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大鼠椎间盘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茂伟 王占友 +2 位作者 屠冠军 吕刚 朱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大鼠椎间盘中髓核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 ,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6月龄雌性SD大鼠 6 4只 ,实验组 32只 ,行双侧卵巢切除术 ;对照组 32只 ,行假手术。术后 3个月两组分别以Prodigy骨密度仪作大鼠腰椎骨密度值 (BMD)测定 ...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大鼠椎间盘中髓核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 ,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6月龄雌性SD大鼠 6 4只 ,实验组 32只 ,行双侧卵巢切除术 ;对照组 32只 ,行假手术。术后 3个月两组分别以Prodigy骨密度仪作大鼠腰椎骨密度值 (BMD)测定 ;同时分别处死 5只大鼠 ,摘取子宫组织 ,进行病理学检查 ;术后 3个月分别取两组大鼠L4 L5椎间盘 ,应用电镜技术 ,对取出的髓核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术后 3个月大鼠腰椎BMD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 ;同时实验组子宫病理学检查和对照组比较 ,明显萎缩。证实骨质疏松模型建立的成功。电镜结果显示 :(1)软骨细胞减少 ,多呈不同程度地退变、死亡 ,细胞外周致密颗粒增多。(2 )胶原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融合、扭结或钙化 ,胶原纤维束间裂隙增大。 (3)弹力纤维数量减少 ,伴老化、变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 骨质疏松 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宁宇 韩芳 +1 位作者 杜喆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CeA)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SPS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模型,无连续单一应激(SPS)刺激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分别为SPS刺激后静养24h、7d和14d,其中7d组出现PTSD样症状为PTSD样...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CeA)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SPS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模型,无连续单一应激(SPS)刺激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分别为SPS刺激后静养24h、7d和14d,其中7d组出现PTSD样症状为PTSD样大鼠组。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定位定量检测各组CeA的GR表达,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GR分布在CeA神经元的细胞核中,SPS刺激后24h,GR表达急剧下调,而7d、14d呈现逐渐回升趋势,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TSD样大鼠CeA的GR表达变化,可能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紊乱引发PTSD相关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障碍 创伤后 杏仁中央核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锌转运蛋白3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丽红 王辛 +3 位作者 郑玮 于丹 荣明 王占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锌转运蛋白3(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分布,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ZnT-3在大脑皮质及海马的表达水平。结果ZnT-3主要分... 目的研究锌转运蛋白3(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分布,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ZnT-3在大脑皮质及海马的表达水平。结果ZnT-3主要分布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老年斑中,且主要定位于老年斑周围变性的神经元及其突起内;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的高表达以及在老年斑内的定位,提示ZnT-3可能在老年斑内锌离子的聚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进而参与了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Aβ老年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转运蛋白3 老年斑 APP/PS1转基因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肌浆网钙泵活性变化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谷天祥 师恩袆 +4 位作者 石玉秀 姜桂娥 张玉霞 王天骄 李厚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肌浆网、肌膜钙泵 (Ca2 + ATPase)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心脏模型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及生化技术 ,研究缺血再灌注心肌肌浆网、细胞膜原位钙泵分布及活性变化。结果 :心肌细胞钙泵以高电子密度颗粒... 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肌浆网、肌膜钙泵 (Ca2 + ATPase)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心脏模型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及生化技术 ,研究缺血再灌注心肌肌浆网、细胞膜原位钙泵分布及活性变化。结果 :心肌细胞钙泵以高电子密度颗粒主要分布于肌浆网、肌膜等膜结构 ,缺血 30min钙泵反应产物显著减少 ,再灌注 30min及 6 0min酶进一步减少或缺失。生化钙泵活性测定显示心肌缺血 30min时为 (0 .0 48± 0 .0 10 ) μmol/mg·h-1,再灌注 6 0min为 (0 .0 6 9± 0 .0 18) μmol/mg·h-1,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揭示钙泵活性降低发生在心肌缺血期 ,钙泵功能抑制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环节 ,是亚细胞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钙泵 电镜酶细胞化学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神经内分泌癌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冬娟 郭金明 +1 位作者 李艳杰 刘宁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218,共2页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 1例罕见的肝神经内分泌癌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分析。瘤细胞呈腺管状排列 ,胞质内具有典型特殊的肝神经内分泌颗粒 ,颗粒多存在于瘤细胞围成的腺管状结构的近腔面和肝血窦面。肝神经内分泌颗粒是肝神经内分泌癌的...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 1例罕见的肝神经内分泌癌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分析。瘤细胞呈腺管状排列 ,胞质内具有典型特殊的肝神经内分泌颗粒 ,颗粒多存在于瘤细胞围成的腺管状结构的近腔面和肝血窦面。肝神经内分泌颗粒是肝神经内分泌癌的电镜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神经内分泌癌 超微结构 神经内分泌颗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砂甲苯胺蓝染液在半薄切片染色上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冬娟 祝素文 李艳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3,共1页
