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燕云 艾红军 +1 位作者 于平 车景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6-467,共2页
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18件磁性附着体应用于 12个修复体中 ,经固位力测试、X线检查及临床检测 ,随访观察 12 .5年。结果 :每个修复体采用 1件或 2件磁性附着体 ,每件磁性附着体的磁力 40 0g或 60 ... 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18件磁性附着体应用于 12个修复体中 ,经固位力测试、X线检查及临床检测 ,随访观察 12 .5年。结果 :每个修复体采用 1件或 2件磁性附着体 ,每件磁性附着体的磁力 40 0g或 60 0 g ;其修复体的固位成功率可达 10 0 % ,并适应各个方向咀嚼力 ;在下颌牙列缺失的两个磁性附着体联合应用 ,固位效果显著增强 ,两年后的随诊检测其固位力仍未衰减。龈炎发生率为 5 .5 %。结论 :磁性附着体在可摘义齿修复中不仅增加固位强度 ,而且舒适美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附着体 口腔 义齿 修复 临床应用 可摘局部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局部牙龈组织的电镜和X线能谱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吕卉 杨晓东 陈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 :研究金属烤瓷修复体 (porcelainfusedtometals ,PFM )修复后局部牙龈病变的原因 ,探讨PFM修复后牙龈组织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病理变化特点 ,为修复临床的病例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经本人行PFM修复后局部牙龈变色、增生需行... 目的 :研究金属烤瓷修复体 (porcelainfusedtometals ,PFM )修复后局部牙龈病变的原因 ,探讨PFM修复后牙龈组织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病理变化特点 ,为修复临床的病例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经本人行PFM修复后局部牙龈变色、增生需行牙龈切除术的 32例患者的牙龈组织为实验组 ,另取 14例因正畸需要行拔牙术发生牙龈撕裂的健康牙龈组织为对照组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线能谱分析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牙龈组织超微结构、离子吸收情况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电镜下PFM修复后的牙龈组织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变性、坏死改变。实验组和对照组间Ni、Cr含量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FM修复后牙龈组织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烤瓷修复体 牙龈组织 超微结构 X线能谱分析 镍铬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对大段骨缺损修复影响的实验兔模型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琳 王禄增 +2 位作者 哈斯达来 袁月 张劲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6-28,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用于研究应力对大段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实验兔动物模型。方法选用20只健康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在右侧肱骨中下段制造13 mm的大段骨缺损后植入泡沫碳化硅人工骨,实验组选用具有固定和持续轴向加压双重作用的镍钛记忆合金接... 目的建立用于研究应力对大段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实验兔动物模型。方法选用20只健康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在右侧肱骨中下段制造13 mm的大段骨缺损后植入泡沫碳化硅人工骨,实验组选用具有固定和持续轴向加压双重作用的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对照组选用同种材料和规格的仅有固定作用的接骨器,术后常规护理,待取材观察。结果 20只实验兔中,7只在苏醒后当天,10只术后1~3 d,3只术后4~7 d,出现植入体从植入部位脱出游离至皮下现象。结论用于研究应力对大段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实验兔动物模型未成功建立,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对兔肱骨大段骨缺损处人工骨的固定和持续加载,在实验兔肱骨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骨缺损 持续应力 泡沫碳化硅 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劈裂牙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郝玉全 潘春玲 +2 位作者 魏亚琴 韩雪松 代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比较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病例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的患牙23颗,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完全暴露断面,再行常规桩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的龈袋深度,... 目的:比较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病例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的患牙23颗,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完全暴露断面,再行常规桩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的龈袋深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牙龈切除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3,2.4,2.3 mm;牙冠延长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4,1.8,1.4 mm。