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病外科成人术后ICU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石丽 刘加林 +1 位作者 魏艳艳 丰文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依据心血管专科特点,进行心血管病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方法:以成人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为例,通过分析临床护士人员结构、人力资源配比、部门布局与患者病情现况、护士班次情况,实施临床护士岗位分层、准入、岗位职责、... 目的:依据心血管专科特点,进行心血管病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方法:以成人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为例,通过分析临床护士人员结构、人力资源配比、部门布局与患者病情现况、护士班次情况,实施临床护士岗位分层、准入、岗位职责、分层培训,并建立岗位与实际工作能力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结果: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分层次使用发挥了管理效能,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形成了合理的护理人力梯队,促进了各层级护士的成长。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满意度调查中,护士满意度为96.6%。结论:岗位分层管理可将临床工作能力与层级对应,是重症部门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建立合理的护理人员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重症监护室 临床护士 岗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病的心血管系统损害--附28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星 王浩 宋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分析白塞病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我院以心血管病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收治且诊断白塞病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8.8岁。以瓣... 目的:分析白塞病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我院以心血管病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收治且诊断白塞病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8.8岁。以瓣膜损害为突出表现者19例,升主动脉扩张6例,以肺部损害为突出表现的5例,心腔内血栓2例,冠状动脉及心肌受累各1例。住院期间2例分别因动脉瘤破裂和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均出现瓣周漏;1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效果良好;3例行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心功能良好,无排异。结论:白塞病心血管系统受累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心血管病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尤其是青壮年非风湿性非特异性主动脉瓣膜反流,应警惕白塞病所致的瓣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心血管系统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心脏外科学的概念和发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盛寿 张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04-406,共3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学 微创心脏外科 心脏外科技术 新兴学科 20世纪 介入治疗 手术方式 手术创伤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在心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维国 孙寒松 +5 位作者 胡盛寿 宋云虎 许建屏 吕锋 孙立忠 朱晓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69-571,共3页
目的总结460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心脏手术的经验. 方法 1997年1月~2003年8月,我院共进行各类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手术460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00例,瓣膜手术178例,冠状动脉手术168例,动脉瘤手术12例,其它2例.术中未使用任何特殊的... 目的总结460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心脏手术的经验. 方法 1997年1月~2003年8月,我院共进行各类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手术460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00例,瓣膜手术178例,冠状动脉手术168例,动脉瘤手术12例,其它2例.术中未使用任何特殊的手术器械. 结果院内死亡4例(0.9%),再次手术3例(0.7%),术后并发症29例(6.3%).73例非体外循环手术.387例体外循环时间25~1 115 min,中位数8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164 min,(55.8±31.9) min.460例术后气管插管时间0~364 h,中位数10 h.术后胸腔引流量20~3 290 ml,中位数350 ml;按体重计算,胸腔引流量0.3~42.2 ml/kg,中位数5.8 ml/kg.术后280例需要输血,输血量(951.1±644.6) ml.术后ICU时间1~28 d,中位数2 d.术后住院1~60 d,(11.6±6.0) d.371例随访7~80个月,(59.2±29.6)月.无远期死亡,症状均明显改善.心功能Ⅰ级169例,Ⅱ级135例,Ⅲ级67例,明显好于术前(Z=-12.57,P=0.000).心胸比率0.50±0.11(0.41~0.67),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t=-1.63,P=0.104).左心室射血分数0.36~0.71(0.606±0.113),明显高于术前(t=3.43,P=0.001).结论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心脏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皮肤切口小,美观;无须特殊器械,操作简单易行,在特定病例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胸骨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复张在心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子娜 张海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心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体外循环和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肺组织萎陷,引起低氧血症,延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如何使萎陷肺泡重新开放、改善通气状态,在心脏外科具有重要意义。