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KC-γ和ERK在慢性染铅小鼠脑皮质区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双
宫慧芝
+1 位作者
姜泓
孙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7-628,640,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铅对小鼠脑皮质区蛋白激酶C-γ(PKC-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出生1d起,染铅组母鼠开始通过饮水饲以不同浓度醋酸铅2.4,4.8,9.6mmol/L。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母...
目的观察和探讨铅对小鼠脑皮质区蛋白激酶C-γ(PKC-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出生1d起,染铅组母鼠开始通过饮水饲以不同浓度醋酸铅2.4,4.8,9.6mmol/L。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母鼠饮用浓度相同的含铅水。分别在14,21,28,35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脑皮质区PKC-γ蛋白表达状况;分别在7,14,21,28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脑皮质区ERK蛋白表达状况。结果慢性铅暴露对小鼠脑皮质区PKC-γ蛋白表达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各染铅组中,PKC-γ蛋白表达与相应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铅2.4mmol/L使ERK表达升高,此后随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逐渐降低,铅浓度升高至9.6mmol/L时,随着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不再降低,相反有所回升。结论铅扰乱小鼠脑皮质区PKC-γ及ERK蛋白正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
蛋白激酶C中γ亚型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脑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伏马菌素B_1单抗制备及其ELISA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宫慧芝
计融
+1 位作者
杨军
江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9-630,共2页
目的建立应用单克隆抗体的伏马菌素B(1FB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FB1单克隆抗体,建立FB1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结果制备了稳定分泌抗FB1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为I...
目的建立应用单克隆抗体的伏马菌素B(1FB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FB1单克隆抗体,建立FB1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结果制备了稳定分泌抗FB1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为IgG1亚类,亲和常数为6.72×109L/mol。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5μg/L,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50~500μg/L,线性方程Y=-0.582X+1.793(r=0.99,P<0.05)。回收率在71.89%~112.95%之间,平均回收率为100.23%。实验室内的变异系数和实验室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结论分泌抗F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稳定,检测方法快速、灵敏、特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菌素B1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蛋白激酶C_γ亚型在慢性染铅小鼠脑海马中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双
孙黎光
+1 位作者
宫慧之
姜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4-635,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铅对小鼠脑海马蛋白激酶Cγ(PKC-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出生1d,染铅组母鼠开始通过饮水饲以不同浓度醋酸铅2.4,4.8,9.6mmol/L。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母鼠饮...
目的:观察和探讨铅对小鼠脑海马蛋白激酶Cγ(PKC-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出生1d,染铅组母鼠开始通过饮水饲以不同浓度醋酸铅2.4,4.8,9.6mmol/L。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母鼠饮用浓度相同的含铅水。分别在14,21,28,35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PKC-γ蛋白表达状况;分别在7,14,21,28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ERK蛋白表达状况。结果:慢性铅暴露对小鼠脑海马PKC-γ蛋白表达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各染铅组中,PKC-γ蛋白表达与相应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铅2.4mmol/L使ERK表达升高,但此后随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逐渐降低,铅浓度升高至9.6mmol/L时随着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不再降低相反有所回升。结论:铅扰乱小鼠脑海马中PKC-γ及ERK蛋白正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
蛋白激酶Cγ亚型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猴脑纹状体胆碱乙酰转移酶cDNA克隆及测序
4
作者
宋阳
薛一雪
+2 位作者
朱丽娜
高双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克隆猴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cDNA,并将猴ChAT cDNA测序结果与猪、大鼠、小鼠、原鸡以及人的ChAT cDNA序列相比较。方法:以改良的酸苯酚方法提取成年日本猴脑纹状体总RNA。以RNA为模板经逆转录获得cDNA第一链,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扩...