两组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而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牙冠延长术组的龈袋深度均明显低于牙龈切除术组。结论: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患牙均能明显改善龈袋深度,而后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牙冠延长术 龈袋深度 劈裂牙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观察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程越 马红梅 +1 位作者 张欣 崔福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应用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观察复合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BMSCs+nHAC)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兔下颌骨体部范围为15mm×15m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采取相应方法修复:A组,BMSCs+nHAC修复;B组,nHAC修复;C组,... 目的:应用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观察复合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BMSCs+nHAC)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兔下颌骨体部范围为15mm×15m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采取相应方法修复:A组,BMSCs+nHAC修复;B组,nHAC修复;C组,空白对照组,缺损不做修复。术后4、8、12周分别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进行监测。结果:术后4周,A组核素浓聚程度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核素浓聚程度亦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A组核素浓聚程度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核素浓聚程度与C组无显著差异;术后12周,3组核素浓聚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MSCs+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与单独使用nHAC相比具有较好的成骨能力和血管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 骨髓基质细胞 骨缺损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分析法研究贴面修复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翠娟 艾红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8-370,375,共4页
目的 :应用Meta 分析法研究国内关于贴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现状 ,评估 5种类型贴面修复的总体平均成功率。方法 :查阅 1988- 2 0 0 1年国内 13种口腔医学类杂志有关贴面修复的文献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分两步选择适用文献 16篇进行质量... 目的 :应用Meta 分析法研究国内关于贴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现状 ,评估 5种类型贴面修复的总体平均成功率。方法 :查阅 1988- 2 0 0 1年国内 13种口腔医学类杂志有关贴面修复的文献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分两步选择适用文献 16篇进行质量评估。对“失败”作了统一的定义 ,作为统一的研究结果。对文献进行了均衡性检测 ,各文献数据合并计算出各型贴面修复的总体平均成功率。结果 :所有文献按 0 - 1标准的平均加权质量分为 0 .6 2± 0 .0 8,各篇文献的质量分分别作为其合并样本量的权数。预成瓷贴面 2篇文献 ,1年成功率 98.3% ,2年成功率97.0 %。烤瓷贴面 5篇文献 ,1~ 2年成功率 97.1%。直接型树脂贴面 5篇文献 ,1年及 2年成功率分别为 96 .7%和 88.6 %。间接型树脂贴面及成品牙片直接粘面法的文献分别为 3篇和 2篇 ,但其数据不能合并 ,因而分别描述。结论 :Meta 分析法是一种综合分析口腔医学同类临床研究的有效方法。预成瓷贴面及烤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成功率较高 ,树脂贴面 (直接型和间接型 )修复临床成功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成品牙片直接粘面法临床已很少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法 贴面修复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与泡沫TiC/Ti对犬节段性骨缺修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胡莹 刘笑涵 +3 位作者 王靖宇 吴琳 高勇 张劲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4-47,5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对节段性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直径12 mm长20mm泡沫TiC/Ti植入6只Beagle犬的左侧胫骨节段性骨缺损区。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频率1.5 MHz、强度30 mW/cm2、脉冲...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对节段性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直径12 mm长20mm泡沫TiC/Ti植入6只Beagle犬的左侧胫骨节段性骨缺损区。