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短波对大鼠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术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立新 佟晓杰 +1 位作者 贾桦 李振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5-69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小剂量超短波对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传导速度、患侧胫前肌湿重比率、患侧L4脊髓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来观察小剂量超短波对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术... 目的:通过检测小剂量超短波对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传导速度、患侧胫前肌湿重比率、患侧L4脊髓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来观察小剂量超短波对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术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n=4),对照组(n=16)及实验组(n=16),对照组采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cm缺损,实验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小剂量超短波治疗,7min/天,1次/天,直至取材,后两组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时检测患侧L4脊髓内BDNF及CGRP蛋白表达,术后第12周时行患侧胫前肌湿重比率及再生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①对照组术后第2周时患侧L4脊髓内BDNF表达已开始增高,第4周时达高峰,第8周后逐渐降低,第12周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只有在第8周时BDN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对照组患侧L4脊髓内CGRP蛋白表达与BDNF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实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脊髓内CGRP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12周时实验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波幅升高,潜伏时缩短,胫前肌湿重比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小剂量超短波可以促进大鼠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术后神经髓鞘及轴索的再生,此作用可能与小剂量超短波上调患侧脊髓内CGRP蛋白的表达,延长BDNF表达的高峰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周围神经再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蛋白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丽梅 赵月 +2 位作者 王鲁建 宋敏 宋继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88-191,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从凋亡的角度看,肿瘤的发生是由于凋亡机制受抑,从而使变异细胞积聚形成肿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COX-2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1例非... 背景与目的从凋亡的角度看,肿瘤的发生是由于凋亡机制受抑,从而使变异细胞积聚形成肿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COX-2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应用CD34标记血管来计数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11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者75例(67.6%),细胞高凋亡水平者53例(47.7%)。CO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P=0.025)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18)有密切关系,且COX-2阳性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00)。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6)和COX-2蛋白阳性表达(P=0.000)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COX-2阳性表达可能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凋亡 COX-2 MVD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后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立新 贾桦 +2 位作者 李薇薇 李振华 佟晓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AN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促神经再生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自体移植组,桥接2,4,8,12周组,每组6只,分别观测患侧L4脊髓及胫前肌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目的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AN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促神经再生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自体移植组,桥接2,4,8,12周组,每组6只,分别观测患侧L4脊髓及胫前肌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ANA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2周患侧脊髓内BDNF表达增高,4周时达高峰,持续到8周,然后逐渐降低,12周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而患侧胫前肌最初4周内逐渐降低,然后逐渐升高,12周时达到正常水平,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BDNF mRNA的表达基本与蛋白表达一致。结论ANA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也许可替代自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此作用可能与上调脊髓BDNF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 周围神经再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Cox-2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丽梅 赵月 +2 位作者 王鲁建 宋敏 宋继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和C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6例肺癌患者组织中突变型p53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用CD34标记血管来计数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116例肺癌中,突变型p53蛋白阳...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和C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6例肺癌患者组织中突变型p53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用CD34标记血管来计数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116例肺癌中,突变型p53蛋白阳性47例(40.52%),Cox-2蛋白阳性78例(67.24%)。Co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P=0.014)及其中的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6)密切相关,且阳性表达的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00),有统计学意义。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的转移(P=0.004)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P=0.000)是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突变型p53与Cox-2蛋白的表达有关,Cox-2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53 COX-2 CD3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期X线照射致大鼠皮质下异位细胞团形成和胼胝体缺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洪鹏 吕良英 +2 位作者 川野仁 吕永利 佟晓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6-260,共5页
