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观察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程越 马红梅 +1 位作者 张欣 崔福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应用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观察复合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BMSCs+nHAC)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兔下颌骨体部范围为15mm×15m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采取相应方法修复:A组,BMSCs+nHAC修复;B组,nHAC修复;C组,... 目的:应用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观察复合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BMSCs+nHAC)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兔下颌骨体部范围为15mm×15m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采取相应方法修复:A组,BMSCs+nHAC修复;B组,nHAC修复;C组,空白对照组,缺损不做修复。术后4、8、12周分别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进行监测。结果:术后4周,A组核素浓聚程度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核素浓聚程度亦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A组核素浓聚程度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核素浓聚程度与C组无显著差异;术后12周,3组核素浓聚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MSCs+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与单独使用nHAC相比具有较好的成骨能力和血管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 骨髓基质细胞 骨缺损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对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程越 姚玉胜 +1 位作者 艾红军 崔福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作为支架材料对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体外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兔自体PRP分别作用于与nHAC联合培养的rBMSCs及常规培养的rBMSCs,利用扫描电镜观察rBMSCs...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作为支架材料对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体外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兔自体PRP分别作用于与nHAC联合培养的rBMSCs及常规培养的rBMSCs,利用扫描电镜观察rBMSCs在nHAC上的生长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骨钙素(OCN)含量测定,骨桥蛋白(opn)mRNA相对表达量的分析,比较两种培养条件下兔自体PRP诱导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上的差异。结果:联合培养的rBMSCs在nHAC上生长良好,其ALP活性、OCN含量均较常规培养明显增加,且opnmRNA相对表达量是常规培养组的4.78倍。结论:nHAC作为支架材料可明显提高兔自体PRP诱导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程越 李淑华 艾红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r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rBM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加入含1%PRP的DMEM条件培养基,对照组为不含PRP的DMEM培养基,在不同时间点收集两组细胞,分别...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r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rBM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加入含1%PRP的DMEM条件培养基,对照组为不含PRP的DMEM培养基,在不同时间点收集两组细胞,分别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周期分布和增殖指数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活性测定、骨钙素(OCN)含量测定以及骨桥蛋白(OPN)mRNA相对表达量的分析。结果:实验组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形态学特征;PRP作用7d后S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增殖指数由22.89±1.24增至33.15±1.0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ALP染色呈阳性,且ALP活性、OCN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PN mRNA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48倍。结论:PRP可促进rBMSCs的增殖并可提高rBMSCs的体外成骨潜能,使其向成骨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特性 骨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