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哈佛大学医学免疫学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想到的 被引量:9
1
作者 曹雅明 祁赞梅 +1 位作者 刘凤芝 吕昌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5-516,共2页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核心是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围绕免疫学知识体系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自然成为免疫学教学...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核心是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围绕免疫学知识体系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自然成为免疫学教学的关键。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医学免疫学 教学内容 免疫学教学 教学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关节轴”探讨中药-肠道菌群互作治疗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杰 翟景波 +1 位作者 吕昌龙 吕晓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4-2439,共6页
肠道菌群可通过“肠-关节轴”将肠道炎症介导至关节部位,激活局部或全身免疫应答,引起关节炎症及损伤。中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优势明显。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肠道菌群在黏膜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 肠道菌群可通过“肠-关节轴”将肠道炎症介导至关节部位,激活局部或全身免疫应答,引起关节炎症及损伤。中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优势明显。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肠道菌群在黏膜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因此,本文以“肠-关节轴”为切入点,探讨中药-肠道菌群互作在自身免疫性关节炎中的可能治疗机制,以期为临床防治带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关节轴 中药 肠道菌群 自身免疫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提取成分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温斌 吕昌龙 +3 位作者 曹雅明 佐佐木甚一 刘军 阎建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50-552,共3页
目的:以NK细胞杀伤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NFα,IL-1的产生水平为指标,对灰树花乙醇沉淀物(ET-Pre)和RNA提取物影响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其抗肿瘤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以常规生物学测定的乳酸脱氢酶法,吞噬中性红法,结晶紫染色法... 目的:以NK细胞杀伤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NFα,IL-1的产生水平为指标,对灰树花乙醇沉淀物(ET-Pre)和RNA提取物影响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其抗肿瘤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以常规生物学测定的乳酸脱氢酶法,吞噬中性红法,结晶紫染色法,MTT生物活性测定法进行检测。结果:灰树花ET-Pre和RNA提取物处理组小鼠脾NK细胞杀伤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NF-α,IL-1的产生水平均较对照组呈现有显著意义的增高或增强。并且灰树花RNA提取物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程度大于灰树花ET-Pre的作用。结论:灰树花两种提取物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提取成分 小鼠 免疫功能 实验研究 自然杀伤细胞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课程整合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美莲 王斯 +4 位作者 曹雅明 齐赞梅 庞维 曹妍 罗恩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探讨问题导向教学(PBL)方法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课程整合改革中的教学效果及意义。以中国医科大学2009级七年制临床系学生24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采用病原生物学、... 探讨问题导向教学(PBL)方法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课程整合改革中的教学效果及意义。以中国医科大学2009级七年制临床系学生24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采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整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传统病原生物学课程,2组由相同教师授课,采用期末考试和教学效果自评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期末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病例分析题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1)。2种学生的自评调查问卷中,实验组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示范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教学 病原生物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五肽联合比索洛尔对免疫介导大鼠扩张型心肌病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鹏 贾志梅 +3 位作者 马春燕 谢成耀 刘军 贾志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比索洛尔对免疫介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纯化的猪心肌球蛋白与弗式完全佐剂乳化后的混合液皮下免疫Lewis大鼠建立自身免疫性DCM模型,45只DCM大鼠,随机...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比索洛尔对免疫介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纯化的猪心肌球蛋白与弗式完全佐剂乳化后的混合液皮下免疫Lewis大鼠建立自身免疫性DCM模型,45只DCM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5):生理盐水组、比索洛尔治疗组及胸腺五肽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另选同龄Lewis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n=15)。用药28天后各组大鼠均随机取10只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心脏超声、心脏重塑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查。结果:28天治疗后,与生理盐水组和比索洛尔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簇分化抗原(CD)4和CD4/CD8比值降低,CD8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缩小,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均增大;心脏重量/体重、中心静脉压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均降低,平均血压及等容期内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均升高;左心室长轴、左心室短轴及左心室截面直径均减小,球形指数增大;血清白介素-10水平增高,干扰素-r水平降低,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DCM大鼠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胸腺五肽联合比索洛尔改善DCM大鼠左心室重构和功能的作用优于比索洛尔单药治疗;胸腺五肽的作用机制可能为诱导和促进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化、成熟和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T淋巴细胞亚群 胸腺五肽 比索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被引量:3
