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基细胞学检测对非妇科细胞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建华 付志民 +4 位作者 吴广平 韩硕 范玉 周宝森 穆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415,420,共3页
对 4 6 9例非妇科标本进行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处理并与传统细胞涂片方法对比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痰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16例 ,可疑瘤细胞 2例。传统涂片 4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 2 2 .2 2 % ,液基... 对 4 6 9例非妇科标本进行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处理并与传统细胞涂片方法对比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痰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16例 ,可疑瘤细胞 2例。传统涂片 4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 2 2 .2 2 % ,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胸、腹水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74例 ,可疑瘤细胞 4例。传统涂片3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 3.85 %。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方法在非妇科细胞标本的诊断中 ,灵敏度共提高了 7.2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恶性肿瘤 非妇科细胞标本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梅毒疫情时空分布 被引量:31
2
作者 关鹏 曹爽 +4 位作者 黄德生 吴伟 易晓丹 毕雪 周宝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57-262,共6页
目的分析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梅毒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2005—201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未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网络报告的梅毒疫情数据和人口信息,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导入GeoDa 0.95i和SaTScan 9.... 目的分析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梅毒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2005—201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未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网络报告的梅毒疫情数据和人口信息,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导入GeoDa 0.95i和SaTScan 9.1.1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聚类分析,确定梅毒时空热点区域。结果 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报告的梅毒总病例数为1 841 217例,年发病率为20.07/10万。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梅毒病例时空呈明显聚集性分布。除2011年,2005—2010年全局型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提示,2005—2009年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处于(高,高)区域,2006—2008年重庆处于(高,低)区域,2011年中国大陆所有地区均未处于(高,高)区域。时空扫描聚类分析,发现1个一级聚类区域和5个二级聚类区域。一级聚类区域位于2009—2011年的上海、浙江地区;5个二级聚类区域分别为2009—2011年的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2009—2011年的新疆地区,2010—2011年的辽宁、吉林地区,2011年的甘肃、宁夏、陕西、四川、重庆、山西及内蒙古地区,2008—2010年的北京、天津地区。结论梅毒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各时空聚集区将为我国制定梅毒防控策略和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性传播疾病 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分析 流行病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老年口腔疾病就医行为的社会统计学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璐 刘洋 +4 位作者 田宏伟 吴伟 张凯强 张思宇 李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中老年口腔疾病就医行为与习惯及相关社会统计学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分配有限的口腔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法抽取1188例中老年人,面对面询问收集资料并记录。用SPSS 13.0中的χ~2检验、Ridit检验... 目的研究中老年口腔疾病就医行为与习惯及相关社会统计学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分配有限的口腔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法抽取1188例中老年人,面对面询问收集资料并记录。用SPSS 13.0中的χ~2检验、Ridi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就医行为及相关社会统计学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年就医需要高于老年。城市老年人就医需要高于农村。Ridit检验显示经济收入与中老年的口腔就医行为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户口是容易发生就医行为的阻碍因素(中年:OR=0.565,95%CI:0.393~0.799;老年:OR=0.561,95%CI:0.351~0.881)。结论中老年口腔就医率低下,口腔资源利用率不高。社会统计学因素分析显示:经济收入与中老年的口腔就医行为相关;农村户口是容易发生就医行为的阻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口腔就医行为 社会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选修课“医学数据处理与SPSS实用技术”考试质量解析及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关鹏 黄德生 +2 位作者 杨晶 王玉梅 李将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1-802,共2页
