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变化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力 张萌 滕伟禹 《中国医学工程》 2009年第5期332-334,33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表达与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以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6h和1、3及7d神经肽Y的变化,用干...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表达与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以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6h和1、3及7d神经肽Y的变化,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并与神经肽Y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肿周围组织中神经肽Y水平在脑出血后1和3d时显著升高(P<0.05),7d时降至正常。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在脑出血后6h轻度增加,1d时显著增加(P<0.01),3d时达高峰(P<0.01),以后逐渐下降,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组脑含水量及神经肽Y含量均明显减少。结论神经肽Y可能参与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二者有抑制作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可能有助于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脑出血 神经肽Y 抑肽酶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缬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喆 李伟 +2 位作者 李菁媛 李琳 李乃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1期4-7,共4页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探讨黑水缬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2%吐温80)、AD模型组(2%吐温80)和治疗组(95%黑水缬草粗提物2 g/kg),灌胃给药30 d。运用Morri...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探讨黑水缬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2%吐温80)、AD模型组(2%吐温80)和治疗组(95%黑水缬草粗提物2 g/kg),灌胃给药30 d。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UPLC-MS技术对小鼠进行研究。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单位时间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短,穿台次数减少(P<0.05),治疗组小鼠单位时间内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长,穿台次数增加(P<0.05)。通过UPLC-MS/MS技术,确定了10种AD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分别为组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C16∶0、溶血磷脂酰胆碱C18∶2、溶血磷脂酰胆碱C18∶1、溶血磷脂酰胆碱C20∶4、溶血磷脂酰胆碱C22∶6、十六碳鞘磷脂、二氢神经鞘氨醇、4-羟双氢(神经)鞘氨醇C18、4-羟双氢(神经)鞘氨醇C20,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血浆中10种标志物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小鼠血浆中10种标志物的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黑水缬草提取物可提高AD小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氨基酸、磷脂和鞘脂代谢等相关代谢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黑水缬草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娜 张锦华 +1 位作者 杨艳敏 陈曦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28-230,共3页
关键词 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 文献复习 实体肿瘤 肿瘤发生 超声检查 肾上腺 发病率 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单纯重度肥胖症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及血清瘦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旺达 林树无 吴宝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4-544,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的老年重度肥胖症患者27例为单纯重度肥胖组(肥胖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60~79(66.83±7.51)岁。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单纯...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的老年重度肥胖症患者27例为单纯重度肥胖组(肥胖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60~79(66.83±7.51)岁。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单纯重度肥胖症诊断标准。(2)年龄≥6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患者 血清瘦素水平 心功能指标 老年 重度肥胖症 诊断标准 预防控制 中国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改变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慧 彭扬 杨艳敏 《中国医学工程》 2008年第4期249-250,253,共3页
目的研究高脂膳食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只,进食普通饲料,B组20只,给与高脂肪膳食。喂养四周后测定其血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的水平,同时透射电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研究高脂膳食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只,进食普通饲料,B组20只,给与高脂肪膳食。喂养四周后测定其血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的水平,同时透射电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变化。结果高脂膳食组大鼠血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下降,而内皮素水平较对照组则升高,同时透射电镜下观察高脂膳食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已出现结构改变。结论高脂膳食喂养大鼠四周血管内皮细胞就已经出现功能及结构的异常改变,合理膳食结构,尽早给以有效的内皮保护措施将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膳食 胰岛素抵抗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