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抑制肺癌细胞A549体外侵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士君 方长清 李建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8-93,共6页
观察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Genistein抑制肺癌细胞侵袭的可能机制。以不同浓度Genistein(20μmol/L和40μmol/L)作用于A549细胞3 d后,分别用基质胶侵袭模型、黏附基质分析、Transw... 观察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Genistein抑制肺癌细胞侵袭的可能机制。以不同浓度Genistein(20μmol/L和40μmol/L)作用于A549细胞3 d后,分别用基质胶侵袭模型、黏附基质分析、Transwell小室趋化运动模型、细胞骨架蛋白染色及RT-PCR法来研究药物处理后细胞侵袭、黏附、运动、聚合型骨架蛋白(F-actin)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的改变。经Genistein处理后,A549细胞的F-actin聚合减少,侵袭能力明显下降,趋化运动能力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但黏附率没有降低。Genistein可降低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F-actin聚合减少,TIMP-1的相对表达量增加,可能是Genistein抑制肺癌细胞侵袭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 肺癌 侵袭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Fas和Bcl-2在胸腺瘤患者瘤组织表达中与并发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张洋 王燕霞 +1 位作者 闫禄春 李建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0-103,共4页
探讨胸腺瘤患者瘤组织中凋亡诱导基因Fas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胸腺瘤患者并发重症肌无力(MG)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经手术治疗的胸腺瘤伴MG患者切除瘤组织中Fas、Bcl-2的表达水平,并以胸腺瘤不伴MG患者瘤组织... 探讨胸腺瘤患者瘤组织中凋亡诱导基因Fas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胸腺瘤患者并发重症肌无力(MG)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经手术治疗的胸腺瘤伴MG患者切除瘤组织中Fas、Bcl-2的表达水平,并以胸腺瘤不伴MG患者瘤组织中Fas、Bcl-2的表达水平作为对照。Fas在伴有MG的胸腺瘤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Bcl-2在伴有MG的胸腺瘤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胸腺瘤合并MG患者瘤组织中凋亡诱导基因Fas呈高表达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呈低表达与胸腺瘤患者并发MG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FAS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玲玲 唐娜 +2 位作者 崔艳艳 贡雪 李建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25,共5页
研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CyclinD1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经液基细胞学筛查,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13例正常组织进... 研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CyclinD1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经液基细胞学筛查,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13例正常组织进行HPV检测分型,同时对HPV16/18阳性的标本进行Pin1,CyclinD1免疫组化。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浸润癌组织中Pin1表达率分别为7.7%(1/13)、57.1%(12/21)、68.4%(13/19)、85%(34/40)(P<0.05);CyclinD1表达率分别为0%、9.52%(2/21)、20.5% (4/19)、55%(22/40)。HPV16/18的表达率也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分别为15.4%(2/13)、42.9%(9/ 21)、57.9%(11/19)、82.5%(33/40)。Pin1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高度相关(r_0=1.0,P<0.05);而CyclinD1的表达与HPV16/18相关性较小(r_0=0.4,P<0.05)。认识Pin1,cyclinD1和HPV16/18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16 18型 宫颈癌 原位杂交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编码蛋白与Throm bodulin/TM在腹水胃癌细胞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冬梅 纪太军 +1 位作者 石玲玲 李建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5-89,共5页
观察转移相关黏附分子拼接变异体CD44v6在腹水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率,评价CD44v6是否作为腹水胃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探讨胃癌细胞的转移机理。用TM区分腹水中胃癌细胞与间皮细胞,并与M elano-cyte/MC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对比。从腹水液基... 观察转移相关黏附分子拼接变异体CD44v6在腹水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率,评价CD44v6是否作为腹水胃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探讨胃癌细胞的转移机理。用TM区分腹水中胃癌细胞与间皮细胞,并与M elano-cyte/MC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对比。从腹水液基薄层细胞涂片中筛查出53例胃癌细胞,28例间皮细胞进行常规细胞石蜡包埋切片,采用鼠抗人CD44v6,TM,MC特异性抗体,对53例胃癌细胞,28例间皮细胞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应用χ2检验。CD44v6在腹水胃癌细胞中的检出率为96.2%(51/53),间皮细胞中的检出率为7.14%(2/28);TM,MC在间皮细胞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6.4%(27/28),92.9%(26/28),胃癌细胞中的检出率为7.55%(4/53)22.6%(12/53);TM,MC对间皮细胞敏感性分别为96.4%(27/28)、92.9%(26/28);TM,MC对间皮细胞特异性为92.5%(49/53)、77.4%(41/53)。薄层细胞涂片、石蜡包埋技术能够有效地开展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并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CD44v6在胃癌细胞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间皮细胞,提示参与了胃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可作为胃癌细胞的标志物。TM对间皮细胞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要高于MC。CD44v6协同TM对于胃癌细胞和间皮细胞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胃癌细胞 腹水 浸润转移 液基细胞 Thrombodulin/TM 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宫颈液基细胞残液中HPV16/18感染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石玲玲 唐娜 +2 位作者 崔艳艳 贡雪 李建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5-68,共4页
对比免疫蛋白印迹及斑点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检出率,以期找到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最佳方法。采用免疫蛋白印迹与斑点杂交分别对173份宫颈液基细胞进行HPV16/18检测。15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镜下筛查为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 对比免疫蛋白印迹及斑点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检出率,以期找到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最佳方法。采用免疫蛋白印迹与斑点杂交分别对173份宫颈液基细胞进行HPV16/18检测。15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镜下筛查为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患者,其中免疫蛋白印迹对低度病变检出率为47.6%(30/63),对高度病变检出率为57.9%(33/57),对浸润癌的检出率为86.7%(26/30),其中鳞癌为85%(17/20),腺癌为90%(9/10),采用斑点杂交对低度病变检出率为28.6%(18/63),对高度病变检出率为42.1%(24/57),浸润癌的检出率为80%(24/30),其中鳞癌为75%(15/20),腺癌为90%(9/10)。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对23例正常对照的细胞HPV检出率为13.1%(3/23),斑点杂交的检出率为8.7%(2/23)。各级宫颈病变中HPV16/18的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蛋白印迹检测HPV16/18比斑点杂交的检出率要高,为发现HPV一过性携带者,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18 免疫蛋白印迹 斑点杂交 宫颈液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