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SH1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菲 钟志永 +4 位作者 李锐 黄鹤宇 王丽君 郑东晗 张道荣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17-321,共5页
背景与目的hASH1(human achaete-scute homolog1)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肾上腺嗜铬细胞、甲状腺C细胞以及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正常肺组织和各型肺肿瘤中hASH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 背景与目的hASH1(human achaete-scute homolog1)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肾上腺嗜铬细胞、甲状腺C细胞以及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正常肺组织和各型肺肿瘤中hASH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肺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初步探讨hASH1作为临床病理诊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正常肺组织、肺炎性假瘤、肺神经内分泌癌(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和肺非神经内分泌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中hASH1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hromogranin A、Synaptophysin、CD56)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的方法检测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组织中hASH1的表达情况。结果hASH1在正常肺组织、肺炎性假瘤、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中不表达;hASH1在典型类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2.5%(2/16),在非典型类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5%(15/2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0%(6/10),在小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7.5%(31/4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hASH1的表达与Chromogranin A、Synaptophysin、CD56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hASH1对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能成为临床病理诊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achaete-scute homolog1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肿瘤标记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25
2
作者 韩惠兰 李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03-606,共4页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药治疗 辨证论治 外治法 刺络拔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丹波 欧阳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01-603,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药治疗 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敏 刘美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598-59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薛莉(综述) 史铁梅 (审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1-964,共4页
近年来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无创超声检查技术是早期检测内皮功能的有效手段,本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方法做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性产前出血对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北燕 黄上明 +1 位作者 卢光进 韩玉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胎盘性产前出血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67例胎盘性产前出血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167例中,前置胎盘95例,胎盘早剥68例,胎盘边缘血窦破裂3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1例;早产儿117例(70.06%),贫血儿67例(40.12%),窒息儿60例(... 目的探讨胎盘性产前出血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67例胎盘性产前出血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167例中,前置胎盘95例,胎盘早剥68例,胎盘边缘血窦破裂3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1例;早产儿117例(70.06%),贫血儿67例(40.12%),窒息儿60例(35.93%),缺氧缺血性脑损伤34例(20.85%),心肌缺血47例(28.38%),吸入综合征49例(30.06%),呼吸窘迫综合征(RDS)24例(14.7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24例(14.72%)。结论胎盘性产前出血可引起新生儿早产、多器官功能损害(缺氧缺血性损害为主)。胎盘早剥易导致新生儿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吸入综合征,脏器缺氧缺血性损害较重;前置胎盘易使新生儿发生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产前出血 新生儿 凝血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对脐血单个核细胞明胶酶B活性及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婷 刘心 胡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532-1537,共6页
本研究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活性表达,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rh-TNF-α)对脐血MNC MMP-9活性和细胞体... 本研究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活性表达,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rh-TNF-α)对脐血MNC MMP-9活性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明胶酶谱技术检测脐血MNC中MMP-9的活性。通过微孔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脐血MNC的体外迁移能力,并以不同浓度的rh-TNF-α对脐血MNC进行干预,检测rh-TNF-α对MMP-9活性和细胞体外迁移的作用。结果表明:脐血MNC经无血清培养24和48小时后,均可检测出MMP-9活性,细胞相对迁移率分别为(1.371±0.011)%和(1.384±0.014)%,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大剂量TNF-α(500U/ml)作用可致细胞死亡;小剂量TNF-α(<200U/ml)可以上调脐血MNC MMP-9表达,且随着TNF-α剂量增加MMP-9表达增强。小剂量TNF-α(<200U/ml)可提高脐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迁移率,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小剂量TNF-α可上调脐血MNC MMP-9活性,提高脐血MNC的体外迁移能力,此作用可能加速脐血移植后细胞归巢,促进脐血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脐血单个核细胞 MMP-9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纯正 吴振华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3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症状·体征一、症状早期乳癌多为单发无痛性小肿块,约有1/3乳癌可有乳腺疼痛。约5~6%乳癌伴有乳头溢液,晚期乳癌病人可发生恶病质,病人消瘦、贫血、发热。二、望诊1.乳癌浸及乳头附近皮下时,乳头可有移位和下陷。2.乳癌进展可引起... 症状·体征一、症状早期乳癌多为单发无痛性小肿块,约有1/3乳癌可有乳腺疼痛。约5~6%乳癌伴有乳头溢液,晚期乳癌病人可发生恶病质,病人消瘦、贫血、发热。二、望诊1.乳癌浸及乳头附近皮下时,乳头可有移位和下陷。2.乳癌进展可引起皮肤水肿,形成桔皮样改变,进一步可出现皮肤溃疡、如波及皮下淋巴管、可引起类似炎症的红肿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象诊断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MR信号与癌细胞核DNA含量的关系