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频率1.5 MHz、强度30 mW/cm2、脉冲宽度200μs、脉冲周期1 kHz、20 min/次、1次/d),对照组为不开功率源的假辐照,术后4、8周后分别行X线检查及骨密度测定,观察及分析材料周围骨愈合情况。结果 6只beagle犬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4周超声组骨早期成熟度优于对照组,表现在材料周围骨痂影密度增高,骨痂影由两端向中央生长;对照组仅见骨痂区密度低,还可见部分骨痂缺如。术后8周超声组新生骨痂面积优于对照组,骨干结构相对稳定;对照组骨缺损区未闭合,在骨干两侧看到少量骨痂,愈合较差。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4周时超声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8周时超声组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联合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与人工骨材料修复可提高新骨形成速度及骨组织密度,缩短节段性骨缺损的骨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骨形成 骨密度 BEAGLE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碳化硅细胞相容性及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吴琳 徐兴祥 +3 位作者 王禄增 荣小芳 田冲 张劲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采用高分子热解结合可控熔渗反应烧结方法制备泡沫SiC,观察体外接种到泡沫SiC表面的成骨细胞MG63的贴壁和生长状况,评价泡沫SiC的细胞相容性.通过建立兔下颌临界骨缺损人工材料植入模型,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及图像分析,探讨了... 采用高分子热解结合可控熔渗反应烧结方法制备泡沫SiC,观察体外接种到泡沫SiC表面的成骨细胞MG63的贴壁和生长状况,评价泡沫SiC的细胞相容性.通过建立兔下颌临界骨缺损人工材料植入模型,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及图像分析,探讨了泡沫SiC作为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体外成骨细胞MG63在泡沫SiC表面的生长状态良好.体内植入实验的26只实验动物健康状况良好,伤口均为一期愈合.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各时间点内的泡沫SiC周边及其内部网孔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形成;组织学观察可见骨组织的修复属于正常的骨修复过程.植入4w后,泡沫SiC内新生骨的四环素荧光标记率和成骨面积均低于HA,而在8w及24w后与HA接近,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泡沫SiC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且泡沫SiC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远期效果与HA相似,具有较好的骨传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碳化硅 骨修复材料 细胞 动物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循环刺激对粘接性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艾红军 赵永康 +1 位作者 永井正洋 宫入裕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3-434,共2页
目的 :探讨口腔内冷热循环刺激对不同粘接性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临床常用的粘接性树脂 [如Super bondC&B (SB)和Panavia 2 1(PV)等 ]为对象 ,采用破坏韧性试验的方法 ,分别对冷热循环试验前后各粘接性树脂的破坏韧性加... 目的 :探讨口腔内冷热循环刺激对不同粘接性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临床常用的粘接性树脂 [如Super bondC&B (SB)和Panavia 2 1(PV)等 ]为对象 ,采用破坏韧性试验的方法 ,分别对冷热循环试验前后各粘接性树脂的破坏韧性加以测试比较 ,并观察其粘接面的破坏方式变化。结果 :不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 (SB)在冷热循环试验后 ,破坏韧性值明显下降 ,同时龟裂进展面由凝集破坏变为界面破坏 ;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 (PV)在冷热循环试验后 ,破坏韧性值下降不明显 ,龟裂进展面始终为凝集破坏。由此可见 ,冷热循环试验对不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的影响。结论 :口腔内的冷热循环刺激对不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的影响。通过适当填加无机填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性树脂 冷热循环试验 粘接强度 破坏韧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印模法在核桩取模时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战德松 贾兴亚 刘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0-191,共2页
通过使用寒天印模材料及藻酸盐印模材料联合法制取的根管内印模与红色打样膏及藻酸盐印模材的联合法制取的根管内印模相比较 ,采用肉眼及扫描电镜观测 ,证实前者制取的印模更加准确而且操作方便。
