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静脉自控镇痛方法在心血管手术后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荣国 陈彦青 +2 位作者 王云 刘佳丽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69-870,共2页
关键词 自控静脉镇痛 心血管系统 镇痛方法 术后应用 术后镇痛效果 手术后自控镇痛 舒芬太尼 手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血管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罡 李立环 +1 位作者 卜林明 李德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72-573,共2页
关键词 大血管手术 麻醉处理 心肺转流 尼卡地平 主动脉弓 甘露醇 呋塞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麻醉诱导期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方仲蓉 赵晓琴 +1 位作者 王古岩 王伟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观察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麻醉诱导期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11日~7月30日30例择期CABG(年... 目的观察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麻醉诱导期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11日~7月30日30例择期CABG(年龄50~70岁,ASAⅠ~Ⅱ级,心功能Ⅱ~Ⅲ级)随机双盲分为2组:Dex组(n=15),右美托咪定1μg.kg-1,稀释30 ml静脉泵注(15 min),继以0.5μg.kg-1.h-1维持输注;对照组(n=15),生理盐水30 ml,方法同Dex组。监测BIS值,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以给药前(T0)、给药后3 min(T1)、6 min(T2)、9 min(T3)、12 min(T4)、15 min(T5)、插管前(T6)、插管结束后1 min(T7)、插管结束后3 min(T8)作为观察记录点。结果麻醉前2组BIS值分别为94.8±2.8和96.3±2.9,无统计学差异(t=-1.441,P=0.161);与给药前比较,Dex组给药后BIS值逐渐下降,9 min后(T3)下降至84.8±9.7(P=0.034),15 min后(T5)下降至71.4±13.6(P=0.000);对照组给药后15 min(T5)BIS值为90.9±4.1,与给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但显著高于Dex组(t=-5.317,P=0.000)。Dex组给药后15 min后(T5)HR明显减慢,由给药前(T0)(64.7±16.4)次/min减至(57.0±11.9)次/min(P=0.024),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MAP由(101.2±15.1)mm Hg到(100.8±18.8)mm Hg,无明显变化(P=0.927)。麻醉诱导期间,对照组插管后SBP、DBP、MAP、HR值较插管前均有升高,插管后1 min(T7)上述各指标分别为(136.1±36.6)mm Hg(P=0.130),(75.3±15.5)mm Hg(P=0.000),(94.4±20.0)mm Hg(P=0.000),(66.2±13.7)次/min(P=0.009),插管后3 min(T8)上述各指标分别为(143.5±30.5)mm Hg(P=0.003),(71.4±12.1)mm Hg(P=0.002),(92.4±14.8)mm Hg(P=0.002),(60.1±13.0)次/min(P=0.387);但Dex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以负荷剂量1.0μg.kg-1继以0.5μg.kg-1.h-1维持输注对CABG患者产生明显镇静效应,能使BIS值降低,同时降低心率,能维持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插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双频谱指数 血流动力学 麻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与丙泊酚麻醉 被引量:37
4
作者 林雪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麻醉 镇静程度 监测指标 B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麻醉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允泰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麻醉 中枢神经系统 认知功能下降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性痴呆 退行性病变 记忆力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小儿法洛四联症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6
作者 彭志宏 昌克勤 毕好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86-687,共2页
法洛四联症(TOF)是常见的重症小儿紫绀型先心病.对其手术的麻醉诱导,应避免患儿因恐惧、哭闹、屏气导致的肺内压增高和肺血流减少,维持体循环阻力,降低肺循环阻力,提供轻度的心肌抑制和较慢的心率来减少右向左的分流和降低右室流出道梗... 法洛四联症(TOF)是常见的重症小儿紫绀型先心病.对其手术的麻醉诱导,应避免患儿因恐惧、哭闹、屏气导致的肺内压增高和肺血流减少,维持体循环阻力,降低肺循环阻力,提供轻度的心肌抑制和较慢的心率来减少右向左的分流和降低右室流出道梗阻,从而避免缺氧发作及不良的血液动力学改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快速吸入 诱导 小儿 法洛四联症 手术 麻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stein畸形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芳 于钦军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麻醉 血液动力学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科术后吗啡与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之明 张彩举 于钦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6期369-370,共2页
目的观察吗啡和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 (PCIA)用于心外科术后疼痛康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7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和芬太尼组 ,术后在ICU病房用PCIA进行疼痛康复 ,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效果及满意率 ,以及 2 4h、48h和 72h生命... 目的观察吗啡和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 (PCIA)用于心外科术后疼痛康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7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和芬太尼组 ,术后在ICU病房用PCIA进行疼痛康复 ,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效果及满意率 ,以及 2 4h、48h和 72h生命体征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满意率无显著性差异 ,生命体征均平稳 ,但芬太尼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吗啡组 (P <0 .0 5 ) ,患者的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少于吗啡组 (P <0 .0 5 )。结论吗啡和芬太尼PCIA均能安全地用于心外科术后患者急性疼痛的康复治疗 ,但芬太尼PCIA明显比吗啡PCIA起效快 ,恶心、呕吐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芬太尼 患者自控镇痛 心脏外科 疼痛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早期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21