肺复张技术是指持续增加肺内压力... 心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体外循环和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肺组织萎陷,引起低氧血症,延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如何使萎陷肺泡重新开放、改善通气状态,在心脏外科具有重要意义。肺复张技术是指持续增加肺内压力,以使尽可能多的萎陷肺单位复张的机械通气方法,可使肺组织通气/血流比匹配,改善氧合。肺复张在心脏外科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文中将对肺复张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复张 心脏外科 体外循环 呼气末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成像的冠状动脉搭桥血管的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赵淼 高立丹 史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55-1260,共6页
针对冠状动脉旁路再狭窄重建个性化血管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血管几何模型和弹性血管壁对血流动力学特性变化导致的冠脉搭桥血管再狭窄的影响.根据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原始CT数据,导入到MIMICS软件中构造出冠状动脉移植血... 针对冠状动脉旁路再狭窄重建个性化血管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血管几何模型和弹性血管壁对血流动力学特性变化导致的冠脉搭桥血管再狭窄的影响.根据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原始CT数据,导入到MIMICS软件中构造出冠状动脉移植血管的三维表面模型,并生成血管壁NURBS曲面模型,进而建立血管壁/血液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在ANSYS Mechanical和CFX两个模块的基础上,通过专用的流固耦合算法实现弹性血管壁和血液的双向耦合计算,在给定脉冲压条件下模拟出弹性管壁和刚性壁面的壁剪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并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个性化模型的最大壁面剪应力和位移要高于CAD简化模型,而且2模型中最大位移发生的位置也完全不同;流固耦合模型的最大壁面剪应力和位移均低于刚性血管壁模型.计算结果可为临床上冠脉再狭窄的诊断提供更加合理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流固耦合 冠状动脉搭桥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hybrid)手术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盛寿 李守军 +4 位作者 张浩 孙寒松 沈向东 王浩 蒋世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76-977,共2页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封堵组4例,其中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多发室间隔缺损(VSD).正中进胸,在超声引导下经右室流出道置入球囊扩张管扩张肺动脉瓣或经右心房植入封堵器.多发室间隔缺损于体外循环下经三尖瓣植入封堵器.合并的其他心脏病变同期常规外科矫正.术后心脏超声随访.结果7例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手术死亡.3例PAIVS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0 d,余4例均在术后7 d出院.随访1~6个月,7例生长发育良好,人工体肺分流管通畅,未发现中度以上的肺动脉瓣再狭窄,ASD和多发VSD术后均未发现明显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均无影响瓣膜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结论hybrid手术可以不采用体外循环,减少手术创伤,对于提高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敏烈 孙寒松 +4 位作者 张瑛 罗新锦 唐跃 许建屏 胡盛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1996年11月~2007年12月,对98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oronary arter...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1996年11月~2007年12月,对98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n=41)或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n=57)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等级、既往病史及手术移植血管种类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的情况及术后早期心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2组术后2周、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均显著改善(P〈0.05)。与CPB组相比,OPCAB组移植血管数目少[(2.6±0.5)支vs(3.0±0.4)支,t=-3.589,P=0.001],手术时间短[(4.43±0.80)h vs(5.35±1.24)h,t=-4.192,P=0.000],术后住院日短(Z=-4.030,P=0.000),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Z=-1.985,P=0.047),术后较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23例(56.1%)vs44例(77.2%),χ2=4.907,P=0.027],并发症少[0/41(0%)vs6/57(10.5%),P=0.039],术后3个月随访LVEF[(50.42±9.00)%vs(46.09±9.10)%,t=2.037,P=0.045]和LVEDD[(53.2±5.4)mm vs(56.4±7.2)mm,t=-2.056,P=0.043]更理想。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单纯的心肌再血管化是一个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该疾病具有相同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非体外循环组的早期疗效优于体外循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功能不全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及戒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海宁 胡盛寿 +1 位作者 郑哲 侯剑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吸烟及戒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1至2005—12行CABG2570例患者资料,其中有吸烟情况记录者共2486例,按照术前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1457例)和不吸烟组(1029例),其... 