬化 骨密度 雌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RC3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下调并与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相关 被引量:8
4
作者 阚亮 张萌 何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7-183,共7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LRRC3B表达显著下调,被视为肿瘤抑制蛋白。然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它的表达模式和生物学作用缺乏研究。人类癌症微阵列的研究显示LRRC3B在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表达下调,提示LRRC3B参与致...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LRRC3B表达显著下调,被视为肿瘤抑制蛋白。然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它的表达模式和生物学作用缺乏研究。人类癌症微阵列的研究显示LRRC3B在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表达下调,提示LRRC3B参与致癌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LRRC3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必到状态及其与肺癌增殖、侵袭和细胞周期间的相关性,探讨LRRC3B在调控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LRRC3B在几株肺癌细胞系中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MTT法检测对转染LRRC3B的A549和H460细胞系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应用集落形成实验以及细胞侵袭实验研究LRRC3B对细胞增殖和侵袭以及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肺癌细胞系H3255中转染LRRC3B si RAN验证LRRC3B对细胞的增殖以及侵袭能力和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结果与正常NHBE细胞系相比,NSCLC细胞系中LRRC3B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特别是H460、H358、HCC827以及A549。A549和H460细胞系转染LRRC3B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LRRC3B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并下调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H3255细胞中敲除LRRC3B,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与细胞周期及侵袭能力相关的蛋白cyclin D1和MMP9表达略微上调。结论 LRRC3B在肺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而上调LRRC3B则能够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并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可能是未来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LRRC3B 增殖 侵袭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宝刚 郝瑩 +2 位作者 李乃静 白雪 周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慢性压力负荷致左心室肥厚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血清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健康对照组132例,测定MMP-3、MMP-9和TIMP-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慢性压力负荷致左心室肥厚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血清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健康对照组132例,测定MMP-3、MMP-9和TIMP-1;行心脏彩超检查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高血压组LVMI升高[(113.7±9.9)vs(88.3±10.4),P<0.001)],MMP-3、MMP-9和TIMP-1增高[(488.32±100.32 vs 314.59±99.78;340.56±43.21 vs 290.15±33.98;389.16±57.53 vs243.45±62.31;P<0.001)]。以LVMI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因素为年龄、SBP、MMP-3、MMP-9和TIMP-1(r2=0.78,P<0.001)。高血压组按LVMI分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A组)、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B组),A组SBP、MMP-3、MMP-9和TIMP-1升高[(178±31 vs 166±25);(490.14±99.13 vs 405.56±53.12);(340.56±43.21 vs 290.15±33.98);(393.45±47.69vs 301.58±39.57);P<0.05]。结论血清MMP-3、MMP-9和TIMP-1水平是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1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杆菌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乃静 李岩 +2 位作者 潘作东 何平 李胜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被膜(BF)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肺炎克雷伯杆菌BF模型,用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AmpC酶。结果:浮游肺炎... 目的:探讨生物被膜(BF)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肺炎克雷伯杆菌BF模型,用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AmpC酶。结果:浮游肺炎克雷伯杆菌单产AmpC酶,单产ESBLs酶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分别为2.5%(1/40)、20.0%(8/40)、2.5%(1/40);BF肺炎克雷伯杆菌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分别为20.0%(8/40)、45.0%(18/40)、22.5%(9/40)。对浮游组和BF组的检出率两两分别进行χ2检验,BF组各酶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浮游组各酶的检出率(P<0.05)。产酶BF肺炎克雷伯杆菌对8种抗生素(除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外)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BF的形成和产生ESBL及AmpC酶的协同作用是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生物被膜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马酮对人肺鳞癌LK2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勇 张毅 +1 位作者 白雪 何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观察吉马酮对人肺鳞癌LK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体外培养LK2细胞,采用MTT法观察吉马酮对LK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吖啶橙染色法观察吉马酮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上的差异及凋亡程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目的观察吉马酮对人肺鳞癌LK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体外培养LK2细胞,采用MTT法观察吉马酮对LK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吖啶橙染色法观察吉马酮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上的差异及凋亡程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吉马酮对LK2细胞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吖啶橙染色结果表明:吉马酮处理细胞可见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LK2细胞凋亡率随吉马酮作用浓度增加而增加,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吉马酮可以抑制人肺鳞癌LK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马酮 肺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信号通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佳贺 顾海伦 +2 位作者 牛慧彦 张毅 何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29-1031,1035,共4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诱导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模型,探讨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此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不同时间时U937细胞的凋亡率;利用W...