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GPDA检测在多种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魏茗 李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0-35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GPDA)检测在多种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日立 715 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分析法测定 118例各种肿瘤患者以及 11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GPDA活性。结果 :74 .1%的肺癌 ,72 .2 %的胃癌患... 目的 :探讨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GPDA)检测在多种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日立 715 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分析法测定 118例各种肿瘤患者以及 11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GPDA活性。结果 :74 .1%的肺癌 ,72 .2 %的胃癌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1) ;71.4 %肺癌肝转移 ,6 6 .7%胃癌肝转移 ,6 9.4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而肝血管瘤患者血清中GP DA活性在正常范围 (P >0 .0 5 )。结论 :GPDA活性检测可以为胃癌 ,肺癌以及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同时对监测恶性肿瘤肝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胃癌 肺癌 原发性肝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后高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永军 魏茗 邢芳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33,235,共3页
目的 :检测餐后高血糖对糖代谢异常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探讨氧化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FMD)及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 (MDA)。结果 :空腹时糖耐量异常组的MDA较对... 目的 :检测餐后高血糖对糖代谢异常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探讨氧化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FMD)及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 (MDA)。结果 :空腹时糖耐量异常组的MD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FMD则明显降低 (P <0 .0 1 )。口服糖耐量试验后 ,FMD进一步降低 ,MDA进一步升高 ,在 2型糖尿病组中更为明显。维生素C的治疗可逆转糖耐量异常组的内皮功能障碍。结论 :餐后高血糖可造成糖代谢异常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氧化损伤对餐后高血糖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内皮细胞诱发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孙东辉 杨向红 +2 位作者 董玉兰 王跃中 张亚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5-247,260,共4页
目的 :研究维生素E对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内皮细胞 (EC)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 :以氢过氧化枯烯为诱发剂引发培养的血管EC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将制备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EC CM)作为实验因素作用于培养的... 目的 :研究维生素E对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内皮细胞 (EC)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 :以氢过氧化枯烯为诱发剂引发培养的血管EC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将制备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EC CM)作为实验因素作用于培养的VSMC。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维生素E对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电镜可见VSMC凋亡小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VSMC的 p5 3蛋白表达增加 ,bcl 2蛋白表达下调。加维生素E组电镜改变轻微 ,p5 3、bcl 2异常表达减轻。结论 :维生素E对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内皮细胞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