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锋 朱芳 +4 位作者 王红岩 刘峥嵘 赵晓丹 樊小刚 韩宏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胆囊穿刺组和对照组。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2组的死亡率及胰腺脓肿、假性囊肿、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胆囊穿刺组和对照组。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2组的死亡率及胰腺脓肿、假性囊肿、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胆囊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穿刺组全身并发症(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败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胆囊穿刺组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胆囊穿刺组DIC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能够有效降低重症胰腺炎的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败血症等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但对于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及DIC的发生率没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 重症胰腺炎 死亡率 全身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治疗经内镜引流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5
2
作者 谢锋 朱芳 +3 位作者 刘峥嵘 王红岩 赵晓丹 樊小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经内镜引流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行经内镜减黄失败后在我院行经皮穿刺减黄的梗阻性...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经内镜引流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行经内镜减黄失败后在我院行经皮穿刺减黄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共17例。根据病变类型及术中情况选择不同的减黄方法,其中9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植入术(53%)、5例行PTCD(29%)、3例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18%)。采集术前1 d及术后1周患者的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以二者手术前后的下降程度来评价经皮穿刺减黄治疗的效果;再以是否放置支架为条件,将患者分为支架组和置管组,以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下降程度及患者生存期来评价2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总体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均有明显下降(P<0.05)。支架组和置管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下降程度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支架组患者的生存期长于置管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治疗经内镜引流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确切。相对于留置引流管,放置支架可以更好的延长患者生存期。而对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下降方面,放置支架并不优于留置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植入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