改良常规的甲苯胺蓝半薄切片染色为硼砂甲苯胺蓝染色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染色步骤简捷、结构清晰、色调适度 。
关键词 甲苯胺蓝 半薄切片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和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沈雪莉 李花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BDNF和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结果:皮层神经干细胞...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BDNF和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结果:皮层神经干细胞在去除丝裂原后开始进行分化,至7 d可分化为成熟神经元,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明显阳性。BDNF、IGF-1组与对照组相比,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比率增加21.7%(P<0.01)。结论:BDNF,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定向分化 神经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锌离子在APP/PS1转基因鼠脑老年斑内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荣明 王辛 +3 位作者 张丽红 于丹 王思玲 王占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APP/PS1转基因鼠大脑内游离锌离子和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在老年斑内的分布。方法分别应用浸入式锌金属自显影技术和AP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游离锌离子和APP在APP/PS1转基因鼠大脑内的分布。结...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APP/PS1转基因鼠大脑内游离锌离子和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在老年斑内的分布。方法分别应用浸入式锌金属自显影技术和AP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游离锌离子和APP在APP/PS1转基因鼠大脑内的分布。结果游离锌离子和APP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均定位于老年斑内,新皮质和海马区域含有大量的老年斑,脑内其他部位有很少或没有老年斑。结论APP/PS1转基因鼠大脑β淀粉样蛋白(Aβ)老年斑内聚集着大量的锌离子,提示锌离子可能在Aβ老年斑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 金属自显影 APP/PS1转基因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与锌转运体6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内的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丽红 于丹 +3 位作者 王辛 郑玮 荣明 王占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游离锌离子和锌转运体6(zinc transporter 6,ZnT6)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内的分布。方法应用浸入式金属自显影技术(AM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游离锌离子、ZnT6和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通过免疫荧... 目的研究游离锌离子和锌转运体6(zinc transporter 6,ZnT6)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内的分布。方法应用浸入式金属自显影技术(AM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游离锌离子、ZnT6和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ZnT6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在老年斑内的定位,并分析锌离子、ZnT6与APP和Aβ分布的相关性。结果游离锌离子、ZnT6和APP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均定位于老年斑内,老年斑主要分布于小脑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和颗粒层分布较少;ZnT6和Aβ荧光双标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两者共存于老年斑内。结论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Aβ老年斑内有大量的ZnT6蛋白表达,并聚集着大量的锌离子,提示锌离子可能参与小脑Aβ老年斑的形成,而ZnT6在老年斑内锌离子的聚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锌转运体6(ZnT6) β淀粉样蛋白(Aβ)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 APP/PS1 转基因小鼠 小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SD样大鼠杏仁核神经元内质网分子伴侣钙网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冬娟 肖冰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目的检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内质网分子伴侣钙网蛋白(CRT)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无连续单一刺激(SPS)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SPS刺激后1 d组(SPS1d)、7 d组(SPS7d)、14 d组(SPS14d)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 目的检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内质网分子伴侣钙网蛋白(CRT)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无连续单一刺激(SPS)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SPS刺激后1 d组(SPS1d)、7 d组(SPS7d)、14 d组(SPS14d)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各组杏仁核神经元CRT表达变化及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PS各组神经元CRT阳性表达均增加(P<0.001),尤以SPS7d组最为明显。SPS各组神经元细胞核及粗面内质网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SPS可诱导PTSD样大鼠过度内质网应激,引发杏仁核CRT表达上调并通过内质网径路发生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杏仁核 神经元 钙网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SD样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凋亡及其TMP活性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冬娟 肖冰 +2 位作者 王恩华 韩芳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3-985,1000,共4页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凋亡及三偏磷酸酶(TMP)活性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SPS刺激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SPS模型,随机分为SPS刺激后1 d、7 d、14 d和正常对照组,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透...