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壮 王敏 +4 位作者 吕刚 张学 姜彦多 孙传海 崔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 :研究p7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 30 .0 % ,对照组骨软骨瘤表达... 目的 :研究p7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 30 .0 % ,对照组骨软骨瘤表达阳性率为 2 0 .0 % ,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p73在骨巨细胞瘤Ⅰ~Ⅱ级组表达阳性率为 17.9% ,Ⅲ级组为 5 8.3% ,二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p73在Ⅲ级骨巨细胞瘤中表达明显增高 ,提示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并可作为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的辅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免疫组化 P73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LMO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顾卉 佟宇鑫 +3 位作者 刘彤 李慧 李丹妮 袁正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61-963,978,共4页
目的构建GST-LMO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大肠埃希菌(E.coli)中诱导表达。方法以人胎脑文库为模板,用PCR方法法扩增出LMO1基因全长及各个截短突变体,通过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分别将其定向插入pGEX-5X-2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 目的构建GST-LMO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大肠埃希菌(E.coli)中诱导表达。方法以人胎脑文库为模板,用PCR方法法扩增出LMO1基因全长及各个截短突变体,通过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分别将其定向插入pGEX-5X-2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5X-2-LMO1及其截短突变体,通过酶切电泳鉴定和DNA序列测定正确后,转入E.coli 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酶切电泳及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GEX-5X-2-LMO1及其截短突变体,并用Western blot方法证实了GST-LMO1全长及各个截短突变体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LMO1全长及其截短突变体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了其在原核细胞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为LMO1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前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O1 截短突变体 质粒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的细胞组织学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长有 梁德勇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骨折不同的愈合修复阶段中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等细胞组织学变化.方法:利用鼠股骨闭合性骨折模型,取骨折后3~17 d骨痂标本,染色观察新生小梁骨、软骨、软骨内骨化和骨重建等细胞事件变化.结果:骨折后3 d出现膜内化骨,7 d出... 目的:观察骨折不同的愈合修复阶段中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等细胞组织学变化.方法:利用鼠股骨闭合性骨折模型,取骨折后3~17 d骨痂标本,染色观察新生小梁骨、软骨、软骨内骨化和骨重建等细胞事件变化.结果:骨折后3 d出现膜内化骨,7 d出现成熟小梁骨,3~5 d出现软骨形成,7~9 d出现软骨内化骨,7~9 d出现骨小梁重建.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存在高度有序的细胞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骨痂内的膜内化骨,软骨形成,软骨内化骨和骨重建等过程可同时或连续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内化骨 软骨内化骨 骨折 骨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骨小梁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长有 解克非 +1 位作者 葛瑞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切取RA病人和外伤对照组病人股骨粗隆部松质骨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1和Flk-1在骨小梁成骨细胞中的蛋白表达。结果R...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切取RA病人和外伤对照组病人股骨粗隆部松质骨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1和Flk-1在骨小梁成骨细胞中的蛋白表达。结果RA病人骨质疏松明显,骨小梁成骨细胞数目减少。RA组和对照组骨小梁成骨细胞同时表达VEGF及其受体Flt-1和Flk-1,但RA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血管源性因子VEGF以自分泌作用方式调节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成人成骨细胞的表达,RA病人骨质疏松与VEGF作用减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骨小梁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液对胃癌细胞骨架及连接蛋白荧光染色标记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建 郑倩倩 +1 位作者 李彦姝 周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0-872,876,共4页
