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前胡及前胡甲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IL-6水平及Fas、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0
1
作者 常天辉 章新华 +2 位作者 邢军 王怀良 刘晓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6,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白花前胡及其有效成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IL-6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开胸麻醉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枝经30 min缺血及120 min再灌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6水平;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Fas,bax... 目的:研究中药白花前胡及其有效成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IL-6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开胸麻醉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枝经30 min缺血及120 min再灌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6水平;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Fas,bax及bcl-2蛋白表达;苏木精-依红染色法于光镜下观察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结果:白花前胡粗提物及前胡甲素(Pd-Ia)在降压和不影响心率的情况下,减少IL-6水平及Fas,bax,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bax的比率。IL-6水平与Fas,bax,bcl-2蛋白表达之间呈密切的线性正相关,而嗜中性白细胞只有轻微浸润。结论:白花前胡及Pd-Ia在防治缺血后心肌细胞死亡上显现新靶位,原因可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机体自身调控即早基因IL-6,Fas,bax,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前胡甲素 心肌 缺血 再灌注 凋亡 白介素-6 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动脉压检测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章新华 陈磊 +1 位作者 王怀良 高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8-389,共2页
目的 :建立直接检测大鼠肺动脉压的方法。方法 :应用PV 1导管 ,制备末端呈圆滑弧型的大鼠肺动脉导管 ,经颈外静脉插入大鼠肺动脉 ,检测肺动脉压 (Ppa) ,并将检测结果与右心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野百合碱 (MCT)模型大鼠右心指数由 ... 目的 :建立直接检测大鼠肺动脉压的方法。方法 :应用PV 1导管 ,制备末端呈圆滑弧型的大鼠肺动脉导管 ,经颈外静脉插入大鼠肺动脉 ,检测肺动脉压 (Ppa) ,并将检测结果与右心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野百合碱 (MCT)模型大鼠右心指数由 0 .32 3± 0 .0 19增加到 0 .4 84± 0 .0 73,Ppa由 (11 5± 0 87)mmHg增加到 (16 .13± 1.5 4 )mmHg (P均 <0 .0 1) ;本文提供的Ppa检测方法所测的Ppa值与右心指数呈正相关 (P<0 .0 1)。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压 右心指数 肺动脉高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前胡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循环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周荣 王怀良 +2 位作者 章新华 邢军 李春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评价白花前胡对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效果 ,探讨肺循环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野百合碱 (monocrotoline,MCT)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白花前胡 (5 0 ,10 0 ,15 0mg·kg... 目的 :评价白花前胡对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效果 ,探讨肺循环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野百合碱 (monocrotoline,MCT)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白花前胡 (5 0 ,10 0 ,15 0mg·kg-1/d)采用管饲给药 3周 ;治疗效果的评价采用血流动力学 (肺动脉平均压 )、血液流变学(表观及还原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 )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白花前胡可分别使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降低14.5 %、19.2 % (P <0 .0 5 )、18.8% (P <0 .0 5 )。白花前胡 (10 0mg·kg-1/d)能有效降低大鼠MCT组肺循环血液高切 (2 0 0 /s)表观粘度 2 3.9% (P <0 .0 5 )、低切 (1/s)表观粘度 39.6 % (P <0 .0 1)和红细胞聚积指数 15 .7% (P <0 .0 5 )。其降低表观粘度 (2 0 0 /s ,1/s)与其降低肺动脉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 0 .86 8(P <0 .0 5 )、0 .6 35 (P <0 .0 5 )。结论 :白花前胡能通过改善肺微循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液流变学 白花前胡 血流动力学 植物药 中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后脑膜ICAM-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何秋 王怀良 +3 位作者 章新华 陈磊 宗志宏 王继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偏头痛不同时相脑膜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 1(ICAM 1)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硝酸甘油 (GTN) 2 μg/kg·min-1iv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采用Westernblot法观察对照组、GTNiv 0 .5 ,2 ,4 ,6 ,10h组脑膜中的ICAM 1蛋白表... 