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单钠对新生期大鼠下丘脑内侧基底部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吕永利 赵书芬 +1 位作者 吕集 车春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通过对新生期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对下丘脑內侧基底部神经元的影响?峁砻?MSG可毁损下丘脑弓状核、腹内侧核、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可能随着作用剂量的加大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未见到MSG对下丘脑背内侧核... 通过对新生期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对下丘脑內侧基底部神经元的影响?峁砻?MSG可毁损下丘脑弓状核、腹内侧核、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可能随着作用剂量的加大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未见到MSG对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下丘脑 弓状核 腹内侧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促黑激素对大鼠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姜锡然 冯甲棣 姚承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26-330,共5页
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方法,研究腹腔注射α-促黑激素(α-MSH)对正常及发热大鼠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α-MSH对记录到的9例正常大鼠,9例发热大鼠的热敏神经元均表现出增频作用,而对4例... 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方法,研究腹腔注射α-促黑激素(α-MSH)对正常及发热大鼠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α-MSH对记录到的9例正常大鼠,9例发热大鼠的热敏神经元均表现出增频作用,而对4例正常大鼠,1例发热大鼠的冷敏神经元表现出抑频效应。经t检验,α-MSH对热敏神经元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α-MSH是经调控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来参与体温调节及发热反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黑激素 下丘脑 神经元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温度敏感神经元对电刺激中缝背核的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宇 姚承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引导单位神经元放电的方法,观察电刺激猫中缝背核时,下丘脑前部-视前区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及温度敏感系数的变化。结果提示,中缝背核可能参与体温调节的中枢调控过程。
关键词 温度敏感神经元 温度敏感系数 下丘脑前部-视前区 中缝背核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对猫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悦欣 姚承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3-97,共5页
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的方法,研究侧脑室微量注射辣椒素(capsaicin,cars)对猫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cars对记录到的10例热敏神经元均有升高放电频率的作用,经t检验,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 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的方法,研究侧脑室微量注射辣椒素(capsaicin,cars)对猫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cars对记录到的10例热敏神经元均有升高放电频率的作用,经t检验,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5例冷敏神经元均有减低放电频率的作用,经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例温度不敏感神经元中的1例是兴奋作用,2例未引起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提示,cars是经调控神经元的活动而调节体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下丘脑 温度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两侧大脑皮质局部血流量的测定和差异性研究
5
作者 赵懋根 汤浩 +1 位作者 陈声权 杨儒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9-11,共3页
通过自编软盘的计算机程序和Qould四道记录仪,采用氢清除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的局部血流量(LCBF)。额皮质、前肢皮质和纹状皮质的m-LCBF分别为62.29±6.12、64.50±6.89和65.78±7.14ml/100g/min;鼠两侧大脑皮质的m-LCBF为64... 通过自编软盘的计算机程序和Qould四道记录仪,采用氢清除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的局部血流量(LCBF)。额皮质、前肢皮质和纹状皮质的m-LCBF分别为62.29±6.12、64.50±6.89和65.78±7.14ml/100g/min;鼠两侧大脑皮质的m-LCBF为64.19±6.72ml/100g/min。通过对两侧大脑半球六个部位皮质的m-LCBF测定,证明两侧大脑皮质的m-LCBF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局部血流量 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内温度变化对猫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6
作者 赵懋根 辛黎 杨儒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23-26,31,共5页
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研究猫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受胃温和脑温影响的特性。采用温度敏感系数、温度—频率相关系数,识别神经元的温度敏感性,证明胃温确能影响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水平,参与体温调节反应。
关键词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温度敏感神经元 内脏温度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发热兔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范书铎 孙丽华 +1 位作者 梁强 张晓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50-252,256,共4页
用整体测定家兔直肠温的方法,研究了葛根素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结果表明:葛根素水溶剂静脉注射对正常体温家兔没有解热作用,但对发热家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而且这种解热作用与剂量相关。葛根素的解热作用不如解热药对乙酰胺基苯酚的... 用整体测定家兔直肠温的方法,研究了葛根素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结果表明:葛根素水溶剂静脉注射对正常体温家兔没有解热作用,但对发热家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而且这种解热作用与剂量相关。葛根素的解热作用不如解热药对乙酰胺基苯酚的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葛根 发热 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毁损弓状核对大鼠体温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赵书芬 傅纯芳 +1 位作者 吴玉坏 冯甲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61-264,共4页