目的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SGC-7901胃癌细胞系在不同固定液作用下的细胞骨架及连接蛋白荧光染色。方法接种SGC-7901细胞24 h后,分别用4%多聚甲醛、2.5%戊二醛及95%乙醇室温固定20 min,5%BSA(含0.2%Triton X-100)封闭透膜1 h,直标荧... 目的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SGC-7901胃癌细胞系在不同固定液作用下的细胞骨架及连接蛋白荧光染色。方法接种SGC-7901细胞24 h后,分别用4%多聚甲醛、2.5%戊二醛及95%乙醇室温固定20 min,5%BSA(含0.2%Triton X-100)封闭透膜1 h,直标荧光一抗避光37℃孵育1 h,DAPI室温染核15 min,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结果 4%多聚甲醛对细胞骨架微丝结构及连接蛋白Zo-1细胞膜定位均有较好的固定作用,2.5%戊二醛对微丝结构基本起到固定作用,而95%乙醇对于微丝的固定效果略差。后两种固定液固定细胞均出现连接蛋白胞质表达的非特异染色现象。结论 4%多聚甲醛对细胞骨架及细胞间连接蛋白的固定效果较优,荧光染色标记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液 细胞骨架 连接蛋白 激光共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新生鼠胫骨生长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长有 王禹祥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6-478,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过程中的自分泌作用。方法:新生鼠(1~2d)10只,切取干骺部软骨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5只)和RT-PCR方法(5只),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1和KDR/Flk-1在胫骨生长板中...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过程中的自分泌作用。方法:新生鼠(1~2d)10只,切取干骺部软骨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5只)和RT-PCR方法(5只),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1和KDR/Flk-1在胫骨生长板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EGF、Flt-1和KDR/Flk-1在生长板的上肥大区、下肥大区和矿化区中的软骨细胞表达强阳性,在增殖区少数软骨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在静止区软骨细胞中表达阴性。RT-PCR检测的5只鼠中除1只不表达Flt-1外,VEGF(251 bp)、Flt-1(272 bp)和KDR/Flk-1(252 bp)在软骨组织中均清晰表达。结论:VEGF及受体Flt-1和KDR/Flk-1在生长板软骨中的表达具有高度一致性,并且随着软骨细胞的分化成熟表达逐渐增强。提示VEGF在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过程中,可以自分泌作用方式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生长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自分泌作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新生鼠胫骨上端成骨细胞中自分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长有 宋今丹 +1 位作者 郭忠群 刘茂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鼠成骨细胞中的自分泌作用。方法:切取新生鼠胫骨上端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 -1和KDR/Flk -1在新生鼠胫骨上端成骨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新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鼠成骨细胞中的自分泌作用。方法:切取新生鼠胫骨上端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 -1和KDR/Flk -1在新生鼠胫骨上端成骨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新生鼠胫骨上端中的成骨细胞同时表达VEGF及其受体Flt -1和KDR/Flk- 1。结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性因子,VEGF的自分泌作用方式在成骨细胞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Flt-1 自分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增强5-氟脲嘧啶对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芙蓉 张成宏 +1 位作者 高建 李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1-1023,102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西咪替丁、5-氟脲嘧啶(5-Fu)单用或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MGC-803、BGC-823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西咪替丁与5-Fu联合应用对胃癌细胞MGC-803、BGC-823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西咪替丁与5-Fu联合应用...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西咪替丁、5-氟脲嘧啶(5-Fu)单用或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MGC-803、BGC-823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西咪替丁与5-Fu联合应用对胃癌细胞MGC-803、BGC-823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西咪替丁与5-Fu联合应用对胃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西咪替丁与5-Fu联合应用时,西咪替丁在无毒浓度(5~50μmol/L)即可显著增强低浓度5-Fu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西咪替丁能增强5-Fu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结论西咪替丁可提高人胃癌细胞MGC-803、BGC-823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5-氟脲嘧啶 联合应用 胃肿瘤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大肠癌CCL229细胞表达LEA抗原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伟强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 :探讨 γ-干扰素对人大肠癌细胞系肿瘤相关抗原 L EA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 γ-干扰素与人大肠癌 CCL 2 2 9细胞共育培养 ,通过免疫铁蛋白电镜观察γ-干扰素对人大肠癌细胞系 CCL 2 2 9诱导作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电镜观察... 