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
作者 孙鲁宁 张海鹏 +1 位作者 赵成海 于艳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2-624,共3页
目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在本科生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在我国开展PBL教学的可能方法和途径。方法:在大学三年级本科生中抽取1个大班作为试验班,其余3个大班作为对照班,在试验... 目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在本科生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在我国开展PBL教学的可能方法和途径。方法:在大学三年级本科生中抽取1个大班作为试验班,其余3个大班作为对照班,在试验班中采用全程PBL教学,将病理生理学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并划分为6个单元,分别由3位指导教师承担不同单元的教学。每个单元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交叉,均以1-2个病历为主要内容,每个病历中均隐藏着所涉及的学习要点的全部内容,学生通过小班讨论、自学、小组讨论、大班讨论以及教师总结等几个环节,归纳、总结出该单元的学习要点,以备进一步学习。在课程结束之后,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PBL教学试验班和对照班期末考试考同一份卷的方法比较PBL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差别。结果:采用PBL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机能学实验中动物伦理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巍 董园园 +1 位作者 王丹 赵成海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2期301-303,共3页
医学生机能学实验过程中存在动物实验前的饲养环境较差、课前准备不充分、实验操作不规范、不注重麻醉技术的学习、实验后对动物随意处置等伦理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尊重动物的权利与关注动物福利的思想,从学校... 医学生机能学实验过程中存在动物实验前的饲养环境较差、课前准备不充分、实验操作不规范、不注重麻醉技术的学习、实验后对动物随意处置等伦理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尊重动物的权利与关注动物福利的思想,从学校积极重视支持、课程设置、规范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提高动物实验教学教师的动物伦理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意识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就加强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思考:国内医学院校普遍需要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医学生善待生命的医德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机能学实验 动物伦理 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病理及心功能变化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晓梅 王巍 +3 位作者 杜莉莉 金玉楠 张立敏 于艳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病理与心功能变化。方法:缝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超声心动图变化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小鼠结扎后,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内径增大;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降低。病理切片提示心肌缺血后早期可见... 目的:观察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病理与心功能变化。方法:缝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超声心动图变化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小鼠结扎后,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内径增大;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降低。病理切片提示心肌缺血后早期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膜不完整表现,晚期可见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坏死。结论:冠状动脉结扎法可成功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结扎 心肌梗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卢晓梅 赵红 张海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的活性及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探讨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术前15 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 目的:通过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的活性及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探讨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术前15 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10mg/kg,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明胶酶的活性,同时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明胶酶(A、B)活性增加;灯盏花素组MMP-9活性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而灯盏花素对MMP-2作用不显著。脑缺血再灌注后4 h起脑组织伊文思蓝渗出逐渐增多,48 h达高峰,以后有下降趋势。灯盏花素组于术后伊文思蓝渗出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的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B的活性、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酶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灯盏花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诱导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于艳秋 李昆 +3 位作者 卢晓梅 金玉楠 云伟 杜莉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对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悬浮法,从拟胚体形成的第4、5、6、7d起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诱导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计数第8、9、10、11、12... 目的:观察丹参对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悬浮法,从拟胚体形成的第4、5、6、7d起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诱导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计数第8、9、10、11、12d心肌细胞的分化率。用RT-PCR方法检测分化的心肌细胞αMHC、Anf、MLC2v基因的表达。结果:10、30、50、70mg/ml丹参在拟胚体形成的第10、11、12d均可明显提高心肌细胞的分化率(P<0.01)。RT-PCR结果αMHC、Anf、MLC2v基因在分化的心肌细胞中表达。结论:丹参可以体外提高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云伟 于艳秋 +2 位作者 卢晓梅 金玉楠 李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1-633,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成功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提高动物的存活率。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4周取出心脏对心肌进行TTC和HE染色检测。结果:通过对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术后2周小鼠存活率由40%提高到75%... 目的:探讨如何成功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提高动物的存活率。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4周取出心脏对心肌进行TTC和HE染色检测。结果:通过对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术后2周小鼠存活率由40%提高到75%。心肌颜色、心电图特异性改变及心肌TTC和HE染色证明制模成功。