9
作者 穆东亮 王东信 +4 位作者 李立环 单国瑾 苏玉 于钦军 史春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249,共8页
目的:观察中国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接受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107例患者,记录术前基础指标、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7天采用CAM-ICU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目的:观察中国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接受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107例患者,记录术前基础指标、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7天采用CAM-ICU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Intensive Care Unit)每天2次评估是否发生谵妄;分别在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进行9项认知功能测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采用与ISPOCD1研究同样的标准。结果: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47.7%(51/107),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55.3%(57/1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增加(OR1.174,95%CI1.0851.269,P〈0.001)、术前糖尿病史(OR4.224,95%CI1.54311.563,P=0.005)、术后发生并发症(OR3.667,95%CI1.15211.670,P=0.028)和术后监护室停留时间长(OR1.024,95%CI1.0051.044,P=0.016);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增加(OR1.065,95%CI1.0011.134,P=0.047)和术后谵妄持续时间长(OR1.744,95%CI1.1732.593,P=0.006)。结论: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是中国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谵妄持续时间长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谵妄 认知障碍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霖 李立环 +1 位作者 岳云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1-472,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手术患者150例,以丙泊酚TCI、雷米芬太尼3~5μg/kg诱导,丙泊酚-雷米芬太尼2~8ng/mlTCI维持,... 目的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手术患者150例,以丙泊酚TCI、雷米芬太尼3~5μg/kg诱导,丙泊酚-雷米芬太尼2~8ng/mlTCI维持,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于50±10。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知晓。结论雷米芬太尼[效应部位浓度(Ce)2~8ng/ml]复合丙泊酚[血浆浓度(Cp)1~2μg/ml]用于心脏手术的麻醉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平稳,有利于术后早期气管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素 崔勇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患儿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36例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高红细胞压积组(红细胞压积≥54%,n=20)和低红细胞压积组(红细胞压积<54%,n=16)。分别在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 目的:研究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患儿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36例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高红细胞压积组(红细胞压积≥54%,n=20)和低红细胞压积组(红细胞压积<54%,n=16)。分别在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复温至36℃时、注射鱼精蛋白后和手术后4 h采集血样,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患儿凝血功能的变化。术后高红细胞压积组患儿使用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治疗,低红细胞压积组使用血小板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后血栓弹力图指标MA、MAff、MAp的变化。①MA表明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②MAff表明纤维蛋白原在凝血中的作用;③MAp表明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结果:麻醉诱导后:高红细胞压积组比低红细胞压积组MA:(44.1±6.8)mm比(62.8±6.2)mm、MAff:(3.9±1.5)mm比(14.9±3.5)mm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Ap:高红细胞压积组比低红细胞压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鱼精蛋白后:高红细胞压积组比低红细胞压积组MA:(41.7±4.0)mm比(46.7±2.9)mm、MAff:(6.0±1.9)mm比(10.1±1.7)mm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Ap:高红细胞压积组比低红细胞压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 h:高红细胞压积组与低红细胞压积组比MA、MAff和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血栓弹力图检测的结果,高红细胞压积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该给予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而低红细胞压积的患儿只给予血小板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绀 先天性心脏病 红细胞压积 体外循环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颤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雪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24-624,共1页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占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50%左右,其中以二尖瓣损害极易影响心房传导系统,造成心房纤颤(房颤)[1].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90%术前存在房颤[2].二尖瓣置换心脏复跳后,有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并维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占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50%左右,其中以二尖瓣损害极易影响心房传导系统,造成心房纤颤(房颤)[1].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90%术前存在房颤[2].二尖瓣置换心脏复跳后,有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并维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本研究旨在观察心脏瓣膜手术、术前房颤患者术后恢复窦性心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置换 术前 患者 病房 窦性心律 前房 术后恢复 心脏瓣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镇静与镇静/镇痛 被引量:43
