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药肠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丹 郑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344-1348,共5页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及全耐药(PDR)的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比,住院时间更长,治疗花费更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由MDR、XDR及PDR肠杆...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及全耐药(PDR)的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比,住院时间更长,治疗花费更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由MDR、XDR及PDR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所致的HAP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抗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上抗生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多重耐药 广泛耐药 全耐药 肠杆菌科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健 李澎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乌司他丁治疗ALI/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乌司他丁治疗ALI/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乌司他丁与常规治疗措施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学处理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 an 4.2.10软件。结果共纳入9个RCT,536例患者。乌司他丁加常规治疗(A组)与常规治疗(B组)比较:5个试验的M eta分析结果显示,A组死亡率(20.55%,30/146)低于B组(46.85%,67/143),差异有极显著性[OR 0.24,95%C I(0.14,0.42),P<0.01]。8个试验的M eta分析结果显示,A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极显著性[SMD 3.04,95%C I(1.66,4.43),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的记录。结论研究所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虽显示乌司他丁在改善ALI/ARDS近期临床疗效指标方面优于常规治疗,但因临床试验和病例数太少,且无评价远期疗效的试验,尚不能对其疗效得出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肺损伤 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当日其家属中低生活质量人群的识别研究
3
作者 肖适崎 戴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识别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当日患者家属中低生活质量人群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入住RICU当日的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及健康调查(SF-36)量表评分,分析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入院当日其家属不同年龄、月均... 目的探讨识别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当日患者家属中低生活质量人群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入住RICU当日的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及健康调查(SF-36)量表评分,分析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入院当日其家属不同年龄、月均收入、与患者关系的SF-36量表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入住RICU当日,年龄大、月均收入低的患者家属及患者配偶为生活质量低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入院当日 患者家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容量和流速变化与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江伟 赵立 +2 位作者 朱丽华 王娜 孙朋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容量和流速变化与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COPD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容量和流速变化与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COPD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肺功能室登记的COPD患者447例,其中男254例,女193例,平均年龄(65±12)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定义为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FEV1差值<200 m L或FEV1改善率<12%,尽量排除气道高反应性对本研究的影响。结果随着COPD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增加,FEV1改变值逐渐变小,FVC改变率越来越大,FEV1改变率和FVC改变值没有呈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规律变化。结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越高,气流受限越来越不可逆;FEV1改变值可以作为评估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是否合理的依据,分为3组可能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常规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表现 被引量:44
5
作者 张晓晔 张伟 +3 位作者 朱敏 李胜歧 谷秀 赵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分析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对支原体肺炎的初步诊断。方法对血清学证实的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胸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CT的分析由两位观察者分别独立进行。结果①35例患者中,男9例,占25.7%,女26例,占74... 目的分析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对支原体肺炎的初步诊断。方法对血清学证实的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胸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CT的分析由两位观察者分别独立进行。结果①35例患者中,男9例,占25.7%,女26例,占74.3%。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8.26;P<0.005)。②在25例病变分布于单侧肺内的患者,左侧19例,右侧6例,左侧发病明显多于右侧(χ2=6.76;P<0.01)。对35例患者各个叶段发病的统计显示,左下叶的发病例数明显多于其他叶段(χ2=15.709;P<0.01)。③CT影像上可见到磨玻璃密度阴影者占97.1%,其特点为由磨玻璃影逐渐过度到大片实变影,或在磨玻璃影像中,散在分布多发斑片状实变影,或上两种改变同时存在,或在磨玻璃影像中散在分布结节影,所占比例分别为71.4%、74.3%、48.6%和68.6%。胸腔积液者占40.0%,纵隔淋巴结增大者占28.6%。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左肺发病多于右肺,其胸部CT影像上的一些特点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6
6
作者 赵博 陈莹莹 谭明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试者血常规...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试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中CD3^+、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建立CD3^+、CD4^+、CD8^+与淋巴细胞计数(L)间回归方程,对照组CD3^+=485.45L+313.48(F=59.68,P<0.01),CD4^+=192.57L+290.11(F=24.62,P<0.01),CD8^+=275.14L+18.04(F=23.46,P<0.01);非重症组CD3^+=564.15L+25.04(F=96.56,P<0.01),CD4^+=381.91L-37.45(F=68.60,P<0.01),CD8^+=165.61L+61.83(F=55.47,P<0.01);重症组CD3^+=565.44L+49.09(F=31.87,P<0.01),CD4^+=332.34L-17.37(F=43.64,P<0.01),CD8^+=223.46L+54.39(F=13.90,P<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通过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粗略估计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节约检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淋巴细胞计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 被引量:32
