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蛋白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谢伟东 孙立红 +2 位作者 雷帆 王雪莉 杜力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脂蛋白代谢过程十分复杂。从血浆中的酶和蛋白到细胞膜上的各种蛋白与受体 ,从细胞内的一些酶类到细胞核中的一些转录因子 ,这些生物活性因子无不参与了脂蛋白代谢的过程。调节它们可优化脂蛋白和脂质代谢 ,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 脂蛋白代谢过程十分复杂。从血浆中的酶和蛋白到细胞膜上的各种蛋白与受体 ,从细胞内的一些酶类到细胞核中的一些转录因子 ,这些生物活性因子无不参与了脂蛋白代谢的过程。调节它们可优化脂蛋白和脂质代谢 ,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作用。同时一些可作为新药设计的新靶点 ,据此有可能设计出一批具有新作用机制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脂蛋白 分子生物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炎彬 杜力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认识抑郁症的本质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使人们对抑郁症的研究从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水平深入到受体后信号传导等领域。其中许多新的发现不仅为阐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还为新型抗抑郁药的研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该文... 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认识抑郁症的本质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使人们对抑郁症的研究从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水平深入到受体后信号传导等领域。其中许多新的发现不仅为阐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还为新型抗抑郁药的研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该文就近年来抑郁症的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分子生物学 第二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药效评价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3
作者 卢阿娜 蔡妍阳 +4 位作者 宋梦 张文通 赵欣 徐雪雁 蔡大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建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并在模型大鼠上,确定异丙肾上腺素诱导产热的最适剂量及催产素诱导子宫痉挛性收缩的最适剂量。方法 36只大鼠切除背部棕色脂肪7d后,丙硫氧嘧啶连续灌胃42d,术后21d开始雌激素连续灌胃28d,建立痛... 目的建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并在模型大鼠上,确定异丙肾上腺素诱导产热的最适剂量及催产素诱导子宫痉挛性收缩的最适剂量。方法 36只大鼠切除背部棕色脂肪7d后,丙硫氧嘧啶连续灌胃42d,术后21d开始雌激素连续灌胃28d,建立痛经寒凝血瘀证模型。在中性环境温度(28℃)下,d40乙醚浅麻醉苏醒后,生物机能检测系统连续监测尾静脉推注等比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前30min和给药后120min,计算单位时间的温度曲线下面积,以给药前后单位时间曲线下面积的变化率计算诱导产热的ED50;d42水合氯醛麻醉下,尾静脉推注等比剂量的催产素,生物机能检测系统连续监测给药前后各30min的大鼠宫腔压力曲线下面积,以给药前后的面积变化率计算诱导宫缩的ED50。结果成功建立了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大鼠模型。异丙肾上腺素诱导该模型大鼠产热的ED50为0.210μg·g-1,95%置信区间为0.167~0.264μg·g-1;催产素诱导宫缩的ED50为0.028U·g-1,95%置信区间为0.012~0.066U·g-1。结论建立了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大鼠模型;在造模大鼠上,确定了异丙肾上腺素诱导适应性产热和催产素诱导子宫痉挛的最适剂量,作为评价原发性痛经痉挛性疼痛程度及其受局部温度影响的准确指标及观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药效评价 异丙肾上腺素 催产素 适应性产热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N中葛根素、人参皂苷Rg1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及其在脑缺血再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6
4
作者 卢弘 邢东明 +1 位作者 孙立红 杜力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1-592,共2页
关键词 葛根素 人参皂苷RGL 脑缺血 再灌注 药代动力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在抑郁症发病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安磊 张有志 +2 位作者 刘新民 陈红霞 李云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1-843,共3页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性心境低落、快感消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其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涉及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改变。瘦素(leptin)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类激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发挥降低食欲,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性心境低落、快感消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其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涉及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改变。瘦素(leptin)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类激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发挥降低食欲,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抑郁症病人有不同程度瘦素水平改变。瘦素及其受体在中枢具有广泛的分布,并与海马、HPA轴、5-HT神经元的功能和神经营养作用密切相关,还发现瘦素具有抗抑郁活性,因而瘦素作为一种内分泌激素,可能在抑郁的情绪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来瘦素和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抑郁 HPA轴 神经营养 5-HT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