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飞燕 程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9-141,144,共4页
目的了解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12月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1 33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1 044株(... 目的了解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12月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1 33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1 044株(78.49%),革兰阳性(G^+)球菌215株(16.17%),真菌71株(5.34%)。G^-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308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05株)、鲍曼不动杆菌(138株)、阴沟肠杆菌(122株)及大肠埃希菌(105株)等。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79.00%和41.00%。亚胺培南仍是治疗G^-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40.00%和98.1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细菌。结论了解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心血管病医院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文 刘明波 +1 位作者 隋辉 杨进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5期321-323,共3页
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而加快。我国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心血管病患者至少2.8亿,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而加快。我国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心血管病患者至少2.8亿,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50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疾病流行 综合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属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飞燕 程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了解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资料。结果 409株不动杆菌属细菌标本分布: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75.79%,其... 目的了解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资料。结果 409株不动杆菌属细菌标本分布: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75.79%,其次为血液标本8.56%,其他标本(尿、深静脉插管、分泌物)15·65%;科室分布:以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检出最多,占40.59%,其次为内科ICU 37.41%,其他内/外科普通病房22.00%;菌种分布: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最多,占80.20%,其次为洛菲不动杆菌16.87%,溶血不动杆菌2.93%。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分别为2.69%、14.18%、19.56%、15.16%、15.65%、9.29%和14.18%;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67%和5.8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7%。结论不动杆菌属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非发酵病原菌之一,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现有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不动杆菌属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属 心血管病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菌药物 非发酵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外科成人术后ICU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石丽 刘加林 +1 位作者 魏艳艳 丰文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依据心血管专科特点,进行心血管病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方法:以成人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为例,通过分析临床护士人员结构、人力资源配比、部门布局与患者病情现况、护士班次情况,实施临床护士岗位分层、准入、岗位职责、... 目的:依据心血管专科特点,进行心血管病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方法:以成人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为例,通过分析临床护士人员结构、人力资源配比、部门布局与患者病情现况、护士班次情况,实施临床护士岗位分层、准入、岗位职责、分层培训,并建立岗位与实际工作能力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结果: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分层次使用发挥了管理效能,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形成了合理的护理人力梯队,促进了各层级护士的成长。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满意度调查中,护士满意度为96.6%。结论:岗位分层管理可将临床工作能力与层级对应,是重症部门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建立合理的护理人员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重症监护室 临床护士 岗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通过管理创新推动学科发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国胜 杨跃进 李晓洁 《中国医院》 2010年第10期31-33,共3页
通过对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成立近两年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质控中心在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发现质控中心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质量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心血管介入专业的质量提高和技术进步,认为... 通过对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成立近两年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质控中心在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发现质控中心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质量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心血管介入专业的质量提高和技术进步,认为质控中心通过质量管理创新可以在相关专业的学科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 质控中心 质量管理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超声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延玲 吕秀章 +1 位作者 朱振辉 王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孔型 先天性心脏病 封堵器 封堵治疗 房间隔瘤 经胸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心血管外科的一个全新概念——一站式杂交手术 被引量:48
7
作者 胡盛寿 张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75-975,共1页
关键词 心脏手术 心血管外科 微创 surgery 冠脉旁路移植术 杂交 站式 体外循环技术 非体外循环下 心脏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在评价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娱 朱俊 +5 位作者 谭慧琼 高鑫 冯广迅 章晏 梁岩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判断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连续入选1439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计算每个人的APACHE-Ⅱ分值和死亡危险性,按分值(〈10分组,10~20分组,〉20分组)和疾...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判断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连续入选1439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计算每个人的APACHE-Ⅱ分值和死亡危险性,按分值(〈10分组,10~20分组,〉20分组)和疾病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分类比较每组实际和预测病死率,以及实际死亡情况和分值之间的关系。结果:R0C曲线下的面积为0.689,诊断价值较低。实际病死亡率随APACHE-Ⅱ分值而增加。除〉20分组和肺源性心脏病预测病死率在实际病死率95%可信区间内,其余预测能力差。结论:APACHE-Ⅱ对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预测并不理想,应寻找更适合于心血管疾病的评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心血管疾病 预测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钙化 被引量:7
9
作者 鲁锦国 吕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232-235,共4页
心血管疾病在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有特殊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钙化是ERS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明显表现。电子束CT能无创地显现冠状动脉钙化并能对冠状动脉钙化进行钙化积分... 心血管疾病在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有特殊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钙化是ERS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明显表现。电子束CT能无创地显现冠状动脉钙化并能对冠状动脉钙化进行钙化积分定量测量,精确地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的程度,可能成为用来评估ESRD患者心血管的危险程度的理想方法,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 心血管钙化 肾病患者 CT评价 冠状动脉钙化 disease ESRD患者 renal 心血管疾病 电子束CT 临床表现 发病机理 定量测量 钙化积分 危险程度 临床治疗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静脉自控镇痛方法在心血管手术后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荣国 陈彦青 +2 位作者 王云 刘佳丽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69-870,共2页