目的:克隆猴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cDNA,并将猴ChAT cDNA测序结果与猪、大鼠、小鼠、原鸡以及人的ChAT cDNA序列相比较。方法:以改良的酸苯酚方法提取成年日本猴脑纹状体总RNA。以RNA为模板经逆转录获得cDNA第一链,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cDNA链上不同片段。经序列分析仪获取ChATcDNA完整序列。结果:在猪、大鼠、小鼠、原鸡中作为起始密码的ATG密码子的位置在猴ChAT cDNA中由ACA所取代,而猪、大鼠、小鼠、原鸡及人类cDNA中终止密码子TGA的位置在猴ChATcDNA中则由TAA取代。猴ChAT序列与人类、猪、小鼠、大鼠以及原鸡ChAT序列的相似程度分别为96.36%,87.96%,85.47%,84.88%和71.84%。氨基酸序列显示,ChAT中乙酰辅酶A结合区域和两个可能的钙/钙调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位点在猴ChAT中未发生改变。结论:猴ChAT cDNA与人ChAT序列最相似,与重要功能基团作用相关的氨基酸序列在猴ChAT中具有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
胆碱乙酰转移酶
克隆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草次酸对雄黄致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艳蕾
贾雨涵
+4 位作者
赵嘉涵
汤雅婷
林艺鑫
陈默
姜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雄黄致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溶液]、雄黄组(灌胃给予雄黄混悬液1.35g·kg-1)和GA干预组(灌胃给予G...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雄黄致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溶液]、雄黄组(灌胃给予雄黄混悬液1.35g·kg-1)和GA干预组(灌胃给予GA 48mg·kg-1+雄黄1.35g·kg-1)(n=20),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采用新事物识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测定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谷胱甘肽(GSH)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突触间隙宽度、突触活性带长度、突触后致密物(PSD)厚度和突触界面曲率等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雄黄组小鼠新物体优先指数(PI)和海马组织中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雄黄组比较,GA干预组小鼠新物体PI虽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海马组织中GSH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雄黄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模糊,突触间隙宽度明显增加(P<0.01),突触活性带长度变短(P<0.01),PSD厚度明显变薄(P<0.01),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1);与雄黄组比较,GA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较清晰、完整,突触间隙宽度变窄(P<0.05),突触活性带长度变大(P<0.05),PSD厚度增加(P<0.05);突触界面曲率虽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黄可致小鼠海马突触结构参数改变,导致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降低,GA可部分改善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雄黄
海马
突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KC-γ和ERK在慢性染铅小鼠脑皮质区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双
宫慧芝
姜泓
孙黎光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
学院
生物化
学
与分子生物
学
教研室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7-628,64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651)
文摘
目的观察和探讨铅对小鼠脑皮质区蛋白激酶C-γ(PKC-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出生1d起,染铅组母鼠开始通过饮水饲以不同浓度醋酸铅2.4,4.8,9.6mmol/L。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母鼠饮用浓度相同的含铅水。分别在14,21,28,35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脑皮质区PKC-γ蛋白表达状况;分别在7,14,21,28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脑皮质区ERK蛋白表达状况。结果慢性铅暴露对小鼠脑皮质区PKC-γ蛋白表达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各染铅组中,PKC-γ蛋白表达与相应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铅2.4mmol/L使ERK表达升高,此后随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逐渐降低,铅浓度升高至9.6mmol/L时,随着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不再降低,相反有所回升。结论铅扰乱小鼠脑皮质区PKC-γ及ERK蛋白正常表达。
关键词
铅
蛋白激酶C中γ亚型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脑皮质
Keywords
lead
protein kinase C-γ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pallium
分类号
R995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伏马菌素B_1单抗制备及其ELISA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宫慧芝
计融
杨军
江涛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学教研室
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9-630,共2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1BA804A3205)
文摘
目的建立应用单克隆抗体的伏马菌素B(1FB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FB1单克隆抗体,建立FB1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结果制备了稳定分泌抗FB1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为IgG1亚类,亲和常数为6.72×109L/mol。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5μg/L,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50~500μg/L,线性方程Y=-0.582X+1.793(r=0.99,P<0.05)。回收率在71.89%~112.95%之间,平均回收率为100.23%。实验室内的变异系数和实验室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结论分泌抗F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稳定,检测方法快速、灵敏、特异。
关键词
伏马菌素B1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Keywords
fumonisin B1
monoclonal antibod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
分类号