目的 :探讨 γ-干扰素对人大肠癌细胞系肿瘤相关抗原 L EA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 γ-干扰素与人大肠癌 CCL 2 2 9细胞共育培养 ,通过免疫铁蛋白电镜观察γ-干扰素对人大肠癌细胞系 CCL 2 2 9诱导作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 ,γ-干扰素诱导后 ,CCL 2 2 9细胞表面皱褶增多 ,形成大量不规则突起 ,并且 CCL 2 2 9细胞针状伪足萎缩 ,微绒毛大多呈球状分布于胞体四周。结论 :电镜超微结构的变化与 γ-干扰素诱导后 L EA抗原表达量增加有关 ,并且 γ-干扰素可能有抑制肿瘤细胞游走性、降低肿瘤细胞转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诱导作用 大肠癌 LEA抗原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及凋亡细胞内质网膜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丰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建立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人大肠癌细胞凋亡的体外模型 ,观察凋亡细胞内质网膜系统的变化。方法 :应用光镜、透射及扫描电镜、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及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原位标记 (TU NEL法 ) ,观察维甲酸诱导的人大肠癌 ... 目的 :建立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人大肠癌细胞凋亡的体外模型 ,观察凋亡细胞内质网膜系统的变化。方法 :应用光镜、透射及扫描电镜、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及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原位标记 (TU NEL法 ) ,观察维甲酸诱导的人大肠癌 CCL2 2 9细胞凋亡特征。结果 :维甲酸诱导 CCL2 2 9细胞凋亡 ,产生典型的形态学改变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特征性的 DNA ladder,DNA直方图上显示亚二倍体峰 ,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CL2 2 9细胞在被维甲酸诱导成熟分化后发生凋亡。凋亡过程中内质网膜系统的结构与分布变化为 :内质网逐渐减少 ,向核周聚集 ,部分呈扩张状态 ,形成大小不等的小泡状或短管状结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大肠癌细胞 内质网 体外模型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中p21活化激酶4的表达和定位
11
作者 邵阳光 李妍 +2 位作者 王春玉 佟宇鑫 李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5-568,共4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PAK4,利用它鉴定p21活化激酶4(PAK4)在胃癌细胞中的定位,并检测外源性和内源性PAK4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pCAN2-MYC-PAK4为模板,采用PCR法进行人PAK4编码序列的扩增,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PAK4,利用它鉴定p21活化激酶4(PAK4)在胃癌细胞中的定位,并检测外源性和内源性PAK4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pCAN2-MYC-PAK4为模板,采用PCR法进行人PAK4编码序列的扩增,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将pCAN2-MYC-PAK4质粒瞬时转染到胃癌BGC-823细胞中,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YC-PAK4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胃癌细胞系中内源性PAK4的表达;瞬时转染pEGFP-PAK4到胃癌BGC-823细胞中,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AK4的定位。结果(1)hPAK4编码序列被成功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2)证实了MYC-PAK4融合蛋白及内源性PAK4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3)转染pEGFP-PAK4后,在胃癌BGC-823细胞胞质内可见明亮的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EGFP-PAK4载体,证实了外源性和内源性PAK4的表达,证明在胃癌BGC-823细胞中PAK4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为进一步研究PAK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活化激酶4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蛋白 转染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细胞中ArgBP2的表达和定位
12
作者 沈涛 李妍 +3 位作者 杨礼庆 梁爽 巴根 付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GFP-hArgBP2并检测在骨肉瘤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pcDNA3.1-hArgBP2为模板,利用PCR扩增hArgBP2基因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进一步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骨肉...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GFP-hArgBP2并检测在骨肉瘤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pcDNA3.1-hArgBP2为模板,利用PCR扩增hArgBP2基因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进一步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骨肉瘤细胞MG-63中,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同时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GFP-hArgBP2在MG-63细胞中的定位,免疫沉淀的方法纯化hArgBP2蛋白。结果:hArgBP2基因cDNA全长成功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Western blot检测到了GFP-hArgBP2融合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97 000。GFP-hArgBP2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核周,并成功纯化hArgBP2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GFP-hArgBP2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鉴定了GFP-hArgBP2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纯化hArgBP2蛋白。GFP-hArgBP2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和核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BP2 WESTERN BLOT 免疫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的不同分化程度的人大肠癌细胞内质网结构特点