关键词 自控静脉镇痛 心血管系统 镇痛方法 术后应用 术后镇痛效果 手术后自控镇痛 舒芬太尼 手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长度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毕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5-557,共3页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帽状结构,其长度受细胞分裂次数、端粒酶活性、遗传、种族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氧化应激及持续炎症反应,这些病理过程均可促进端粒进一步缩短。临床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帽状结构,其长度受细胞分裂次数、端粒酶活性、遗传、种族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氧化应激及持续炎症反应,这些病理过程均可促进端粒进一步缩短。临床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较健康对照人群显著缩短。此外,端粒长度和心血管事件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端粒可能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但端粒缩短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结论也不完全一致,需要更多的研究明确端粒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心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国胜 李晓洁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2期33-34,共2页
通过对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成立1年来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质控中心在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医疗专业质控中心应该着眼于本专业特点,制定有效、合理的质控管理模式,以质控管理促进专业的长期发展和... 通过对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成立1年来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质控中心在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医疗专业质控中心应该着眼于本专业特点,制定有效、合理的质控管理模式,以质控管理促进专业的长期发展和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 质量控制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的心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支爱华 蒋世良 +6 位作者 凌坚 黄连军 赵世华 张岩 张戈军 王云 戴汝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 研究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 (PA/IVS)心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PA/IVS的心血管造影表现 ,结合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电子束CT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6例行心血管造影均明确诊断 ;行X线胸片 16例初步定性诊... 目的 研究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 (PA/IVS)心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PA/IVS的心血管造影表现 ,结合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电子束CT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6例行心血管造影均明确诊断 ;行X线胸片 16例初步定性诊断 ;超声心动图检查 16例 ,明确诊断 15例 ,误诊 1例 ;电子束CT检查 2例 ,清楚显示肺动脉发育。结论 PA/IVS诊断主要依靠心血管造影。造影中应重点注意右室、肺动脉发育情况 ,体肺侧支及是否伴有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完整 右心室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心血管介入相关抗栓治疗的共识与争议 被引量:8
14
作者 颜红兵 宋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2010年,心血管介入相关的抗栓治疗领域又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和进展,其中有些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 抗栓治疗 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手术血液保护的三年回顾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硕曾 刘进 +3 位作者 龙村 史淑华 胡小琴 吴清玉 《中国医院管理》 1998年第10期18-19,共2页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1995年开展血液保护以来,手术量逐年上升,输血量逐年下降。1997年与1994年相比,心血管手术增加了651例,而输血量减少866200ml,平均每例用血量减少50%(528ml)。1997年不输血心血管手术达642例。其主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1995年开展血液保护以来,手术量逐年上升,输血量逐年下降。1997年与1994年相比,心血管手术增加了651例,而输血量减少866200ml,平均每例用血量减少50%(528ml)。1997年不输血心血管手术达642例。其主要措施是:首先转变旧的输血观念,制定安全的输血指征,积极开展“血液麻醉”和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法,同时不断提高麻醉技术,改进手术方法,认真做好止血工作,使心血管手术的血液保护走上了少出血、少输血甚至不输血的“安全——效益”型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管理 血液保护 心血管病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MRI与心血管造影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坤成 刘玉清 庞志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复杂畸形 MRI 与 X 线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评价 MRI 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和方法:全组22例(男12、女10例)患者,平均年龄13.2岁,应用心电图门控 SE 技术,MRI 与心血管造影检查间隔时间平均9.4天。... 目的:对比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复杂畸形 MRI 与 X 线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评价 MRI 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和方法:全组22例(男12、女10例)患者,平均年龄13.2岁,应用心电图门控 SE 技术,MRI 与心血管造影检查间隔时间平均9.4天。结果:MRI 能准确显示五种先心病复杂畸形的主要解剖畸形,并行定量分析,判断心室转位、心房、心室和大动脉的连接关系准确。MRI 不能显示肺动脉肺内分支,体肺侧枝的起源、走行及其肺内分支,冠状动脉中远段及其分支,显示半月瓣不佳等为其限度。结论:MRI 是诊断先心病复杂畸形的有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畸形 成像 NM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心脏病学会工作组关于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推荐意见解读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2010年1月11日,《欧洲心脏杂志》(EurHeartJ)在线发表了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工作组关于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R,CMR)应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的... 2010年1月11日,《欧洲心脏杂志》(EurHeartJ)在线发表了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工作组关于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R,CMR)应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的推荐意见。工作组成员都是长期致力于心脏磁共振和成人先心病的资深专家,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德国、瑞士等。他们就CMR在ACHD应用中适应证的选择、CMR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全面阐述。鉴于国内尚无类似的指南或推荐意见,现对这一指导意见做一简单解读,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心脏病 欧洲心脏病学会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16-520,共5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心血管疾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药物Ⅱ期临床研究的护理管理
19
作者 阎秀英 薛利 周琼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219-220,共2页
本文通过对心血管药物Ⅱ期临床试验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以病房的设施及护理人员管理为主线,从心血管药物特点及试验要求入手,建立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突出护理特点,形成有形的管理体系,保证了心血管药物Ⅱ期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安全性。... 本文通过对心血管药物Ⅱ期临床试验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以病房的设施及护理人员管理为主线,从心血管药物特点及试验要求入手,建立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突出护理特点,形成有形的管理体系,保证了心血管药物Ⅱ期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安全性。并在护理管理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药物 Ⅱ期临床研究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病的心血管系统损害--附28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星 王浩 宋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分析白塞病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我院以心血管病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收治且诊断白塞病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8.8岁。以瓣... 目的:分析白塞病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我院以心血管病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收治且诊断白塞病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8.8岁。以瓣膜损害为突出表现者19例,升主动脉扩张6例,以肺部损害为突出表现的5例,心腔内血栓2例,冠状动脉及心肌受累各1例。住院期间2例分别因动脉瘤破裂和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均出现瓣周漏;1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效果良好;3例行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心功能良好,无排异。结论:白塞病心血管系统受累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心血管病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尤其是青壮年非风湿性非特异性主动脉瓣膜反流,应警惕白塞病所致的瓣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心血管系统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