目的分析某医科大学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医学数据处理与SPSS实用技术"考试质量,为完善考核体系及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2014年秋季146名选修此课程并参加考试的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成绩并统计其出勤情况,... 目的分析某医科大学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医学数据处理与SPSS实用技术"考试质量,为完善考核体系及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2014年秋季146名选修此课程并参加考试的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成绩并统计其出勤情况,分析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基于回归分析评价课堂出勤情况对总成绩的影响。结果该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73.384分,标准差为10.772分,Kolmogorov-Smirnov统计量为0.060(P>0.2),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试卷的Cronbach’sα为0.845,标准化项目的 Cronbach’sα为0.876,试卷中五个部分与总成绩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0.755至0.883之间。以出勤次数为自变量,考试成绩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每次出勤能够获得2分左右的额外分数,而最后一次出勤可获得7分以上的额外分数。结论研究生出勤情况影响其考试成绩,研究生的"工学矛盾"需要研究生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在课程设置环节和出勤考核环节予以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选修课 SPSS 成绩分析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预防指数k对SARS流行趋势的影响
5
作者 周宝森 关鹏 +1 位作者 蒋东华 尹智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应用综合预防指数k对北京市SARS流行趋势及综合预防措施效果作出评估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流行病 趋势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0年中国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趋势分析 被引量:43
6
作者 吴想军 李子巍 +1 位作者 屈若祎 周宝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描述分析2004-2010年中国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中选择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死亡数据,分别计算标化死亡率性别比、城乡比和年度变化百分比,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标... 目的描述分析2004-2010年中国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中选择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死亡数据,分别计算标化死亡率性别比、城乡比和年度变化百分比,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性别比均大于1,结直肠癌城乡比大于1,食管癌、胃癌小于1。总体上看,东部城市女性的胃癌(APC=-6.3%)和食管癌(APC=-9.1%)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2004-2010年全国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的胃癌和食管癌死亡率高于城市,城市的结直肠癌死亡率高于农村。监测地区胃癌和食管癌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死亡率 趋势分析 年度变化百分比(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摆动模型预测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立春 吴伟 +2 位作者 郭军巧 王萍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应用灰色摆动模型预测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趋势,以期为相关部门科学合理的制定HFRS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1984-2004年沈阳市HFRS发病率数据建立灰色摆动模型GM(1,1,sinω),并作拟合精度检验;采用平均误差率(MER... 目的应用灰色摆动模型预测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趋势,以期为相关部门科学合理的制定HFRS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1984-2004年沈阳市HFRS发病率数据建立灰色摆动模型GM(1,1,sinω),并作拟合精度检验;采用平均误差率(MER)来评价样本的拟合与预测效果,进而预测沈阳市HFRS发病趋势及下一个发病高峰年。结果GM(1,1,sinω)预测模型为:■ω(1)(k+1)=-158.4104e-0.0444k+162.6622+11.7276sin2kπ/21+5.6982cos2kπ/21,经拟合精度检验,模型拟合精度较好(C=0.3912,P=0.9048),其拟合MER为20.34%,预测值的MER为14.3%,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均令人满意。利用本模型预测2008~2010年HFRS发病率分别为:3.89/10万、2.65/10万、1.39/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下一个发病高峰年在2025年,发病率为5.05/10万。结论本模型较好的拟合了沈阳市HFRS发病趋势,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未来沈阳市HFRS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估计在2019年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至2025年达到高峰,提示相关部门根据发病趋势相应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摆动模型 肾综合征出血热 预测 流行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0年中国肺癌死亡分布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67
8
作者 屈若祎 周宝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2-935,共4页
目的对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中2004-2010年的肺癌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估计其变化趋势。方法将肺癌死亡数据按性别,年龄和地区进行整理和计算,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计肺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7年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 目的对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中2004-2010年的肺癌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估计其变化趋势。方法将肺癌死亡数据按性别,年龄和地区进行整理和计算,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计肺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7年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登记恶性肿瘤死亡680059例,其中因肺癌死亡166024例,肺癌的死亡率为31.93/10万人(男性高于女性,χ2=22984.43,P<0.05),由31.49/10万人升至36.10/10万人,上升19.62%,占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24.41%。55岁以上年龄组肺癌死亡率较高。Joinpoint回归模型拟合的结果 2006-2010年城市女性APC=12.03和农村女性2004-2006年APC=-11.76,2006-2010年APC=8.04,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仍是中国人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死因构成比例持续增加,男性死亡率远高于女性,加强老龄和农村人口的肺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死亡率 趋势分析 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数据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英杰 王岩 +5 位作者 贾艺林 丁林敏 何芷君 单连峰 黄德生 关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Stacking结构的集成模型在预测分析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趋势中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5-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数据,以集成学习方法和非集成学习方法为基学习器,以线性回归为元学习器构建Stack... 