7
作者 曲丹 林琳 李胜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指导临床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对40例经血清学证实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最常见CT表现为磨玻璃影(34/40,85.00%)及实变影(28/40,70.00%)...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指导临床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对40例经血清学证实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最常见CT表现为磨玻璃影(34/40,85.00%)及实变影(28/40,70.00%),其他表现有结节影(18/40,45.00%)、支气管血管束增粗(6/40,15.00%)、小叶间隔增厚(6/40,15.00%)、纵隔淋巴结肿大(6/40,15.00%)及胸腔积液(4/40,10.00%)。病变以双肺下叶多见,多呈小叶性分布。部分患者病灶的吸收较临床表现改善慢。结论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差异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晓晔 宁欣 +2 位作者 刘卫青 周妍 朱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6-178,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BLM)对小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差异。方法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V组)20只、气管内滴入组(I组)20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150 mg/kg和气管内滴入BLM5 mg/kg。观察每组小...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BLM)对小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差异。方法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V组)20只、气管内滴入组(I组)20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150 mg/kg和气管内滴入BLM5 mg/kg。观察每组小鼠生存率、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组织羟脯胺酸的含量。结果①V组和I组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50%和75%,两者间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注射处置后28d,两组小鼠均形成广泛、稳定的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但I组主要分布在肺门和支气管周围,而V组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肺纤维化病理评分I组与V组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③小鼠注射处置后28 d,V组与I组肺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634.4±67.1μg/g和696.6±41.2μg/g,两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BLM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制备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纤维化形成的部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肺间质形成纤维化的程度和病理改变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近交C57BL 博莱霉素 肺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莱霉素静脉注射制备小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晓晔 志村早苗 +1 位作者 增田辙 齐藤宏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41-244,F0002,共5页
目的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博莱霉素(BLM)复制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并观察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66只,随机分为BLM80组18只、BLM150组19只、BLM300组19只和对照组10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80、150、... 目的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博莱霉素(BLM)复制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并观察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66只,随机分为BLM80组18只、BLM150组19只、BLM300组19只和对照组10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80、150、300 mg/kg和生理盐水。结果①BLM80组和BLM150组小鼠最低体重分别为BLM注射前的84%和65%。②BLM80组、BLM150组、BLM300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100%、43%、0和100%。③BLM150组BLM注射后14 d、28 d,右肺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738±46 nmol、886±83 nmol,与对照组(360±75 nmo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BLM150组小鼠BLM注射28 d,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形成广泛、稳定、明显的纤维化改变。BLM150组与BLM80和对照组比较,肺纤维化病理评分分别呈明显增高(P值均小于0.001)。结论C57BL/6小鼠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150mg/kg可以制备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近交C57BL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抗原测定快速诊断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洁 陈愉 +2 位作者 孙继梅 孙博 周秀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快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感染的临床意义及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用免疫色谱层析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尿抗原... 目的了解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快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感染的临床意义及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用免疫色谱层析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尿抗原,对痰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住院患者行静脉血细菌培养与鉴定,同时进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73例患者中,肺炎链球菌痰培养阳性率为2.74%(2/73),血培养阳性率为1.37%(1/73),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为15.07%(11/73)。支原体抗体阳性21例(28.77%),衣原体抗体阳性4例(5.48%)。未检出军团菌阳性病例。结论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诊断肺炎链球菌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快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沈阳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占主要地位,其次为肺炎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尿抗原测定 肺炎链球菌 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预测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健 李澎 陈卫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8-358,共1页
