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粒子活性炭(CH40)在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瑞武 钟鸣 +3 位作者 兰行简 孙长伏 李俊林 韩东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微粒子活性炭(CH40)在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术前对22例口腔鳞癌患者肿瘤内或肿瘤周围注入微粒子活性炭(CH40)混悬液,术中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作为标记来指导颈淋巴清扫术。结果:术中可见... 目的:探讨微粒子活性炭(CH40)在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术前对22例口腔鳞癌患者肿瘤内或肿瘤周围注入微粒子活性炭(CH40)混悬液,术中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作为标记来指导颈淋巴清扫术。结果:术中可见颈淋巴结有广泛不同程度的黑染,甚至包埋在脂肪组织内的直径1mm大小的淋巴结;注炭组黑染及未黑染的淋巴结转移比率无显著差异;注炭组平均每侧颈部清除42.5个淋巴结,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26.2个淋巴结(P<0.01);注炭组根治性颈清扫与功能性颈清扫清除的淋巴结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肿瘤内或肿瘤周围注入微粒子活性炭对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颈淋巴清扫 微粒子活性炭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釉细胞瘤中上皮性钙黏附蛋白和β-连环素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钟鸣 王岩 +1 位作者 岳阳丽 王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中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 -cad)及 β-连环素 ( β -cat)的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 (SP法 ) ,分别对AB72例 (原发 3 4例 ,复发 3 2例 ,恶性 6例 )E -cad、AB5 9例 (原发 2 2例、复...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中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 -cad)及 β-连环素 ( β -cat)的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 (SP法 ) ,分别对AB72例 (原发 3 4例 ,复发 3 2例 ,恶性 6例 )E -cad、AB5 9例 (原发 2 2例、复发 3 1例 ,恶性 6例 ) β -cat进行了研究。 结果 :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膜有E -cad和β -cat的完整表达 ,在AB中的星网状层及外周层细胞均有E -cad和β -cat的表达。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 ,在不同组织及病变中E -cad和 β -cat有不同的表达 (P <0 .0 0 1)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 ,E -cad和 β -cat表达强度下降和丢失 ,浆、核的异位表达增加 ,三者相比P <0 .0 5。结论 :E -cad和 β-cat的表达水平与AB的细胞分化程度成负向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Β-连环素 免疫组织化学 颌骨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釉细胞瘤中CD44_S及CD44_(V6)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钟鸣 岳阳丽 +1 位作者 王洁 王兆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 ,OKC)中CD44S 及CD44V6 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 ,分别对AB 77例 (原发 32例 ,复发 39例 ,恶变 6例 )CD44S、61例 (原发...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 ,OKC)中CD44S 及CD44V6 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 ,分别对AB 77例 (原发 32例 ,复发 39例 ,恶变 6例 )CD44S、61例 (原发 2 4例 ,复发 31例 ,恶变 6例 )CD44V6 (因染色脱片故例数不一样 ) ,OKC19例 ,正常口腔粘膜 12例进行了研究。结果 :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棘深层、基底层细胞膜均有CD44S 和CD44V6 的完整表达 ,OKC中 10 /19例有CD44S 表达丢失 ,15 /19例有CD44V6 不完整表达或丢失。CD44S 在 2 1/77例AB中表达丢失 ,异常表达为 49/77例 ( 63.6% ) ;CD44V6 在 7/61例AB中为阴性 ,但异常表达却为 31/61( 5 0 .8% )。与正常口腔粘膜及OKC相比P <0 .0 0 1,伴随AB恶变阴性表达及异常表达率增加。结论 :在不同组织及病变中CD44S 和V6 有不同的表达 ,伴随AB复发与恶变Vs及V6 表达丢失和异常表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釉细胞瘤 CD44S CD44V6 表达 牙源性囊肿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釉细胞瘤中细胞周期素B_1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钟鸣 张英 +3 位作者 王洁 李自娟 包刚 岳阳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 :探讨人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中G2 /M期周期素B1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 )对 73例AB(原发组 3 2例、复发组 3 3例、恶变组 8例 )进行了同期素B1检测 ,同时选取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 目的 :探讨人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中G2 /M期周期素B1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 )对 73例AB(原发组 3 2例、复发组 3 3例、恶变组 8例 )进行了同期素B1检测 ,同时选取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 ,OKC) 19例 ,正常口腔黏膜 7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yclinB1(细胞周期蛋白B1)在正常口腔黏膜 2例中核阳性 ,7例OKC中的棘层细胞核为阳性。 46例AB核为阳性。三者相比P <0 .0 0 1。在AB中伴随复发与恶变核阳性表达增加 ,其中原发AB 13例 ,复发AB 2 5例 ,恶变AB 8例核为阳性 ,三者相比P <0 .0 5。结论 :cyclinB1与AB的发生复发及恶变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 ,在G2 /M调控点上可能存在异常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角化囊肿 细胞周期素B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PG0839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静波 潘亚萍 +2 位作者 李琛 林莉 钟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6,200,共6页
目的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毒力岛基因PG0839突变菌株,为研究PG0839基因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扩增1 584 bp PG0839基因片段,对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和pUC19载体进行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连接酶切产物得到质粒pPG0839-1。将2 101 bp er... 目的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毒力岛基因PG0839突变菌株,为研究PG0839基因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扩增1 584 bp PG0839基因片段,对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和pUC19载体进行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连接酶切产物得到质粒pPG0839-1。将2 101 bp erm基因产物插入到pPG0839-1中PG0839基因的EcoRⅤ位点,构建质粒pPG0839-2,作为电穿孔的供体质粒。电穿孔转化于受体菌牙龈卟啉单胞菌W83菌株,红霉素抗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命名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结果运用插入失活方法构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进而通过酶切、测序、PCR和反转录PCR对PG0839基因突变菌株进行验证,证实PG0839基因突变菌株构建成功。