为探讨胚胎期大鼠受X线照射后皮质下异位细胞团形成与胼胝体缺失的相关性,本研究将妊娠14d(E14)大鼠经X线全身照射(剂量为1.0Gy),在照射前2h及照射后2d(E16)经尾静脉注入5-溴-2-脱氧尿嘧啶(BrdU),用以标识E14及E16的神经细胞的发生。取... 为探讨胚胎期大鼠受X线照射后皮质下异位细胞团形成与胼胝体缺失的相关性,本研究将妊娠14d(E14)大鼠经X线全身照射(剂量为1.0Gy),在照射前2h及照射后2d(E16)经尾静脉注入5-溴-2-脱氧尿嘧啶(BrdU),用以标识E14及E16的神经细胞的发生。取不同时期(E14~P3)胚脑用于Nissl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显示:(1)胚胎期经X线照射的新生大鼠可见新皮质变薄,胼胝体缺失,以及皮质板下的异位细胞团形成;(2)在X线照射前2h注射BrdU:大鼠经照射后6h(E14~6h),侧脑室内可见大量BrdU阳性细胞;在E16和E18时,BrdU阳性细胞表达于皮质边缘带及下板层,但数目远少于未接受X线照射的对照组;(3)X线照射后2d即E16时注入BrdU:大鼠在E20和P1时,BrdU阳性细胞与对照组同样分别表达于皮质板的上层及下层,但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同时可见大脑皮质第II、III层细胞大部分缺损以及由BrdU弱阳性细胞聚集在皮质板最下层形成的异位细胞团。本实验结果证明:X线照射可损伤多数正处于分裂期的神经上皮细胞,且后续发生的部分神经细胞不能正常移动到他们的目的地(皮质板第II、III层)而聚集在皮质板下成为异位细胞团。由于胼胝体主要由大脑皮质第II、III层细胞的轴突构成,我们推测异位细胞团的形成可导致胼胝体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照射 5-溴-2-脱氧尿嘧啶 异位神经细胞团 皮质板 胼胝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晓红 佟晓杰 +2 位作者 张彩顺 王虹 张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研究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 再生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再生神经中S-100蛋白表达,并对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等... 目的: 研究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 再生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再生神经中S-100蛋白表达,并对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的移植段内见有由束膜和外膜包被的大量再生神经纤维, 两组比较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有髓纤维占有的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移植段神经中的S-100阳性施万细胞数、形态和排列等方面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同自体神经一样,对缺损的坐骨神经再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 神经再生 S-100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神经基质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Schwann细胞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红云 邓仪昊 +3 位作者 佟晓杰 贾桦 张旭 李振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4-608,共5页
为探讨脱细胞神经基质移植物(ANA)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向Schwann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本实验将分离的大鼠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行表型鉴定后,取第五代细胞,用ANA匀浆进行诱导。诱导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 为探讨脱细胞神经基质移植物(ANA)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向Schwann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本实验将分离的大鼠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行表型鉴定后,取第五代细胞,用ANA匀浆进行诱导。诱导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中S-10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诱导前后细胞的GFAP及S-100的变化;MTT测定不同诱导剂浓度诱导后的细胞活性。结果显示:BMSCs表型鉴定为CD44+、CD54+、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GFAP、S-100阳性细胞比例在诱导后分别为(64±5)%、(42±4)%;流式细胞仪检测和RT-PCR反应均显示GFAP、S-100的表达诱导组较对照组有所升高;MTT检测表明诱导剂浓度为1.0mg/ml时诱导后有活性细胞的数目最多。上述结果提示ANA可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Schwann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神经基质移植物 骨髓间充质细胞 SCHWANN细胞 诱导 分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期X线照射致大鼠皮质-纹状体区异常的研究
8
作者 李洪鹏 白旭东 +1 位作者 川野仁 佟晓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探讨胚胎期X线照射致大鼠皮质-纹状体区的异常,本研究选取妊娠14d(E14)大鼠接受X线(剂量为1.0Gy)照射。照射前2h经尾静脉注入5-溴-2-脱氧尿嘧啶(BrdU),用以标识E14的神经细胞的发生。取不同时期(E14-E18)胚脑用于HE染色、BrdU免疫组... 为探讨胚胎期X线照射致大鼠皮质-纹状体区的异常,本研究选取妊娠14d(E14)大鼠接受X线(剂量为1.0Gy)照射。照射前2h经尾静脉注入5-溴-2-脱氧尿嘧啶(BrdU),用以标识E14的神经细胞的发生。取不同时期(E14-E18)胚脑用于HE染色、BrdU免疫组化染色及Fluoro Jade B(FJB)染色观察。结果显示:HE染色观察到E14大鼠受X线照射后背侧端脑有大量细胞脱落入侧脑室并在2d后被完全清除,而腹侧的皮质-纹状体区在照射后2d形成空洞并于4d后修复。BrdU标识显示腹侧端脑的外侧节隆起的神经细胞移动类似于正常对照组,2d后阳性细胞分布在皮质-纹状体区形成的空洞周围,4d后移动到腹侧皮质板。Fluoro Jade B染色显示照射后1d在皮质-纹状体区有大量阳性细胞,2d后显著减少。本实验结果提示:E14大鼠受X线照射引起外侧节隆起的神经细胞在移动过程中死亡并导致皮质-纹状体区形成空洞,从而引起内囊发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照射 外侧节隆起 皮质-纹状体区 5-溴-2-脱氧尿嘧啶 FLUORO JADE 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R/PI3K/Akt信号通路在PDGF-BB促进体外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裴丹 李洪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信号通路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体外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出生1~3 d的小鼠乳鼠大脑皮质培养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信号通路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体外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出生1~3 d的小鼠乳鼠大脑皮质培养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对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进行鉴定。通过向培养细胞体系加入细胞因子PDGF-BB刺激细胞,应用PDGFR通路抑制剂AG1296进行干预,观察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培养细胞系中p-PDGFR-α、p-PI3K、p-Akt及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可以达到90%。加入PDGF-BB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明显增多,给予抑制剂AG1296预处理增殖受到抑制。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加入PDGF-BB后p-PDGFRα、p-PI3K、p-Akt及GFAP表达增多(P<0.01),给予抑制剂预处理表达减少(P<0.05)。结论PDGFR信号通路参与体外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腹腔-肠系膜上神经节内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的来源、走行和分布 被引量:5
10
作者 佟晓杰 于频 野条良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腹腔 -肠系膜上神经节内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的来源、走行及分布。方法 :用嗜神经追踪剂菜豆白血球凝集素 (phaseolus vulgavis leucoagglutinin,PHA - L )顺行性追踪 ,行 PHA- L免疫组化反应 ABC法。结果 :分布到腹腔 -肠... 目的 :探讨大鼠腹腔 -肠系膜上神经节内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的来源、走行及分布。方法 :用嗜神经追踪剂菜豆白血球凝集素 (phaseolus vulgavis leucoagglutinin,PHA - L )顺行性追踪 ,行 PHA- L免疫组化反应 ABC法。结果 :分布到腹腔 -肠系膜上神经节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 ,来自胸 8~ 10脊髓节段侧柱 ,随内脏大神经走行 ,在内脏大神经进入腹腔 -肠系膜上神经节时 ,标记纤维集中成束 ,进入节后则立即分散分布。在节内腹侧部只见少量的标记纤维 ,节的中间部有大量互相交织成网状和树枝状集中分布的标记纤维 ,节的背侧部也只见有少量的标记纤维。节的吻侧端的标记纤维多于尾侧端。结论 :来自胸 8~ 10脊髓节段侧柱中间外侧核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随内脏大神经走行 ,进入腹腔 -肠系膜上神经节 ,在节内呈广泛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肠系膜 上神经节 交感节前纤维 PH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