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塞病的心血管系统损害--附28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星 王浩 宋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分析白塞病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我院以心血管病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收治且诊断白塞病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8.8岁。以瓣... 目的:分析白塞病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我院以心血管病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收治且诊断白塞病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8.8岁。以瓣膜损害为突出表现者19例,升主动脉扩张6例,以肺部损害为突出表现的5例,心腔内血栓2例,冠状动脉及心肌受累各1例。住院期间2例分别因动脉瘤破裂和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均出现瓣周漏;1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效果良好;3例行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心功能良好,无排异。结论:白塞病心血管系统受累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心血管病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尤其是青壮年非风湿性非特异性主动脉瓣膜反流,应警惕白塞病所致的瓣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心血管系统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脊髓损伤后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忆 李雪梅 张红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同期35例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肺栓塞组中,36例脊髓损伤患者,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同期35例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肺栓塞组中,36例脊髓损伤患者,15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4例非脊髓损伤患者,9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脊髓损伤患者与非脊髓损伤患者相比,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5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组与对照组相比,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肺栓塞组中,3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11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3例慢性肺栓塞患者,10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两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栓塞组中,31例检出股静脉瓣反流和小腿肌肉间静脉扩张,检出率51.7%;对照组8例检出,检出率22.9%。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肺栓塞患者与非脊髓损伤肺栓塞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无明显差别,但均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对肺栓塞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平 王浩 +7 位作者 田月琴 何作祥 陆叶 郭远林 郑昕 马文君 徐楠 张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通过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估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方法:4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腺苷负荷前、过程中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波(E)和舒张晚期充盈波(A)之比(E/A)... 目的:通过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估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方法:4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腺苷负荷前、过程中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波(E)和舒张晚期充盈波(A)之比(E/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之比(E’/A’)以及E/E’;次日行冠脉造影或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按其结果分组:正常组(n=15);冠脉狭窄50%-70%组(n=15);冠脉狭窄≥70%组(n=16)。比较组间及组内差异,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腺苷负荷前各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苷负荷中正常组与冠脉狭窄≥70%组E/E’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负荷中冠脉狭窄≥70%组E’间隔/A'间隔、E’侧壁/A’侧壁及冠脉狭窄50%~70%组E’侧壁/A’侧壁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均〈0.05)。腺苷负荷前、过程中正常组和冠脉狭窄≥70%组△E’间隔/A’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E’间隔/A’间隔≥0.037判定无显著冠脉狭窄(即狭窄〈70%)的敏感性67%,特异性94%。结论:腺苷可诱发冠脉狭窄≥70%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负荷前及过程中的△E’间隔/A’间隔≥0.037排除冠脉狭窄≥70%的特异性达到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稳定性心绞痛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心肌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叶 吕秀章 +4 位作者 马宁 江勇 徐楠 朱振辉 张红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8-952,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定量评价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并探讨其在LVN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LVNC患者21例,分为两组:LVNC-1组(n=10):LVEF≥50%;LVNC-2组(n=11):LVEF<50%。以21名年龄性别...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定量评价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并探讨其在LVN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LVNC患者21例,分为两组:LVNC-1组(n=10):LVEF≥50%;LVNC-2组(n=11):LVEF<50%。以21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左心室心尖长轴动态图像,利用STI获取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LS)曲线及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LVNC-2组左心室各水平LS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5),LVEF、E’、E/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NC-1组LS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均<0.05),但其E’、E/E’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取左心室心尖段LS均值-20.71%为界值,诊断LVNC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减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5.00%、100%;整体LS均值-17.90%为界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与LS相同。结论应用超声STI技术可对LVNC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进行深入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心室肌致密化不全 斑点追踪显像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应变率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兰亭玉 王浩 孙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99-90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技术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2D-STE舒张早期应变率参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70例实施CRT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2D-STE技术获取患者舒张期早期应变率,观...