9
作者 孟令平 陈丽英 +1 位作者 洪玉萍 刘东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MR信号与组织学、核DNA含量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用0.35T磁共振仪检查41例肝细胞癌(HCC),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将磁共振信号改变分为稍低/稍高信号、低/高信号及信号不均三组,组织学上分为梁索优势型、假腺...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MR信号与组织学、核DNA含量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用0.35T磁共振仪检查41例肝细胞癌(HCC),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将磁共振信号改变分为稍低/稍高信号、低/高信号及信号不均三组,组织学上分为梁索优势型、假腺管优势型及实质优势型;用图像分析仪测每例癌细胞核DNA含量,计算DNA指数(DI)及倍型。结果:稍低/稍高信号组,以梁索优势型为多,占95.6%,平均DI为2.39;低/高信号组,以实质优势型为多,占68%,平均DI为3.78,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CC的磁共振信号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及DNA含量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MRI信号 DNA含量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的预防
10
作者 李秀琴 孟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00-60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预防 阴道冲洗 避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十二指肠息肉1例
11
作者 薛莉 史铁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9-929,共1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20连环蛋白及其相关转录因子kaiso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程 李雅男 张朋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22-925,共4页
转录因子kaiso是新近发现的BTB—POZ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是Armadillo连环蛋白及细胞辅助黏附因子P120连环蛋白(P120-cateninjP120^ctn)的特异性绑定伙伴,已经被证实具有转录抑制功能。P120^ctn可解除kaiso介导的转录抑制作用,并且P... 转录因子kaiso是新近发现的BTB—POZ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是Armadillo连环蛋白及细胞辅助黏附因子P120连环蛋白(P120-cateninjP120^ctn)的特异性绑定伙伴,已经被证实具有转录抑制功能。P120^ctn可解除kaiso介导的转录抑制作用,并且P120^ctn在肿瘤中的亚细胞定位影响着kaiso蛋白的活性。Kaiso不像其他典型的POZ蛋白,其拥有双重的DNA序列识别,并且kaiso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定位依赖于肿瘤组织的微环境。对于P120^ctn来说,基于它在细胞内的定位不同,它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比如钙粘蛋白依赖性的细胞间的粘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再塑造和位于细胞核内时对kaiso活性的影响。本文就核内P120^ctn和其伙伴转录因子kaiso以及他们在肿瘤基因表达调控中的角色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转录因子 肿瘤组织 P120^ctn 白及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肿瘤基因表达调控 亚细胞定位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中VEGF、bFGF表达及与微血管定量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岐兴 李芳 +2 位作者 刘同才 张铭铮 孔垂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及与血管形成定量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6 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bFGF进行检测 ,并对其在 30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及与血管形成定量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6 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bFGF进行检测 ,并对其在 30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管形成的定量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 ,膀胱癌组织中VEGF、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6 5 %和 46 8% ,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预后有关 (P <0 0 5 ) ;并与浸润性癌组织中微血管定量呈正相关 (P <0 0 1,P <0 0 5 )。提示VEGF、bFGF是膀胱癌血管形成的主要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形成与膀胱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时血清CK、CK—MB及其CK—MB/CK比值的时相变化
14
作者 王丽 丁丽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7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CK CK-MB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SHA菌苗辅助治疗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志平 郝德治 +9 位作者 李丽云 周喜荣 任莉 杨玉琼 李平 秦红 罗德云 张洪 周清华 徐泳 《肺癌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评价Ⅱ类新生物制品绿脓杆菌菌毛株菌苗(PAMSHA菌苗)作为免疫调节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纳入肺癌患者44例,对照组45例。两组采用同样的化疗方案,试验组加用PAMSHA菌苗。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 目的 评价Ⅱ类新生物制品绿脓杆菌菌毛株菌苗(PAMSHA菌苗)作为免疫调节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纳入肺癌患者44例,对照组45例。两组采用同样的化疗方案,试验组加用PAMSHA菌苗。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感染率,并在治疗前、中、后分别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结果 在临床疗效评价中,试验组有效率(CR+PR)为59.09%,对照组为42.23%(P<0.01);试验组感染率为15.91%,对照组为40%(P<0.05)。试验组治疗后C3、C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仅1例给予特殊处理,其余自行缓解。结论 作为一类新的免疫调节剂,PAMSHA菌苗能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并有预防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SHA菌苗 肺癌 免疫调节剂 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