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血压联盟关于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被引量:7
1
作者 蒋雄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51-56,共6页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创治疗法,临床研究时间尚短,还缺乏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资料,国内外学者对其可否进入临床应用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1]。为规范国内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避免无序、无效,防止滥用,中国高血压联盟多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体讨论,征求各方意见,尤其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并收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进行研判,提出在我国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RDN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肾交感神经 经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血压波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盼盼 黄建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正常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适当范围内存在自发性的波动,以保持器官足够的血流量。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发展,对血压波动的研究逐步深入,其发生机制和研究方法更加明确,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正常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适当范围内存在自发性的波动,以保持器官足够的血流量。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发展,对血压波动的研究逐步深入,其发生机制和研究方法更加明确,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血压波动的概念、机制、研究方法、诊断标准、靶器官损害及治疗等方面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波动性 动态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左心室重构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秦芳 才.孟更图亚 +12 位作者 张慧敏 杨丽睿 卞瑾 孙腾 蒋雄京 邹玉宝 刘亚欣 关婷 宋雷 周宪梁 吴海英 惠汝太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9-283,共5页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可引起左心室重构,但OSAS是否是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OSAS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01至2012-09于本院七病房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1 4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可引起左心室重构,但OSAS是否是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OSAS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01至2012-09于本院七病房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1 4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共972例,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为对照组(n=260),AHI≥5次/小时为OSAS组(n=712),分别根据AHI将OSAS组分为两部分患者:OSAS轻度患者(5≤AHI≤15次/小时)和OSAS中重度患者(AHI>15次/小时),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及高血压患病时间分为四个亚组:无高血压亚组217例,初诊高血压亚组130例(病程<2年),中长期高血压亚组324例(2年≤高血压病程<10年),长期高血压亚组301例(高血压病程≥10年)。所有患者均行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心室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IDd)。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并将心脏构型分为正常构型、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四类。结果:①OSAS组平均LVMI[(102.30±29.54)g/m2]大于对照组平均LVMI[(96.56±25.90)g/m2,P=0.002],OSAS组IVST[(10.25±1.70)mm]、LVPWT[(9.9±1.40)mm]、LVIDd[(48.88±5.10)mm]及LVM[(211.41±63.38)g]均分别明显大于对照组[(9.84±1.77)mm、(9.58±1.30)mm、(47.41±4.53)mm、(190.03±57.32)g],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中重度OSAS患者IVST、LVM明显大于轻度OSAS患者[IVST(10.37±1.72)mm vs(10.25±1.65)mm,P=0.010;LVM(215.29±62.16)g vs(205.01±64.95)g,P=0.011]。③OSAS组的左心室重塑发生率(45.8%)大于对照组(4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62),中重度OSAS患者左心室重塑发生率(49.2%)大于轻度OSAS患者(40.1%,P=0.011)。④OSAS组左心室重塑类型多表现为向心性重构(32.9%)。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VM与AHI正相关(r=0.125,P=0.009)。结论:OSAS可加剧心室重塑,这种影响在中重度OSAS中尤为显著,AHI可能是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型 心室重构 左心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CutOff值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美丽 王清涛 +3 位作者 惠汝太 霍勇 徐希平 杨新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1期20-24,共5页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不但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而且与高血压有协同作用,被《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确定为心血管八大危险因素之一。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由于遗传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中国人群的Hcy水平...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不但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而且与高血压有协同作用,被《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确定为心血管八大危险因素之一。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由于遗传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中国人群的Hcy水平显著高于西方国家,因此在我国强调控制高血压的同时,加强控制高Hcy水平等其他脑卒中高发危险因素意义更加重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在叶酸缺乏或者没有强化叶酸的地区,Hcy水平高于10μmol/L的人群脑卒中发生率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于同时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而言;补充叶酸以降低Hcy水平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此外,没有资料表明Hcy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关于补充叶酸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研究在Hcy水平较低的受试人群也仍然显示了有益的效果,而且补充小剂量叶酸以降低血浆Hcy水平(即使在<10μmol/L的情况下)在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同时并不增加其他任何健康风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高Hcy Cut Off值(>10μmol/L)可作为我国医务工作者规范开展脑卒中预防工作的参考,在临床实践中,提高Hcy的Cut Off值(如>12μmol/L或>15μmol/L)等将使大量潜在脑卒中高发人群得不到及时关注和干预,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尤其是在高血压患者群中。因此在中国高血压患者群中较好地控制血浆Hcy水平对于开展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血浆 CUTOFF 脑卒中 血管疾病 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单纯累及肺动脉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腾 张慧敏 +6 位作者 马文君 关婷 吴海英 蒋雄京 周宪梁 惠汝太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5-405,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2010-03无明显诱因大咯血3次,2011—07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伴乏力、全身浮肿,活动耐量明显下降,入院前两天再次少量咯血。血压:右上肢96/59mmHg(1mmHg=0.133kPa),左上肢97/54mmHg,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肺动脉 活动后心悸 临床资料 全身浮肿 活动耐量 少量咯血 大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6