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诱导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模型,探讨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此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不同时间时U937细胞的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预先用不同浓度的SB203580(p38 MAPK途径抑制剂)处理U937细胞,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分析感染30min后U93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诱导U937细胞凋亡,并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增高。p38 MAPK在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15min后表达明显增高,30min时达高峰,随后,逐渐降低。总的p38 MAPK水平在整个实验期间内几乎无变化。用SB203580抑制p38 MAPK通路,引起抑制剂浓度依赖性的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时间依赖性诱导U937细胞凋亡,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胞凋亡 U937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潇怡 田力 +1 位作者 薛维爽 滕伟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230-1232,共3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颅内微血管疾病,病理特征主要为软脑膜和大脑皮质血管的淀粉样蛋白沉积[1]。近期,CAA患者并发的炎症,例如血管内炎症和血管周围炎症,临床特点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已被公认为CAA相关炎症,...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颅内微血管疾病,病理特征主要为软脑膜和大脑皮质血管的淀粉样蛋白沉积[1]。近期,CAA患者并发的炎症,例如血管内炎症和血管周围炎症,临床特点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已被公认为CAA相关炎症,也叫做β淀粉样蛋白(Aβ)相关性血管炎[2-3]。CAA相关炎症常见于年龄60岁以上(平均67岁)患者,与性别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淀粉样Β蛋白 认知障碍 载脂蛋白E类 磁共振成像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岩 马淑梅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面的作用,探讨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降压治疗是否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方法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d-1,在服药前和服药1,6个月后应用科林波形分析...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面的作用,探讨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降压治疗是否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方法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d-1,在服药前和服药1,6个月后应用科林波形分析仪PWV/ABI型仪器测量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76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降压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心率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降压治疗1及6个月后baPWV测量值均较降压治疗前测量值降低(P<0.01)。降压治疗6个月后baPWV变化值与降压治疗1个月比较有进一步的下降(P<0.01)。结论应用替米沙坦降压具有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作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应用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弹性 高血压 原发性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及NF-κB在金葡菌致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佳贺 周一军 +2 位作者 舒林华 杨艳敏 何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核因子-κB(NF-κB)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诱导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当细胞∶细菌为1∶20时分别培养0min,15min,30min,60min和90min时,用台盼蓝染色检测金葡菌感染不同时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核因子-κB(NF-κB)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诱导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当细胞∶细菌为1∶20时分别培养0min,15min,30min,60min和90min时,用台盼蓝染色检测金葡菌感染不同时间后U937细胞的存活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HSP70)及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U937细胞的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HSP70的表达随着金葡菌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NF-κB的表达随着金葡菌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结论金葡菌诱导U937细胞凋亡过程可能与HSP70和NF-κB表达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U937 细胞凋亡 HSP70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c9对肺癌NCI-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慧 吴宝刚 +2 位作者 彭扬 白雪 何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37-3838,3842,共3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Ubc9蛋白对人肺癌NCI-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pEGFP-N1-Ubc9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到肺癌细胞系NCI-H446细胞,以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外源Ubc9的表达,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方... 