危重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预后相关。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预后不良组CRP值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危重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危险分层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及血脂水平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晓宇 陈莹莹 +2 位作者 叶茂盛 吴莎 郑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122-3126,共5页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PTE)患者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危险分层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脂水平,为临床PTE危险分层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PTE患者60例,依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PTE)患者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危险分层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脂水平,为临床PTE危险分层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PTE患者60例,依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制定的《急性肺栓塞诊断及管理指南》中提出的PTE的危险分层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高/中危组(n=35)和低危组(n=25)。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及血脂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TE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比例及吸烟、饮酒、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近期手术、创伤、长期卧床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PTE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OR=1.145,95%CI(1.059,1.238),P<0.05]。两组心悸、咯血或痰中带血、晕厥、濒死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咳嗽、胸痛、三联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速、颈静脉充盈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肿胀、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湿啰音、发绀、第二心音亢进、哮鸣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是发生高/中危PTE的危险因素。若PTE患者存在心悸、晕厥、濒死感、心动过速及颈静脉充盈等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中需要警惕高/中危PT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危险分层 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特征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病理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晓晔 周妍 +2 位作者 刘卫青 李胜歧 赵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在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IPF)病理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方法:实验组小鼠35只气管内注射BLM,对照组2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于12h,1,14d,实验组于12h,1,3,7,14,28d处死... 目的:探讨在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IPF)病理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方法:实验组小鼠35只气管内注射BLM,对照组2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于12h,1,14d,实验组于12h,1,3,7,14,28d处死,右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3次,灌洗细胞行p65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左肺病理切片亦行p65免疫组化染色。另分别取两组小鼠各5只,3d后处死,取肺组织原代培养细胞行p65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在BLM诱导的IPF病理过程中,NF-κB在肺间质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肺泡内及肺间质内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病程早期较强,随着病程的进展表达强度减弱。实验组BAL细胞核p6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气管内灌入BLM后1d,p65表达强度明显高于12h、3,7,14,28d;实验组肺组织培养细胞p65平均积分光密度(aiOD)值为462.04±152.25,对照组为1.03±0.37(P<0.05)。结论:NF-κB在IPF病理的早期阶段,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作用。NF-κB不仅在BAL细胞中,而且在肺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在IPF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博莱霉素 肺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对急性肺损伤大鼠BALF及血清SP-A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焦光宇 张晓晔 +2 位作者 刘春利 高红 何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标本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检测,并加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观察对SP-A的影响,研究SP-A在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肺损伤实验组采用脂多糖气管内灌注大鼠制备急性肺损伤动...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标本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检测,并加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观察对SP-A的影响,研究SP-A在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肺损伤实验组采用脂多糖气管内灌注大鼠制备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干预组气管内灌注脂多糖的同时尾静脉推注甲基强的松龙;分别采集4,12,24h组BALF及血清样本,采用斑点杂交方法分析SP-A的含量。结果:BALF中SP-A的含量于肺损伤4~24h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激素干预4~12h组SP-A含量明显高于肺损伤组。血清SP-A于损伤后4~24h均明显增高;激素干预4~12h组较肺损伤组血清SP-A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与BALF中SP-A的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BALF中SP-A的含量降低可以早期准确地反映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伤程度;血清SP-A含量可以作为早期敏感的周围血标志物,反映肺损伤的情况。在急性肺损伤的早期给予激素可能会减轻SP-A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表面活性蛋白A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易栓症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晓宇 郑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4137-4140,共4页
近年来随着易栓症发病率的升高,人们对于易栓症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深入研究易栓症与遗传性危险因素的关系,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遗传性易栓症的文献报道,从而总结遗传性易栓症危... 近年来随着易栓症发病率的升高,人们对于易栓症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深入研究易栓症与遗传性危险因素的关系,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遗传性易栓症的文献报道,从而总结遗传性易栓症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易栓症 危险因素 蛋白C 蛋白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危重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健 李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65-966,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24h内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24h内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比较PCT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种评分分值的差异并分析血清PCT水平与两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CT异常组(≥0.5μg/L)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明显高于PCT正常组(<0.5μg/L)(P<0.05)。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P<0.01)。