关键词 联合印模法 核桩取模 应用 桩冠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单侧后牙缺失后颞颌关节内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玉玲 赵永康 +1 位作者 方秀斌 邓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 :观察单侧后牙缺失造成偏侧咀嚼的大鼠颞颌关节内P物质 (substanceP ,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的表达情况 ,进一步探讨颞颌关节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 12只 ,随机分为 4组 ,包... 目的 :观察单侧后牙缺失造成偏侧咀嚼的大鼠颞颌关节内P物质 (substanceP ,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的表达情况 ,进一步探讨颞颌关节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 12只 ,随机分为 4组 ,包括 2个实验组及相应的对照组 ,每组 3只。拔除实验组动物右侧上、下颌磨牙 ,人为造成偏侧咀嚼。同一部位的切片分 2组 ,分别行SP ,CGRP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SABC法 )。光镜观察 ,并用LUZEX F型显微图像分析仪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每一实验组咀嚼侧和非咀嚼侧颞颌关节内单位面积内SP ,CGRP阳性纤维面积与各自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 (P <0 .0 1) ,但 3个月组较 1个月组有较低的增长趋势。在每一实验组内 ,非咀嚼侧单位面积内SP ,CGRP阳性纤维面积明显高于咀嚼侧 (P <0 .0 1)。结论 :SP ,CGRP均参与了偏侧咀嚼引起的颞颌关节病的病理变化过程 ,且在偏侧咀嚼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颞颌关节病 偏侧咀嚼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种植体SLA表面HA涂层对骨髓源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程越 赵宝红 +1 位作者 艾红军 崔福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表面喷砂和酸蚀(SLA)处理后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钛种植体(HA-SLA-Ti),对骨髓源成骨细胞(MOOB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IBAD)在SLA处理的钛种植体(SLA-Ti)表面制备HA涂层,将MOOBs分别接种于HA-SLA-Ti... 目的:探讨表面喷砂和酸蚀(SLA)处理后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钛种植体(HA-SLA-Ti),对骨髓源成骨细胞(MOOB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IBAD)在SLA处理的钛种植体(SLA-Ti)表面制备HA涂层,将MOOBs分别接种于HA-SLA-Ti和SLA-Ti表面,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对2组MOOBs增殖指数、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以及骨桥蛋白基因(opn)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MOOBs在HA-SLA-Ti表面生长良好,其细胞增殖指数、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骨钙素含量明显高于SLA-Ti组;且opnmRNA相对表达量是SLA-Ti组的3.25倍。结论:应用IBAD技术在钛种植体SLA表面制备HA涂层,可明显促进MOOBs的增殖及其成骨表型的表达,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 喷砂 酸蚀 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作方法对钴铬合金金瓷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洁 迟帅 +2 位作者 许谨 王彦岩 战德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铸造钴铬合金与选区激光熔化(SLM)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差异。方法用铸造法和SLM技术制作钴铬合金试件各10个,在中间1/3区域熔附瓷粉,采用剪切力试验测试金瓷结合强度并观察断裂类型。采用SPSS 13.0软件中的t检验对结果进行... 目的比较铸造钴铬合金与选区激光熔化(SLM)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差异。方法用铸造法和SLM技术制作钴铬合金试件各10个,在中间1/3区域熔附瓷粉,采用剪切力试验测试金瓷结合强度并观察断裂类型。采用SPSS 13.0软件中的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铸造组、SLM组剪切力分别为(33.11±4.98)、(30.94±5.98)MPa,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本的断裂类型为复合断裂。结论 SLM钴铬合金修复体精密度较高,其金瓷结合强度与铸造钴铬合金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合金 剪切力 选区激光熔化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接性树脂破坏韧性试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艾红军 赵永康 +2 位作者 永井正洋 宫入裕夫 安田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 :探讨粘接性树脂modeⅠ破坏韧性试验方法。方法 :以粘接性树脂的种类、试验片规格、试验速度作为影响因素 ,采用双臂牵张试验方法 ,所得试验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来考察破坏韧性与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从而对破坏韧性试验方法进行... 目的 :探讨粘接性树脂modeⅠ破坏韧性试验方法。方法 :以粘接性树脂的种类、试验片规格、试验速度作为影响因素 ,采用双臂牵张试验方法 ,所得试验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来考察破坏韧性与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从而对破坏韧性试验方法进行论证。结果 :在龟裂进展过程中 ,破坏韧性值GIC(最大负荷时破坏韧性值 )和GIR(龟裂进展中每时点破坏韧性值 )呈平稳一致的趋势 ,与试验片的龟裂进展量无关 ;粘接性树脂的破坏韧性值与试验片的宽度、厚度、初期龟裂长度及试验速度无显著相关性 ,与粘接层厚度有显著相关性。粘接性树脂SB的破坏韧性值随粘接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粘接性树脂PV的粘接层厚度为 10 0 μm和 2 0 0 μm时 ,破坏韧性值几乎相同 ;粘接层厚度为 2 0 μm时 ,破坏韧性值呈下降趋势。 结论 :破坏韧性值不受试验片规格大小的影响 ,但受粘接层厚度大小的影响 ,modeⅠ破坏韧性试验方法是有效评价口腔用粘接性树脂粘接性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性树脂 破坏韧性 双臂牵张试验 牙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牙列缺损三维数据的获取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琳 王勇 +2 位作者 吕培军 赵一姣 艾红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9-730,共2页
