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丙泊酚复合麻醉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雷米芬太尼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艳
王保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麻醉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雷米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额颞部开颅手术患者15例,先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设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维持PETCO2为35~45mmHg,待达到丙泊酚靶浓度后开始TCI雷米芬太尼,设定效应室靶...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麻醉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雷米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额颞部开颅手术患者15例,先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设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维持PETCO2为35~45mmHg,待达到丙泊酚靶浓度后开始TCI雷米芬太尼,设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3、4、5、6、7、8ng/ml,雷米芬太尼达不同效应室浓度时给予50mA、50Hz、5s强直电刺激,记录电刺激前后BP、H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结果随着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的增加,BP逐渐降低,HR逐渐减慢(P<0.05或P<0.01);强直电刺激后BP升高幅度、HR加快幅度也逐渐降低(P<0.05或P<0.01)。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5.13±0.92)ng/ml时,强直电刺激后MAP升高幅度<5%,95%可信区间为3.33~6.93ng/ml。与基础值比较,随着雷米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逐渐增加,BIS逐渐降低(P<0.01),电刺激前后BIS无明显变化。结论随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的增加,镇痛强度逐渐增强,电刺激-循环反应逐渐减弱;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大于(5.13±0.92)ng/ml时,95%可信区间为3.33~6.93ng/ml,50mA强直电刺激-循环反应变化不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泊酚复合麻醉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雷米芬太尼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艳
王保国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和疼痛治疗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麻醉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雷米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额颞部开颅手术患者15例,先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设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维持PETCO2为35~45mmHg,待达到丙泊酚靶浓度后开始TCI雷米芬太尼,设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3、4、5、6、7、8ng/ml,雷米芬太尼达不同效应室浓度时给予50mA、50Hz、5s强直电刺激,记录电刺激前后BP、H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结果随着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的增加,BP逐渐降低,HR逐渐减慢(P<0.05或P<0.01);强直电刺激后BP升高幅度、HR加快幅度也逐渐降低(P<0.05或P<0.01)。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5.13±0.92)ng/ml时,强直电刺激后MAP升高幅度<5%,95%可信区间为3.33~6.93ng/ml。与基础值比较,随着雷米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逐渐增加,BIS逐渐降低(P<0.01),电刺激前后BIS无明显变化。结论随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的增加,镇痛强度逐渐增强,电刺激-循环反应逐渐减弱;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大于(5.13±0.92)ng/ml时,95%可信区间为3.33~6.93ng/ml,50mA强直电刺激-循环反应变化不再明显。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量-效关系
Keywords
Remifentanil
Propofol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丙泊酚复合麻醉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雷米芬太尼的量效关系
李艳
王保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