目的 :观察大鼠偏头痛不同时相脑膜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 1(ICAM 1)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硝酸甘油 (GTN) 2 μg/kg·min-1iv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采用Westernblot法观察对照组、GTNiv 0 .5 ,2 ,4 ,6 ,10h组脑膜中的ICAM 1蛋白表达量。结果 :GTNiv后 4h大鼠脑膜ICAM 1蛋白表达量增高 ,6h蛋白表达量达高峰 ,然后逐渐回落 ,至 10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GTNiv呈时限性ICAM 1蛋白表达增强 ,提示ICAM 1参与了偏头痛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一氧化氮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诱导大鼠脑膜核因子-κB表达增强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秋 王怀良 +3 位作者 章新华 陈磊 宗志宏 姜彦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 观察偏头痛大鼠模型不同时相脑膜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GTN)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组、GTNiv后 0 .5 ,1.0 ,1.5 ,2 .0 ,4 .0h组脑膜NF κB阳性染色细胞的分布 ... 目的 观察偏头痛大鼠模型不同时相脑膜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GTN)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组、GTNiv后 0 .5 ,1.0 ,1.5 ,2 .0 ,4 .0h组脑膜NF κB阳性染色细胞的分布 ,采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相应时间点脑膜核NF κB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GTNiv后 0 .5h即出现大鼠脑膜NF κB核阳性反应和核NF κB蛋白表达量增高 ,1.5h核NF κB蛋白表达量达高峰 ,然后逐渐回落 ,至 4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GTNiv后早期脑膜呈时限性核NF κB蛋白表达增强 ,提示NF κB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与偏头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核因子-КB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前胡对麻醉开胸猫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常天辉 陈磊 +1 位作者 姜明燕 王玉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药白花前胡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影响。方法 :用结扎麻醉开胸猫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 AMI模型 ,于结扎后 10 min经 12指肠给药 ,做冠脉循环及心脏血流动力学 ,心肌耗氧量 ,心外膜电图 ,血清酶活性 ,组织 N- BT染色以及 AM... 目的 :观察中药白花前胡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影响。方法 :用结扎麻醉开胸猫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 AMI模型 ,于结扎后 10 min经 12指肠给药 ,做冠脉循环及心脏血流动力学 ,心肌耗氧量 ,心外膜电图 ,血清酶活性 ,组织 N- BT染色以及 AMI程度 (Σ- ST)和范围 (N- ST)等检测。结果 :白花前胡醇提物增加冠脉流量 ,降低冠脉阻力、左室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最大上升速率、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肌氧摄取率和率压积。给药 (0 .2 g/kg)后 1h,血清乳酸脱氢酶和心肌 MB型肌酸激酶的变化率 ,由对照组的 (6 1.1± 12 .8) %和 (191.1± 2 2 5 .2 ) % ,分别降至(9.1± 44 .6 ) % ,P <0 .0 5和 (- 1.5± 87.2 ) % ;Σ- ST和 N - ST由 (34 .7± 41.2 ) %和 (5 3.6± 8.6 ) % ,分别降至(- 19.0± 15 .4) % ,P <0 .0 5和 (2 2 .2± 4.3) % ,P <0 .0 1;给药后 5 h,左室梗塞率由 (2 3.6± 6 .7) % ,减至 (15 .0±5 .7) % ,P<0 .0 5。结论 :中药白花前胡有抗急性心肌梗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急性心肌梗塞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白花前胡对麻醉猫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姜明燕 常天辉 徐亚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药白花前胡对麻醉猫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活性及心肌梗死面积变化的影响 ,探讨白花前胡的作用。方法 :采用整体麻醉开胸猫心肌缺血模型 ,闭塞冠状动脉 40min后经十二指肠给药 ,分别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 目的 :观察中药白花前胡对麻醉猫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活性及心肌梗死面积变化的影响 ,探讨白花前胡的作用。方法 :采用整体麻醉开胸猫心肌缺血模型 ,闭塞冠状动脉 40min后经十二指肠给药 ,分别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 )及其同功酶 (CK MB)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 :白花前胡 0 .2g/kg ,1.0g/kg组给药 5h分别使左心室心肌梗死面积从对照组的 (2 3 .6± 6.7) %减小至 (15.0± 5.7) %和 (13 .9± 6.7) %(P <0 .0 5) ;两种剂量白花前胡均明显降低心肌梗死 5h后血清中LDH、CK MB的活性 ,分别由对照组的 (61.1±12 .8) %和 (191.1± 2 2 5.2 ) %降至 (9.1± 44.6) % ,(-1.5± 87.2 ) %和 (3 2 .6± 46.8) % ,(75.0± 3 2 .5)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急性心肌缺血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MB 梗死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自由基引起的大鼠脑皮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东林 褚晓玉 张利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在大鼠脑皮质线粒体自由基损伤的体外实验中,观察丙泊酚的保护作用,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抗坏血酸-Fe2+体系诱导产生氧自由基,对分离的大鼠脑线粒体进行体外损伤实验,与丙泊酚温育后测定线粒体膜流动性... 