关键词 激光扫描技术 牙列缺损 三维数据 计算机辅助设计 可摘局部义齿 KENNEDY 石膏模型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印模方式对全冠边缘及内部适合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霍欢 殷家悦 艾红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6-658,共3页
采用显微镜直接测量法对不同印模方式获取的冠修复体的边缘及内部适合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印模的边缘及内部适合性最好,且其具有简化操作流程、舒适、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 全冠 边缘适合性 内部适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烤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雪 杨晓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比较纳米复合烤瓷、普通烤瓷和纯钛 3种修复材料的细胞毒性 ,初步评价纳米复合烤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四唑盐比色试验 (MTTassay)和材料浸渍液培养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法。结果 :3种修复材料在试验中的吸光... 目的 :比较纳米复合烤瓷、普通烤瓷和纯钛 3种修复材料的细胞毒性 ,初步评价纳米复合烤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四唑盐比色试验 (MTTassay)和材料浸渍液培养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法。结果 :3种修复材料在试验中的吸光度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毒性均为 0级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未发现异常。结论 :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口腔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烤瓷 生物相容性 细胞培养 四唑盐 口腔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对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程越 姚玉胜 +1 位作者 艾红军 崔福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作为支架材料对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体外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兔自体PRP分别作用于与nHAC联合培养的rBMSCs及常规培养的rBMSCs,利用扫描电镜观察rBMSCs...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作为支架材料对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体外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兔自体PRP分别作用于与nHAC联合培养的rBMSCs及常规培养的rBMSCs,利用扫描电镜观察rBMSCs在nHAC上的生长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骨钙素(OCN)含量测定,骨桥蛋白(opn)mRNA相对表达量的分析,比较两种培养条件下兔自体PRP诱导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上的差异。结果:联合培养的rBMSCs在nHAC上生长良好,其ALP活性、OCN含量均较常规培养明显增加,且opnmRNA相对表达量是常规培养组的4.78倍。结论:nHAC作为支架材料可明显提高兔自体PRP诱导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粘接性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艾红军 赵永康 +1 位作者 永井正洋 宫入裕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无机填料对粘接性树脂粘接强度与破坏韧性的影响,同时对4℃和60℃冷热循环试验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不含无机填料及无机填料含量不同的粘接性树脂为对象,采用抗拉粘拉试验及破坏韧性试验方法,分别对冷... 目的:探讨无机填料对粘接性树脂粘接强度与破坏韧性的影响,同时对4℃和60℃冷热循环试验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不含无机填料及无机填料含量不同的粘接性树脂为对象,采用抗拉粘拉试验及破坏韧性试验方法,分别对冷热循环试验前后各材料的粘接强度及破坏韧性加以测试比较。结果:无机填料的有无及含量多少对粘接性树脂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但对粘接性树脂的破坏韧性的影响有显著性,即无机填料的填加会使破坏韧性值降低。冷热循环测试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填加可提高粘接性树脂的粘接耐久性。结论:粘接性树脂应该科学适量地添加无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性树脂 粘接强度 无机填料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黏结剂对桩冠与嵌体冠固位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冰 郝凤渝 +2 位作者 朱静涛 高阿林 王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343,347,共2页
在离体牙上制作桩冠与嵌体冠 ,利用电子拉力机测量两种修复体脱位力的大小有无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桩冠 嵌体冠 黏结剂 固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