结论检测血清PCT对预测MODS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多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澎 曲文秀 吴健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D)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和CNKI等数据库,收集参附注射液治疗与空白或其他药物治疗慢性PHD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D)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和CNKI等数据库,收集参附注射液治疗与空白或其他药物治疗慢性PHD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均为中文文献,所有研究均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均未说明是否实施了分配隐藏和是否采用了盲法及进行随访,Juni评分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参附注射液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血气分析和心功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未检索到评价参附注射液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结论由于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PHD的临床研究质量普遍较低,且缺乏安全性研究资料,因此对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P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能得出肯定结论,有必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脏病 肺源性 慢性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氯离子通道对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谷秀 李胜岐 +1 位作者 赵立 佐久间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c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氯离子通道在肺泡液体清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方法5%清蛋白等渗氯化钠溶液和不同药物混合后灌注到离体大鼠的肺泡腔内,根据灌注...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c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氯离子通道在肺泡液体清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方法5%清蛋白等渗氯化钠溶液和不同药物混合后灌注到离体大鼠的肺泡腔内,根据灌注前及其孵育1 h后清蛋白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结果对照组大鼠基础AFC为(8.16%±1.50%),β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地诺帕明显著提高A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阿替洛尔(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以完全抑制地诺帕明提高AFC的作用,AFC为(7.78%±2.26%)。两种CFTR的抑制剂格列苯脲和CFTRinh-172可以部分抑制地诺帕明引起的AFC的提高,AFC分别为(10.71%±0.95%)和(12.96%±1.08%),与地诺帕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FTR氯离子通道的开放剂NS004可以提高AF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钠离子通道的抑制剂氨氯吡咪和格列苯脲及CFTRinh-172可以完全抑制NS004提高AFC的作用,AFC分别为(7.48%±1.16%)、(7.98%±2.13%)和(7.56%±1.02%),与NS00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氨氯吡咪可以完全阻断地诺帕明提高AFC的作用,AFC为(8.04%±1.85%),与地诺帕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地诺帕明和NS004可以提高离体大鼠的AFC。两种CFTR的抑制剂格列苯脲和CFTRinh-172可以部分抑制地诺帕明对AFC的提高作用、完全抑制NS004对于AFC的提高作用。氨氯吡咪可以完全阻断地诺帕明对AFC的提高作用。地诺帕明对AFC的提高作用部分是通过CFTR氯离子通道调节的,CFTR氯通道的开放剂NS004对于AFC的调节作用是通过钠离子通道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液体清除率 大鼠 地诺帕明 氨氯吡咪 阿替洛尔 格列苯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对于在体大鼠肺泡上皮液体清除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谷秀 刘宏博 李胜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A/PR/8/34株,H1N1)对在体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影响,以及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地诺帕明对于在体大鼠AFC的影响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H1N1感染模型组、感染后地诺帕明干预组。研究H1N1感染后...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A/PR/8/34株,H1N1)对在体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影响,以及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地诺帕明对于在体大鼠AFC的影响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H1N1感染模型组、感染后地诺帕明干预组。研究H1N1感染后AFC的变化以及地诺帕明的调节作用,并应用ELISA方法检测肺组织内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AFC为(17.25±1.01)%,肺干湿重比(W/D)为4.99±0.02;H1N1感染组AFC降为(9.15±1.01)%,W/D升高至6.77±0.13。干预组可以显著地提高H1N1感染后的AFC[(14.41±1.41)%],W/D为5.98±0.22。正常肺组织内cAMP活性为(2.73±0.06)nmol·mg-1·mg-1,cGMP的活性为(5.10±1.88)pmol·mg-1·mg-1。H1N1感染组肺组织内的cAMP明显下降[(1.43±0.06)nmol·mg-1·mg-1],cGMP水平升高[(7.34±0.40)pmol·mg-1·mg-1],应用地诺帕明可以提高肺组织内的cAMP的活性[(2.06±0.16)nmol·mg-·1mg-1],cGMP的活性下降为[(6.16±1.36)pmol·mg-·1mg-1]。结论 H1N1感染可导致大鼠AFC明显下降、肺水肿加重。地诺帕明可以提高在体H1N1感染大鼠模型的AFC、减轻肺水肿,并可以逆转感染组cAMP/cGMP的下降。说明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提高AFC及减低肺水肿可能是通过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肺泡液体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reos AO人工晶状体与Tecnis Z9000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后患者视功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博 李世煜 +1 位作者 赵江月 张劲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4,67,共4页
目的对比植入Akreos AO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Tecnis Z9000 IOL后的波前像差及视功能等指标。方法 82例(10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50眼植入Akreos AO IOL(Akreos AO组),50眼植入Tecnis Z9000IOL(Tec... 目的对比植入Akreos AO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Tecnis Z9000 IOL后的波前像差及视功能等指标。方法 82例(10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50眼植入Akreos AO IOL(Akreos AO组),50眼植入Tecnis Z9000IOL(Tecnis Z9000组),于术后3个月观察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并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个月Akreos AO组及Tecnis Z9000组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ecnis Z9000组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mm下的总体高阶像差及球面像差Z(4,0)均明显低于Akreos AO组(均为P<0.001)。两组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mm下的总体三阶像差均方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Akreos AO组与Tecnis Z9000组在明视、暗视、明视眩光、暗视眩光下各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Akreos AO组患者满意度为95.9%,高于Tecnis Z9000组的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9,P=0.023),术后眩光、光晕及暗处功能视力的不满意率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Akreos AO IOL与Tecnis Z9000IOL相比保留了患眼的部分球面像差,但植入Akreos AO IOL的患眼仍能够获得满意的术后客观、主观视功能及很高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NIS Z9000 AKREOS AO 波前像差 对比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