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凋亡及三偏磷酸酶(TMP)活性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SPS刺激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SPS模型,随机分为SPS刺激后1 d、7 d、14 d和正常对照组,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和酶组化方法,分别对各组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凋亡及其TMP活性变化的观察和定量检测。结果 SPS刺激后1 d、7 d、14 d中缝背核神经元出现了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其凋亡率明显增加、TMP活性表达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增强,并于7 d达到高峰。结论 PTSD样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出现凋亡,凋亡率增加的同时TMP活性增强,提示TMP参与了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产物的降解与处理过程,脑桥体积缩小可能与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D 中缝背核 神经元 细胞凋亡 T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动眼神经核神经元5-羟色胺1A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冬娟 韩芳 +4 位作者 肖冰 罗斐斐 徐盟 王恩华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动眼神经核神经元5-羟色胺1A(5-HT1A)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无连续单一刺激(SPS)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SPS模型,随机分为SPS后1 d、4 d和7 d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透射电镜技术...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动眼神经核神经元5-羟色胺1A(5-HT1A)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无连续单一刺激(SPS)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SPS模型,随机分为SPS后1 d、4 d和7 d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动眼神经核神经元5-HT1A受体表达的变化,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SPS后大鼠动眼神经核神经元5-HT1A受体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尤以SPS后7 d组最为明显;神经元超微结构也发生改变。结论 SPS刺激可促进大鼠动眼神经核神经元5-HT1A受体的表达增强,进而导致神经递质紊乱,影响动眼神经核支配眼球肌的运动功能,出现相应的PTS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动眼神经核 5-羟色胺1A受体 神经元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的小鼠肾连接小管三维重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庚 任昊 +1 位作者 陈雪 翟效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肾连接小管(CNT)过渡为集合管系的空间走行规律。方法灌流固定3只C57/BL/6J小鼠,取肾组织块并树脂812包埋,从肾被膜到肾乳头共得到2000张2.5μm厚的连续切片,显微镜图像数字化并配准,计算机程序追踪38条CNT走行并测量其长度。... 目的探讨肾连接小管(CNT)过渡为集合管系的空间走行规律。方法灌流固定3只C57/BL/6J小鼠,取肾组织块并树脂812包埋,从肾被膜到肾乳头共得到2000张2.5μm厚的连续切片,显微镜图像数字化并配准,计算机程序追踪38条CNT走行并测量其长度。结果来自长髓袢肾单位的CNT在胃皮质中上行,沿途与5~6条短髓袢肾单位CNT相互吻合成弓形管,弓形管或部分来自最浅表皮质的CNT在皮质浅层与集合管汇合。CNT各自走行约150~500μm,弓形管长度为600~900μm。结论肾单位只在皮质浅层经CNT或经弓形管汇入集合管系,集合管在穿过中层和深层皮质时不再有新的肾单位加入,提示肾小球滤过液在集合管下行过程中不再接受来自于其他肾单位的滤液,重吸收功能不受任何肾单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连接小管 集合管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和L-铁蛋白在脑膜炎中抑制由于自由铁增高造成的脑损伤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昊 翟效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检测铁蛋白与自由铁在脑膜炎大鼠大脑中的改变,探讨H-和L-型铁蛋白对该炎性病变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新生Wistar大鼠作脑膜炎动物模型,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大脑材料分别按形态学石蜡切片和定量分析的要求进行取材。利用Feren... 目的检测铁蛋白与自由铁在脑膜炎大鼠大脑中的改变,探讨H-和L-型铁蛋白对该炎性病变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新生Wistar大鼠作脑膜炎动物模型,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大脑材料分别按形态学石蜡切片和定量分析的要求进行取材。利用Ferene-S方法测脑自由铁,免疫印迹测铁蛋白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NA过氧化产物8-羟基鸟苷酸荧光信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自由铁在感染组中显著上升。H-和L-铁蛋白水平同时增加,且在大脑皮质与脑铁有共存关系。RNA过氧化指标8-羟基鸟苷酸无显著增加。结论大鼠脑膜炎病变过程伴随着脑自由铁的增加,但并未发生脑的过氧化损伤。H-和L-铁蛋白的表达能够结合自由铁从而保护大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自由铁 铁蛋白 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小鼠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和谷氨酸受体1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霞 高明 孙桂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Glu)及其谷氨酸受体(GluR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帕金森病小鼠前庭神经核内Glu及GluR1的表达,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前庭神经核内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Glu)及其谷氨酸受体(GluR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帕金森病小鼠前庭神经核内Glu及GluR1的表达,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前庭神经核内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Glu表达增加(P<0.01),同时GluR1表达减少(P<0.01)。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前庭神经核内神经元超微结构呈病理性改变: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变性、嵴消失、呈空泡状改变,粗面内质网(RER)扩张,星形胶质细胞呈增生状改变。