目的探讨基于Stacking结构的集成模型在预测分析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趋势中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5-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数据,以集成学习方法和非集成学习方法为基学习器,以线性回归为元学习器构建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比较单一预测模型和由不同类预测模型组合而成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五折交叉验证优化参数,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数据进行预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多层感知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极度梯度提升树和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交叉验证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值分别为48.13,49.93,47.68,23.21,23.07,24.89,经拟合设置最优参数后各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5.54,44.58,25.57,21.25,19.47,22.49;各模型交叉验证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55.23,56.91,54.74,28.87,29.20,31.23,经拟合设置最优参数后各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0.24,55.24,29.56,28.41,28.47,27.77。结论基于随机森林、极度梯度提升树和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构建的发病人数预测模型对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预测准确率优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多层感知器和支持向量机等单一模型。本研究为疾病防控工作中预测模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cking模型 肾综合征出血热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相关分析的农村地区膳食亚精胺和血清亚精胺的关联性研究
10
作者 刘敏 邰小文 +3 位作者 马亚楠 孙兆青 邢福国 郑黎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4-567,572,共5页
目的 分析辽宁省农村地区居民膳食亚精胺摄入情况和血清亚精胺水平及其关联。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21年6月至8月纳入1651名≥35岁辽宁省农村地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方法 采用食物定量频率问卷法进行膳食调查,计算出每人每日膳... 目的 分析辽宁省农村地区居民膳食亚精胺摄入情况和血清亚精胺水平及其关联。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21年6月至8月纳入1651名≥35岁辽宁省农村地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方法 采用食物定量频率问卷法进行膳食调查,计算出每人每日膳食亚精胺摄入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亚精胺水平。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偏相关分析膳食亚精胺总摄入及各类食物中亚精胺摄入量与血清亚精胺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1.4±9.2岁,其中女性为1108名(67.1%)。研究对象每日膳食亚精胺摄入量为[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85.4(60.3,109.7)μmol/d],男性膳食亚精胺摄入量显著高于女性[92.6(65.1,119.4)μmol/d vs 81.7(58.2,104.4)μmol/d,P<0.001]。血清亚精胺水平为[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1.6(9.8,15.6)ng/ml],男性血清亚精胺含量高于女性[11.8(10.0,16.1)ng/ml vs 11.4(9.8,15.4)ng/ml,P=0.038];膳食中亚精胺的主要食物来源依次为蔬菜类(57.8%)、谷类(16.8%)和水果类食物(7.7%)。在男性和女性中,不同年龄组之间膳食亚精胺摄入量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亚精胺水平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膳食亚精胺摄入量与血清亚精胺水平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呈负相关(r=-0.111、-0.094,P均<0.05);偏相关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显示,膳食亚精胺摄入量与血清亚精胺水平在男性和女性中相关性消失(P均>0.05)。结论 辽宁省农村地区亚精胺膳食摄入量与血清亚精胺水平存在年龄、性别差异;膳食亚精胺摄入量和血清亚精胺水平呈负相关,但是进一步调整后相关性消失,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亚精胺 血清亚精胺 偏相关分析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在HFRS发病率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吴伟 关鹏 +1 位作者 郭军巧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对GM(1,1)模型和ARIMA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预测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利用1990-2001年辽宁省、丹东市和沈阳市HFRS的发病率分别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ARIMA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同时,对2002年3个地区的HFR... 目的对GM(1,1)模型和ARIMA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预测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利用1990-2001年辽宁省、丹东市和沈阳市HFRS的发病率分别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ARIMA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同时,对2002年3个地区的HFRS发病率进行预测,比较2个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结果针对辽宁省HFRS发病率建立的GM(1,1)模型和ARIM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R)分别为13.5143%、25.0814%;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61、0.6997。针对丹东市HFRS发病率建立模型的MER分别为19.7329%、20.6275%;R2分别为0.8112、0.7628。针对沈阳市HFRS发病率建立模型的MER分别为15.1421%、18.0584%;R2分别为0.8757、0.7889。