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毒力岛 基因打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bax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洁 钟鸣 +1 位作者 刘敬东 王晓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成釉细胞瘤(am elob lastom a,AB)中的表达,探讨AB发生发展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AB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法对75例AB(原发31例,复发37例,恶变组7例)进行BCL-2和BAX蛋白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成釉细胞瘤(am elob lastom a,AB)中的表达,探讨AB发生发展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AB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法对75例AB(原发31例,复发37例,恶变组7例)进行BCL-2和BAX蛋白检测,正常口腔黏膜(norm al oralmucosa,NOM)和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 ic keratocyst,OKC)做对照。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20例AB、12例OKC中的bcl-2和baxmRNA表达。结果: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AB中为88.0%(66/75),OKC中为74.3%(26/35),NOM中为44.4%(4/9)(P<0.001),主要在AB外周层细胞和少数星网状层细胞中表达。BAX蛋白阳性率AB为74.7%(56/75),OKC为65.7%(23/35),NOM为77.8%(7/9)(P<0.001),BAX在AB的外周层和星网状层细胞都有强度相似的表达。伴随着AB的复发恶变BCL-2蛋白表达增强,而BAX蛋白表达则不同:复发组阳性率较原发组高,但恶变组低。BCL-2与BAX蛋白表达呈中度负相关(rκ=-0.331,P<0.001)。结论:AB中凋亡抑制蛋白表达多于凋亡促进蛋白表达,凋亡抑制在AB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bcl-2和bax在不同组织及良、恶性AB中的表达方式及强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角化囊肿 BCL-2 BAX 基因表达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软骨瘤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任美思 王兆元 钟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84-184,187,共2页
软骨瘤常发生于四肢的管状骨,发生于软组织的软骨瘤是罕见的病变,发生于口腔的软骨瘤更加少见。除在腭板或牙槽嵴外,发生于口腔骨外软骨瘤的报道不到30例,并且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舌黏膜。我院近期诊治了2例舌软骨瘤的患者,现报道... 软骨瘤常发生于四肢的管状骨,发生于软组织的软骨瘤是罕见的病变,发生于口腔的软骨瘤更加少见。除在腭板或牙槽嵴外,发生于口腔骨外软骨瘤的报道不到30例,并且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舌黏膜。我院近期诊治了2例舌软骨瘤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软骨瘤 骨外软骨瘤 发生部位 管状骨 软组织 牙槽嵴 舌黏膜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蛋白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8
作者 钟鸣 王洁 +1 位作者 王兆元 蒋立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7-188,194,共3页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AB)星网状层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特点 ,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 p16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0例AB ,其中原发 17例 ,复发 16例 ,恶变 7例。此外用口腔粘膜鳞癌 4例 ,淋巴结转移癌 2...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AB)星网状层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特点 ,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 p16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0例AB ,其中原发 17例 ,复发 16例 ,恶变 7例。此外用口腔粘膜鳞癌 4例 ,淋巴结转移癌 2例 ,基底细胞癌 7例作对照观察。结果 :40例AB的 p16蛋白的缺失率为 5 2 .5 % ,其中 ,原发AB 2 9.4% ,复发AB 6 2 .5 % ,恶变AB 85 .7%。 3组间P <0 .0 5。p16蛋白多在已发生角化的上皮样细胞当中有弱表达 ,但在星网状层中原始胚胎样细胞多表达为阴性。结论 :AB的发生与 p16蛋白的缺失有关。随着复发与恶变的变化 ,p16蛋白缺失率增加 (P <0 .0 5 ) ,具有显著性意义。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蛋白 成釉细胞瘤 牙原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人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李欣梅 钟鸣 王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6-417,共2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成釉细胞瘤 (A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4例正常口腔黏膜 ,11例牙源性角化囊肿 (OKC) ,6 1例AB中bFGF的定位表达。结果 :bFGF在AB中的表达明显高于OKC及正常口...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成釉细胞瘤 (A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4例正常口腔黏膜 ,11例牙源性角化囊肿 (OKC) ,6 1例AB中bFGF的定位表达。结果 :bFGF在AB中的表达明显高于OKC及正常口腔黏膜 (P <0 .0 5 ) ,在AB原发、复发、恶变的不同病变中 ,bFGF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加 (P <0 .0 5 )。结论 :AB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与bFGF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bFGF可能为AB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角化囊肿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及C-erbB-2蛋白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细胞系转移力之间的关系
10
作者 马杰 钟鸣 王兆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erbB-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2个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的关系。方法: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和肺高转移性腺样囊性癌SACC-LM细胞系,分别提取它们的胞质和胞膜样品并采用Western ...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erbB-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2个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的关系。方法: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和肺高转移性腺样囊性癌SACC-LM细胞系,分别提取它们的胞质和胞膜样品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GFR和C-erbB-2在其中的表达差异,利用电泳凝胶成像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EGFR在SACC-83细胞的细胞膜中呈现高表达(P<0.01),而在SACC-LM细胞的胞质中呈现高表达(P<0.01)。SACC-83与SACC-LM细胞比较,前者胞膜中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后者,而胞质中的表达却明显低于后者(均为P<0.01)。C-erbB-2无论在SACC-LM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中的表达都明显高于SACC-83细胞系,经灰度值分析,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EGFR基因在胞质中的高水平积累以及C-erbB-2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可能在腺样囊性癌肺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ERBB-2蛋白 腺样囊性癌 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