6
作者 祁赞梅 曹雅明 +1 位作者 潘兴瑜 张娅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5-1136,1145,共3页
关键词 免疫学实验课 医学免疫学 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实验课教学 研究生培养 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脑啡肽对免疫系统恢复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大南 孟静娟 +1 位作者 吕昌龙 单风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41,共3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蛋氨酸脑啡肽,制备成注射液。对经放化疗后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的晚期肿瘤志愿者进行治疗,经静脉滴注15 d。患者免疫系统指标全面迅速恢复,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趋于合理,证明蛋氨酸脑啡肽可以用于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恢...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蛋氨酸脑啡肽,制备成注射液。对经放化疗后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的晚期肿瘤志愿者进行治疗,经静脉滴注15 d。患者免疫系统指标全面迅速恢复,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趋于合理,证明蛋氨酸脑啡肽可以用于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恢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脑啡肽 免疫系统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免疫学知识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雅明 吕昌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Pys25、Pys21抗原的表达及其传播阻断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英杰 曹雅明 闫建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观察约氏疟原虫有性发育阶段虫体抗原Pys2 5、Pys2 1的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传播阻断效应。方法 :分别用抗Pys2 5和抗Pys2 1单抗 (McAb4和McAb10 )被动免疫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小鼠 ,通过直接蚊喂养试验 ,观察抗Pys2 5McAb4和抗Pys2 ... 目的 :观察约氏疟原虫有性发育阶段虫体抗原Pys2 5、Pys2 1的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传播阻断效应。方法 :分别用抗Pys2 5和抗Pys2 1单抗 (McAb4和McAb10 )被动免疫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小鼠 ,通过直接蚊喂养试验 ,观察抗Pys2 5McAb4和抗Pys2 1McAb10对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过程的影响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ting试验 ,检测疟原虫有性发育阶段虫体抗原Pys2 5和Pys2 1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抗Pys2 1McAb10比较 ,抗Pys2 5McAb4具有更完全的传播阻断效应。Pys2 5和Pys2 1抗原蛋白存在于从配子体到动合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 ,但Pys2 5在合子表面的表达显著早于Pys2 1。结论 :约氏疟原虫Pys2 5和Pys2 1均是传播阻断免疫的靶抗原 ;抗Pys2 5McAb4具有更强的传播阻断活性与Pys2 5在合子表面的早期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有性阶段抗原 单克隆抗体 传播阻断 Pys25 Pys21 疟疾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10
作者 刘英杰 潘艳艳 +3 位作者 李莹 冯辉 刘军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2种毒力不同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感染前...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2种毒力不同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感染前后不同时间点脾T细胞中活化性T细胞百分率,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根治性治疗小鼠再感染后均出现了短暂的低水平虫体血症;活化性T细胞百分率、IFN-γ、TNF-αI、L-10和IL-4分别于再感染后第1 d、3 d和5 d出现有意义的升高;但在每一相同检测时间点,两组小鼠的虫体血症、活化性T细胞百分率、Th1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后,宿主在同种疟原虫再感染时可产生模式和强度相似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毒力疟原虫 根治性治疗 再感染 细胞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Pys48核酸疫苗免疫效应的观察
11
作者 单颖 赵忠毅 +4 位作者 刘英杰 郑丽 刘军 延娟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P.yoelii17XL)Pys48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功能特点。方法将Pys48核酸疫苗肌肉内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以空质粒注射组和正常小鼠作为对照,3次免疫后4w,处死小鼠;采用ELISA分别对疫苗免疫组和对照组小鼠脾细...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P.yoelii17XL)Pys48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功能特点。方法将Pys48核酸疫苗肌肉内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以空质粒注射组和正常小鼠作为对照,3次免疫后4w,处死小鼠;采用ELISA分别对疫苗免疫组和对照组小鼠脾细胞上清的IFN-γ、IL-4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脾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亚群数量,表达TLR9的DCs的百分含量,以及分泌IgG抗体的B细胞百分含量。结果核酸疫苗免疫组IL-4水平较空质粒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IFN-γ水平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中髓样DCs(mDCs)的数量在3组间无明显差异,浆细胞样DCs(pDCs)的数量在核酸疫苗免疫组出现有意义地升高,且表达TLR9的DCs的百分含量及分泌IgG抗体的B细胞百分含量均明显高于空质粒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Pys48核酸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通过增强特异性体液免疫发挥疫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Pys48 核酸疫苗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约氏疟原虫感染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刘英杰 杨志蕃 +2 位作者 阎建忠 陈光 崔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6-377,397,共3页