13
作者 冯树 张福会 +2 位作者 苏若萍 李家滨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探索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内质网膜系统超微结构与其分化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分别观察了培养的高分化和低分化大肠癌细胞系 CCL 2 2 9和 CCL 2 2 7内质网膜微细结构和分布。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目的 :探索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内质网膜系统超微结构与其分化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分别观察了培养的高分化和低分化大肠癌细胞系 CCL 2 2 9和 CCL 2 2 7内质网膜微细结构和分布。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高分化细胞 CCL 2 2 9内质网较丰富 ,呈小泡状和扁平囊状分布于核周及质膜下胞质中 ,其伪足中亦见丰富的内质网。低分化的 CCL 2 2 7细胞中内质网较少 ,呈小泡状、短管状分布于胞质中。扫描电镜观察两个细胞系内质网立体结构显示 :内质网在数量和分布上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相似。结论 :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内质网的数量和分布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大肠癌细胞 分化 大肠癌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对大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14
作者 方瑾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定量评价紫杉醇对人大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和药物敏感性。方法:用 M T T 方法检测紫杉醇对体外培养人大肠癌细胞 C C L187、 C C L229、 C X1 和 Clone A 的杀伤作用。结果:在最大生理耐受浓度(... 目的:定量评价紫杉醇对人大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和药物敏感性。方法:用 M T T 方法检测紫杉醇对体外培养人大肠癌细胞 C C L187、 C C L229、 C X1 和 Clone A 的杀伤作用。结果:在最大生理耐受浓度(1×10- 7m ol/ L)下,药物持续作用72 h,紫杉醇对4 种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C C L187 为 3454% , C C L229 为 5871% , C X1 为6740% , Clone A 为7087% 。其中对 C X1 和 Clone A 呈高度敏感性, I C50分别为90×10- 10m ol/ L和40×10- 9m ol/ L。紫杉醇对大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紫杉醇对人大肠癌细胞具有体外敏感性,对 C X1 和 Clone A 呈高度有效性。药物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大肠癌 生物抑制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组化法验证细胞芯片的特异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胥威 赵雨杰 +4 位作者 卢永平 宋瑾 陈亚男 李春丽 徐晓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1-493,共3页
目的研究适用于芯片捕获细胞的最佳免疫组化方法,并用其验证细胞芯片的特异性。方法CD7、CD13、CD19抗体固定于醛基玻片上,形成3×3阵列的芯片,从外周血中分离全白细胞,芯片上孵育后,细胞芯片捕获的细胞固定,S-P法进行免疫组化及苏... 目的研究适用于芯片捕获细胞的最佳免疫组化方法,并用其验证细胞芯片的特异性。方法CD7、CD13、CD19抗体固定于醛基玻片上,形成3×3阵列的芯片,从外周血中分离全白细胞,芯片上孵育后,细胞芯片捕获的细胞固定,S-P法进行免疫组化及苏木素复染,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结果乙醇∶甲醛∶水(AF液)固定胞内外抗原染色阳性率、阳性程度高,阳性细胞形态较好;芯片上免疫组化所用抗体最佳浓度为1μg/ml,最佳孵育条件为室温,1h;芯片上阳性细胞胞浆或胞膜有棕色颗粒,阴性抗体点细胞无此表现;细胞芯片的特异性结合阳性率在96.7%以上,非特异性结合阳性率在0.8%以下。结论本实验方法能将细胞芯片捕获细胞的胞内及胞浆抗原直观稳定表达出来,设计出了细胞芯片上免疫组化方法,同时验证了细胞芯片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芯片 免疫组化 CD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通过调控雌激素受体α的转录活性抑制磷诱导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涵 周晓煦 +1 位作者 赵越 田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0-934,939,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与雌激素/雌激素受体(ER)之间的关系,并明确USP22在血管钙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高磷培养基处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建立血管钙化的细胞模型,并通过钙含量比色检测试剂盒及茜素红染色对...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与雌激素/雌激素受体(ER)之间的关系,并明确USP22在血管钙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高磷培养基处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建立血管钙化的细胞模型,并通过钙含量比色检测试剂盒及茜素红染色对该模型进行评价;Western blotting观察钙化过程中USP22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检测USP22对于ERα的转录调控作用;免疫共沉淀试验(co-IP)检测USP22与ERα之间的相互作用;对HASMCs进行过表达/沉默USP22之后再通过钙含量比色检测试剂盒检测钙化的改变。结果成功建立HASMCs钙化模型,钙含量比色检测试剂盒测定结果显示,细胞钙含量明显升高(P<0.05),茜素红染色也提示平滑肌细胞钙化阳性。随着钙化培养基处理时间的延长,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HASMCs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与USP22蛋白表达量均有所升高。