结论GM(1,1)模型对于小样本以及隐含指数函数变化趋势的资料具有明显的预测优势,预测效果优于ARIMA模型,对解决时间序列类型的HFRS发病率等资料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GM(1 1)模型 ARIMA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拟合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会营 李雪莲 +2 位作者 郭军巧 王萍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拟合预测中的应用,并选用合适的模型预测HFRS在该地区未来的发病趋势,为合理调配HFRS防治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灰色GM(1,1)模型、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对1990~2007年...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拟合预测中的应用,并选用合适的模型预测HFRS在该地区未来的发病趋势,为合理调配HFRS防治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灰色GM(1,1)模型、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对1990~2007年沈阳市HFRS的发病率资料进行数据拟合,并比较3个模型的拟合效果,选择最优模型预测沈阳地区未来几年的HFRS发病趋势。结果针对沈阳市HFRS发病率建立的GM(1,1)模型、自回归模型和ARIM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R)分别为52.76%、20.53%和6.75%,R2分别为0.466、0.945和0.991;预测在2012年前后沈阳市HFRS发病将会出现一个高峰,达到4.4035/10万。结论对于隐含波动周期并且不稳定的循环型时间序列,无论拟合还是预测,ARIMA模型的效果都优于灰色GM(1,1)模型和自回归模型。目前沈阳市HFRS正处于发病率的低谷期,预测未来几年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GM(1 1)模型 自回归模型 ARIMA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气象因素对常见传染病疫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曲波 关鹏 +2 位作者 周宝森 刘继敏 冯淑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5,39,共3页
目的 :研究干旱地区气象因素与常见传染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辽宁省朝阳市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1981-1994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资料以及同期气象因子资料 ,建立数据库 ,应用SPSS 10 .0统计软件进行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及多元... 目的 :研究干旱地区气象因素与常见传染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辽宁省朝阳市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1981-1994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资料以及同期气象因子资料 ,建立数据库 ,应用SPSS 10 .0统计软件进行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消化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平均蒸发量和平均最低地温相关 ,伤寒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压、平均蒸发量相关 ;呼吸道传染病流脑和麻疹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和平均蒸发量相关 ,百日咳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压和平均蒸发量相关 ;虫媒传染病斑疹伤寒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温和平均地面温度相关。结论 :朝阳地区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气压、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区 气象因素 传染病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郭晓英 陈爱莉 孙贵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研究氟对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在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氟化钠(0,50,100和150mg/L)喂饲大鼠3个月后,测定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 目的:研究氟对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在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氟化钠(0,50,100和150mg/L)喂饲大鼠3个月后,测定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氟组大鼠肝脏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透射电镜下肝细胞染色质边集于核膜下,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内质网扩张,胞质内多见脂滴。结论:过量氟使大鼠肝脏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损伤细胞膜性结构和DNA,造成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肝脏 氧化应激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3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发病重心迁移轨迹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德强 李明月 +3 位作者 刘静 吴伟 黄德生 关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7-968,共2页
目的探讨2004-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人布鲁氏菌病发病重心迁移轨迹特征。方法收集整理2004-2013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未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信息、人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数据... 目的探讨2004-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人布鲁氏菌病发病重心迁移轨迹特征。方法收集整理2004-2013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未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信息、人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数据,采用Arc GIS 9.3软件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计算发病重心,并利用Excel 2007绘制气泡图,探索发病重心轨迹的变化规律。结果 2004-2013年全国人布鲁氏菌病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人布鲁氏菌病的发病人数重心处于同时期大陆地区人口重心的北部,在该时段内发病重心在向西南方向移动,移动方向角θ为218.90°。移动范围相对较大,与2004年相比,2013年发病重心迁移了241.58公里。其中在经度上移动距离为176.84公里,在纬度上移动162.23公里,经度上移动的距离为纬度的1.09倍。