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技术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2D-STE舒张早期应变率参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70例实施CRT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2D-STE技术获取患者舒张期早期应变率,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于CRT超声心动图不同反应组中变化差异。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即ROC曲线)下面积。结果:41例患者在12个月的随访中达到了CRT超声心动图反应标准的为CRT超声心动图反应组;29例为超声心动图未反应者为CRT超声心动图未反应组。41患者在CRT超声心动图反应组中观察到大多数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参数较基线显著改善。以2D-STE所测舒张早期应变率预测CRT超声心动图反应与否绘制ROC曲线。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预测CRT超声心动图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预测CRT超声心动图反应性价值更大,可作为评价舒张功能的更为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应变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双出口368例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樊丽姿 施怡声 +3 位作者 樊百玲 江勇 徐楠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缺损(VSD)与大动脉关系、大动脉位置关系和动脉骑跨、超声分型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70.2%、76.2%和72.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的定性诊断DORV;对于病变程度复杂、病理类型相对少见的DORV,超声分型诊断水平仍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右心室双出口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心脏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时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观察──与心内膜心肌活检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樊朝美 刘汉英 沈建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42-144,共3页
为进一步探讨多普勒超声技术早期检出急性心脏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对31例首次心脏移植患者进行了系列多普勒超声检查和24小时内相应的心内膜心肌活检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心脏排斥反应时左室质量(LVmass)明显高... 为进一步探讨多普勒超声技术早期检出急性心脏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对31例首次心脏移植患者进行了系列多普勒超声检查和24小时内相应的心内膜心肌活检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心脏排斥反应时左室质量(LVmass)明显高于排斥反应前(P<0.01);左室等容舒张期(IVRT)及舒张期二尖瓣口压差减半时间(PHT)均明显缩短(P<0.0001);舒张早期二尖瓣前向峰值血流速度较排斥反应前明显增高(P<0.01)。经成功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均恢复至对照前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普勒趔声技术测定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是早期检出并监测急性心脏排斥反应的可靠、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E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hybrid)手术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盛寿 李守军 +4 位作者 张浩 孙寒松 沈向东 王浩 蒋世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76-977,共2页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封堵组4例,其中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多发室间隔缺损(VSD).正中进胸,在超声引导下经右室流出道置入球囊扩张管扩张肺动脉瓣或经右心房植入封堵器.多发室间隔缺损于体外循环下经三尖瓣植入封堵器.合并的其他心脏病变同期常规外科矫正.术后心脏超声随访.结果7例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手术死亡.3例PAIVS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0 d,余4例均在术后7 d出院.随访1~6个月,7例生长发育良好,人工体肺分流管通畅,未发现中度以上的肺动脉瓣再狭窄,ASD和多发VSD术后均未发现明显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均无影响瓣膜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结论hybrid手术可以不采用体外循环,减少手术创伤,对于提高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试验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凌 郑平 +6 位作者 张晓丽 孙晓昕 郭风 魏红星 徐莹颖 田月琴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应用腺苷负荷试验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0例行腺苷负荷试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腺苷负荷试验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 目的:应用腺苷负荷试验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0例行腺苷负荷试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腺苷负荷试验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静息时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LVEF降低≥5%组(n=16)和LVEF降低<5%组(n=54)。图像分析采用17节段半定量评分法,得到负荷灌注总评分、静息灌注总评分及心肌缺血总评分。应用QGS软件计算左心室功能参数: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LVEF降低≥5%组患者的静息时LVEF明显大于腺苷负荷试验后LVEF;与LVEF降低<5%组相比,LVEF降低≥5%组的负荷灌注总评分及心肌缺血总评均显增加,病变范围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腺苷负荷试验后LVEF较静息时明显降低(≥5%)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负荷试验 门控单光子断层显像 左心室功能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欣 江勇 +6 位作者 焦盼晴 张红菊 徐楠 吴伟春 兰亭玉 樊晓寒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方法:因慢性充血性心衰行CRT治疗的患者44例,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参数包括: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方法:因慢性充血性心衰行CRT治疗的患者44例,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参数包括: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Vsr)、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运动速度E’峰的比值(RV-E/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等。以CRT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减小≥15%为有应答的标准分为无应答组(n=15)与有应答组(n=29),分别比较两组CRT术前后各参数的差异。结果:无应答组与有应答组相比,术前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及Vsr低,RV-E/E’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Vsr、RV-E/E’及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均有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RT术后无论有应答组或无应答组,右心室的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可得到即刻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右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