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后形成牙本质微裂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梓 薛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 运用micro-CT比较T-Flex、Reciproc Blue (RB)、ProTaper Gold (PTG)和ProTaper Universal(PTU) 4种机用镍钛锉在体外根管预备后牙本质微裂形成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用根管弯曲度不大于10°的新鲜离体双根管前磨牙32颗建立体外... 目的 运用micro-CT比较T-Flex、Reciproc Blue (RB)、ProTaper Gold (PTG)和ProTaper Universal(PTU) 4种机用镍钛锉在体外根管预备后牙本质微裂形成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用根管弯曲度不大于10°的新鲜离体双根管前磨牙32颗建立体外根管预备模型。根据所用镍钛系统将其随机分为T-Flex、RB、PTG、PTU组(n=8)。设置micro-CT体素大小为17.18μm,扫描分析预备前后牙根横断面图像(n=56 940),观察牙本质微裂的存在。各组结果以存在裂纹的断层图像的数量及百分比来表示,McNemar检验用于比较预备前后牙本质裂纹的存在是否有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结果 总体有11.04%的图像显示有牙本质微裂(n=6 288)。T-Flex、 RB、 PTG和PTU组在预备后观察到具有牙本质微裂截面的比例各自为9.82%、 10.79%、 12.27%和11.25%。所有在预备后断层图像上发现的牙本质裂纹在相应的预备前图像中均已存在。使用上述镍钛系统预备前磨牙根管未出现新的微裂纹。结论 未经根管预备的离体牙中预先即存在牙本质微裂纹;T-Flex、RB、PTG和PTU 4种机用镍钛器械对前磨牙直根管进行根管预备均不会导致新的牙本质微裂纹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牙本质微裂 镍钛器械 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动能冲洗技术对管间峡区内碎屑的清理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丛鑫禹 薛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比较声波、超声和激光3种动能冲洗技术对管间峡区的清理能力。方法选取32颗具有管间峡区的人上颌第一前磨牙,ReciprocBlue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后,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成4组(n=8),分别进行如下冲洗处理:传统冲洗器组(对照组)使用27... 目的比较声波、超声和激光3种动能冲洗技术对管间峡区的清理能力。方法选取32颗具有管间峡区的人上颌第一前磨牙,ReciprocBlue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后,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成4组(n=8),分别进行如下冲洗处理:传统冲洗器组(对照组)使用27号侧方开口冲洗器、声波组使用EDDY连接气动马达、超声组使用IRRISafe连接超声P5手柄、激光组使用9 mm光纤头连接Er:YAG激光器,每根管冲洗20 s。每组前4个样本冲洗80 s,后4个样本冲洗120 s。将所有样本进行固定、脱钙、包埋、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采集图像,利用ImageJ软件测量峡区和根管的清洁度,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冲洗80 s时,传统冲洗器组、声波组、超声组、激光组的峡区清洁度分别为30.91%±3.14%、52.22%±0.31%、83.77%±5.64%、77.97%±7.97%,3个实验组均优于传统冲洗器组(P<0.05),超声组、激光组优于声波组(P<0.01,P<0.05),但超声组和激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120 s时,传统冲洗器组、声波组、超声组、激光组的峡区清洁度分别为75.72%±2.38%、85.66%±4.42%、88.07%±4.09%、89.12%±3.63%,3个实验组均优于传统冲洗器组(P<0.05),但各实验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的根管清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120 s时的峡区清洁度和根管清洁度均优于冲洗80 s时(P<0.01,P<0.001)。结论声波、超声和激光3种动能冲洗技术对管间峡区的清理作用均优于传统冲洗器法,超声和激光动能冲洗技术优于声波,冲洗120 s的清洁度优于冲洗8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冲洗 管间峡区 碎屑 超声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