目的观察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的疗效。方法以约氏疟原虫腹腔感染DBA/2和BALB/c小鼠,并用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对其进行治疗。薄血膜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用ELISA试剂盒和Griess实验分别检测DBA/2小鼠牌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NO含... 目的观察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的疗效。方法以约氏疟原虫腹腔感染DBA/2和BALB/c小鼠,并用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对其进行治疗。薄血膜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用ELISA试剂盒和Griess实验分别检测DBA/2小鼠牌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NO含量。结果注射正常核酸的BALB/c小鼠于感染后6~7d全部死亡,与其相比,注射免疫核糖核酸BALB/C小鼠虫体血症蜂值出现的时间被推迟2d,并且有20%的小鼠被治愈;注射免疫核糖核酸DBA/2小鼠牌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比对照组略有升高,但NO水平升高显著,其红内期原虫的清除时间也比对照组提前了4天。结论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可使抵抗宿主的巨噬细胞活化状态得以进一步强化,其对约氏疟原虫感染所致的鼠疟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免疫核糖核酸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脑啡肽—阿片受体激活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取 赵力挽 单风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86-90,共5页
蛋氨酸脑啡肽(MENK)是人体中的一种神经递质,其阿片受体广泛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MENK与阿片受体相结合,通过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Ca2+-钙调蛋白、蛋白激酶C等多种物质的表达,参与到免疫细胞的成熟分化。进一步研究提示,适当剂量的MEN... 蛋氨酸脑啡肽(MENK)是人体中的一种神经递质,其阿片受体广泛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MENK与阿片受体相结合,通过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Ca2+-钙调蛋白、蛋白激酶C等多种物质的表达,参与到免疫细胞的成熟分化。进一步研究提示,适当剂量的MENK通过激活T细胞、NK细胞、LAK细胞等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此外,MENK-阿片生长因子受体(OGFr)通路的过表达,直接抑制肿瘤发展与血管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 蛋氨酸脑啡肽 免疫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纳曲酮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胜男 李岩 +1 位作者 王晓楠 单风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0-973,共4页
目的:探讨纳曲酮(Naltrexone,NTX)对小鼠腹膜巨噬细胞表型,分泌细胞因子及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利用新型四唑化合物比色法测得NTX对RAW264.7细胞作用的最佳剂量;再将培养的腹膜巨噬细胞分为3组,RPMI1640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 目的:探讨纳曲酮(Naltrexone,NTX)对小鼠腹膜巨噬细胞表型,分泌细胞因子及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利用新型四唑化合物比色法测得NTX对RAW264.7细胞作用的最佳剂量;再将培养的腹膜巨噬细胞分为3组,RPMI1640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阳性对照组和NTX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CD64的阳性表达率及对葡聚糖的吞噬能力;ELISA法检测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表达。结果:10-11mol/L剂量可显著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NTX(10-11mol/L)处理可明显提高腹膜巨噬细胞表面CD64的阳性表达,减少CD206的表达;提高对葡聚糖的吞噬能力;TNF-α、IL-6、IL-1β的表达显著增加,IL-10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剂量纳曲酮可改变巨噬细胞表型及功能,起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曲酮 巨噬细胞 表型 细胞因子 吞噬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及其亚类在疟疾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明洋 朱晓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4-1076,共3页
疟疾是以疟原虫为病原体、以按蚊为媒介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目前流行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优先防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2000年,全球用于疟疾防控的资金接近1亿美金,至2012年跃升到18.4亿美金,加之耐... 疟疾是以疟原虫为病原体、以按蚊为媒介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目前流行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优先防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2000年,全球用于疟疾防控的资金接近1亿美金,至2012年跃升到18.4亿美金,加之耐药疟原虫和耐杀虫剂蚊媒的大量出现,全球的疟疾防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 保护性免疫 蚊媒 感染性疾病 裂殖子 恶性疟原虫 免疫反应 间日疟原虫 疟原虫血症 疟原虫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与免疫调节和人类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6
作者 唐佳运 乔逸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1-1725,共5页
