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盐酸文拉法辛对抑郁大鼠海马nNOS蛋白表达及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秦晓松 金魁和 丁宝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28-831,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脑损伤的机制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EGb)及合成抗抑郁药盐酸文拉法辛(Venlafaxine)对抑郁大鼠的抗脑损伤及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 :慢性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将 84只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和不同治疗组。... 目的 :探讨抑郁症脑损伤的机制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EGb)及合成抗抑郁药盐酸文拉法辛(Venlafaxine)对抑郁大鼠的抗脑损伤及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 :慢性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将 84只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和不同治疗组。快速断头法处死 ,取海马后一侧进行免疫组化反应 ,观察海马CA3区nNOS蛋白的表达 ;另一侧检测NO含量 ;同时测定血清中NO含量。结果 :抑郁模型组海马nNOS表达增加 ,海马及血清中NO含量增加 ,P <0 0 1;联合用药组海马nNOS表达下降 ,海马及血清中NO含量减少 ,P <0 0 1。结论 :慢性应激增加海马nNOS表达 ;EGb有减轻神经元损伤 ,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其与Venlafaxine合用可能会达到对抑郁进行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 ,弥补单一用药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盐酸文拉法辛 抑郁 海马 nNOS蛋白 表达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盐酸文拉法辛对抑郁大鼠海马BDNF表达及行为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秦晓松 金魁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抑郁的发病机制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EGb)及盐酸文拉法辛 (venlafaxine)在抑郁治疗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慢性综合应激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观察抑郁大鼠经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的行为学变化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 目的 进一步研究抑郁的发病机制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EGb)及盐酸文拉法辛 (venlafaxine)在抑郁治疗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慢性综合应激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观察抑郁大鼠经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的行为学变化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免疫组织化学改变。结果 抑郁大鼠海马CA3区BDNF表达显著减弱 ,开场行为中探究行为减少 ,排便增多 ;EGb及venlafaxine联合给药 2 8天后 ,与其他给药组相比 ,大鼠海马CA3区BDNF表达增强 ,探究行为增多 ,排便量减少。结论 慢性综合应激致抑郁大鼠存在脑损伤 ,EGb及venlafaxine联合用药可能通过保护神经元、减轻脑损伤而达到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发病机制 银杏叶提取物 治疗 盐酸文拉法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吃患者人格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盈 丁宝坤 +5 位作者 李鸣杲 王菲 石文惠 肖可畏 李晓东 孙晓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口吃患者的情绪状态与口吃程度及其人格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艾森克个性人格问卷 (EPQ)对 10 8例口吃患者 ,110名正常人 ,10 3例强迫症患者 ,13 ... 目的 :探讨口吃患者的情绪状态与口吃程度及其人格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艾森克个性人格问卷 (EPQ)对 10 8例口吃患者 ,110名正常人 ,10 3例强迫症患者 ,13 7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口吃组抑郁、焦虑高于正常组 ,低于抑郁组、强迫症组 (p <0 0 1)。口吃患者的E分低于正常组 ,高于抑郁组、强迫组 ;N分高于正常组 ,低于抑郁组、强迫组 (p <0 0 1)。E分与N分呈显著正相关。SAS、SDS得分与E分呈显著负相关。与N分呈显著正相关。SAS与SD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口吃患者的人格倾向于抑郁质 ,其负性情绪可能与人格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吃 人格 SAS S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口吃患者情绪状态、人格特征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盈 王玉 +5 位作者 贾丁鑫 丁宝坤 李晓东 石文惠 肖可畏 孙晓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32-634,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口吃患者的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治疗效果及其相互关系 ,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AS、SDS、MMPI、EPQ、口吃程度评定表、疗效主观评价表等 ,测量 15 9名口吃患者 ,110名正常对照。采用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森田...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口吃患者的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治疗效果及其相互关系 ,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AS、SDS、MMPI、EPQ、口吃程度评定表、疗效主观评价表等 ,测量 15 9名口吃患者 ,110名正常对照。采用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森田疗法、语言流畅训练等方法治疗。结果 :口吃组与对照组比较 ,焦虑、抑郁情绪、人格特点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比较疗效显著。结论 :口吃患者存在负性情绪、不良人格 ,应给予干预。短期、强化、整合性心理治疗治疗口吃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吃 性别 情绪状态 人格特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中SOD、GSH-PX、GSH及LPO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旭梅 金魁 +1 位作者 李鸣杲 丁宝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47-349,共3页
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超微量快速测定法、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法(DTNB)、二硫双硝基苯甲酸定量测定法和血清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土酸定量测定法(TBA)测定4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 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超微量快速测定法、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法(DTNB)、二硫双硝基苯甲酸定量测定法和血清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土酸定量测定法(TBA)测定4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并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因子分、病人性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中血SOD活力明显升高,与BPRS总分及五个因子分呈直线正相关,而GSH-PX活力正常。GSH含量明显下降,且与BPRS总分及因子3、4、5的分数呈直线负相关。血中LPO含量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SOD GSH-PX GSH L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的血清白介素水平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健 金魁和 +2 位作者 丁宝坤 刘盈 彭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3-205,209,共4页
目的 :探讨以阳性症状为主 (P组 )和以阴性症状为主 (N组 )精神分裂症患者IL -1β ,IL -2 ,IL -6水平在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者的差异。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的IL -1β ,IL -2 ,IL -6水平。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 ,IL -2... 目的 :探讨以阳性症状为主 (P组 )和以阴性症状为主 (N组 )精神分裂症患者IL -1β ,IL -2 ,IL -6水平在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者的差异。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的IL -1β ,IL -2 ,IL -6水平。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 ,IL -2血清水平在治疗前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组患者IL -1β血清水平在治疗后高于治疗前 (P <0 0 5 )。P组与N组之间比较 ,治疗后IL -6水平呈现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未发现PANSS量表阳性症状得分 (P分 )和阴性症状得分 (N分 )与白介素水平的相关关系。未发现在患者组及对照组内部IL -1β、IL -2、IL -6之间的相关性。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相比血清白介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症状类型在治疗前后白介素水平改变的趋势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某些白介素水平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病例对照研究 白细胞介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