目的:研究吸烟及戒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1至2005—12行CABG2570例患者资料,其中有吸烟情况记录者共2486例,按照术前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1457例)和不吸烟组(1029例),其中吸烟组根据术前1个月是否戒烟分为戒烟者(409例)及未戒烟者(104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吸烟及戒烟与住院期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系。结果:与不吸烟组相比,吸烟组接受CABG时年龄较小,男性患者占比例更高,体重指数较高,心肌梗死史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史高,较少合并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合并二尖瓣反流史低,射血分数低,较少应用体外循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3.2%VS1.6%),呼吸机辅助时间增加(8h vs 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吸烟组(包括术前戒烟和未戒烟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为不吸烟组的1.91倍(95%可信区间1.03—3.56);未戒烟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为不吸烟组的2.30倍(95%可信区间1.19~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吸烟组与不吸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吸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增加,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术前未戒烟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应鼓励患者及早戒烟,戒烟有助于减少CABG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早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PLA胸骨可降解材料组织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华琨 王小威 +3 位作者 张维 周建 杨秀滨 季君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05-2210,共6页
目的通过与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进行对比,了解聚丁二酸丁二醇类聚酯[poly(butyl succinate),PBS]/聚乳酸(PLA)合金材料植入动物体内后组织相容性情况。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Sham组、PBS/PLA组、PBS组... 目的通过与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进行对比,了解聚丁二酸丁二醇类聚酯[poly(butyl succinate),PBS]/聚乳酸(PLA)合金材料植入动物体内后组织相容性情况。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Sham组、PBS/PLA组、PBS组和PLA组,每组15只。每只大鼠背部做1个切口,PBS组植入单纯PBS材料,PBS/PLA组植入PBS/PLA合金材料,PLA组植入PLA材料,Sham组切开皮肤后立即缝合,不做其他处理。植入后1、4、8、12、16周后,实验组切取包裹材料的皮下组织,对照组切取切口处皮下组织。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切口大体表现;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和毛细血管密度;Masson染色观察材料周围纤维包裹程度;TUNEL法光镜观察材料对皮下组织凋亡情况。结果第1、4、8、12、16周结果提示PBS/PLA组与PBS组和PLA组相比,3组材料引起的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和淋巴细胞相似,组织急慢性炎症反应无明显差异;纤维包裹程度PBS/PLA组介于PBS组和PLA组之间(P<0.05);对于材料引起的局部组织细胞凋亡反应3组间也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PBS/PLA合金材料与PLA材料相比组织相容性未见明显差异;PBS/PLA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局部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 聚乳酸 胸骨固定 组织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超 杨跃进 +6 位作者 赵雪燕 张健 黄洁 韦丙奇 孙寒松 王巍 闫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27例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单纯AR心力衰竭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NT-proBNP测定,评价其对单纯AR心力衰... 目的: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27例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单纯AR心力衰竭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NT-proBNP测定,评价其对单纯AR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AR心力衰竭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YHAⅢ级者显著升高5.2倍,也显著高于NYHAⅠ、Ⅱ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60 mm者显著高于LVEDD≤60 mm者(P<0.05),在合并心房颤动者也显著高于窦性心律者(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NT-proBNP阈值在1 340 pg/ml时,是诊断单纯AR心力衰竭(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0.699,P<0.01)的最佳阈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9.26%、96.05%和86.41%。单因素分析,Log(NT-proBNP)仅与心功能(P=0.002)和LVEDD(P=0.033)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心功能与NT-proBNP呈独立相关。结论:NT-proBNP对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有重要诊断价值。诊断单纯AR心力衰竭的最佳阈值为1 340 pg/ml,准确性高达8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恶性肿瘤10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志 路天怡 +1 位作者 许建屏 王天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肿瘤 病变部位 病理分型 手术治疗 术后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哲 胡盛寿 +4 位作者 宋云虎 孙寒松 王水云 蒋世良 徐仲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78-979,共2页