结论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的Glu及GluR1在神经元内表达的变化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推测其变化与临床运动障碍、平衡失调有一定关系,为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前庭神经核 谷氨酸 谷氨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地松龙防治慢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陈铎 潘蔚然 +2 位作者 王成林 赵崇智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对慢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犬随机分成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 (MP ,10mg/kg)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又根据犬脑血管痉挛动态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各分为A ,B ,C ,D 4个小组。通过枕大池...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对慢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犬随机分成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 (MP ,10mg/kg)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又根据犬脑血管痉挛动态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各分为A ,B ,C ,D 4个小组。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脑血管痉挛模型 ,经脑血管造影观察犬脑血管痉挛的动态发展过程。应用酶联免疫生化技术检测各组犬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胞膜蛋白激酶C(PKC)活性。应用体外血管张力性研究方法观察PKC激活剂 (phorobol12 myristate 13 acetate ,PMA)和高钾溶液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及甲基强地松龙对PMA和高钾溶液引起的血管张力的影响。结果 :经脑血管造影证实该剂量甲基强地松龙明显减轻了实验性脑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 ,与对照组相比 ,PKC活性在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治疗组没有明显增高。体外血管张力性研究显示甲基强地松龙没有影响高钾引起的血管张力变化 ,相反 ,却明显抑制了PKC的激活剂PMA引起的血管张力性收缩。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能够明显减轻脑血管痉挛程度 ,这种作用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PKC活性 ,而不是作为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蛛网膜下腔出血 甲基强地松龙 防治 慢性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氟中毒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的酶细胞化学研究
17
作者 马廷贤 刘冬娟 +1 位作者 宋可钦 陈学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氟中毒对神经元某些酶类的影响,为氟中毒脊髓病临床症状产生的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生后40日龄Wistar系雄性大鼠,以喂饲高氟100ppm/L水的方法制造慢性氟中毒模型。对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 目的:探讨慢性氟中毒对神经元某些酶类的影响,为氟中毒脊髓病临床症状产生的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生后40日龄Wistar系雄性大鼠,以喂饲高氟100ppm/L水的方法制造慢性氟中毒模型。对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镁激活腺苷三磷酸酶(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ase),硫胺素焦磷酸酶(Thiaminepy-rophosphatase,TPPase),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及胆碱乙酰化酶(Cholineacetyltransferase,ChAc)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氟中毒组脊髓前角神经元的ATPase,TPPase及AChE的活性明显降低,而ChAc的变化不明显。结论:慢性氟中毒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ATPase,TPPase及AChE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而对ChAc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神经元 酶细胞化学 脊髓前角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肠系膜环层小体整装铺片镀银染色法
18
作者 祝素文 刘冬娟 +1 位作者 王岚 姚有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8-219,共2页
为了进一步在镜下显示环层小体组织学结构特征 ,采用铃木镀银的染色方法对猫肠系膜环层小体的铺片进行观察。可见环层小体显灰黄色 ,周边被囊的结缔组织成层排列 ,有立体感。环层小体中轴为纵行暗染的内棍及明显黑染的轴索 ,有的还可见... 为了进一步在镜下显示环层小体组织学结构特征 ,采用铃木镀银的染色方法对猫肠系膜环层小体的铺片进行观察。可见环层小体显灰黄色 ,周边被囊的结缔组织成层排列 ,有立体感。环层小体中轴为纵行暗染的内棍及明显黑染的轴索 ,有的还可见有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肠系膜 坏层小体 镀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脊神经节的分散细胞培养法
19
作者 翟秀岩 马文锋 热海佐保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4-194,共1页
神经组织分散细胞培养法是Nakai[1]于1956年首创。Nakai利用酶学方法将神经组织分离成相互独立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极其复杂,因此培养神经细胞要求条件特殊且复杂。我... 神经组织分散细胞培养法是Nakai[1]于1956年首创。Nakai利用酶学方法将神经组织分离成相互独立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极其复杂,因此培养神经细胞要求条件特殊且复杂。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神经成长圆锥(g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培养 分散细胞培养 脊神经节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成牙本质细胞及牙本质形成的光、电镜观察
20
作者 高洁 刘臣 刘冬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成牙本质细胞的发育变化以及牙本质的结构发育特点。方法:取不同日龄新生大鼠的下颌切牙牙胚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成牙本质细胞由低柱状变为高柱状,并发生极化,细胞器渐增多,有分泌颗粒出现,细胞突起逐渐形成;形成的前期牙... 目的:探讨成牙本质细胞的发育变化以及牙本质的结构发育特点。方法:取不同日龄新生大鼠的下颌切牙牙胚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成牙本质细胞由低柱状变为高柱状,并发生极化,细胞器渐增多,有分泌颗粒出现,细胞突起逐渐形成;形成的前期牙本质和牙本质在6~9d达最厚,且胶原纤维较丰富而密集,牙本质小管多;成牙本质细胞突起贯穿前期牙本质和牙本质,并进入牙釉质中。结论:0~9d日龄大鼠的下颌切牙牙胚正处于牙体组织的分泌形成期,是研究牙齿发育过程的很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牙本质细胞 牙本质 发育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