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修复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秉鸿 伊哲 +2 位作者 杨晓东 包扬 艾红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83-585,共3页
从培养现代医学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出发,基于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对口腔修复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可行性进行探索和分析,采用规范化教学内容,实行分组教学、分阶段考核评分等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考试分析,教学质量评估,我们的口腔修复学... 从培养现代医学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出发,基于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对口腔修复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可行性进行探索和分析,采用规范化教学内容,实行分组教学、分阶段考核评分等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考试分析,教学质量评估,我们的口腔修复学双语教学取得初步成果。教学效果受到教学督查组和学生的肯定,为进一步开展口腔修复学的双语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口腔修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2
2
作者 常春荣 韩东 +2 位作者 孙尚敏 潘亚萍 关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治疗组)和健康者50例(健康组)。对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采集2组...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治疗组)和健康者50例(健康组)。对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采集2组临床参数、龈沟液及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参数、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改善牙周局部临床指标及炎症状况,还能降低血清中hs-CRP水平,利于牙周炎的治疗及相关全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tst-1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
3
作者 李胜军 张晓清 +2 位作者 尉冰 张荻 吕昌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6-59,共4页
抽提金黄色葡萄球菌834菌株的基因组DNA,PCR克隆扩增tst-1及tst-1的上、下游基因,通过将tst-1上、下游基因分别重组到载体质粒p AULA中,形成同源重组质粒p AULA-Δtst-1,将p AULA-Δtst-1电转入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以PCR、Western blo... 抽提金黄色葡萄球菌834菌株的基因组DNA,PCR克隆扩增tst-1及tst-1的上、下游基因,通过将tst-1上、下游基因分别重组到载体质粒p AULA中,形成同源重组质粒p AULA-Δtst-1,将p AULA-Δtst-1电转入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以PCR、Western blot鉴定tst-1基因敲除菌株无tst-1基因片段,且无TSST-1蛋白表达,表明已成功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tst-1基因的敲除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tst-1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