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及其底物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奕 杨鸣良 +1 位作者 张扬 于秉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及其底物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生长的影响。方法 提取RNA ,通过RT_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观察mTOR及其底物p70S6激酶 (p70S6k)的α1 、α2 、β1 、β2 不同亚型及起始因子 4E结合蛋白 1(4EBP1)...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及其底物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生长的影响。方法 提取RNA ,通过RT_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观察mTOR及其底物p70S6激酶 (p70S6k)的α1 、α2 、β1 、β2 不同亚型及起始因子 4E结合蛋白 1(4EB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RT_PCR与Western印迹的结果一致。随着肿瘤恶性度的提高 ,mTOR、p70S6K的表达明显增加 ,而 4EBP1的表达则下降。结论 mTOR及其底物表达水平的强弱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它可能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靶向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 P70 S6激酶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粘液组织肿瘤——附24例报告
2
作者 葛淑芬 韩思源 卢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本文报道口腔粘液组织肿瘤24例,并对其组织来源、生物学特征、病理、临床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粘液瘤、粘液纤维瘤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如手术不彻底极易复发,复发者易恶变,故不宜提倡刮治术及局部切除术,而强调采取扩大切除及根治性切除术。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粘液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人群非综合征唇腭裂与PAX7基因的相关性
3
作者 卢永平 李增健 +7 位作者 胥威 刘巍 赵宁 隋钰 冯文华 马超 蔺美娜 韩维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2-525,549,共5页
目的探讨rs742071、rs7632427和rs12543318 3个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与非综合征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东北地区NSCL/P患者258例,患者父亲164例,患者母亲195例,共134个完整核心家系和300例正常对照样品,用PCR-RFLP方法... 目的探讨rs742071、rs7632427和rs12543318 3个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与非综合征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东北地区NSCL/P患者258例,患者父亲164例,患者母亲195例,共134个完整核心家系和300例正常对照样品,用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对分型结果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AX7基因的rs742071的G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在病例对照组中分布有统计学差异,并且FBAT分析结果显示T等位基因在核心家系中发生了过渡传递。rs7632427和rs12543318的基因分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s742071与中国东北地区人群NSCL/P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7 非综合征唇腭裂 单核苷酸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Onizuka法修复单侧唇裂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斌 王超 +2 位作者 刘强 李增健 徐贤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0-403,40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Onizuka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Onizuka法修复24例单侧唇裂,将旋转瓣止于鼻小柱基底中点,在推进瓣的唇红缘上方形成小三角瓣插入到裂隙近中侧唇峰上方。沿鼻小柱基底线去除C瓣的皮肤,将C瓣的肌层向外侧旋转与... 目的探讨改良Onizuka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Onizuka法修复24例单侧唇裂,将旋转瓣止于鼻小柱基底中点,在推进瓣的唇红缘上方形成小三角瓣插入到裂隙近中侧唇峰上方。沿鼻小柱基底线去除C瓣的皮肤,将C瓣的肌层向外侧旋转与裂隙侧鼻翼基底缝合加强鼻堤。推进瓣前端形成与鼻小柱基底相吻合的切口,隐蔽鼻底切口线。结果裂隙侧唇峰高度恢复理想,鼻底宽度与健侧相等。术后随访显示三角瓣无明显瘢痕,人中嵴形态协调。结论改良Onizuka法修复单侧唇裂可以充分降低唇峰,不会破坏人中嵴形态的协调性,并且鼻底切口瘢痕隐蔽,是一种易于掌握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改良Onizuka法 小三角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ensor阻鼾器治疗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结构改变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桂荣 李继强 周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Silensor阻鼾器治疗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气道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X线头影测量法对42例OSAS患者Silensor阻鼾器治疗前后的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的42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经阻... 目的探讨Silensor阻鼾器治疗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气道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X线头影测量法对42例OSAS患者Silensor阻鼾器治疗前后的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的42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经阻鼾器治疗后,OSAS患者的软腭后气道增大最显著,软腭后-软腭后咽壁距由(9.10±2.25)mm增加到(12.24±2.61)mm,舌根后气道间隙由(8.99±3.20)mm增至(11.24±3.79)mm,软腭与舌体接触长度由(26.26±6.04)mm减小至(14.37±8.14)mm,舌骨-下颌平面距由(21.27±6.12)mm减小为(12.14±5.89)mm,会厌谷与颏后点间的距离由(55.15±5.61)mm减小为(51.63±5.87)mm。口咽气道面积和喉咽气道面积分别由(7.01±1.54)mm2和(3.02±0.89)mm2增大为(7.85±1.61)mm2和(3.61±1.61)mm2。结论Silensor阻鼾器治疗后OSAS患者的上气道间隙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ensor阻鼾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上气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Clusterin/apoJ和转化生长因子-β在不同时期血管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尉力 秦兴军 王绪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Clusterin/apoJ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不同时期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中Clusterin/apoJ、TGF-β的表达水平以及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各期肥大细...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Clusterin/apoJ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不同时期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中Clusterin/apoJ、TGF-β的表达水平以及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各期肥大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增生晚期肥大细胞计数明显多于增生早、中期(P<0.01),退化早期肥大细胞计数明显多于退化中、晚期(P<0.01)。Clusterin/apoJ和TGF-β在增生晚期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增生早、中期的表达(P<0.01),在退化早期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退化中、晚期的表达(P<0.01)。不同时期中肥大细胞计数与Clusterin/apoJ和TGF-β表达的平均阳性面积率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不同时期中Clusterin/apoJ和TGF-β表达的平均阳性面积率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肥大细胞可能对血管瘤的消退进程起促进作用。Clus-terin/apoJ和TGF-β可能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发挥促进血管瘤消退的作用;TGF-β可能通过正性调节Clus-terin/apoJ的表达而发挥促进血管瘤自然消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 肥大细胞 Clusterin/apoJ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检测唇腭裂TGFA基因Taq Ⅰ突变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永平 李增建 +8 位作者 刘强 冯文华 胥威 姜淼 赵宁 隋钰 李学付 黄芳 韩维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1-282,28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检测唇腭裂转化生长基因α(TGFA)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方法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方法检测18例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TGFA基因的Taq Ⅰ位点突变情况,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RM检测1例唇腭裂患者中3例患者...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检测唇腭裂转化生长基因α(TGFA)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方法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方法检测18例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TGFA基因的Taq Ⅰ位点突变情况,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RM检测1例唇腭裂患者中3例患者TGFA基因TaqI位点杂合性缺失,其他15例正常。测序结果与HRM结果完全一致。结论HRM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检测基因突变的新方法,能用于大规模临床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唇腭裂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转化生长基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