13
作者 邓硕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53-,共1页
关键词 清醒镇静 咪唑安定 氟马西尼 过度镇静 静脉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循环骤停的原因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硕曾 王廷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508-508,共1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循环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钦军 雷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91-1093,共3页
关键词 术后呼吸功能不全 心脏 体外循环技术 手术死亡率 病理生理变化 术后死亡率 病理改变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的五大保护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硕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肌保护 脑保护 肺保护 肾保护 血液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岁以上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脑氧饱和度的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莉 于钦军 HarveyL.EdmondsJr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 6 5岁以上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 (regionalcerebraloxygensaturation ,rSO2 )的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 35 8例 ,按年龄分为≥ 6 5岁组和 <6 5岁组。术中... 目的 探讨 6 5岁以上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 (regionalcerebraloxygensaturation ,rSO2 )的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 35 8例 ,按年龄分为≥ 6 5岁组和 <6 5岁组。术中应用经颅脑氧饱和度仪 (transcranialcerebraloximetry ,TCCO)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对所有病人的rSO2 变化和大脑中动脉的栓子数量进行了持续监测 ,将术中rSO2 <5 0 %定为低rSO2 。术后 3~ 4d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栓子数量和rSO2 基础值无明显差异。≥ 6 5岁组低rSO2 和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 <6 5岁组。两组中低rSO2 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rSO2 者。结论  6 5岁以上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易发生低rSO2 ,这可能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8
作者 郭向阳 罗爱伦 +2 位作者 徐守春 王明山 赵晓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Captopril,Cpl)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Cpl组(停搏液及再灌注血液中含4.6μmol/L Cpl)和对照组(停搏液及再灌注血液中不合Cpl)。在体外循环(CPB)下阻断升主动脉血...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Captopril,Cpl)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Cpl组(停搏液及再灌注血液中含4.6μmol/L Cpl)和对照组(停搏液及再灌注血液中不合Cpl)。在体外循环(CPB)下阻断升主动脉血流90 min。比较两组动物在CPB前及再灌注后动脉血浆和心肌组织肾素活性(RA)水平,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1(ET-1)和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同时监测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在缺血-再灌注后动脉血浆中RA水平及AT-Ⅱ、ET-1含量较CPB前明显升高(P<0.01),但Cpl组AT-Ⅱ无明显变化;ET-1含量虽也明显上升,但仍比对照组低下(P<0.01)。(2)Cpl组在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AT-Ⅱ、ET-1、MDA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3)Cpl组在缺血-再灌注后35 min心功能即已恢复正常。结论含4.6μmol/L Cpl停搏液及再灌注血液可有效地降低心脏局部和体循环系统AT-Ⅱ及ET-1的生成,从而改善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球运动检查在老年心脏病病人术后神经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19
作者 曹莉 于钦军 HarveyL.Edmonds Jr.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 探讨反向眼球扫视运动检查 (antisaccadiceyemovementtest,ASEM)在老年心脏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心脏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程度 ,将 5 90例择期心脏病手术术后病人 (年龄≥ 6 0岁 )分... 目的 探讨反向眼球扫视运动检查 (antisaccadiceyemovementtest,ASEM)在老年心脏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心脏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程度 ,将 5 90例择期心脏病手术术后病人 (年龄≥ 6 0岁 )分为 3组 :Ⅰ组术后合并脑血管病、脑病等并伴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Ⅱ组术后仅表现迟钝、定向力差、谵妄、激惹和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Ⅲ组术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全部病人术后进行ASEM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ini mentalstateexamination ,MMSE)检查。结果 Ⅰ组和Ⅱ组ASEM不能完成率明显高于Ⅲ组 (P <0 .0 1) ,Ⅰ组和Ⅱ组ASEM全部完成率明显低于Ⅲ组 (P <0 .0 1)。ASEM检查完成分数与MMSE分数密切相关 (r =0 .6 6 ,P <0 .0 1)。结论 ASEM检查不仅能反映老年病人心脏外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 ,而且也可反映其术后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外科手术 眼球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