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化合物,在体内,经过肾的活化,成为活化形式-1,25(OH)2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二羟维生素D3)。它可以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帮助骨骼和牙齿的形成,人体在缺乏维生素D时,容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等钙磷代谢疾... 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化合物,在体内,经过肾的活化,成为活化形式-1,25(OH)2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二羟维生素D3)。它可以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帮助骨骼和牙齿的形成,人体在缺乏维生素D时,容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等钙磷代谢疾病。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和转化,一方面是通过肠道,另一方面,还有赖于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维生素D的转化是在皮肤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免疫调节 人类疾病 钙磷代谢 类化合物 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 佝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和黏膜免疫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乐恒 吕昌龙 孙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33-1436,1441,共5页
心血管病是目前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免疫性炎症。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相互作用,同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维持和疾病发生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血管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心衰的加重... 心血管病是目前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免疫性炎症。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相互作用,同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维持和疾病发生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血管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心衰的加重。深入了解肠道菌群、黏膜免疫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开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黏膜免疫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法、ABC法和Ultra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晨 丛琳 +1 位作者 潘丽娜 李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84-1485,共2页
UltraVision Quanto(简称UltraVision法)是近年新兴的聚合物标记技术[1],聚合物检测法现已被证明能够增加免疫组化染色灵敏度并简化检测步骤。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扁桃体炎组织细胞膜分子CD8的表达和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胞... UltraVision Quanto(简称UltraVision法)是近年新兴的聚合物标记技术[1],聚合物检测法现已被证明能够增加免疫组化染色灵敏度并简化检测步骤。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扁桃体炎组织细胞膜分子CD8的表达和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胞内抗原GAPDH的表达,分别采用间接法、ABC法、UltraVision法进行敏感度和背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法 ABC法 UltraVision法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蛋白磷酸酶6免疫血清的传播阻断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杨慧琳 周丹 +2 位作者 于园超 朱晓彤 崔立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33-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蛋白磷酸酶6(PyPPM6)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yPPM6蛋白功能区(359-644 aa),克隆入pET32a(+)载体。IPTG诱导PyPPM6重组蛋白表达,免疫小鼠后收集抗-PyPPM6免疫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蛋白磷酸酶6(PyPPM6)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yPPM6蛋白功能区(359-644 aa),克隆入pET32a(+)载体。IPTG诱导PyPPM6重组蛋白表达,免疫小鼠后收集抗-PyPPM6免疫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和特异性。体外实验观察免疫血清对配子体出丝、动合子形成和转化率及囊合子形成的影响。结果:成功表达PyPPM6重组蛋白;抗-PyPPM6免疫血清抗体滴度为1∶64000;与对照组相比,抗-PyPPM6免疫血清可使配子体出丝减少78.8%,动合子减少78.7%,动合子转化率降低55.1%,蚊胃内卵囊减少40.4%。结论:PyPPM6蛋白具有较强免疫原性。抗-PyPPM6免疫血清具有良好的传播阻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蛋白磷酸酶6 传播阻断 有性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体外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梅晓岩 刘荣厚 刘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5-309,共5页
以纯度≥99%的番茄红素晶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培养入宫颈癌细胞(Hela)、人黑色素瘤细胞(LiBr)进行抑制肿瘤能力试验。MTT法、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平板克隆形成试验结果显示,番茄红素对体外培养Hela、LiBr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 以纯度≥99%的番茄红素晶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培养入宫颈癌细胞(Hela)、人黑色素瘤细胞(LiBr)进行抑制肿瘤能力试验。MTT法、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平板克隆形成试验结果显示,番茄红素对体外培养Hela、LiBr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培养96h后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0.2μmol/L和10.8μmol/L.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关系。培养10d后Hela各处理孔未见细胞集落形成,LiBr各处理孔仅有少量细胞集落形成。培养48h后,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升高,番茄红素使Hela、LiBr细胞膜损伤,提示番茄红素对Hela、LiBr细胞的抑制与直接杀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细胞培养 MTT 抗肿瘤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