结论人布鲁氏菌病出现了由牧区向半牧区和农区移动的趋势,在半牧区应加强对布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重心 气泡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碘测定几个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滕晓春 滕卫平 +2 位作者 关海霞 张志瑜 李革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2-383,共2页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留取尿样 ,采用国标法、ADA冷消化砷铈催化反应计时测定尿碘法对尿碘值进行测定 ,分析尿样的采集时间、保存温度及器皿、国标法与ADA法对尿碘值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 :空腹晨尿与早餐后 6h尿尿碘值相比无差别 (P >...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留取尿样 ,采用国标法、ADA冷消化砷铈催化反应计时测定尿碘法对尿碘值进行测定 ,分析尿样的采集时间、保存温度及器皿、国标法与ADA法对尿碘值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 :空腹晨尿与早餐后 6h尿尿碘值相比无差别 (P >0 .0 5 ) ;冰冻尿较新鲜尿尿碘值减低 (P <0 .0 5 ) ;保存于塑料管中的尿样尿碘值较玻璃管偏低 (P <0 .0 5 ) ;国标法与ADA法测定的尿碘值相比无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尿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苗 蒋本铁 +3 位作者 李建华 付志民 范玉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径向基(RBF)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方法:提取宫颈细胞和细胞核的15个形态学特征参数及12个色度学特征参数,对700个宫颈细胞按正常、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进行分类... 目的:探讨径向基(RBF)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方法:提取宫颈细胞和细胞核的15个形态学特征参数及12个色度学特征参数,对700个宫颈细胞按正常、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进行分类识别。利用软件STATISTICA 7.0建立网络模型并训练,用VC++.NET语言调用网络。结果:RBF网络对训练集的拟合度为97.3%,对测试集的分类准确率为95.4%。在测试集中,正常细胞的识别率为96%,LSIL细胞识别率为94%,HSIL细胞识别率为100%,癌细胞识别率为88%。RBF网络输入参数的敏感度排序与细胞病理学特征基本一致。结论:RBF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很好的对宫颈细胞特别是HSIL细胞进行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 人工神经网络 计算机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产前检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玮 许伟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孕产妇产前检查现状,探讨影响妇女产前检查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地区710名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孕早期检查和产前检查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孕产妇产前检查现状,探讨影响妇女产前检查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地区710名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孕早期检查和产前检查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1.55%,接受过8次以上产前检查的占44.27%,而孕12周内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的妇女占4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妇女的文化程度、产前检查知识认知、家庭月收入、有无保健保偿、产次、有无孕保册等因素是孕早期检查的影响因素;而妇女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有无保健保偿、产前检查知识认知是产前检查次数的影响因素。结论:有必要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引导妇女正确的产前检查的就医行为,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检查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P神经网络在子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苗 全宇 +2 位作者 李建华 付志民 周宝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MLP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方法将测量的子宫颈细胞和细胞核的27个特征量作为ML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利用软件STATISTICA7.0建立网络模型,使用四种不同的算法训练网络,对700个子宫颈细胞进行分类识别,使用VC++.NE... 目的探讨MLP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方法将测量的子宫颈细胞和细胞核的27个特征量作为ML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利用软件STATISTICA7.0建立网络模型,使用四种不同的算法训练网络,对700个子宫颈细胞进行分类识别,使用VC++.NET语言模拟调用网络。结果在四种算法中,使用共轭梯度法训练的MLP神经网络学习63次后,训练集识别率为98.67%,测试集识别率达到94.44%。不同算法的ML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的敏感度排序均与细胞病理学特征基本一致。结论使用共轭梯度法训练的MLP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对宫颈细胞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在计算机辅助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P神经网络 BP 动量项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PS对砷中毒患者尿砷排泄量及其种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翟城 李社红 +2 位作者 邓国栋 郑宝山 H.Vasken Aposhian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驱砷剂2,3-二巯基-1-丙基磺酸钠(DMPS)对砷中毒患者尿砷排泄量及其种类的影响。方法用激发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盲法测定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HPLC-HG-AAS)分离并测定尿中无机砷(iAs)、一甲基砷... 目的探讨口服驱砷剂2,3-二巯基-1-丙基磺酸钠(DMPS)对砷中毒患者尿砷排泄量及其种类的影响。方法用激发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盲法测定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HPLC-HG-AAS)分离并测定尿中无机砷(iAs)、一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A)3种形态砷的含量;尿液经消化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HG-AAS)测定尿中总砷。结果无论对照还是砷中毒患者,口服DMPS后尿中总砷、无机砷、MMA和DMA的排出量均显著增加(P<0.01)。服用DMPS后,2组尿中无机砷、MMA占尿总砷含量的百分比都较服药前明显增加(P<0.01),而DMA经尿的排出比例却明显下降(P<0.01)。DMPS促进经尿排泄有机砷类的能力在对照和砷中毒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PS可使砷中毒患者比正常对照排出更多的无机砷(P<0.05)。结论 DMPS能够动员器官和组织中蓄积砷,增加经尿的排泄总量。所增加的尿砷排泄以无机砷和MMA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PS 无机砷 二甲基砷酸 一甲基砷酸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