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才娜 张劲松 +1 位作者 刘芙蓉 宋今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385-387,共3页
目的 为防治白内障术后因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而产生的后发性白内障 ,制备抗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从而更进一步以其为载体与细胞毒素偶联 ,特异性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而不损伤眼内其他组织 ,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奠定实验... 目的 为防治白内障术后因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而产生的后发性白内障 ,制备抗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从而更进一步以其为载体与细胞毒素偶联 ,特异性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而不损伤眼内其他组织 ,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与佐剂混合 ,免疫 BAL B/ c小鼠 ,通过聚乙二醇 (PEG -40 0 0 )使被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同系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之后 ,经过 HAT选择性培养液培养 ,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和免疫组化 SP法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夜中的抗体 ,筛选出呈阳性反应的杂交瘤细胞 ,再经 3次甲基纤维素克隆化培养以保证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最后将此单克隆抗体对人眼组织进行交叉反应。结果 被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SP2 /0通过 PEG-40 0 0融合后 ,经 HAT选择性培养 ,16 d后杂交瘤细胞克隆产生 ,对其进行 3次甲基纤维素培养基克隆化培养 ,获得检测抗体阳性率达 10 0 %的克隆系为一株。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此抗体仅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抗原呈阳性反应 ,而对兔眼角膜、虹膜、人眼角膜、虹膜、晶状体上皮细胞呈阴性反应。结论 成功制备了抗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此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对人眼组织无交叉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β_1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英洁 李铁男 +7 位作者 王珍 孙晓杰 陈晴燕 刘岩 宗志红 李宝月 张健 白英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皮损与正常人皮肤中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TGF-β_1受体(TGF-β_1R I、TGF—β_1RⅡ)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的表达,分析TGF—β_1信号转导通路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RTPCR)...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皮损与正常人皮肤中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TGF-β_1受体(TGF-β_1R I、TGF—β_1RⅡ)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的表达,分析TGF—β_1信号转导通路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2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0例正常人皮肤中TGF—β_1、TGF—β_1受体(I、Ⅱ)、Smad(2、3)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杂交法检测TGF—β_1、Smad2、3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中TGF—β_1、TGF—β_1R I、TGF—β_1RⅡ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GF—β_1和Smad2、3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细胞TGF-β1信号转导通路的低表达可能有助于银屑病患者表皮过度增殖状态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受体 SMAD2 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