目的探讨过表达Ubc9蛋白对人肺癌NCI-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pEGFP-N1-Ubc9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到肺癌细胞系NCI-H446细胞,以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外源Ubc9的表达,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NCI-H446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Ubc9真核表达质粒,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证实外源性Ubc9蛋白质于肺癌NCI-H446细胞高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质过表达后的细胞凋亡比率降低,转染组凋亡率(5.52±0.48)%明显低于空转染组的(10.11±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则高于空转染组。结论Ubc9高表达可以抑制NCI-H446细胞的凋亡,其凋亡水平的改变与影响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3/-9在大肠埃希菌诱导的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作东 王佳贺 +1 位作者 何平 陈佰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E.coli)感染时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9(caspase-3/-9)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为指标,研究E.coli感染对U93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ELISA方法检测caspase-3/-9蛋白酶活性。结果当U937细胞...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E.coli)感染时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9(caspase-3/-9)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为指标,研究E.coli感染对U93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ELISA方法检测caspase-3/-9蛋白酶活性。结果当U937细胞∶E.coli为1∶20时,E.coli感染U937细胞0,10,20,30,60,90min时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3.02±0.78)%,(6.67±1.34)%,(10.56±1.02)%,(33.92±2.66)%,(46.98±3.12)%和(69.02±4.69)%,呈时间依赖性。感染30,60,90min时,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caspase-3/-9蛋白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也逐渐增高,与细胞凋亡程度基本一致。caspase-3/-9蛋白酶的抑制剂Z-DEVD-FMK和Z-LEHD-FMK能够抑制E.coli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结论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在E.coli感染过程中存在凋亡,caspase-3/-9参与了该凋亡过程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U937细胞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乃静 李伟 +2 位作者 谷秀 李岩 何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制备离体人肺脏模型,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CGP-12177对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肺泡内Evans蓝标记的白蛋白浓度的变化测定AFC。首先将10-4 mol/L到10-7 mol/L的CGP-12177分别灌注到离体人肺脏肺泡腔内,... 目的:制备离体人肺脏模型,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CGP-12177对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肺泡内Evans蓝标记的白蛋白浓度的变化测定AFC。首先将10-4 mol/L到10-7 mol/L的CGP-12177分别灌注到离体人肺脏肺泡腔内,测定AFC的变化。然后将10-5 mol/L CGP-12177分别与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β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β3受体阻滞剂SR59230A、钠通道阻断剂氨氯吡咪、Na+-K+-ATP酶阻断剂哇巴因混合后灌注到离体人肺脏肺泡腔内,测定AFC的变化。结果:10-7 mol/L和10-4 mol/L CGP-12177对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率没有影响,10-6 mol/L和10-5 mol/L的CGP-12177能够显著提高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率。CGP-12177增加离体人肺脏AFC的作用能够被SR59230A、氨氯吡咪和哇巴因抑制。结论:高选择性CGP-12177主要通过调节Na+-K+-ATP酶的活性提高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人肺脏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烟龄大鼠戒烟后肺病理及炎症介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洪芳 颜恒毅 赵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0-212,21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烟龄大鼠在戒烟后肺组织病理及血清白介素-8(IL-8)浓度变化,探讨不同烟草吸入量对肺脏及全身的炎症后遗效应。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170只,随机分为吸烟30 d组(80只)、吸烟70 d组(80只)及对照组(10只)。其中吸烟组按戒烟时... 目的观察不同烟龄大鼠在戒烟后肺组织病理及血清白介素-8(IL-8)浓度变化,探讨不同烟草吸入量对肺脏及全身的炎症后遗效应。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170只,随机分为吸烟30 d组(80只)、吸烟70 d组(80只)及对照组(10只)。其中吸烟组按戒烟时相0 d、3 d、1周、2周、4周、6周、8周、12周,再次随机分为8个亚组,每亚组均10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8浓度,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学炎症评分。结果各吸烟组大鼠在戒烟后各时相点较对照组血清IL-8的浓度高,肺组织病理炎症反应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30 d组在戒烟后8周血清IL-8的浓度达到高峰,肺组织病理炎症评分最高,随后可见IL-8的浓度有下降趋势,肺组织病理炎症反应有所减轻;吸烟70 d组戒烟后,在所观测时间点内,血清IL-8的浓度持续升高,未见肺组织病理炎症反应减轻,且持续加重;吸烟70 d组在戒烟后各时相点可见血清IL-8浓度及肺组织病理炎症反应评分明显高于吸烟30 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时间越长,戒烟后肺组织及全身炎症反应持续时间越长且病情越严重;当发展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严重阶段,单靠戒烟无法有效阻止疾病整体进程。因此,要提倡及早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烟 IL-8 肺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组织蛋白酶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力 师含 +1 位作者 付开磊 滕伟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免疫细胞中溶酶体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以及体检中心就诊年龄≥60岁的AD、轻度认知障碍... 目的探讨外周血免疫细胞中溶酶体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以及体检中心就诊年龄≥60岁的AD、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及健康老年人共78例,其中AD组30例,MCI组28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2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查各组Cathepsin B、Cathepsin D mRNA表达水平,并检查Cathepsin B、Cathepsin D活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Aβ1-42)水平。