6
作者 郑平 王浩 +7 位作者 田月琴 何作祥 陆叶 郭远林 郑昕 马文君 徐楠 张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通过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估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方法:4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腺苷负荷前、过程中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波(E)和舒张晚期充盈波(A)之比(E/A)... 目的:通过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估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方法:4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腺苷负荷前、过程中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波(E)和舒张晚期充盈波(A)之比(E/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之比(E’/A’)以及E/E’;次日行冠脉造影或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按其结果分组:正常组(n=15);冠脉狭窄50%-70%组(n=15);冠脉狭窄≥70%组(n=16)。比较组间及组内差异,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腺苷负荷前各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苷负荷中正常组与冠脉狭窄≥70%组E/E’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负荷中冠脉狭窄≥70%组E’间隔/A'间隔、E’侧壁/A’侧壁及冠脉狭窄50%~70%组E’侧壁/A’侧壁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均〈0.05)。腺苷负荷前、过程中正常组和冠脉狭窄≥70%组△E’间隔/A’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E’间隔/A’间隔≥0.037判定无显著冠脉狭窄(即狭窄〈70%)的敏感性67%,特异性94%。结论:腺苷可诱发冠脉狭窄≥70%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负荷前及过程中的△E’间隔/A’间隔≥0.037排除冠脉狭窄≥70%的特异性达到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稳定性心绞痛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术:当前的困惑与未来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彬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4-304,F0003,共2页
近年来,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RVD)患者中接受经皮经腔肾动脉成形(PTRA)治疗者比例迅速增加,PTRA正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对于ARVD,最优治疗是PTRA还是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通过比较随机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我... 近年来,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RVD)患者中接受经皮经腔肾动脉成形(PTRA)治疗者比例迅速增加,PTRA正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对于ARVD,最优治疗是PTRA还是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通过比较随机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对同时具备解剖狭窄和功能意义狭窄的患者,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有价值的,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建立预测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疗效的综合评分体系,鉴别出适用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 介入治疗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缩窄所致闭塞误诊为嗜铬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丽睿 张慧敏 +7 位作者 上官海娟 崔艳 马文君 关婷 邹玉宝 蒋雄京 吴海英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2-292,共1页
患者男,40岁,12年前因突发言语不利、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170/100mmHg(1mmHg=0.133kPa),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脑梗塞,给予相应治疗后出院,血压多维持在150.160/90~100mmHg。半年前血压增高明显,... 患者男,40岁,12年前因突发言语不利、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170/100mmHg(1mmHg=0.133kPa),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脑梗塞,给予相应治疗后出院,血压多维持在150.160/90~100mmHg。半年前血压增高明显,最高2001120mmHg,多次发作头晕、黑噱,于2012—08在当地医院查颅脑CT示左侧枕叶、颞叶,右侧枕叶软化灶,双肾及肾上腺超声无异常,尿去甲肾上腺素552μg/24h(参考值〈90μg/24h),尿多巴胺1426μg/24h(参考值〈600μg/24h),血去甲肾上腺素853.3μg/ml(参考值〈600pg/m1),诊断为“异位嗜铬细胞瘤”后,给予酚苄明、比索洛尔、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口服,血压控制不理想,波动存15011mmmH。七右蜘排一击诊治桌转瞎静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嗜铬细胞瘤 主动脉缩窄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去甲肾上腺素 误诊 闭塞 颅脑CT 尿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脑梗死临床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祁雨 张慧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6-398,共3页
脑梗死是多发性大动脉炎少见的并发症。近些年,随着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脑梗死报道的增多,大动脉炎作为青年人发生脑梗死的病因诊断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脑梗死的文献报道,对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 脑梗死是多发性大动脉炎少见的并发症。近些年,随着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脑梗死报道的增多,大动脉炎作为青年人发生脑梗死的病因诊断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脑梗死的文献报道,对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脑梗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毒性心肌炎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健 孙腾 +7 位作者 张慧敏 马文君 关婷 吴海英 蒋雄京 周宪梁 惠汝太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68,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2度,伴头痛,17小时前患者于夜间休息时突感持续性胸痛,2012-02-02就诊于我院急诊,查体:体温37.2度,血压118/63mmHg(1mmHg=0.133kPa),心率83次/分,心肺腹查... 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2度,伴头痛,17小时前患者于夜间休息时突感持续性胸痛,2012-02-02就诊于我院急诊,查体:体温37.2度,血压118/63mmHg(1mmHg=0.133kPa),心率83次/分,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高体温 持续性 患者 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