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整合策略表征突变影响谷氨酰胺合成酶酶活的关键代谢通路
1
作者 凌婷 石京 +3 位作者 冯婷泽 裴劭君 李思怿 朴海龙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9,共13页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细胞中唯一可以从头合成谷氨酰胺的酶,在癌症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GS酶活缺陷突变往往导致严重的代谢疾病甚至是死亡。理解GS酶活降低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可能为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同时对其内在机制的探索可以为...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细胞中唯一可以从头合成谷氨酰胺的酶,在癌症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GS酶活缺陷突变往往导致严重的代谢疾病甚至是死亡。理解GS酶活降低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可能为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同时对其内在机制的探索可以为治疗干预开辟新的途径。已报道的GS酶活缺陷突变包括R324C(第324位精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和R341C(第341位精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等,本研究新发现了GS的另一个酶活缺陷突变位点K241(第241位赖氨酸)。为了探究GS酶活缺陷突变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双组学技术对GS的酶活缺陷突变R324C和K241R(第241位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在肺癌细胞中的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对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的整合揭示了GS酶活缺陷突变对一些重要生物过程的显著影响。GS的缺陷突变阻碍了细胞周期和多种氨基酸代谢途径。除了谷氨酰胺合成受到抑制,精氨酸-脯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代谢以及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代谢在GS突变的细胞中表现出更强的活力,同时,氨酰-tRNA的生物合成途径也显著被激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GS酶活缺陷带来氨基酸代谢的改变源自谷氨酸的重新定向和相关代谢酶的表达变化,同时,氨酰-tRNA生物合成的激活源自谷氨酰胺在GS酶活缺陷细胞中带来的能量应激激活了特定蛋白的表达,如转录因子4(ATF4)。此外,细胞表型实验表明,GS酶活缺陷细胞的迁移能力低于野生型细胞。以上结果揭示了GS酶活缺陷突变体细胞中的代谢重编程现象,突出了癌细胞代谢的复杂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合成酶突变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肺癌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可视化控制技术的医学护理科普仿真实训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2
作者 常世杰 王韵端 +4 位作者 刘隆桥 纪伟 缐丽娟 张帆 李硕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8期51-54,共4页
传统的医学护理训练成本高、时间长、反馈慢,随着人工智能与虚实结合技术的成熟,为了便于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照顾和治疗等支持工作,以及社会大众群体掌握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与对应医疗器材的使用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三维可视化控制技... 传统的医学护理训练成本高、时间长、反馈慢,随着人工智能与虚实结合技术的成熟,为了便于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照顾和治疗等支持工作,以及社会大众群体掌握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与对应医疗器材的使用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三维可视化控制技术的医学护理科普仿真实训软件。软件主要采用Unity引擎开发,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训练数据、训练方法和训练评测的优化,在PC、Web、VR等载体上实现了观察病情、协助治疗、检测治疗效果等医学护理仿真训练。通过人机交互、关键操作点提示、穿插问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知护理流程,实时的三维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普认知和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医学护理科普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护理 教育仿真 三维交互 虚实结合 实训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发夹自组装(CHA)优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克 廖栩捷 +2 位作者 徐景辉 陈梓豪 赵国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287-1297,共11页
核酸早已不仅仅只是遗传信息库,在纳米技术和生物分析应用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催化发夹自组装(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CHA)有着极高的灵敏度、恒温扩增、无酶、简单操作等优点且能结合各种技术并对多种物质进行检测,自问世以... 核酸早已不仅仅只是遗传信息库,在纳米技术和生物分析应用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催化发夹自组装(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CHA)有着极高的灵敏度、恒温扩增、无酶、简单操作等优点且能结合各种技术并对多种物质进行检测,自问世以来备受青睐。近些年通过对于发夹结构的特殊设计、与其他核酸扩增技术的结合、启动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CHA环路性能的文献已有很多,但相关综述类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将从CHA环路启动、进行两方面整理CHA环路优化的相关文献,对CHA环路进行介绍和解析,并对CHA环路优化的前景、挑战表达作出预判,以期能够对未来构建性能更加优秀的CHA环路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发夹自组装 环路优化 发夹结构 核酸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白佳玉 王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4期199-202,共4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及临床特征。方法 65例CRKP感染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采集65株CRKP菌株纳入研究。依据患者的预后状况将其分成良好组(预后良好, 37例)和欠佳组(预后不佳, 28例)。统计患者菌株的标本分布...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及临床特征。方法 65例CRKP感染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采集65株CRKP菌株纳入研究。依据患者的预后状况将其分成良好组(预后良好, 37例)和欠佳组(预后不佳, 28例)。统计患者菌株的标本分布状况,分析CRKP的药敏试验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65株菌株中, 30株来自痰液标本,占比为46.15%;14株来自血液标本,占比为21.54%;10株来自引流液标本,占比为15.38%;8株来自中段尿标本,占比为12.31%;3株来自脑脊液标本,占比为4.6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中, CRKP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最低,为3.08%,复方新诺明次之,其耐药率为76.92%,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也偏低,为80.00%,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均>90%。欠佳组患者的年龄>60岁占比、伴脏器损伤占比、拉丝试验阳性占比分别为71.43%、78.57%、75.00%,均高于良好组的40.54%、16.22%、40.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伴基础疾病占比、抗生素用药时长>10 d占比、实施手术占比、建立人工气道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环素治疗CRKP感染的抗菌活性较强。高龄、脏器损伤、高毒力容易增加CRKP感染患者伴不良预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替加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
5
作者 白佳玉 李云霞 王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1期17-19,共3页
目的评估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状况。方法 79例CRKP所致VAP患者,依据预后状况分成良好组(48例)和不佳组(31例),采集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CRKP菌株,开展耐药试验。统... 目的评估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状况。方法 79例CRKP所致VAP患者,依据预后状况分成良好组(48例)和不佳组(31例),采集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CRKP菌株,开展耐药试验。统计所有患者的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药敏试验证实:CRKP所致VAP患者的病原菌对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00%。其他耐药率低于100.00%的抗菌药物中,菌株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最低,为0;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及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也处于较低水平。两组患者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占比、伴高血压占比、伴糖尿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患者年龄≥60岁占比为37.50%、机械通气时长≥7 d占比为31.25%、抗菌药物使用时长≥7 d占比为27.08%、CD3+细胞计数≥600 cells/μl占比为31.25%,均低于不佳组的67.74%、64.52%、61.29%、70.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KP所致VAP患者对多种药物耐药,而对替加环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较低。这类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因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白佳玉 王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将50例CRE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50例未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或大肠埃希菌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CRE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CRE的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40.00%),常...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将50例CRE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50例未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或大肠埃希菌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CRE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CRE的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40.00%),常见感染科室为重症医学科(32.00%)及呼吸重症监护室(28.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多药联用、真菌类、万古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导尿管、气管插管、危重症监护室入住占比分别为68.00%、40.00%、30.00%、16.00%、42.00%、52.00%、76.00%、28.00%、78.00%、54.00%,均高于对照组的24.00%、6.00%、2.00%、2.00%、6.00%、26.00%、38.00%、6.00%、28.00%、2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气管插管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RE感染的易感人群是重症患者,呼吸道是常见感染部位,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气管插管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