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性心理治疗在遗尿症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艳琴 赵雅斌 +2 位作者 潘梅 李呜杲 王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2-142,共1页
遗尿(Enuresis)系指五岁以上儿童无意识地排尿。遗尿症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国外报道发病率也颇高。国内长期多从生物学角度对待遗尿症的治疗,国外单纯使用遗尿治疗器治疗遗尿症其疗效报道相差悬殊,一般认为2~3个月疗程后显效,... 遗尿(Enuresis)系指五岁以上儿童无意识地排尿。遗尿症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国外报道发病率也颇高。国内长期多从生物学角度对待遗尿症的治疗,国外单纯使用遗尿治疗器治疗遗尿症其疗效报道相差悬殊,一般认为2~3个月疗程后显效,有人认为“很少有突然而愈者”。但在我们应用遗尿器治疗遗尿症过程中,发现心理支持疗法在其治疗过程中起特殊作用,故本文设计以心理支持疗法为主,同时使用遗尿治疗器治疗遗尿症,以观察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症 儿童 精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个月至三岁儿童用左右手抓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心天 李鸣杲 +1 位作者 葛慧坤 金奎和 《心理学报》 1984年第2期214-222,共9页
对300名6个月至3岁的儿童进行了抓物的实验。发现1岁以内儿童的左、右手率在50%上下,随年龄增长,右手率逐渐增加:1—1(1/2)岁为69.4%,1(1/2)—2岁为71.3%,2—2(1/2)岁为76.9%,2(1/2)—3岁为81.5%。男、女存在差异,男孩右手率较女... 对300名6个月至3岁的儿童进行了抓物的实验。发现1岁以内儿童的左、右手率在50%上下,随年龄增长,右手率逐渐增加:1—1(1/2)岁为69.4%,1(1/2)—2岁为71.3%,2—2(1/2)岁为76.9%,2(1/2)—3岁为81.5%。男、女存在差异,男孩右手率较女孩高。实验中出现双手抓物现象,但1岁半后此现象迅速减少。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左利者,其孩子的左手率比那些父母为右利者高。此外,孩子抓物时对不同颜色物品和玩具则呈现选择性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儿童 左手 玩具 选择性 乳婴儿 年龄增长 存在差异 左利手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模型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守付 马慧 +2 位作者 刘伟 彭淼 丁宝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 研究抑郁症模型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探讨海马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选择旷场行为相近的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刺激制作成抑郁症模型。采用TUNEL染色法分析细胞... 目的 研究抑郁症模型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探讨海马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选择旷场行为相近的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刺激制作成抑郁症模型。采用TUNEL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的调控因子Bcl-xl。试验结果均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海马内TUNEL染色阳性细胞增加,表达Bcl-xl蛋白的阳性细胞减少,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抑郁症模型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海马 凋亡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例清醒与催眠状态脑电图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金艳琴 张英华 +2 位作者 李鸣果 李系仁 岳冬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20-222,共3页
作者对33例患者进行催眠治疗时,记录每例患者清醒与催眠状态时脑电图,并做了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客观指标为a波的频率、振幅、指数以及持续的时间和θ、δ波、β波的变化,其结果经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值分析,p值分... 作者对33例患者进行催眠治疗时,记录每例患者清醒与催眠状态时脑电图,并做了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客观指标为a波的频率、振幅、指数以及持续的时间和θ、δ波、β波的变化,其结果经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值分析,p值分别为<0.01或<0.05,说明催眠状态脑电图既不同于清醒时的脑电图,又不同于睡眠脑电图,而是独具特点的脑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醒 脑电图 催眠状态 睡眠状态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胼胝体体部切断裂脑人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龙迪 李心天 李鸣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7-93,共7页
本文采用手势模仿和摸物命名两个实验。对九名接受胼胝体体部切断术后1—3年的病人进行了较精细的反应时研究。结果表明:胼胝体体部切断的病人尽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认知操作障碍,但交叉模仿平均反应时长于单手模仿平均反应时,左手(平均... 本文采用手势模仿和摸物命名两个实验。对九名接受胼胝体体部切断术后1—3年的病人进行了较精细的反应时研究。结果表明:胼胝体体部切断的病人尽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认知操作障碍,但交叉模仿平均反应时长于单手模仿平均反应时,左手(平均)命名反应时长于右手(平均)命名反应时,差异非常显著。与正常人形成鲜明的对照。提示:未被损伤的胼胝体纤维代偿功能能够渐渐地补偿两个半球协同活动的缺陷;但是如果用更精细的实验检查,大脑机能缺陷仍会表现出来。说明胼胝体体部的损伤确实影响了两个大脑半球的协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部 实验组 裂脑 切断术 左手 显著性 胼胝体 作业 命名反应 反应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聋哑人利手及言语功能偏侧化的研究(摘要)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淑萍 丁宝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77-78,共2页
利手与言语优势半球关系的研究在国外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我国于1981年也对中国人的左右利手分布进行了调查。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是将利手与言语机能结合在一起的最好方式。
关键词 聋哑 利手 言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