结论:正确使用麻醉药、顺利气管插管、准确结扎冠状动脉、减少出血与肺损伤及术后观察和护理是保证制模成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小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8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红 陈航 +2 位作者 曹士信 张海鹏 陈学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9-330,3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8蛋白含量和mRNA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制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期间经0.25MPa(ATA)HBO治疗5次,采用ABC-ELISA、RT-PCR法检测脑组织中IL-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8蛋白含量和mRNA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制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期间经0.25MPa(ATA)HBO治疗5次,采用ABC-ELISA、RT-PCR法检测脑组织中IL-1β、IL-8的含量、mRNA的表达及依文思蓝(EB)的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于再灌注72h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8含量及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并与脑组织EB含量渗出增多相一致。HBO+脑缺血再灌注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细胞因子IL-1β、IL-8含量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并与脑组织EB含量渗出减少相一致。HBO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细胞因子IL-1β、IL-8的含量及mRNA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HBO从细胞及基因水平可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促炎因子IL-1β、IL-8的含量及表达,从而对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而对正常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8的含量及表达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缺血再灌注 细胞因子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低氧培养液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杜莉莉 吕润潇 +2 位作者 杨晓漪 辛娜 马廷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5,140,共6页
目的研究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 MSCs)低氧培养液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组织块培养法提取p 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ELISA检测p MSCs常氧(21%O_2)或低氧(1%O_2)培养5 d后培养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 目的研究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 MSCs)低氧培养液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组织块培养法提取p 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ELISA检测p MSCs常氧(21%O_2)或低氧(1%O_2)培养5 d后培养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经100μmol/L H_2O_2处理12 h后分别培养于正常培养液、p MSCs常氧培养液或p MSCs低氧培养液,5 d后台盼蓝染色测细胞存活情况,MTT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测细胞凋亡。结果 p MSCs阳性表达CD29,CD44。p MSCs低氧培养液中的IGF-1明显多于p MSCs常氧培养液(P<0.05)。与p MSCs常氧培养液相比,p MSCs低氧培养液中H_2O_2处理的Caco2存活细胞多,增殖快,凋亡少(P<0.05)。向p MSCs低氧培养液中加入IGF-1抗体后,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多(P<0.05)。结论 p MSCs低氧培养液对H_2O_2处理的Caco2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IGF-1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低氧 氧化应激 人结肠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破碎法提取组织蛋白方法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小燕 夏蒲 +2 位作者 邢亚楠 关一夫 郑华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比较冻结破碎法和匀浆法提取组织蛋白的效率,拟建立一种提取组织蛋白的新方法。方法分别用冻结破碎器具SK-100和匀浆机处理小鼠不同部位的组织,提取总蛋白后进行蛋白定量,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β-actin蛋白表达。结果冻结破碎法... 目的比较冻结破碎法和匀浆法提取组织蛋白的效率,拟建立一种提取组织蛋白的新方法。方法分别用冻结破碎器具SK-100和匀浆机处理小鼠不同部位的组织,提取总蛋白后进行蛋白定量,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β-actin蛋白表达。结果冻结破碎法虽比匀浆法耗时稍长,但与匀浆法提取的总蛋白浓度以及β-actin蛋白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匀浆法与冻结破碎法均可以用于提取小鼠各种组织的蛋白,都可以在实验室中展开,进而在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相关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蛋白 免疫印迹 Β-A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30A8基因rs13266634 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阳 王占友 +1 位作者 池志宏 王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 探讨SLC30A8基因rs13266634 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锦州地区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病例-对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方法对锦州地区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 目的 探讨SLC30A8基因rs13266634 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锦州地区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病例-对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方法对锦州地区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145例健康对照(NC组)SLC30A8基因rs1326663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CC基因型频率T2DM组(38.23%)高于NC组(22.07%);C等位基因频率T2DM组(61.76%)高于NC组(51.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C增加了2型糖尿病1.550倍患病风险(OR=1.550,95%CI:1.108-2.169,P〈0.05)。结论 SLC30A8基因rs13266634 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锦州地区T2DM的发病相关,C是风险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30A8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小鼠脑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巍 赵成海 +1 位作者 卢晓梅 张海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9-410,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小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影响。方法:建立CO中毒模型,常压氧(NBO)、高压氧干预治疗。ELISA法检测各组小...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小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影响。方法:建立CO中毒模型,常压氧(NBO)、高压氧干预治疗。