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氏Ⅱ~1错软组织侧貌分析及软硬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扬
任雅秋
冯翠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 ,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 ,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 1/ 3...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 ,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 ,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 1/ 3,唇部突出明显 ,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 ,而下唇明显增厚 ,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 -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 ,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错He
X线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微核实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郝玉全
阎秀林
+3 位作者
张旖骁
韩雪松
刘敏达
艾红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潜在致突变性。方法将30只N1H纯系小鼠随机等分为玻璃陶瓷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玻璃陶瓷组将待测样品制成粉末状,用阿拉伯胶将其配成混悬液,以5g/kg的剂量经口灌胃;阴性对照组和阳性...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潜在致突变性。方法将30只N1H纯系小鼠随机等分为玻璃陶瓷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玻璃陶瓷组将待测样品制成粉末状,用阿拉伯胶将其配成混悬液,以5g/kg的剂量经口灌胃;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注等体积的阿拉伯胶和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液(40mg/kg)。取小鼠骨髓细胞,油镜下每只动物观察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并计算微核率。结果玻璃陶瓷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微核率分别为(1.31±0.53)‰、(1.32±0.62)‰和(29.20±0.74)‰,玻璃陶瓷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阳性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不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微核实验
致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氏Ⅱ~1错软组织侧貌分析及软硬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扬
任雅秋
冯翠娟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科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文摘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 ,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 ,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 1/ 3,唇部突出明显 ,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 ,而下唇明显增厚 ,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 -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 ,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关键词
安氏Ⅱ^1错He
X线头影测量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微核实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郝玉全
阎秀林
张旖骁
韩雪松
刘敏达
艾红军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口腔
医学院
口腔
修复
科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科
中国医科大学
第
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
口腔
科
中国医科大学
第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5L481)
文摘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潜在致突变性。方法将30只N1H纯系小鼠随机等分为玻璃陶瓷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玻璃陶瓷组将待测样品制成粉末状,用阿拉伯胶将其配成混悬液,以5g/kg的剂量经口灌胃;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注等体积的阿拉伯胶和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液(40mg/kg)。取小鼠骨髓细胞,油镜下每只动物观察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并计算微核率。结果玻璃陶瓷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微核率分别为(1.31±0.53)‰、(1.32±0.62)‰和(29.20±0.74)‰,玻璃陶瓷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阳性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不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增加。
关键词
玻璃陶瓷
微核实验
致突变性
Keywords
glass-ceramic
mieronucleus test
mutagenieity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氏Ⅱ~1错软组织侧貌分析及软硬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张扬
任雅秋
冯翠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微核实验
郝玉全
阎秀林
张旖骁
韩雪松
刘敏达
艾红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