目的探讨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9月,我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 目的探讨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9月,我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例,右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例.结果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0~80 min,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50~300 ml.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术毕经超声即时测量冠状动脉旁路流量15~40 ml/min,搏动指数1.5~3.0.住院时间8~12 d,平均10 d.4例术后随访2~5个月,超声心动图示未见残余分流.结论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hybrid)技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MC中HBV DNA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永 魏仁东 +3 位作者 强中强 史昌河 辛永宁 宣世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期间PBMC中HBV DNA水平与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方法:7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7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d治疗>48周,于治疗的0、4、12、2...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期间PBMC中HBV DNA水平与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方法:7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7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d治疗>48周,于治疗的0、4、12、24、48周时分别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血清及PBMC中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血清及PBMC中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初始治疗前患者PBMC中HBV DNA阳性率为78.4%,随治疗疗程的延长血清及PBMC中HBV DNA阳性率降低。治疗组初始治疗时PBMC中HBV DNA阴性的患者治疗48周时E抗原血清转换率高于初始治疗时PBMC中HBV DNA阳性的患者(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血清及PBMC中HBV D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BMC中HBV DNA阴转对预测HBeAg血清转换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恩替卡韦 PBMC 血清转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和无创超声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浩 侯迈 胡盛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1111-1112,共2页
目的建立小鼠的较标准化的心肌梗死模型和利用心脏超声心动图进行无创心功能的评价。方法野生型雄性小鼠20只,在气管插管后由左侧第4肋间进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从而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在模型建立前3天和模型建立后第2周使用超声心... 目的建立小鼠的较标准化的心肌梗死模型和利用心脏超声心动图进行无创心功能的评价。方法野生型雄性小鼠20只,在气管插管后由左侧第4肋间进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从而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在模型建立前3天和模型建立后第2周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收缩末直径、舒张末直径和缩短分数。结果小鼠心肌梗死建立中急性死亡率20%(4/20),术后1周内死亡率40%(8/20)。经过超声评价,10只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成功。小鼠心功能明显下降,缩短分数由术前50.23%±8.36%下降至25.41%±0.97%(t=16.18,P<0.001);心室明显扩大,左室舒张末直径由(0.32±0.03)cm扩大至(0.36±0.06)cm(t=-4.28,P=0.002),收缩末直径由(0.15±0.03)cm扩大至(0.19±0.05)cm(t=-8.05,P<0.001)。病理学检查见明显瘢痕形成,模型的总体成功率为50%(10/20)。结论可以通过常规外科技术建立小鼠的心肌梗死模型,然后利用超声心动图无创评价心功能,筛选合格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动物模型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倾斜角度血流动力学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赵淼 薛贺波 +5 位作者 杨刚 逄燕 房永超 李梦麒 齐轶鹏 史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1-1821,共11页
瓣叶血栓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典型的继发性瓣膜疾病,血流动力学特征异常在其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系统,实验研究了主动脉瓣开口纵向轴线与升主动脉纵向轴线之间倾斜角度(α=0°,... 瓣叶血栓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典型的继发性瓣膜疾病,血流动力学特征异常在其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系统,实验研究了主动脉瓣开口纵向轴线与升主动脉纵向轴线之间倾斜角度(α=0°,α=5°,α=10°和α=15°)对速度、涡度和黏性剪应力分布等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α=0°时,主动脉根部跨瓣血液流动为中心对称流动,而α=5°,α=10°和α=15°时跨瓣血液流动向升主动脉的左冠状动脉一侧倾斜.随着倾斜角度增大,跨瓣血液流动方向倾斜程度增加,血液流动冲击升主动脉壁,损伤内皮细胞导致血栓形成.主动脉瓣倾斜时主动脉窦血液流动速度增大,涡旋也更向主动脉窦底部运动,不利于血液从冠状动脉口流出向心肌供血.同时,主动脉根部的高涡度和高黏性剪应力区域也向升主动脉的左冠状动脉一侧倾斜,主动脉窦的高涡度区域位于主动脉窦底部、高黏性剪应力区域分布于主动脉窦壁面处.主动脉瓣存在倾斜角度时,涡度和黏性剪应力较大,特别是α=10°和α=15°,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有利环境.