对29只Wistar系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获得毁损弓状核的大鼠模型。16只大鼠按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做对照组。饲养至第5周起,每周1次24 h体温监测,另对4只正常大鼠用遥感测温技术记录自然状态下的昼夜体温变化。将全部大鼠分别置于热... 对29只Wistar系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获得毁损弓状核的大鼠模型。16只大鼠按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做对照组。饲养至第5周起,每周1次24 h体温监测,另对4只正常大鼠用遥感测温技术记录自然状态下的昼夜体温变化。将全部大鼠分别置于热环境(44±2℃)20min和冷环境(2±2℃)30 min,结果:1.常温下(22±1℃)毁损弓状核的大鼠平均体温升高(幼鼠更明显),但其昼夜节律性未变。2.毁损弓状核的大鼠在热环境和冷环境中体温调节能力均降低,表现在热环境中出现高热惊厥,甚至死亡。在冷环境中体温明显下降。3.大鼠弓状核被毁损由脑切片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状核 谷氨酸单钠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电视录像静画步进法在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常立功 周洪伟 岳屹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60-63,共4页
应用显微电视录像静画步进法测定兔肠系膜毛细血管网的红细胞速度、毛细血管口径,并计算血流量。通过输液测得毛细血管血流速度随输液速度而变化,毛细血管网分支前、后血流量收入与支出相等。通过制造肠系膜血淤模型观察测得血淤后12h... 应用显微电视录像静画步进法测定兔肠系膜毛细血管网的红细胞速度、毛细血管口径,并计算血流量。通过输液测得毛细血管血流速度随输液速度而变化,毛细血管网分支前、后血流量收入与支出相等。通过制造肠系膜血淤模型观察测得血淤后12h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证明该方法简便、实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电视录像静画步进法 红血球速度 毛细血管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猫丘脑后核对血压和瞬膜活动的影响
10
作者 孙丽华 杨儒昌 +1 位作者 张晓玲 赵雅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用脑内电刺激方法,观察电刺激猫丘脑后核对血压、瞬膜活动的影响。看到丘脑后核兴奋时,血压明显升高、瞬膜收缩。丘脑后核兴奋所引起的这种痛反应可被吗啡所抑制,对血压反应抑制程度较小,这可能是由于刺激丘脑后核引起的血压升高不仅包... 用脑内电刺激方法,观察电刺激猫丘脑后核对血压、瞬膜活动的影响。看到丘脑后核兴奋时,血压明显升高、瞬膜收缩。丘脑后核兴奋所引起的这种痛反应可被吗啡所抑制,对血压反应抑制程度较小,这可能是由于刺激丘脑后核引起的血压升高不仅包括痛反应成份,还可能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本文就丘脑后核在痛觉中的重要作用做了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后核 血压 痛反应 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海马对猫丘脑后核群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的影响
11
作者 孙丽华 郑谦 杨儒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5期348-351,共4页
本文以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猫丘脑后核群(PO) 内脏大神经诱发单位放电为内脏痛指标,研究海马在丘脑水平对内脏痛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电刺激背海马对丘脑后核群内脏痛放电具有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表现为即时抑制和后继抑制两种形式。... 本文以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猫丘脑后核群(PO) 内脏大神经诱发单位放电为内脏痛指标,研究海马在丘脑水平对内脏痛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电刺激背海马对丘脑后核群内脏痛放电具有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表现为即时抑制和后继抑制两种形式。刺激海马可在丘脑后核群引起单位放电,提示海马与丘脑后核之间存在神经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诱发放电 电刺激 丘脑后核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石膏对发热兔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强 范书铎 +1 位作者 张晓玲 孙丽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6-18,共3页
生石膏退热机理一直悬而未决,本实验对生石膏、退热剂、钙剂三者的退热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生石膏对发热兔确有明显退热作用;2.生石膏对正常体温无降温作用;3.生石膏退热机理可能与退热剂不同;4.生石膏退热作用可能不是其主要成... 生石膏退热机理一直悬而未决,本实验对生石膏、退热剂、钙剂三者的退热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生石膏对发热兔确有明显退热作用;2.生石膏对正常体温无降温作用;3.生石膏退热机理可能与退热剂不同;4.生石膏退热作用可能不是其主要成份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石膏 解热作用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免疫核糖核酸抗胸腺萎缩作用的比较
13
作者 李文学 迟奎香 +3 位作者 梁成华 朱辉 赵雅媛 张福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25-29,共5页
本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小鼠胸腺萎缩动物实验模型对FCA-iRNA、抗菌iRNA、人脾RNA、酵母RNA等抗胸腺萎缩作用进行了初步比较。观察了光镜电镜下胸腺形态结构变化和末梢血淋巴细胞数、酸性非特异酯酶活性改变。
关键词 免疫核糖核酸 胸腺萎缩 淋巴细胞 酸性非特异酯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饥饿所致小鼠胸腺萎缩与过氧化脂质
14
作者 李文学 迟奎香 +2 位作者 张海朋 杨志蕃 张玉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63-64,共2页
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异常的自由基反应有关,自由基损伤在疾病发生上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胸腺作为中枢性免疫器官,对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各种应激可引起急性病理性胸腺萎缩。
关键词 饥饿 胸腺萎缩 过氧化脂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栓酶-3号对实验性兔矽肺治疗作用的观察
15
作者 于丕功 郝文学 +5 位作者 徐景星 刘守兰 杨金茹 洪生明 刘淑兰 赵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64-65,78,共3页
应用抗栓酶-3号治疗实验性免矽肺,结果:治疗组免的健康状态恢复似正常组。病理检查,治疗组兔肺及肺门淋巴结中纤维化比矽肺组减少,变性、坏死、紫色沉着物(似钙盐沉着)明显增多。表明抗栓酶-3号对实验性兔矽肺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 抗栓酶-3号 纤维细胞性矽结节 矽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胸腺脂褐素电镜观察
16
作者 李文学 迟奎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66-66,共1页
脂褐素(Lipofuscin)是老年动物细胞内的一种带棕色、有自发荧光的不溶性颗粒物质,早在1842年即由Hannover在神经细胞内发现。关于脂褐素在哺乳动物体内分布的研究,对心脏、血管、大脑、脑干、脊髓、神经节、肝脏、子宫。
关键词 胸腺 脂褐素 小鼠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刺激硬脑膜对动物血压的影响
17
作者 吴玉环 郑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30-31,共2页
大脑手术期间发生矢状窦破裂出血时,病人的血压会突然急剧下降,这种血压下降,怀疑是否属于一种降压反射。形态学研究表明,矢状窦及其附近的硬脑膜上分布着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本研究即通过动物实验探索这种降压的机制。
关键词 矢状窦 硬脑膜 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