目的:在大鼠脑皮质线粒体自由基损伤的体外实验中,观察丙泊酚的保护作用,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抗坏血酸-Fe2+体系诱导产生氧自由基,对分离的大鼠脑线粒体进行体外损伤实验,与丙泊酚温育后测定线粒体膜流动性、肿胀度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脂质过氧化可降低线粒体膜流动性、增加线粒体肿胀和MDA含量,30μmol/L的丙泊酚均可减轻上述损伤。结论:脂质过氧化使大鼠脑皮质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显著受损,丙泊酚对此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线粒体膜 膜流动性 氧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药生物碱94-95-10L对大鼠CSD模型脑内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磊 王怀良 +1 位作者 邢军 章新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利用 KCl滴注大脑皮质制作大鼠皮层传播性抑制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模型 ,研究94- 95 - 10 L对 c- fos基因在大鼠脑额顶区内扣带回、新皮质和梨状区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 Wistar大鼠麻醉后 ,在左侧脑表面滴注 K... 目的 :利用 KCl滴注大脑皮质制作大鼠皮层传播性抑制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模型 ,研究94- 95 - 10 L对 c- fos基因在大鼠脑额顶区内扣带回、新皮质和梨状区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 Wistar大鼠麻醉后 ,在左侧脑表面滴注 KCl(1mol/ L ,5μl)之前 5 0 m in,给予 94- 95 - 10 L (30 mg/ kg,ip.) ,氟桂嗪 (3m g/ kg,iv.)作为阳性对照。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c- fos阳性细胞在以上 3区的表达。结果 :左侧脑表面滴注 KCl 12 0 min后 ,各区的 c- fos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而对侧基本无表达 ;尾静脉注射氟桂嗪能明显抑制 c- fos的表达 ;腹腔注射 94- 95 - 10 L使 c-fos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在由 KCl制造的 CSD模型中 ,94- 95 - 10 L能明显抑制 c- fos在额顶区的表达 ,说明该药对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皮歧传播性抑制 生物碱 94-95-10L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内皮细胞受到血流剪切应力刺激后表达凋亡蛋白X连锁抑制物(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鑫 舒强 +1 位作者 凌光烈 王怀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 生理水平的血流剪切应力有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等作用 ,进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血流剪切应力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于DMEM培养液 ,当细胞融合时将细胞暴露于 2 0dyne&... 目的 生理水平的血流剪切应力有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等作用 ,进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血流剪切应力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于DMEM培养液 ,当细胞融合时将细胞暴露于 2 0dyne·cm-2 的剪切应力 ,分别用免疫印迹杂交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凋亡蛋白X连锁抑制物 (X linked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 ,XIAP)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2 0dyne·cm-2 的剪切应力刺激 1~ 4h ,可诱导内皮细胞产生XIAPmRNA ,4h时表达最多。 2 0dyne·cm-2 剪切应力刺激 6,1 2和 2 4h ,XI AP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生理水平的剪切应力明显诱导内皮细胞XIAPmRNA和蛋白的表达 ,这可能是剪切应力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蛋白X连锁抑制物 细胞凋亡 剪切应力 内皮细胞 人脐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法与^3H—TdR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山红 王怀良 王守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18,共3页
目的:研究3H TdR掺入法和流式细胞术法研究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法来替代3H-TdR掺入法的数据依据。方法: 用3H -TdR掺入法和流式细胞术法对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进行检测。结果: 流式细胞仪指标与3H-TdR掺入实验指标呈高度... 目的:研究3H TdR掺入法和流式细胞术法研究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法来替代3H-TdR掺入法的数据依据。方法: 用3H -TdR掺入法和流式细胞术法对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进行检测。结果: 流式细胞仪指标与3H-TdR掺入实验指标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PI与cpm相关系数为r=0. 964;SPF与3H TdR,掺入的相关悉数r=0. 876,且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结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S期细胞分数与3H TdR掺入值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TdR掺入法 流式细胞术法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前胡水醇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阳 常天辉 +1 位作者 章新华 邢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5-256,259,共3页