研究结果可为临床主动脉瓣置换术参数选择以及继发性瓣膜疾病的避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倾斜角度 血流动力学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救治网络系统平台--新型的综合转诊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洪亮 张慧丽 +19 位作者 王旭 杜军保 许煊 张巍 李瑛 刘芳超 王德 张浩 花中东 沈向东 闫军 闫辉 刘韬 祝捷 刘萍 刘佳幸 焦颖 陈泽锐 董娜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检验新建立的全国首个复杂、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救治网络系统在网络远程会诊、综合转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先心病救治网络系统(系统组96例)和传统转诊途径(传统组148例),完成了244例复杂、危重症先心... 目的:检验新建立的全国首个复杂、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救治网络系统在网络远程会诊、综合转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先心病救治网络系统(系统组96例)和传统转诊途径(传统组148例),完成了244例复杂、危重症先心病的地区内、区域性转诊,分析、比较通过两组途径转诊患儿的基本数据、临床资料、院外停留周期、围手术期恢复状况。结果:系统组患儿年龄12(10~19)个月,传统组患儿年龄12(9.3~1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321)。系统组复杂先心病的比例高于传统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儿科重症监护室(PIUC)停留时间长于传统组患儿(P:0.002和P〈O.001),但系统组的住院总天数少于传统组(P=O.023)。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死亡。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似(P=O.447)。但系统组患儿院外停留周期明显短于传统组(1.5±0.5)dVS(5.5±2.5)d,P〈O.001),系统组的院外停留总花费明显低于传统组[(464.3±97.4)元VS(1023.6±231.4)元,P〈O.001]。结论:与传统就诊途径的患儿相比,经过先心病救治网络系统转诊的患儿存在复杂先心病的比例较高,住院天数和院前停留时间较短,院前发生费用较低。住院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转诊系统 网络医学 围手术期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疗效间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柳磊 杨克明 +3 位作者 李源 王巍 胡盛寿 王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80例,根据术... 目的:探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80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分为房颤消除组(n=56)和房颤未消除组(n=24)。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左心耳组织中MMP-2和TIMP-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和CVF-Ⅲ)。结果:房颤未消除组心房组织M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26.75±47.67 vs.62.43±31.41,P<0.001;140.33±35.17 vs.82.57±29.56,P<0.001),CVF-Ⅰ也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8.16±3.22 vs.11.66±3.38,P<0.001)。两组之间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CVF-Ⅲ无明显区别。左心耳组织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CVF-I呈显著正相关(r=0.575,P<0.001;r=0.637,P<0.001),左心耳组织中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左心房直径也呈显著正相关(r=0.465,P=0.003;r=0.571,P<0.001)。结论:左心耳组织MMP-2表达与左心房大小和心房纤维化程度相关并影响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行心脏移植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小莹 邱洪 +9 位作者 宋雷 张峻 谭小燕 吴元 唐熠达 赵红 李莉 宋来凤 宋云虎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253,共1页
患者,男,50岁,既往糖尿病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4年,2年前曾因“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心梗)”行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规律服药,病情平稳,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I级。此次因“突发胸痛8小时”来... 患者,男,50岁,既往糖尿病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4年,2年前曾因“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心梗)”行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规律服药,病情平稳,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I级。此次因“突发胸痛8小时”来我院就诊,诊为“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梗、陈旧性下后壁心梗、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源性休克”。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示:左前降支近段100%闭塞,右冠脉50%狭窄,于左前降支置人支架2枚。术后持续IABP辅助循环,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期 心脏移植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左前降支近段 高血压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主动脉瘤中细胞外基质与信号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蒙延海 常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升主动脉瘤是一种发病率逐年提高的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血管疾病,其病因和发病的分子学机制非常复杂。细胞外基质是升主动脉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主动脉壁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外基质各成分的变化与升主动脉瘤的发病关系密... 升主动脉瘤是一种发病率逐年提高的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血管疾病,其病因和发病的分子学机制非常复杂。细胞外基质是升主动脉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主动脉壁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外基质各成分的变化与升主动脉瘤的发病关系密切,相关的信号调节研究也较多。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升主动脉瘤中细胞外基质及相关信号调节的研究做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细胞外基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