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书俊 刘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共4页
本文介绍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的特点,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给出了PE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国内外市场概况。
关键词 PET 核医学 医学成像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门控SPECT心肌灌注左心室功能参数定量计算的新方法
2
作者 赵书俊 刘力 +1 位作者 张全法 杨海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共3页
进行了功能参数定量计算方法及相关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并给出一种门控心肌灌注SPECT功能参数定量计算的新方法。通过对20例无冠心病和其它心脏疾病对照组的门控SPECT心肌灌注数据的计算,得出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ED)和收缩末期(ES)的... 进行了功能参数定量计算方法及相关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并给出一种门控心肌灌注SPECT功能参数定量计算的新方法。通过对20例无冠心病和其它心脏疾病对照组的门控SPECT心肌灌注数据的计算,得出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ED)和收缩末期(ES)的平均容积分别为(100.7±21.4)ml和(34.7±13.0)ml、平均射血分数(LVEF)为(65.7±7.5)%、平均轴缩短率(STR)为(42.6±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门控心肌灌注 射血分数 定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锌镉探测器SPECT在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易展雄 田月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5,共4页
1939年,Gordon Liljestrand开创了心脏核医学,使其成为无创影像检查方法[1],传统SPECT探测器所使用的是碘化钠(Na I)晶体,其用于疾病的诊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996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的半导体探测器碲锌... 1939年,Gordon Liljestrand开创了心脏核医学,使其成为无创影像检查方法[1],传统SPECT探测器所使用的是碘化钠(Na I)晶体,其用于疾病的诊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996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的半导体探测器碲锌镉(cadmium zinc telluride,CZT)替代Na I晶体的SPECT问世,标志着核医学仪器硬件上的新突破,目前商品化的CZT半导体探测器SPECT心脏显像设备有两种[2-4]:一种是GE公司的Healthcare Discovery NM530c,另一种是Spectrum Dynamics D-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碲锌镉探测器 心肌 灌注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ET心肌灌注显像剂18F-MyoZone对大鼠心肌细胞的摄取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王雅雯 赵祚全 +2 位作者 韩凯 张宗耀 方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8-525,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18F标记PET心肌灌注显像剂18F-MyoZone的心肌细胞摄取及滞留机制。方法①抑制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机制的研究:使用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MC-Ⅰ)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的19F-MyoZone溶液(起始浓度15 μmol/L,3倍稀释,... 目的探讨新型18F标记PET心肌灌注显像剂18F-MyoZone的心肌细胞摄取及滞留机制。方法①抑制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机制的研究:使用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MC-Ⅰ)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的19F-MyoZone溶液(起始浓度15 μmol/L,3倍稀释,稀释12个点)测定19F-MyoZone抑制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的半数抑制率(IC50)。②18F-MyoZone与MC-Ⅰ结合的放射自显影研究:采用大鼠心肌组织切片,分别与生理盐水和4种已知MC-Ⅰ抑制剂(4 μmol/L鱼藤酮、4 μmol/L 19F-Flurpiridaz、4 μmol/L 19F-MyoZone及4 μmol/L哒螨灵)孵育,再加入18F-MyoZone进行放射自显影研究,检测18F-MyoZone是否可与心肌细胞内MC-Ⅰ特异性结合;再将大鼠心肌组织切片与不同浓度的鱼藤酮或19F-MyoZone溶液(抑制剂浓度采用0、20 μmol/L、2 μmol/L、200 nmol/L及20 nmol/L)孵育30 min后,加入18F-MyoZone再孵育30 min,清洗切片后储磷屏显影10 min,获取曝光后的显影图像,计算抑制剂各浓度的抑制率。③鱼藤酮抑制心肌细胞对18F-MyoZone的摄取研究:采用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以不同浓度的19F-MyoZone或鱼藤酮(起始浓度10 μmol/L,3倍稀释,稀释12个点)孵育15 min,完成后加入18F-MyoZone(约17 kBq)50 μl,孵育30 min。收集裂解液,对其进行放射性计数,计算鱼藤酮的IC50。④18F-MyoZone心肌细胞的外流实验:采用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加入18F-MyoZone(约37 kBq)500 μl孵育30 min后清洗再孵育,依照各时间点(0、10、20、30、60、90、120、150 min)依次收集细胞上清液及裂解液并测定放射性计数,计算心肌细胞外流的放射性占比。结果酶活性研究显示19F-MyoZone可有效抑制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的活性(IC50为229.9 nmol/L),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放射自显影研究显示MyoZone可以特异性结合于MC-Ⅰ,结合位点与抑制剂鱼藤酮、哒螨灵及19F-Flurpiridaz一致。鱼藤酮抑制心肌细胞对18F-MyoZone的摄取研究显示,18F-MyoZone可被大鼠心肌细胞摄取,随着鱼藤酮抑制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中的放射性摄取值逐渐减少,抑制剂的IC50为7 nmol/L;心肌细胞外流实验显示,18F-MyoZone可被大鼠心肌细胞摄取并滞留,在0~30 min外流逐渐增加,60~150 min保持稳定,滞留量约为总摄取量的20%。结论 18F-MyoZone可与大鼠心肌细胞内的MC-Ⅰ特异性结合,并可在心肌细胞内长时间滞留。18F-MyoZone是极具研究价值的MC-Ⅰ抑制剂类心肌灌注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MyoZone 心肌灌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线粒体复合体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