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兆荃 董祥家 +5 位作者 张捷 李冠群 苏德元 董志良 朱虹娟 张振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10-212,共3页
本文对165例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血清病原学分型进行分析,确定为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5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12例;非甲非乙型肝炎42例;丁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和CMV病毒感染1例。发现Delt... 本文对165例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血清病原学分型进行分析,确定为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5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12例;非甲非乙型肝炎42例;丁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和CMV病毒感染1例。发现Delta病毒感染及重叠感染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预后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预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洲 马传栋 +1 位作者 殷洪年 张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对 378例行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后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预测有意义的相关因素 ,应用χ2 检验判定不同危险因素组间纵隔淋巴结转移... 目的 探讨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对 378例行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后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预测有意义的相关因素 ,应用χ2 检验判定不同危险因素组间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全部 378例患者中 ,伴有纵隔淋巴结者 10 5例 ,转移率为 2 7.8%。多因素分析显示 ,腺癌、CT扫描阳性 (纵隔淋巴结增大 )和病理分期为T3 是纵隔淋巴结转移有意义的预测指标 (P <0 .0 0 1)。 316例胸部CT扫描阴性患者中 ,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 2 3 .4%(74/ 316 )。多因素分析显示 ,腺癌、病理分期为T3 和T2 是这部分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有意义的预测指标 (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和 <0 .0 5 )。病理分期T2 和T3 腺癌患者的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 33% ,显著高于鳞癌的 15 .3 % (P <0 .0 1)。结论 对CT扫描阳性、腺癌及病理分期为T3 的患者应该考虑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对CT扫描阴性的临床分期T2 和T3 腺癌患者亦应高度怀疑纵隔淋巴结转移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转移 预测 LOGISTIC回归分析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董祥家 王兆荃 +1 位作者 薜启贞 苏德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作者用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重症肝炎44例,并以胸腺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31.8%。对照组病死率为47%及44.4%。HGF可降低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同时发现,HGF可增强重症肝炎血清再生因子的活性,降低血中... 作者用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重症肝炎44例,并以胸腺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31.8%。对照组病死率为47%及44.4%。HGF可降低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同时发现,HGF可增强重症肝炎血清再生因子的活性,降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的活性,减轻对Na^+—K^+ATP酶的抑制,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