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CO中毒组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L-4和IL-10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BO治疗组与CO中毒组比较,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1),而IL-4和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1)。NBO治疗组IL-1β和TNF-α低于CO中毒组,而IL-4和IL-10高于CO中毒组,但差异不显著。结论:HBO可对抗CO中毒小鼠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常压氧 一氧化碳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旭东 郑宁宁 +1 位作者 曹岩岩 赵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27-432,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窒息后心跳骤停法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并于窒息前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啶4μg/kg;分别于大鼠窒息前后行血气分析,心肺复苏后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窒息后心跳骤停法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并于窒息前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啶4μg/kg;分别于大鼠窒息前后行血气分析,心肺复苏后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以及海马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窒息后常规复苏组和右美托咪啶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下降(P=0.000)、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0.000);常规复苏组大鼠不同观察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00),右美托咪啶组心肺复苏后24、48和72 h时NDS评分低于常规复苏组(均P=0.000)。与常规复苏组相比,右美托咪啶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坏死、核固缩、核溶解程度明显减轻,存活的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水肿改善;神经元无明显脱髓鞘改变,神经血管单元微环境良好。结论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可有效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缺氧缺血 脑损伤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SPINK5基因重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皮损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狄正鸿 许静 +3 位作者 侯殿东 纪莲 刘晓梅 孙鲁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SPINK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其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携带小鼠SPINK5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与携带腺病毒基因组的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采用卵清蛋白,通过腹...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SPINK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其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携带小鼠SPINK5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与携带腺病毒基因组的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采用卵清蛋白,通过腹腔,皮下注射系统致敏结合皮肤局部外涂局部致敏Balb/c小鼠,建立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将携带SPINK5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注射至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皮损内,观测其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效应。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小鼠SPINK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及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该病毒载体注射于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皮损内,治疗2周可明显减轻皮损处潮红,水肿及炎性反应。皮损处病理检测显示,与模型对照相比较,皮损厚度,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结论SPINK5基因治疗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SPINK5基因产物局部外用有望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K5基因 重组腺病毒栽体 特应性皮炎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内胆汁粘度及胆汁成分对胆石形成影响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淑英 张海鹏 +1 位作者 初航 刘守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0-461,共2页
目的 :探讨胆囊内胆汁粘度 (BV)和胆汁成分 (BI)对胆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正常人 ,胆囊炎、胆石症病人以及正常兔、高胆固醇成石兔、成石 +中药兔BV的测定 ,探讨胆囊内BV对胆石形成的影响。结果 :同一切变率下 ,胆石症组BV最高 ,与其... 目的 :探讨胆囊内胆汁粘度 (BV)和胆汁成分 (BI)对胆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正常人 ,胆囊炎、胆石症病人以及正常兔、高胆固醇成石兔、成石 +中药兔BV的测定 ,探讨胆囊内BV对胆石形成的影响。结果 :同一切变率下 ,胆石症组BV最高 ,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高胆固醇成石兔成石率达 90 % ,加中药组则降为11% ,对照组为零 ;成石兔胆汁酸、磷脂减少 ,胆固醇增高 ,而中药组胆汁酸、磷脂增加 ,胆固醇降低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成石兔BV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结论 :胆石形成与胆囊内BV增高有关 ;中药在降低BV的同时起到了调整BI比例的作用 ,中药可能降低胆囊内B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形成 胆汁粘度 胆汁成分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H-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及其细胞毒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欣 吴广谋 +5 位作者 张国利 李树民 孙春华 石丽学 王姿 朱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免疫毒素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并观察由此产生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饱合性及其与时间的关系;LHRH- PE40由LHRH受体介导对Hel... 目的:研究重组免疫毒素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并观察由此产生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饱合性及其与时间的关系;LHRH- PE40由LHRH受体介导对Hela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与正常鸡胚成纤维细胞的结合相比有显著意义(P<0. 01);LHRH- PE40与LHRH竞争LHRHR的OD值和TSH相比有显著意义(P<0. 01);光镜观察,LHRH- PE40对Hela细胞作用明显而对正常鸡胚成纤维细胞几乎没有作用;电镜观察,LHRH -PE40使Hela细胞表面出现凋亡征象。结论:与其他正常组织的细胞相比, Hela细胞膜表面LHRH受体分布呈过表达状; LHRH -PE40与细胞表面LHRH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饱和性; LHRH -PE40对细胞的作用由LHRHR介导,并且只对LHRHR阳性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HELA细胞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对小鼠皮肤移植术后脾淋巴细胞及其黏附分子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晓宇 孙鲁宁 +1 位作者 郑宁宁 张海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75-1277,共3页