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结果显示,USP22可以抑制ERα的转录活性(P<0.05)。co-IP证实USP22与ERα之间可以结合。过表达USP22时,细胞钙化加重,Runx2表达也升高;沉默USP22时,细胞钙化减轻,Runx2表达也下降(P<0.05)。结论高磷条件可以诱导HASMCs钙化,HASMCs钙化时USP22表达水平升高,USP22可以通过与ERα直接结合的方式抑制其转录活性,USP22通过ERα促进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 雌激素受体 人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军航 马琳 +1 位作者 刘芙蓉 张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 了解p16基因蛋白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 21例肺良性疾病肺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良性疾病及癌周正常肺组织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1. 3%,高于肺癌组... 目的: 了解p16基因蛋白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 21例肺良性疾病肺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良性疾病及癌周正常肺组织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1. 3%,高于肺癌组织中的39. 1%,差异显著(P<0. 05 );p16蛋白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 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 p1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16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军航 马琳 +3 位作者 刘德贵 玉寒冰 孙楠 黄雁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 :了解多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3例食管癌及相应癌远端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 4 3% (2 4 / 5 3)和 88 7% (47/... 目的 :了解多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3例食管癌及相应癌远端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 4 3% (2 4 / 5 3)和 88 7% (47/ 5 3) (P <0 0 5 ) ;p16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与食管癌组织浸润深度无关。结论 :p1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作为临床诊断及判断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16蛋白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及与风湿肺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倩 杨宇 +2 位作者 陈立 李舒帆 杨娉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肺脏不同时间的病理变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 ,探讨风湿肺发病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用福氏完全佐剂致类风湿关节炎 (RA)后 ,选择 36只分别在不同时期和应用氢化考的松及低分子...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肺脏不同时间的病理变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 ,探讨风湿肺发病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用福氏完全佐剂致类风湿关节炎 (RA)后 ,选择 36只分别在不同时期和应用氢化考的松及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治疗后 ,取其肺脏观察HE染色病理变化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DGF配体及受体表达情况。结果 :致炎模型 15d时肺泡炎最严重 ,30d时肺纤维化最严重。PDGF配体及受体在正常肺组织中表达较少 ,RA 15d时表达高峰 ,RA 30d时有所回落。氢考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明显下降。结论 :风湿肺的变化经历了从肺泡炎至肺纤维化的过程。PDGF配体及受体表达增高与风湿肺病理改变加重一致。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风湿肺与氢化考的松具有同样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风湿性关节炎 肺组织 大鼠 纤维化 风湿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染色体微卫星DNA序列的不稳定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琳 张军航 张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 :检测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染色体微卫星 DNA序列的不稳定性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 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硝酸银染色技术 ,检测 6 0例原发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染色体微卫星 DNA序列的不稳定性。结果 :2 1例卵巢... 目的 :检测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染色体微卫星 DNA序列的不稳定性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 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硝酸银染色技术 ,检测 6 0例原发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染色体微卫星 DNA序列的不稳定性。结果 :2 1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存在微卫星的不稳定 (35 .0 % ) ,微卫星的不稳定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有关 ,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微卫星 DNA序列的不稳定性可能在卵巢恶性肿瘤尤其是特殊类型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较为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