目的 :探讨白花前胡水醇提取物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 ,为寻找高效、低毒及安全的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IL 6水平 ,并通过常规HE染色比较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心肌浸润情况。结果 :... 目的 :探讨白花前胡水醇提取物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 ,为寻找高效、低毒及安全的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IL 6水平 ,并通过常规HE染色比较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心肌浸润情况。结果 :白花前胡水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IL 6水平分别由对照组的 (15 1.5 3± 17.70 )pg/ml降至 (113.71± 12 .31)pg/ml、(112 .30± 4 .84 )pg/ml和 (10 7.90± 8.11)pg/ml(P <0 .0 1) ,其作用强度与硝苯地平相近 (12 3.5 5± 18.6 2 )pg/ml。结论 :白花前胡水醇提取物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IL 6水平 ,提示白花前胡水醇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6 放射免疫分析 白花前胡水醇提取物 大鼠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那地尔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性损伤时大鼠脑皮质线粒体结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东林 褚晓玉 赵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吡那地尔 线粒体 膜流动性 脑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活性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章新华 王怀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7-437,共1页
按拉丁方设计给药方式,多组同步及交替给药检测垂体后叶素收缩子宫平滑肌活性。该方法合理、准确、方便、可行。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子宫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B/1D)受体亚型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表达差异性研究
15
作者 董旭 王怀良 +2 位作者 章新华 邢军 魏金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节与肺动脉 5 - TH1 B/1 D受体亚型基因表达 ,探讨肺动脉高压的 5 - HT受体机制。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研究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基因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的表达。结果 :5 - HT1 B和 5 -HT1 D受体 m...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节与肺动脉 5 - TH1 B/1 D受体亚型基因表达 ,探讨肺动脉高压的 5 - HT受体机制。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研究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基因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的表达。结果 :5 - HT1 B和 5 -HT1 D受体 m RNA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均有表达 ,而在大鼠肺动脉只检测到 5 - HT1 B受体 m RNA,且其表达水平在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肺动脉。结论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和肺动脉的分布存在差异 ;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 5 - HT1 B受体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B/1D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三叉神经节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对5-羟色胺引起的犬离体大隐静脉收缩作用的影响
16
作者 章新华 邢军 王怀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1-242,250,共3页
目的 :探讨植物药生物碱 94 95 10L对犬离体大隐静脉 5 HT1like受体的作用。方法 :建立 5 羟色胺 ( 5 HT)对犬离体大隐静脉收缩作用的量效曲线 ,观察 94 95 10L对该量效曲线的影响。结果 :94 95 10L表现出对 5 HT1like受体的... 目的 :探讨植物药生物碱 94 95 10L对犬离体大隐静脉 5 HT1like受体的作用。方法 :建立 5 羟色胺 ( 5 HT)对犬离体大隐静脉收缩作用的量效曲线 ,观察 94 95 10L对该量效曲线的影响。结果 :94 95 10L表现出对 5 HT1like受体的微弱的激动作用 (α =2 8.0 % ) ,其 10 -5mol·L-1和 3× 10 -5mol·L-1均使 5 HT量效曲线下移 ,并使最大收缩高度分别下降至 ( 81.0± 3 .2 ) %和 ( 72 .3± 11.7) %。结论 :94 95 10L对犬离体大隐静脉 5 HT1like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 ,该作用对防治偏头痛发作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5-羟色胺1like受体 大隐静脉 偏头痛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