本研究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BALB/c供鼠与C57BL/6受鼠,各自或共同接受高压氧预处理;受鼠在皮肤移植术后,腹腔注射常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处... 本研究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BALB/c供鼠与C57BL/6受鼠,各自或共同接受高压氧预处理;受鼠在皮肤移植术后,腹腔注射常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处理方案对小鼠脾淋巴细胞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及淋巴细胞表面黏附因子LFA-1(CD11a/CD18)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BO预处理组小鼠脾淋巴细胞CD3+、CD4+、CD8+及其表面黏附分子CD4+CD11a+、CD4+CD18+、CD8+CD11a+、CD8+CD18+的表达均下降,以供鼠和受鼠都接受HBO预处理同时与环孢素A联合应用组下降最明显(p<0.05);HBO预处理与环孢素A联合应用组小鼠一般状态好于单独应用HBO预处理或环孢素A组。结论:高压氧预处理与环孢素A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高压氧预处理和环孢素A可更好地降低皮肤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其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与调节淋巴细胞的活性并抑制其表面黏附因子的表达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预处理 皮肤移植 淋巴细胞 黏附分子 免疫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特异表达JC病毒T抗原质粒构建及表达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蒲 徐小燕 +4 位作者 贾宝萍 王薇 关一夫 高野康雄 郑华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利用鼠胃黏膜上皮细胞中高活性的角蛋白19(K19)启动子构建K19-JCVT抗原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PCR方法突变JC病毒T抗原中的NdeⅠ位点,并在两端插入BclⅠ位点,通过BamHⅠ位点将DNA片段与K19启动子连接,构建K19-JCVT抗原质粒。... 目的利用鼠胃黏膜上皮细胞中高活性的角蛋白19(K19)启动子构建K19-JCVT抗原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PCR方法突变JC病毒T抗原中的NdeⅠ位点,并在两端插入BclⅠ位点,通过BamHⅠ位点将DNA片段与K19启动子连接,构建K19-JCVT抗原质粒。利用酶切和DNA测序确认其DNA序列。免疫组化筛选细胞角蛋白19阳性胃癌细胞,对细胞角蛋白19表达阳性的胃癌细胞系AGS进行K19-JCVT抗原质粒转染,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CVT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K19-JCVT抗原表达质粒成功构建,AGS胃癌细胞系高表达细胞角蛋白19并用于K19-JCVT抗原表达质粒转染,转染K19-T抗原质粒的AGS细胞系有T抗原表达。结论同义突变和相似连接在质粒构建中起到关键作用,酶切位点的甲基化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病毒 T抗原 真核表达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CD147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SW579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巍 邵跃 +1 位作者 宋晓雯 赵成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35-3338,共4页
目的:检测CD147 siRNA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检测CD147 siRNA处理后SW579细胞的CD147 mRNA和蛋白水平。利用CK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同时利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运动能力变化。并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运动相关蛋... 目的:检测CD147 siRNA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检测CD147 siRNA处理后SW579细胞的CD147 mRNA和蛋白水平。利用CK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同时利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运动能力变化。并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运动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下调CD147可以明显抑制SW579细胞增殖,并且阻碍其运动。处理后细胞的MMP-2和MMP-9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一种运动相关蛋白WAVE2的表达随着CD147的下调而下降。结论 :CD147下调可能通过抑制MMP-2、MMP-9和WAVE2表达导致SW579细胞运动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579细胞 CD147 SIRNA 运动能力 WAVE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REIC蛋白分泌水平及其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小燕 夏蒲 +3 位作者 邢亚楠 张东晗 高野康雄 郑华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8-570,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和胃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分泌型REIC含量及重组REIC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ELISA检测血清和细胞上清中的REIC表达;WST-8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结果:REIC在胃癌患者中的分泌水平比正常健康人明显降低(P<0.0...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和胃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分泌型REIC含量及重组REIC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ELISA检测血清和细胞上清中的REIC表达;WST-8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结果:REIC在胃癌患者中的分泌水平比正常健康人明显降低(P<0.05),并且与肿块大小呈负相关(P<0.05);胃癌细胞系培养液上清中的REIC表达低于正常的胃黏膜细胞(P<0.05);胃癌AGS细胞系转染REIC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REIC浓度升高(P<0.05);加入外源性融合的REIC可以抑制胃癌细胞AGS和BGC-823的增殖(P<0.05)。结论:分泌型的REIC在胃癌细胞中表达降低,重组REIC蛋白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REIC蛋白可以作为胃癌早诊、生物学和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C 胃癌 ELISA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细胞核质蛋白分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小燕 杨雪 +3 位作者 夏蒲 邢亚楠 关一夫 郑华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03-805,808,共4页
目的拟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细胞核质蛋白分离方法。方法利用自建方法、Ambion和Thermo公司的试剂盒分别提取细胞核蛋白和质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检测Bag-1、ING5和parafibromin蛋白亚细胞定位,通过选择不同的内参蛋白标记细... 目的拟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细胞核质蛋白分离方法。方法利用自建方法、Ambion和Thermo公司的试剂盒分别提取细胞核蛋白和质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检测Bag-1、ING5和parafibromin蛋白亚细胞定位,通过选择不同的内参蛋白标记细胞组分蛋白的污染。结果自建核质蛋白提取方法与试剂盒相比,在操作时间和分离效果上无显著差别。发现大小不同Bag-1蛋白在胃癌细胞质和核中定位不同,ING5和parafibromin蛋白分别定位在胃癌和肺癌细胞系的细胞核中。结论自建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常规细胞核质蛋白分离,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和经济有效的特点,对后续蛋白组学研究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蛋白 质蛋白 内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