结果AD组Cathepsin B、Cathepsin D mRNA表达水平及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MCI组,单核细胞内Aβ1-4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CI组单核细胞Cathepsin B、Cathepsin D mRNA表达水平及活性、以及单核细胞内Aβ1-4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Cathepsin B、Cathepsin D表达及活性下调可以作为AD病程发展阶段的评价指标,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对于Aβ的降解能力下降与Cathepsin B、Cathepsin D表达下调有关,Cathepsin B、Cathepsin D在MCI组表达下调的意义需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组织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L-37344对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乃静 李岩 +2 位作者 谷秀 李伟 何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5-37,42,共4页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BRL-37344对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将(10-4~10-8)mol/L的BRL-37344分别灌注到离体人肺脏肺泡腔内,测定AFC的变化。然后将10-5mol/L BRL-37344分别与α受体阻滞剂酚妥...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BRL-37344对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将(10-4~10-8)mol/L的BRL-37344分别灌注到离体人肺脏肺泡腔内,测定AFC的变化。然后将10-5mol/L BRL-37344分别与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β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β3受体阻滞剂SR59230A、钠通道阻断剂氨氯吡咪、Na+-K+-ATP酶阻断剂哇巴因混合后灌注到离体人肺脏肺泡腔内,测定AFC的变化。结果 10-8mol/L的BRL-37344对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率没有影响,(10-7~10-4)mol/L的BRL-37344能够显著提高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率。BRL-37344增加离体人肺脏AFC的作用能够被SR59230A、氨氯吡咪和哇巴因抑制。结论 BRL-37344主要通过调节Na+/K+-ATP酶的活性增加离体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能力,促进肺水肿液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人肺脏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肺水肿 肺泡液体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RC3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下调及其与高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阚亮 张萌 何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LRRC3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1年于本院就诊的101例NSCLC患者的组织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纳入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 目的探讨LRRC3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1年于本院就诊的101例NSCLC患者的组织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纳入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选标本中LRRC3B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NSCLC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LRRC3B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LRRC3B在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细胞中均为阳性表达。在肺癌组织中,LRRC3B高表达62例(61.4%),低表达39例(38.6%),且LRRC3B的表达特点在不同TNM分期以及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组织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LRRC3B在NSCLC中表达下调,并与肿瘤高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C3B 非小细胞肺癌 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戒烟大鼠肺病理及炎性介质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洪芳 蔡存伟 赵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1-53,61,83,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戒烟后大鼠肺组织病理及炎性介质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早期戒烟后0天、1周、2周、4周、6周、8周、12周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8的蛋白质含量,S-P免疫组化学... 目的观察早期戒烟后大鼠肺组织病理及炎性介质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早期戒烟后0天、1周、2周、4周、6周、8周、12周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8的蛋白质含量,S-P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并光镜下观察HE染色切片、对大鼠气道炎症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早期戒烟组大鼠可见气道上皮细胞纤毛发生粘连、倒伏,上皮细胞空泡变形、坏死、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其血清IL-8浓度、肺组织NF-κB的表达及气道炎症病理评分在戒烟后各时相点较未吸烟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戒烟组大鼠血清IL-8的浓度、肺组织NF-κB的表达及肺组织病理炎症评分在戒烟后略有上升、且在戒烟后8周达到高峰,但随后在戒烟12周时可见IL-8的浓度有下降趋势,肺组织病理炎症反应有所减轻。结论早期戒烟大鼠在戒烟早期虽可见炎症反应略有加重,但随戒烟时间延长,仍可见炎症反应有所减轻。因此,提倡及早且坚持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戒烟 肺组织病理 炎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葡菌对U937细胞XIAP和cIAP1/2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王佳贺 吴琼 +1 位作者 王鑫 何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探讨X-相关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cIAP1/2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诱导的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金葡菌感染不同时间后XIAP和cIAP1/2的表达水平;预先用不同浓度的Embelin(XIAP抑制剂)处... 目的探讨X-相关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cIAP1/2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诱导的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金葡菌感染不同时间后XIAP和cIAP1/2的表达水平;预先用不同浓度的Embelin(XIAP抑制剂)处理U937细胞60min,观察金葡菌感染30min后U93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XIAP和cIAP1/2的表达逐渐下降。加入XIAP的抑制剂Embelin后,U937细胞的凋亡率随着Embelin的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 XIAP和cIAP1/2参与了金葡菌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过程。Embelin通过特异性地抑制XIAP表达增加金葡菌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细胞凋亡 U937 XIAP cIAP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