R155.5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蛋白激酶C_γ亚型在慢性染铅小鼠脑海马中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双
孙黎光
宫慧之
姜泓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
学院
生物化
学
与分子生物
学
教研室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4-635,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651)
文摘
目的:观察和探讨铅对小鼠脑海马蛋白激酶Cγ(PKC-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出生1d,染铅组母鼠开始通过饮水饲以不同浓度醋酸铅2.4,4.8,9.6mmol/L。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母鼠饮用浓度相同的含铅水。分别在14,21,28,35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PKC-γ蛋白表达状况;分别在7,14,21,28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ERK蛋白表达状况。结果:慢性铅暴露对小鼠脑海马PKC-γ蛋白表达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各染铅组中,PKC-γ蛋白表达与相应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铅2.4mmol/L使ERK表达升高,但此后随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逐渐降低,铅浓度升高至9.6mmol/L时随着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不再降低相反有所回升。结论:铅扰乱小鼠脑海马中PKC-γ及ERK蛋白正常表达。
关键词
铅
蛋白激酶Cγ亚型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海马
Keywords
lead
protein kinase C-γ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hippocampus
分类号
R995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猴脑纹状体胆碱乙酰转移酶cDNA克隆及测序
4
作者
宋阳
薛一雪
朱丽娜
高双
刘云会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
学院
机能实验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
学院
神经生物
学
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7-49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650
30670723)
文摘
目的:克隆猴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cDNA,并将猴ChAT cDNA测序结果与猪、大鼠、小鼠、原鸡以及人的ChAT cDNA序列相比较。方法:以改良的酸苯酚方法提取成年日本猴脑纹状体总RNA。以RNA为模板经逆转录获得cDNA第一链,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cDNA链上不同片段。经序列分析仪获取ChATcDNA完整序列。结果:在猪、大鼠、小鼠、原鸡中作为起始密码的ATG密码子的位置在猴ChAT cDNA中由ACA所取代,而猪、大鼠、小鼠、原鸡及人类cDNA中终止密码子TGA的位置在猴ChATcDNA中则由TAA取代。猴ChAT序列与人类、猪、小鼠、大鼠以及原鸡ChAT序列的相似程度分别为96.36%,87.96%,85.47%,84.88%和71.84%。氨基酸序列显示,ChAT中乙酰辅酶A结合区域和两个可能的钙/钙调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位点在猴ChAT中未发生改变。结论:猴ChAT cDNA与人ChAT序列最相似,与重要功能基团作用相关的氨基酸序列在猴ChAT中具有保守性。
关键词
猴
胆碱乙酰转移酶
克隆
测序
Keywords
monkey
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lone
sequence
分类号
R338.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草次酸对雄黄致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艳蕾
贾雨涵
赵嘉涵
汤雅婷
林艺鑫
陈默
姜泓
机构
华北理工
大学
基础医
学院
生理
学
系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学教研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8-27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课题(81473417)
华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课题(BS2017074)
文摘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雄黄致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溶液]、雄黄组(灌胃给予雄黄混悬液1.35g·kg-1)和GA干预组(灌胃给予GA 48mg·kg-1+雄黄1.35g·kg-1)(n=20),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采用新事物识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测定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谷胱甘肽(GSH)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突触间隙宽度、突触活性带长度、突触后致密物(PSD)厚度和突触界面曲率等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雄黄组小鼠新物体优先指数(PI)和海马组织中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雄黄组比较,GA干预组小鼠新物体PI虽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海马组织中GSH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雄黄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模糊,突触间隙宽度明显增加(P<0.01),突触活性带长度变短(P<0.01),PSD厚度明显变薄(P<0.01),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1);与雄黄组比较,GA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较清晰、完整,突触间隙宽度变窄(P<0.05),突触活性带长度变大(P<0.05),PSD厚度增加(P<0.05);突触界面曲率虽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黄可致小鼠海马突触结构参数改变,导致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降低,GA可部分改善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
关键词
甘草次酸
雄黄
海马
突触
超微结构
Keywords
glycyrrhetinic acid
realgar
hippocampus
synapses
ultrastructure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KC-γ和ERK在慢性染铅小鼠脑皮质区的异常表达
高双
宫慧芝
姜泓
孙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伏马菌素B_1单抗制备及其ELISA方法的研究
宫慧芝
计融
杨军
江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蛋白激酶C_γ亚型在慢性染铅小鼠脑海马中的异常表达
高双
孙黎光
宫慧之
姜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猴脑纹状体胆碱乙酰转移酶cDNA克隆及测序
宋阳
薛一雪
朱丽娜
高双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甘草次酸对雄黄致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的改善作用
王艳蕾
贾雨涵
赵嘉涵
汤雅婷
林艺鑫
陈默
姜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